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
浅析加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管理
摘要:电力调度在电网运行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当前电力系统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得以应用,实现了电网数据和监控
的自动化,而且能够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在线信息支撑,更好的为电力调度运行人员进行
控制、分析和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文中从电力调度自动化主要功能入手,对调度自动化
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加强调度自动化管理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管理;功能;问题;措施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技术得以在电力系统中进行应用,电力调度自动
化系统作为电力企业实施网络化管理的基础。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远
动技术及通信等技术来实现对电力系统数据的采集和监控,确保电力系统能够经济运行,
为电力市场化运营提供可行的信息支持。
而且通过对系统中应用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控,可以为电力调度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为其分析和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1 电力调度自动化主要功能
电力调度化系统作为对电网运行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其具有实时性、安全性和可行
性的特点。
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其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等技术来实现数据
采集、信息处理、统计计算、遥控、报警及相关管理等诸多工作,而且在运行过程中任何
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则其上面所有的数据都能够自动平滑到另一台服务器上面,从而
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还具有完善的权限管理功能,系
统自身的故障能够通过自动及人工的方式的快速进行处理,而且在故障清除过程中会对系
统其他正常节点的运行带来影响。
在调度自动化监控和管理系统中,调度主站作为其核心
所在,通过实时监视和控制,对电网运行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变电站内RTU之间的关系进
行协调,从而确保整个系统都能够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下。
2 调度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自动化系统的缺陷
1 产品设计或工程施工环节不当。
当前无人值班模式得以广泛推广和应用,一些使用
年限较久的变电站也进行了无人值班模式的改造。
由于每一个变电站现场环境都存在着较
大的差异,一旦改造方案不合理,或是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都会导致改造过程中存在安
全隐患,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机率。
2调度自动化系统告警种类繁多,功能齐全。
由于调度自动化系统具有较多种类的告
警功能,这就使实际运行过程中自动化远动装置会有许多无用的告警信息,不利于安全监
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3 装置老化。
由于自动化远动装置在投运后则需要长时间的保持不间断的运行状态。
这就对自动化远动装置运行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许多远动
装置运行环境达不到要求的标准,再加之受制于资金及检修期限的制约,当前部分远动装
置不仅存在超负荷运行的情况,而且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一部易损部件也没有及时进行更换,从而导致装置老化现象较为严重,对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带来较大的影响。
2.2 自动化系统的管理问题
1无人值班模式的应用。
在一些无人值班变电站检修工作中,会对远方实时数据带来
一定的影响,而且现场人员又不及时与调度、集控和远动人员进行沟通。
部分调度人员不
能准确对自身进行定位,在调度端计算机上直接进行摇控,充当操作人员的角色。
这些问
题的存在都对调度工作及监控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隐患,而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在于管
理工作不到位,管理上存在诸多的漏洞。
2以技术装备来代替现场管理。
在部分电力企业中,过于对设备性能的优良性进行依赖,在管理工作中对安全基础工作及现场管理工作缺乏重视,数据不及时进行备份,也没
有相关的反事故措施,往往利用技术装备来对自身安全隐患进行掩盖。
3 加强调度自动化管理的措施
3.1 加大技改投入
通过对自动化设备的日常检测和管理,对于自动化设备运行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需要制
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设备自身存在的缺陷,则需要利用技术改造提高其运行的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把好设备采购关,对于所购买的产品需要确保其设计合理和周密。
在设备投运
前需要把好竣工关,做好竣工验收工作。
尽量对设备运行的环境进行改善,建立健全巡检
制度。
对于远动通道,则需要采用双通道结构形式,而且通道之间能够自动进行切换,通
道存在异常情况时能够自动进行报警。
进一步对调度端失步厂站显示方式进行改进,使与
其他的正常变电站区能够有效的区分开来,从而确保调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降低调度
员错误操作的机率。
3.2 加强运行管理
在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工作中,需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对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状况进
行密切监视,时刻关注机房温度变化和设备健康状况,并将其一一记录在运行日志中。
远
动机房作为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所在,需要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护所处环境
内的温度、温度的适宜性,同时还要尽量避免人机混杂的情况,通过设置操作间,从而实
现人和设备的有效分离作业,使机房运行环境能够与标准要求相符,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
性和稳定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调度自动化化系统对于外来程序,需要在对外提供接口
时进行严格规定,外来程序也需要杀毒完成后才能拷入。
利用物理隔离装置来设置在系统
与MIS之间。
进一步对现场的检查和监督进行强化,确保作业过程中的规范性和标准性,
及时排出安全隐患,通过制度约束,提高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3 提升系统安全防护能力
1 硬件故障。
当出现硬件故障时,极易导致数据丢失,所以需要针对硬件故障做好应
急预案,做好关键数据的备份和存放工作。
对于一些关键部位,需要配备监测和告警设施,从而有效的提高主动防护的能力。
这样在受到黑客、病毒及人为攻击及破坏时,能够及时
采取安全应急措施,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避免事故的扩大。
2盗用、偷窃。
当前盗用、偷窃电力设施现象屡禁不止,对于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对
安全防护责任制进行完善,加强对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的安全管理工作,各级电力调度机构
需要对本地的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进行负责,通过强化管理来提高电力调度自
动化系统的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确保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能够得到有效的维护。
3.4 加?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迸嘌?/p>
利用多种形式的全员培训来提高对现有设备的运用能力,在培训中需要有效的将理念
与实际操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提升员工的综合业务能力,通过自动化专业知识的学习,
使其能够掌握自动化保护、调度及通讯等技术,提高各专业之间的协调能力,从而培养出
一支综合素质高及业务能力强的员工队伍。
4 结束语
近年来,电力行业科技含量不断增加,这也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日常运行管理工作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当前用电量日益增加的新形势下,更需要保障电网安全监控,做好各项安全基础工作,及时在管理工作中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排除,确保电力企业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启鑫,康重庆,夏清,等.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及其决策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1,3412.
[2]黎灿兵,刘,曹一家,等.低碳发电调度与节能发电调度的一致性评估[J].中国
电机工程学报,2021,3131.
[3]皮建勇,刘心松,廖东颖,等.基于的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安全方案[J].电力系统自
动化,2021,3114.
浅析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电子技术日渐成熟,电
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我国进入世贸组织以后,经济水平、科
技水平不断提升,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应用中优势愈加凸显,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为提高电气自动化的技术水平,必须依据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具体状况和电力行业的要求,结合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理论知识,对我国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不断革新,才能实现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电力事业及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文
章主要对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
了探究。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问题;发展
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已经有5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电气自动化发展前期,
我国电力系统中并没有得到大力发展,致使我国国电气自动化的综合能力与其他发达国家
存有一定差距。
随着我国进入世贸组织以后,经济水平、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电气自动化
在电力系统应用中优势愈加凸显,近年来已经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1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1.1 变换器电路的发展
近年来电力电子技术日渐成熟,电力电子元件更新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基于此,
变换器电路也得到了极大改变。
在使用普通晶闸管的过程中,因其具有交流变频的特性,
直流电路在电力系统中其运行状态一直保持在交-直-交交替变换中。
但新型电力电子技术的出现,如第二代电力电子器件中不再使用普通晶闸管,而是采
用了PWM变换器,进而提升了电力系统的功率因素,并有效解决了低频区电动机产生转矩
脉动的情况,其缺点主要有震动噪音大等。
震动噪音大在一段时间内一直是技术人员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直到直流环逆变器被Divan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发出来后,才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效解决。
直流环逆变器
的出现达到了电子器件功能灵活转换的目的,实现了零电流、零电压情况下的有效转换,
并对开关消耗进行了彻底的清除。
因此有效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运作成本,同时逆变器尺寸
也得到了降低,并对逆变器的集成化程度有了极大提升。
1.2 全控型电力电子开关的发展
以晶闸管为主体的第一代电力电子器件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诞生,这种半控型器件
的产生象征着自动化控制步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伴随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改进,形成
了系列式、全控类型的电力电子器件,其代表性电子器件主要有:GTO、GTR、MOSTEFT,
新型电子器件的产生象征着着电力电子器件已经更新到第二代。
其第三代中最具代表性的
电子器件是IGBT。
各种电子器件有着不同的的额定电流、电压和开关时间,因此每个电子器件的应用范围也随着发生了改变。
可关断晶闸管其简称为GTOGate-Turn-Off Thyristor,又被叫做门控晶闸管。
其优点主要是当门极加负向触发信号时晶闸管能自行关断,其缺点是在使用过程中GTO具有极低
的关断增益,因此需要增加关断驱动电路的功率。
电力晶体管可以简单称作GTRGiant Transistor,是一种双极型大功率高反压晶体管,因为大功率的特点又被叫做巨型晶体管。
又因其具有较低过流能力、较小热容量等原因,
在配备驱动电路及保护电路时,使用者可以依据其特性进行准确配置。
1.3 智能保护及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依据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要求,我国该方面的工作人员增强了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研发,在研究过程中根据我国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知识对其进行
了改进,并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人工智能、综合自动控制理论、模糊理论、自适应理论以及网络通信、微机技术等,进而将智能化应用到新型保护装
置中,极大地提升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1.4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电力系统的组成主要有三大部分:发电、输电及配电。
城乡配电网改造建设服务中配
电自动化技术是其最主要地技术,将电力设备和电力电子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进行紧密
结合,同时应用配电网递归虚拟流算法进行潮流计算,在负荷预测中采用现代人工智能灰
色神经元算法进行计算。
2 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现状
因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长期制约我国电气自动化发展初期并没有得到较好地发展空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
国电力系统发展中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应用范围也随着不断扩大。
尤其是IEC61131的颁布、OPC技术的出现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此同时,
我国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了极大地发展空间。
但在电气自动化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电气自动化系统维护差
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以WindowsNT、Internet Explore作为其
系统构成的主要技术,这些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历程中操作规范、执行语言及平台建
立都已呈现出标准化。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完善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更受企事业单位
的欢迎,因此扩大了其应用范围,为维护电气自动化系统提供了便利。
2.2 分布式控制
分布式控制系统又叫做分散控制系统,在控制生产过程中由多台计算机分别对控制回
路进行有效控制,又能对数据信息进行集中获取、集中管理及集中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
分布式控制系统应用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各个组成部分的运行进行有效调节及控制,并妥善
处理线路和设备、设备和设备之间的联系。
2.3 IEC61131标准的应用
在颁布IEC61131标准之前,因为每个生产厂商采用的标准都不统一,致使各个元器
件的型号、使用功能、定义方式都有所不同,自动化系统元器件市场乱象由此而生,这种
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各个元器件的应用组合,同时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自IEC61131
标准应用后,这种现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增强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性。
3 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量应用,电气自动化以其独特地优势在电力系统中占据着首
要地位,并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在电气自动化应用范围内,不仅能够和新型科技密切配合,在工业生产中也得到了大量应用。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给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
展带来了极大地发展。
我国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已经有5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电气自动化发展前期,在
我国电力系统中并没有得到大力发展,致使我国国电气自动化的综合能力与其他发达国家
存有极大差距。
基于此,随着电气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必须依据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具体
状况和电力行业的要求,结合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理论知识,对我国电力系统的电气自
动化技术进行不断革新,实现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电力事业及国民
经济的迅速发展。
4 结语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电气自动化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尤其
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及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大量运用,促使我国电气自动化水平得到了极大
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海龙.浅谈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21,6.
[2] 董小震.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J].科技风,2021,13.
[3] 张俊.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探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1,3.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问题
摘要:电力系统是保证电能可以正常供应的重要保障,电力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实现
自动化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更能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也能更好地保证电力系
统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自动化系统要有相应的条件,为了更好的在电力系
统中应用自动化一定要对其进行很好的研究,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发展方向
传统的电力调度主要依靠调度人员的操作,为了更好的保证电力调度的运行和对出现
的事故进行处理,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要对调度人员进行很好的培训,在一段时间内
电网的调度人员在工作中对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现在的人员调度
并不能很好的适应电网的发展速度。
电力调度人员在经验传递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
这种情况下,传统电力调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电力调度人员在培训方
面要花费的时间是非常长的,而且现在的电网技术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这样也使得传统的
电力调度不能很好的满足电网调度的安全性要求。
新型的电力调度系统的出现是势在必行的,而且对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是非常有帮助的。
智能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表现
出来的优点是更多的。
电力用户在使用电能的时候对电能的供应质量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这样也促进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生产、输送、销售方面实现了更好的监测,同时在进行控制的时候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提高电网
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满足电力客户要求的保障。
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调度自动化系统是
非常必要的。
1 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功能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是由主站系统、厂端系统、信息通道和控制中心等几个工作
模块组成,通过对各个模块进行串联来实现运行。
各个模块的功能是不同的,主要可以分
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和人机交互处理模块。
电力调度自动
化系统主要包括多串口网络通信服务器、同步系统、主机服务器和主备通讯机。
电力系统
在运行方面主要的功能是将电网中运行的数据进行采集,对电网运行实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在进行监控的时候可以利用传感器对电网运行设备及厂房进行监控,同时对电网设备的运
行情况也能进行实时的监控,在采集完电网运行中的数据以后,可以通过数据储存设备进
行存储,然后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传递。
调度自动化系统可以对发电情况进行控制,同时
也能对电力调度进行控制,在对用电情况进行实时分析以后,可以对发电的功率进行调整,对电网的供电情况进行更好的调整。
2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开放性
为了更好的实现电力调度系统的开放性,在进行电力调度系统设置的时候要遵循国际
化标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使用的电子设备例如计算机和一些网络设备应该选择市面
上通用的产品,而且要保证设备是非常标准的。
电力调度体系和结构在选择方面应该要非
常的谨慎,同时要选择开放式的体系和结构,也要保证运行环境也是非常开放的,这样电
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使用方面才能支持更多的平台,同时使用的软件和硬件设备都是非常
标准和统一的,这样能够保证用户在软件方面进行更好的开发利用。
电力调度系统的开放
性使其可以和其他的系统实现更好的兼容和互联。
在每个应用系统的内部都是有其自己的
信息描述的,只要在应用程序接口上采用公共信息模型,那么不同厂家生产的应用程序或
者是系统应用软件就可以用相同的方式来访问公共数据,这样在信息交换方面能够真正的
实现无障碍。
公用信息模型的开放性和标准化使得企业的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平台在建设
方面更加的标准。
3 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功能
电力调度自动化能够将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使其功能更加丰富。
电力
调度自动化系统在信息处理和数据采集交换方面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同时也具有遥控、
预测和预警的功能。
电网的管理系统已经从以前的人为监控实现了设备的实时监控,这样
在负荷预测、状态评估、安全分析方面都是有很大的发展,同时自动控制以及对电力调度
员的培训也非常的具有实际意义。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要满足不同建设时期、不同厂商开
发的应用系统之间的联系,就使得其一定要有信息共享的平台,进行平台建设的时候一定
要做到一体化。
4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的要求
电力系统调动自动化发展的要求要符合《电力系统安全防护》的相关要求,要履行安
全防护分区和网络专用的原则,严格按照《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框架》来进行配置,实
行安全防护分配。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要能够保证一定的安全性,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数据和信息的安
全保存。
系统应该采用一定的保密措施,对于一些重要的数据要进行备份处理,这样可以
更好的对数据进行保护,同时在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文件和数据不会因为突发状况出现丢
失的情况,也不会给电力企业带来更多的损失。
系统在安全措施方面可以建立有效的防火
墙功能,这样可以对外部的入侵进行有效的制止,同时也能制止有关人员对系统软硬件的
非正常更改。
这样对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更具有帮助。
系统在操作方面可以对不同的人员设置不同的权限,这样更能保证系统的安全,同时
也能避免内部人员对系统资源和数据进行非正常使用。
权限保护措施是系统在操作方面更
好的控制措施。
在计算机中发现有病毒入侵或扩散的时候,要求系统要及时以最快的速度
发出警报,检查或者处理,并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
系统具备长期稳定运行的能力,满足电力调度对电网实时监控、管理和调度的需要。
系统在生命期内,应满足调度部
门对系统扩充的要求,这些扩充包括:硬件设备升级、软件功能扩展、系统容量的扩充等,并具备与其他厂家的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能力。
系统应具备完善的系统诊断能力和运行记录,系统管理员通过人机界面就能方便的发现和处理系统故障,并具有远程诊断能力。
5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要向支持多态运行方面发展
系统要以多种运行状态的方式进行发展存活,要具备实时态和研究态、调研态的形态
运行,这就从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实现不同形态间的转换,能够是模型、图形和数据进行完
美的匹配。
实时态为电网正常监视状态,在此状态下可以实现电网当前实时数据的监视分析,并
可以运用各种电网分析工具协助进行电网的监视、分析以及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