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革命什么意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色革命”,又称“国王和人民的革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在伊朗的一次以土地改革为核心、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发展诸方面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改革的目的是要把伊朗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君主政体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1963年,“白色革命”实施方案以全民投票的方式获得通过,这标志着“白色革命”的全面实施,至1978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的爆发而结束。

背景
所谓“白色革命”,意即“不流血的革命”。

“白色革命”的思想来源于德意志19世纪的“白色革命”,当时德意志公民表达的是自由民主与民族统一相结合的意愿,并在1848年革命中成功的体现出来。

国内
“白色革命”前夕,乡村人口约占伊朗全国总人口的70%。

封建生产关系在伊朗乡村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大地产与分成制租佃关系的结合构成乡村经济的基本模式,自耕农主要分布在伊朗人口稀少和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地区边缘。

1954年石油问题基本解决后,伴随着大量石油美元的流入,造成一种经济繁荣的景象,德黑兰等大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

同时,随着通货膨胀加剧,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尤其是农村地区,存在严重的不平等现象。

分配不均的土地所有制使农民深受剥削,生活贫困。

采取古老陈旧的生产和管理方式的在外地主不愿意推动农村教育、提高土地生产效益,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954年以来,伊朗政府发现石油收入无法承担七年计划以及不断攀升的军费开支,于是凭借赤字财政和高额的外债来维持。

赤字财政加
上1959-1960年间的歉收导致民众的生活费用突增。

与此同时,高额的外债彻底耗尽了国家的外汇储备。

因此,伊朗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政府寻求帮助。

期间罢工频发,政权的稳定受到挑战。

国际
美国政府一直把伊朗视作防止共产主义扩散的重要前沿阵地之一,一方面极力扶植反共的巴列维国王,但同时也积极推动其尽快进行国内改革,以缓和国内矛盾,防止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新任美国总统的民主党人肯尼迪,在对伊朗进行经济援助的同时,也强烈要求伊朗进行内部改革,要求巴列维王朝削减军事开支、惩办贪官污吏、任用温和分子、放松政治压制、进行土地改革等,以消弥革命,稳住政权,否则美国就要停止援助。

巴列维国王甚至担心如不尽快改革,自己有可能会被受美国支持的前“萨瓦克”头目巴赫蒂亚里取代。

因此巴列维国王对美国的要求自然不敢怠慢。

对苏联影响的担忧也促使巴列维国王不得不考虑尽快着手发动“白色革命”。

20世纪50、60年代,中东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

1952年埃及七月革命、1958年伊拉克革命、1960年土耳其军事政变等事件给巴列维国王敲响警钟,迫使其不得不考虑通过部分的改革来缓解国内的紧张局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