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 第六单元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盟会的建立
时间: 地点:
1905年8月 日本东京
主要领导人: 孙中山、黄兴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刊物: 民报
性质: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主要内容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原因
①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的失败; ②苏俄和中共对孙中山的帮助; ③孙中山本身具有的与时俱进精神。
2、内容
名 称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 族
反对民族压迫, 反对满洲贵族统 治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 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 族一律平等
联 俄 联
推翻君主专制政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 共
民 体,建立国民的 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
权 政府,国民一律 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 扶
平等
权利。

民 生
平均地权
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制 定劳工法
农 工
3、影响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推动国民大革命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 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江泽民《十五大报告》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各派救国方案的失败; (3)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 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5)同盟会的成立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 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 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4)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 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满 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前 提
推翻封建帝制,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核 心
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 “核定地价”“国民 共享”是资本主义土 地纲领。
补充和 发展
3、性Biblioteka 质: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 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人民的愿
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4、评价: 进步性: 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民族主义
局限性: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没明确反帝 ——没扫荡汉族封建地主势力 ——不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辛亥革命
维护民主共 和的斗争
<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两次护法运动
临时约法:
时间: 1912年春 内容: 主权在民、国民平等 性质: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意义: 它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