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编制2005年财政预算的通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编制2005年财政预算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4.12.07
•【字号】豫政[2004]76号
•【施行日期】2004.12.0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预算、决算
正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编制2005年财政预算的通知
(豫政[2004]76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编制2005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国发[2004]31号)精神,现就编制我省2005年财政预算问题通知如下:
一、编制2005年财政预算的指导思想
2005年,我省经济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财政收入具备稳定增长的经济基础。

但由于改革和发展的任务比较重,已确定的减收增支政策较多,财政收支矛盾将比较突出。

编制2005年预算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发挥财政职能,落实“五个统筹”;贯彻量入为出、留有余地方针,狠抓增收节支,依法加强税收征管,积极组织收入,不断壮大财政实力;着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三农”、社会保障、就业、公共卫生、教育、科技等重点支出的需要;不断深化公共财政改革,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2005年财政收入安排及政策要点
(一)财政收入增幅略高于生产总值增幅;继续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政策,降低农业税率,减轻农民负担。

(三)巩固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成果,按照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方案的规定,安排好出口退税预算,保证及时足额支付,防止出现新的拖欠。

(四)继续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减轻企业负担;继续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五)严格控制税收优惠政策。

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越权减免税收,不得擅自出台减免税和先征后返等税收优惠政策;对擅自出台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

三、2005年财政支出安排及政策要点
(一)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和规模,加大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力度,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支出,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二)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保持社会稳定。

各级财政要努力增加社会保障投入,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继续实施政策性破产,做好关闭破产企业人员安置,推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

加快老工业企业调整改造,支持并逐步解决企业办社会等历史遗留问题。

进一步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努力解决好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在预算中合理安排解决企业军转干部生活保障所需资金。

大力支持抗灾救灾,进一步健全城乡救助体系。

(三)确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严禁拖欠。

各级财政要在预算中足额安排中央统一规定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津贴、补贴经费,并保证按时足额发放。

保证国家机关正常运转和执法办案所必需的经费。

(四)保证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重点支出需要,确保财政对教育、科技的投入高于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加大各级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切实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构筑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屏障。

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步伐。

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和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机制,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和公用经费支出。

(五)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供给范围,解决财政供养人员过多、包揽过宽的问题。

在保证重点支出的同时,要大力压缩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出国考察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

制止兴建楼堂馆所,反对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要进一步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定编定岗定员和超编人员分流工作,严格编制管理,控制行政事业费。

(六)切实保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所需经费开支,行政许可收费依法取消后,有关部门和单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有关规定履行行政审批职能或核发证照所需要的经费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七)建立健全政府债务预警控制制度。

各级财政部门要结合政府债务情况,在年度预算中足额安排偿债专项资金,逐步消化政府债务,防范债务扣款冲击政府预算的正常执行。

四、进一步做好预算的编报工作
编制2005年财政预算,各地要在总结经验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推进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扩大部门预算的实施范围。

要完善预算编制办法,增强预算的科学性。

改进预算编制手段,全面建立计算机技术支持系统,提高预算
编制质量。

二是省、市两级财政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大力推进财、税、库联网工作,把计算机网络系统覆盖到财政预算、国税、地税、人民银行国库、各专业银行和各预算单位,做到当天收支可在网络上查询,提高预算执行分析的时效性和工作效率。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县、乡财政要搞好与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衔接与过渡。

三是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四是探索建立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建立重大项目支出绩效考评制度,研究制定项目支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五是继续推进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收支两条线”改革。

通过编制综合预算,统筹安排税收和非税收入。

按照细化部门支出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2005年省级各部门编报的支出预算、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要具体核定到所属二级预算单位,专项支出要分省级和市、县专款,按项目编报,省本级的支出项目,原则上要编列到具体预算执行单位;补助市、县的专款,原则上按支出项目核定到各市,年度预算执行中,除特殊情况外,原则上不进行支出预算的调整和追加。

市、县要在总结2004年预算编制工作基础上,针对实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改进和完善管理办法,各省辖市人民政府要将税收返还和补助收入编入本地政府预算,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本级预决算的监督。

在编制本级政府预算时,税收返还按上年执行数加增长预计数编列;体制性补助、基数性财力转移支付和一些确定的跨年度专项转移支付按上年执行数编列。

五、对2004年预算执行的要求
2004年前10个月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但对收支预算管理不能放松。

要严格依法治税,任何地方和个人不得擅自批准缓税、免税或实施先征后返等变相减免税政策。

要继续强化税收征管,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严厉打击各种偷税、骗税和逃税行为。

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

要加快支出进度,确保支出进度不低于上年。

各地年终超收安排要优先用于工资发放,确保教育、科技、农
业支出增长达到法定要求。

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严禁出现财政赤字。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00四年十二月七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