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9八上·临渭期末) 关于长度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使用刻度尺时,一定要从零刻度的位置量起
B . 测量结果为10cm和测量结果为10.0cm,这两个测量结果相同
C . 测量中只要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
D . 测量中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测量中的误差
2. (2分) (2018八上·茂名期中) 以下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 . 正常人的脉搏每秒跳动 70 次
B . 教室课桌的高度约 75cm
C . 中学生 100m 短跑成绩约为 8s
D . 某同学的身高是 1.67dm
3.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房屋造好以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是绝对不动的
B . 汽车驶过一座桥梁,汽车是运动的,而桥梁是绝对静止的
C . 地球和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太阳在宇宙中是绝对不动的
D . 宇宙就是由运动的物体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4. (2分)甲、乙两汽车同时从相距10km的两地出发,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速度为15m/s,乙车速度为36km/h,它们相遇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B . 甲车比乙车少走24km
C . 甲车运动的时间比乙车多2/9h
D . 甲车比乙车多走4km
5. (2分)(2019·靖江模拟)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B . 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
C . 二胡和小提琴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D . 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6. (2分)(2019·青岛)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B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C . “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
D . 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7. (2分) (2019八上·越秀期末)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温度无关
B . “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
C . 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D .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8. (2分)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播信息的是()
A .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B . 牙医用超声波洁牙;
C . 医生用听诊器了解人心脏、肺的工作情况;
D . 利用声呐探测海的深度。
9. (2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A . v甲>v乙
B . v甲<v乙
C . v甲=v乙
D .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10. (2分)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A . 十七大的会堂里的人听到报告者精彩的报告
B . 上物理课时,同学们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优美的歌声
C . 夜深人静正要入睡时,听到楼上传来的钢琴声
D . 在图书馆阅览室内学习的同学听到别人的絮絮细语声
11. (2分)(2016·深圳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 “声呐”是利用了电磁波在水中传播的距离较远
C . 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D . 夏天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12. (2分)(2019·眉山) 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B . 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C . 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情时,提高了声音的音调
D . 太空中的宇航员能对话,表明声音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二、多选题 (共1题;共3分)
13. (3分) (2017八上·海淀期中) 甲、乙两小车运运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 . 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
C .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
D . 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
三、填空题 (共6题;共13分)
14. (2分) (2018八上·忻城期中) 如图甲所示,木板的长度为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的测量中,其中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
15. (3分) (2017八上·祥云期中)
(1)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
(2)如图所示,该停表所表示的时间是________min________s。
16. (2分)郑开(郑州一开封)城际铁路已于2014年12月18日正式运营,铁路全长50.33km,最高车速可达250km/h.小明乘坐郑开直达列车下午14::20从郑州发车,14:48到达开封,则这次列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km/h.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列车上的监控系统,通过对高速运转车轮的热辐射产生的一种不可见光进行检测,实现对车轮温度的实时监控.这种不可见光是________ .
17. (2分) (2016八上·宁都期中) 男高音低声吟唱,是指音调________(填高或低),响度________(填大或小).
18. (2分) (2018八上·龙子湖期中) “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观众在听音乐史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9. (2分)(2017·濮阳模拟) “男低音”和“女高音”歌手同台演出,这里的“低”、“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超声波清洗机是把被清洗的物体放入清洗液里,超声波穿过清洗液引起激烈振动,振动把物体上的污垢敲击下来.清洗机利用的是声波能传递________.
四、计算题 (共2题;共10分)
20. (5分)一列队伍长100m,匀速通过一座长800m的大桥,所用时间为300s,
(1)求队伍的行走速度.
(2)若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1.4km的大桥要多长的时间?
21. (5分) (2016八上·临清期中) 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受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
五、实验题 (共3题;共27分)
22. (13分)请你补充完整《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测量运动小车的全程的、上半段及下半段的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长木板、小车、小木块、刻度尺、停表.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填空.
(1)将长木板的一端用木块垫起.形成一个坡度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斜面如图所示;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固定在斜面底端,用________测出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s1 ,用________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机金属片的时间t1 ,并将s1 , t1记录在表格中.
(3)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固定,再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用________,用________,并将s2 , t2记录在表格中.
(4)根据公式________及测量数据,分别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并将________;
(5)根据公式v3=________(请用“s1 , t1 , s2 , t2表示”)及测量数据,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 ,并将v3记录在表格中.
(6)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提示本实验要测量运动小车全程的、上半段及下半段的平均速度,请在下表格内填入要测量和要计算的物理量及单位)
23. (9分) (2016八上·汶上期中) 八年级九班同学探究与声音有关的实验
他们首先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实验一、用手摸喉头,发声时,手在振动
实验二、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发声时,感觉手在振动
实验三、打击音叉,把发声音叉的尖端接触水面,激起水花
实验四、把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发声
(1)他们发现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物理学把这种由几个现象得到一个共同结论的方法称为归纳法.
(2)音叉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到,通过激起水花将振动放大反映出来,物理学上把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3)小玉发现,轻拨与重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大小不同.他继续用刻度尺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如图1所示.记录的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123
用力大小小大较大
尺的振动幅度小大较大
尺拍打桌子的声音小大较大
小马发现他收集的数据有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经过改正后,他们得出了正确的结论:________.
(4)小张发现塑料片快划与慢划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他选择如图A所示的器材进一步探究,但忘记记录现象了.请帮他完成实验记载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则第________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如图B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两次,则________把梳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
(5)小马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
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两个实验:
A.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小丽轻敲桌面,小冬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
B.两张桌子拉开,又进行了一次实验
①小马发现两个小实验的结果不同,其不同的地方是________.得出的实验结论验证了其中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
②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猜想假设;B、分析归纳;C、得出结论;D、实验研究;E、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马他们的后一次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_______(填步骤前的英文字母)
24. (5分)如图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___;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有关。
六、综合题 (共1题;共5分)
25. (5分)(2017·广州模拟) 完成下面的填空:
(1)用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如图1甲、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2)如图2,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
(3)如图3,沿斜面匀速拉动木块的拉力的大小是________N.
(4)如图4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5)图5中,圆的直径是________cm.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多选题 (共1题;共3分)
13-1、
三、填空题 (共6题;共13分)
14-1、
15-1、
15-2、
16-1、
17-1、
18-1、
19-1、
四、计算题 (共2题;共10分)
20-1、
21-1、
五、实验题 (共3题;共27分)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3-1、
23-2、
23-3、
23-4、
23-5、
24-1、
六、综合题 (共1题;共5分) 25-1、
25-2、
25-3、
25-4、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