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2020年数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沧州市2020年数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 ①c >0;②b 2-4ac <0;③ a -b +c >0;④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0ax bx ++=的一个根是1x =-,则2015a b -+的值是
( ) A .2011
B .2015
C .2019
D .2020
3.在Rt ABC ∆中,90C ∠=︒,3AC =,=1BC ,则sin A 的值为( ) A .
1010
B .
310
10
C .
13
D .
103
4.将一副学生常用的三角板如下图摆放在一起,组成一个四边形ABCD ,连接AC ,则tan ACD ∠的值为( )
A .3
B .31+
C .31-
D .23
5.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 .1
2
DE BC = B .
AD AE
AB AC
= C .△ADE ∽△ABC
D .:1:2ADE
ABC
S S
=
6.已知点O 是△ABC 的外心,作正方形OCDE ,下列说法:①点O 是△AEB 的外心;②点O 是△ADC 的外心;③点O 是△BCE 的外心;④点O 是△ADB 的外心.其中一定不成立的说法是( )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7.若一元二次方程x 2﹣2x+m=0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数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1
B .m≤1
C .m >1
D .m <1
8.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9.如图,ABC △内接于⊙O ,30BAC ∠=︒,8BC = ,则⊙O 半径为( )
A .4
B .6
C .8
D .12 10.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2321x x =+
B .3230x x --
C .221x y -=
D .20x y +=
11.已知二次函数y =x 2+mx +n 的图像经过点(―1,―3),则代数式mn +1有( ) A .最小值―3 B .最小值3 C .最大值―3 D .最大值3
12.如图,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 中,∠A :∠C =1:2,则∠A 的度数等于( )
A .30°
B .45°
C .60°
D .80° 13.有一组数据:4,6,6,6,8,9,12,13,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
A .6
B .7
C .8
D .9
14.如图,△AOB 为等腰三角形,顶点A 的坐标(2,5),底边OB 在x 轴上.将△AOB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A′O′B ,点A 的对应点A′在x 轴上,则点O′的坐标为( )
A .(
203,103
) B .(
16345) C .(20345) D .(16
3,3 15.一组数据10,9,10,12,9的平均数是( ) A .11
B .12
C .9
D .10
二、填空题
16.已知一组数据为1,2,3,4,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
17.若△ABC∽△A′B′C′,∠A=50°,∠C=110°,则∠B′的度数为_____.
18.如图是测量河宽的示意图,AE与BC相交于点D,∠B=∠C=90°,测得BD=120m,
DC=60m,EC=50m,求得河宽AB=______m.
19.已知∠A=60°,则tan A=_____.
20.若一个圆锥的主视图是腰长为5,底边长为6的等腰三角形,则该圆锥的侧面积是
____________.
21.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高为4cm,则它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_____cm2.22.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是⊙O的直径,过点C作⊙O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P,若∠P=40°,则∠ADC=____°.
23.数据2,3,5,5,4的众数是____.
24.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上有两点A(3,﹣2),B(﹣9,﹣2),则此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________.
25.如图,Rt△ABC中,∠ACB=90°,AC=BC=4,D为线段AC上一动点,连接BD,过点C作CH⊥BD于H,连接AH,则AH的最小值为_____.
26.若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C>BC,则AC=_____AB(用含无理数式子表示).
27.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若∠BOD=140°,则∠BCD=_____.
28.已知点P (x 1,y 1)和Q (2,y 2)在二次函数y =(x +k )(x ﹣k ﹣2)的图象上,其中k ≠0,若y 1>y 2,则x 1的取值范围为_____.
29.将抛物线y =-5x 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是________.
30.已知二次函数2
(0)y ax bx c a =++≠,y 与x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所示:
x
… -1 0 1 2 3 4 … y

6
1
-2
-3
-2
m

下面有四个论断:
①抛物线2
(0)y ax bx c a =++≠的顶点为(23)-,
; ②240b ac -=;
③关于x 的方程2=2ax bx c ++-的解为12=13x x =,; ④=3m -.
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31.某玩具商店以每件60元为成本购进一批新型玩具,以每件100元的价格销售则每天可卖出20件,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商店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若每件玩具每降价1元,则每天可多卖2件. (1)若商店打算每天盈利1200元,每件玩具的售价应定为多少元?
(2)若商店为追求效益最大化,每件玩具的售价定为多少元时,商店每天盈利最多?最多盈利多少元?
32.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2个白球和1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 (1)搅匀后从袋子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
(2)搅匀后先从袋子中任意摸出1个球,记录颜色后不放回,再从袋子中任意摸出1个球,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并求出两次都摸到白球的概率. 33.超市销售某种儿童玩具,如果每件利润为40元(市场管理部门规定,该种玩具每件利润不能超过60元),每天可售出50件.根据市场调查发现,销售单价每增加2元,每天销售量会减少1件.设销售单价增加x 元,每天售出y 件. (1)请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当x 为多少时,超市每天销售这种玩具可获利润2250元?
(3)设超市每天销售这种玩具可获利w 元,当x 为多少时w 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34.如图,AB 是⊙O 的弦,AB =4,点P 在AmB 上运动(点P 不与点A 、B 重合),且∠APB =30°,设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y . (1)⊙O 的半径为 ;
(2)若点P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x ,求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5.如图,已知一次函数3y x =-+分别交x 、y 轴于A 、B 两点,抛物线
2y x bx c =-++经过A 、B 两点,与x 轴的另一交点为C .
(1)求b 、c 的值及点C 的坐标;
(2)动点P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 运动,过P 作x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D ,交线段AB 于点E .设运动时间为(0)t t >秒. ①当t 为何值时,线段DE 长度最大,最大值是多少?(如图1)
②过点D 作DF AB ⊥,垂足为F ,连结BD ,若BOC 与BDF 相似,求t 的值(如图2)
四、压轴题
3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三点A,B,C,给出如下定义:
若矩形的任何一条边均与某条坐标轴平行,且A,B,C三点都在矩形的内部或边界上,则称该矩形为点A,B,C的外延矩形.点A,B,C的所有外延矩形中,面积最小的矩形称为
点A,B,C的最佳外延矩形.例如,图中的矩形,,都是点A,B,C的外延矩形,矩形是点A,B,C的最佳外延矩形.
(1)如图1,已知A(-2,0),B(4,3),C(0,).
①若,则点A,B,C的最佳外延矩形的面积为;
②若点A,B,C的最佳外延矩形的面积为24,则的值为;
(2)如图2,已知点M(6,0),N(0,8).P(,)是抛物线
上一点,求点M,N,P的最佳外延矩形面积的最小值,以及此时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3)如图3,已知点D(1,1).E(,)是函数的图象上一点,矩形
OFEG是点O,D,E的一个面积最小的最佳外延矩形,⊙H是矩形OFEG的外接圆,请直接写出⊙H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
37.(2015秋•惠山区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径为1的⊙A的圆心与坐标原点O重合,线段BC的端点分别在x轴与y轴上,点B的坐标为(6,0),且sin∠OCB=.
(1)若点Q是线段BC上一点,且点Q的横坐标为m.
①求点Q的纵坐标;(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②若点P是⊙A上一动点,求PQ的最小值;
(2)若点A从原点O出发,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沿折线OBC运动,到点C运动停止,⊙A 随着点A的运动而移动.
①点A从O→B的运动的过程中,若⊙A与直线BC相切,求t的值;
②在⊙A整个运动过程中,当⊙A与线段BC有两个公共点时,直接写出t满足的条件.38.如图,在▱ABCD中,AB=4,BC=8,∠ABC=60°.点P是边BC上一动点,作△PAB的外接圆⊙O交BD于E.
(1)如图1,当PB=3时,求PA的长以及⊙O的半径;
(2)如图2,当∠APB=2∠PBE时,求证:AE平分∠PAD;
(3)当AE与△ABD的某一条边垂直时,求所有满足条件的⊙O的半径.
39.如图,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m,0),B(0,n)两点,m,n分别是方程x2-2x-3=0的两个实数根,且m<n.
(1)求m ,n 的值以及函数的解析式;
(2)设抛物线y=-x 2+bx +c 与x 轴的另一交点为点C ,顶点为点D ,连结BD 、BC 、CD ,求△BDC 面积;
(3)对于(1)中所求的函数y=-x 2+bx +c , ①当0≤x ≤3时,求函数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②设函数y 在t ≤x ≤t +1内的最大值为p ,最小值为q ,若p-q =3,求t 的值. 40.()1尺规作图1:
已知:如图,线段AB 和直线且点B 在直线上
求作:点C ,使点C 在直线上并且使ABC 为等腰三角形. 作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做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C .
()2特例思考:
如图一,当190∠=时,符合()1中条件的点C 有______个;如图二,当160∠=时,符合()1中条件的点C 有______个.
()3拓展应用:
如图,AOB 45∠=,点M ,N 在射线OA 上,OM x =,ON x 2=+,点P 是射线OB 上的点.若使点P ,M ,N 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P 有且只有三个,求x 的值.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判断a 与0的关系,由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判断c 与0的关系,然后根据抛物线与x 轴交点及x=-1时二次函数的值的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 【详解】
解:由图象可知,a <0,c >0,故①正确;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则b²-4ac>0,故②错误;∵当x=-1时,y>0,即a-b+c>0, 故③正确;
由图象可知,图象开口向下,对称轴x >-1,在对称轴右侧,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而在对称轴左侧和-1之间,是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故④错误.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项系数a 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a >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 <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一次项系数b 和二次项系数a 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当a 与b 同号时,对称轴在y 轴左; 当a 与b 异号时,对称轴在y 轴右.常数项c 决定抛物线与y 轴交点:抛物线与y 轴交于(0,c ).抛物线与x 轴交点个数由判别式确定:△=b 2-4ac >0时,抛物线与x 轴有2个交点;△=b 2-4ac=0时,抛物线与x 轴有1个交点;△=b 2-4ac <0时,抛物线与x 轴没有交点.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方程解的定义,求出a-b ,利用作图代入的思想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0ax bx ++=的解是x=−1, ∴a−b+4=0, ∴a−b=-4,
∴2015−(a−b)=2215−(-4)=2019.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
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斜边的长,再根据正弦的定义解答即可. 【详解】
解:在Rt ABC ∆中,∵90C ∠=︒,3AC =,=1BC ,
∴AB =
∴sin
10
BC A AB =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正弦的定义,属于基本题型,熟练掌握基本知识是解题关键.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设AC 、BD 交于点E ,过点C 作CF ⊥BD 于点F ,过点E 作EG ⊥CD 于点G ,则CF ∥AB ,
△CDF 和△DEG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AB =2,则易求出CF CEF ∽△AEB ,可
得2
EF CF BE AB ==,于是设EF ,则2BE x =,然后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依次用x 的代数式表示出CF 、CD 、DE 、DG 、EG 的长,进而可得CG 的长,然后利用正切的定义计算即得答案.
【详解】
解:设AC 、BD 交于点E ,过点C 作CF ⊥BD 于点F ,过点E 作EG ⊥CD 于点G ,则CF ∥AB ,△CDF 和△DEG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EF ∽△AEB ,
设AB =2,∵∠ADB =30°,
∴BD =
∵∠BDC =∠CBD =45°,CF ⊥BD ,
∴CF=DF=BF =12
BD =,
∴2
EF CF BE AB ==,
设EF ,则2BE x =,
∴(2BF CF DF x ===+,
∴(2CD x x ===,
((
22DE DF EF x x =+=+=+,
∴(222EG DG DE x x ===+=,
∴(CG CD DG x x =-=-=,

()
62
tan31
2
x
EG
ACD
CG x
+
∠===+.
故选:B.
【点睛】
本题以学生常见的三角板为载体,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构图简洁,但有相当的难度,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5.D
解析:D
【解析】
∵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DE∥BC,DE=1
2
BC,
∴△ADE∽△ABC,AD AE
AB AC
=,
∴2
1
()
4
ADE
ABC
S DE
S BC
==.
由此可知:A、B、C三个选项中的结论正确,D选项中结论错误.
故选D.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外心得出OA=OC=OB,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OA=OC<OD,求出
OA=OB=OC=OE≠OD,再逐个判断即可.
【详解】
解:如图,连接OB、OD、OA,
∵O 为锐角三角形ABC 的外心,
∴OA =OC =OB ,
∵四边形OCDE 为正方形,
∴OA =OC <OD ,
∴OA =OB =OC =OE ≠OD ,
∴OA =OC ≠OD ,即O 不是△ADC 的外心,
OA =OE =OB ,即O 是△AEB 的外心,
OB =OC =OE ,即O 是△BCE 的外心,
OB =OA ≠OD ,即O 不是△ABD 的外心,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心.熟记三角形的外心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方程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0,即可得出关于m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详解:∵方程2x 2x m 0-+=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数根,
∴()2
240m =-->,
解得:m <1.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牢记“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详解】
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C. 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D. 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识别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需要注意的是轴对称图形是关于对称轴成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是关于某个点成中心对称.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连接OB ,OC ,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BOC 的度数,再由OB =OC 判断出△OBC 是等边三角形,由此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连接OB ,OC ,
∵∠BAC =30°,
∴∠BOC =60°.
∵OB =OC ,BC =8,
∴△OBC 是等边三角形,
∴OB =BC =8.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等边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解:A . 2321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 . 3230x x --是一元三次方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 . 221x y -=是二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 . 20x y +=是二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判断,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把点(-1,-3)代入y =x 2+mx +n 得n=-4+m ,再代入mn +1进行配方即可.
【详解】
∵二次函数y =x 2+mx +n 的图像经过点(-1,-3),
∴-3=1-m+n ,
∴n=-4+m ,
代入mn+1,得mn+1=m 2-4m+1=(m-2)2-3.
∴代数式mn +1有最小值-3.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把函数mn+1的解析式化成顶点式是解题的关键.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设∠A 、∠C 分别为x 、2x ,然后根据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列出方程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
解:设∠A 、∠C 分别为x 、2x ,
∵四边形ABCD 是圆内接四边形,
∴x +2x =180°,
解得,x =60°,即∠A =60°,
故选:C .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掌握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先把这组数据按顺序排列:4,6,6,6,8,9,12,13,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6,8的平均数.
【详解】
∵一组数据:4,6,6,6,8,9,12,13,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6821427+÷÷==,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中位数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中位数的求解方法:先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最中间的那个数据是中位数,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居于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才是中位数.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利用等面积法求O'的纵坐标,再利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求其横坐标.
【详解】
解:过O′作O′F⊥x轴于点F,过A作AE⊥x轴于点E,
∵A的坐标为(2,5),∴AE=5,OE=2.
由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线合一得OB=2OE=4,
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可求AB=3,则A′B=3,
由旋转前后三角形面积相等得OB AE A'B O'F
22
⋅⋅
=,即453O'F
2
⋅⋅
=,
∴O′F=45.
在Rt△O′FB中,由勾股定理可求BF=
2
2
458
4
33
⎛⎫
-=


⎝⎭
,∴OF=
820
4
33
+=.
∴O′的坐标为(2045
,
3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的旋转变化;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面积公式.1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利用平均数的求法求解即可.
【详解】
这组数据10,9,10,12,9的平均数是1
(10910129)10 5
++++=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掌握平均数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6.【解析】
试题分析: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确定平均数,再根据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求出答案.
由平均数的公式得:(1+2+3+4+5)÷5=3,
∴方差=[(1﹣3)2+(2﹣3)2+(3﹣3)2+(4
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确定平均数,再根据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求出答案.
由平均数的公式得:(1+2+3+4+5)÷5=3,
∴方差=[(1﹣3)2+(2﹣3)2+(3﹣3)2+(4﹣3)2+(5﹣3)2]÷5=2.
考点:方差.
17.20°
【解析】
【分析】
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B的度数,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的度数.
【详解】
解:∵∠A=50°,∠C=110°,
∴∠B=180°﹣50°﹣110°=20°
解析:20°
【解析】
【分析】
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B的度数,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的度数.【详解】
解:∵∠A=50°,∠C=110°,
∴∠B=180°﹣50°﹣110°=20°,
∵△ABC∽△A′B′C′,
∴∠B′=∠B=20°.
故答案为20°.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它们对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18.100
【分析】
由两角对应相等可得△BAD∽△CED,利用对应边成比例即可得两岸间的大致距离AB的长.
【详解】
解:∵∠ADB=∠EDC,∠ABC=∠ECD=90°,
∴△ABD∽△E
解析:100
【解析】
【分析】
由两角对应相等可得△BAD∽△CED,利用对应边成比例即可得两岸间的大致距离AB的长.
【详解】
解:∵∠ADB=∠EDC,∠ABC=∠ECD=90°,
∴△ABD∽△ECD,
∴AB BD EC CD
=,

BD EC AB
CD

=,
解得:AB=12050
60

=100(米).
故答案为10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19.【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得出答案.
【详解】
tanA=tan60°=.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正确记忆相关数据是解题关键.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得出答案.
tan A=tan6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正确记忆相关数据是解题关键.
20.15π.
【解析】
【分析】
根据圆锥的主视图得到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3,母线长为5,然后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和扇形的面积公式求
解析:15π.
【解析】
【分析】
根据圆锥的主视图得到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3,母线长为5,然后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和扇形的面积公式求解.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3,母线长为5,
所以这个圆锥的侧面积=1
2
×5×2π×3=15π.
【点睛】
本题考查圆锥侧面积的计算,掌握公式,准确计算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21.15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母线长,然后利用圆锥的侧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详解】
∵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高为4cm
∴圆锥的母线长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
故填:.
【点睛】
解析:15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母线长,然后利用圆锥的侧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 ,高为4cm
∴圆锥的母线长22345()cm =+=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23515cm
ππ=⨯⨯=
故填:15π.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 22.115°
【解析】
【分析】
根据过C 点的切线与AB 的延长线交于P 点,∠P=40°,可以求得∠OCP 和∠OBC 的度数,又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可以求得∠D 的度数,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
解:连
解析:115°
【解析】
【分析】
根据过C 点的切线与AB 的延长线交于P 点,∠P=40°,可以求得∠OCP 和∠OBC 的度数,又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可以求得∠D 的度数,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
解:连接OC ,如右图所示,
由题意可得,∠OCP=90°,∠P=40°,
∴∠COB=50°,
∵OC=OB ,
∴∠OCB=∠OBC=65°,
∵四边形ABCD 是圆内接四边形,
∴∠D+∠ABC=180°,
∴∠D=115°,
故答案为:115°.
【点睛】
本题考查切线的性质、圆内接四边形,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
件.
23.5
【解析】
【分析】
由于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由此即可确定这组数据的众数.
【详解】
解:∵5是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这组数据的众数为5.
故答案
解析:5
【解析】
【分析】
由于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由此即可确定这组数据的众数.
【详解】
解:∵5是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这组数据的众数为5.
故答案为:5.
【点睛】
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众数的能力,解题关键是要明确定义,读懂题意.
24.-3
【解析】
【分析】
观察A(3,﹣2),B(﹣9,﹣2)两点坐标特征,纵坐标相等,可知A,B两点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对称轴为经过线段AB中点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 【详解】
解:∵ A(3,﹣
解析:-3
【解析】
【分析】
观察A(3,﹣2),B(﹣9,﹣2)两点坐标特征,纵坐标相等,可知A,B两点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对称轴为经过线段AB中点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
【详解】
解:∵ A(3,﹣2),B(﹣9,﹣2)两点纵坐标相等,
∴A,B两点关于对称轴对称,
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可得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3,-2),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3.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及对称轴的求法,常见确定对称轴的方法有,已知解析式则利用公式法确定对称轴,已知对称点利用对称性确定对称轴,根据条件确定合适的方法求对称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2﹣2
【解析】
【分析】
取BC中点G,连接HG,AG,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HG=CG=BG=BC=2,根据勾股定理可求AG=2,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AH≥AG﹣HG,当点H在线段AG上时,
解析:25﹣2
【解析】
【分析】
取BC中点G,连接HG,AG,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HG=CG=BG=1
2
BC=2,根据
勾股定理可求AG=25,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AH≥AG﹣HG,当点H在线段AG上时,可求AH的最小值.
【详解】
解:如图,取BC中点G,连接HG,AG,
∵CH⊥DB,点G是BC中点
∴HG=CG=BG=1
2
BC=2,
在Rt△ACG中,AG22
AC CG
5
在△AHG中,AH≥AG﹣HG,
即当点H在线段AG上时,AH最小值为52,
故答案为:5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中勾股定理关系式. 26.【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黄金分割的定义求解. 【详解】
解:∵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且AC >BC , ∴AC =AB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的定义,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黄金分割的定义求解. 【详解】
解:∵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且AC >BC ,
∴AC AB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的定义,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且AC >BC ,则AC BC =
正确理解黄金分割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7.110°. 【解析】 【分析】
由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圆周角的2倍.可求∠A=∠BOD=70°,再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可得∠C=180-∠A=110° 【详解】 ∵∠BOD=140°
解析:110°. 【解析】 【分析】
由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圆周角的2倍.可求∠A=1
2
∠BOD=70°,再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可得∠C=180-∠A=110° 【详解】 ∵∠BOD=140°
∴∠A=1
2
∠BOD=70°
∴∠C=180°-∠A=110°,
故答案为:110°.
【点睛】
此题考查圆周角定理,解题的关键在于利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角度.
28.x1>2或x1<0.
【解析】
【分析】
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化为顶点式,然后将点P、Q的坐标代入解析式中,然后y1>y2,列出关于x1的不等式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
解:y=(x+k)(x﹣k﹣2
解析:x1>2或x1<0.
【解析】
【分析】
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化为顶点式,然后将点P、Q的坐标代入解析式中,然后y1>y2,列出关于x1的不等式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
解:y=(x+k)(x﹣k﹣2)
=(x﹣1)2﹣1﹣2k﹣k2,
∵点P(x1,y1)和Q(2,y2)在二次函数y=(x+k)(x﹣k﹣2)的图象上,
∴y1=(x1﹣1)2﹣1﹣2k﹣k2,
y2=﹣2k﹣k2,
∵y1>y2,
∴(x1﹣1)2﹣1﹣2k﹣k2>﹣2k﹣k2,
∴(x1﹣1)2>1,
∴x1>2或x1<0.
故答案为:x1>2或x1<0.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比较二次函数上两点之间的坐标大小关系,掌握二次函数的顶点式和根据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9.y=-5(x+2)2-3
【解析】
【分析】
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向下平移纵坐标减求出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再利用顶点式解析式写出即可.
【详解】
解:∵抛物线y=-5x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
解析:y=-5(x+2)2-3
【解析】
【分析】
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向下平移纵坐标减求出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再利用顶点式解析式写出即可.
【详解】
解:∵抛物线y=-5x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
∴新抛物线顶点坐标为(-2,-3),
∴所得到的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5(x+2)2-3.
故答案为:y=-5(x+2)2-3.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掌握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是关键.30.①③.
【解析】
【分析】
根据图表求出函数对称轴,再根据图表信息和二次函数性质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由二次函数y=ax2+bx+c(a≠0),y与x的部分对应值可知:
该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
解析:①③.
【解析】
【分析】
根据图表求出函数对称轴,再根据图表信息和二次函数性质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由二次函数y=ax2+bx+c(a≠0),y与x的部分对应值可知:
该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对称轴是直线x=2,顶点坐标为(2,-3);与x轴有两个交点,一个在0与1之间,另一个在3与4之间;当y=-2时,x=1或x=3;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m=1;
∴①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为(2,-3),结论正确;
②b2﹣4ac=0,结论错误,应该是b2﹣4ac>0;
③关于x的方程ax2+bx+c=﹣2的解为x1=1,x2=3,结论正确;
④m=﹣3,结论错误,
∴其中,正确的有. ①③
故答案为:①③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像,结合图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31.(1)每件玩具的售价为80元;(2)每件玩具的售价为85元时,每天盈利最多,最多盈利1250元.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可以得到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2)根据题意可以得到利润与售价的函数关系式,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答本题. 【详解】
解:(1)设每件玩具的售价为x 元,
()()602021001200x x -+-=⎡⎤⎣⎦,解得:190x =,280x =,
∵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80x =, 答:每件玩具的售价为80元;
(2)设每件玩具的售价为a 元时,利润为w 元,
()()()2
602021002851250w a a a =-+-=--+⎡⎤⎣⎦,
即当85a
时,w 有最大值为1250元,
答:当每件玩具的售价为85元时,商店每天盈利最多,最多盈利1250元.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 32.(1)13;(2)1
3
,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袋中一共有3个球,有3种等可能的抽取情况,抽取红球的情况只有1种,摸到红球的概率即可求出;
(2)分别使用树状图法或列表法将抽取球的结果表示出来,第一次共有3种不同的抽取情况,第二次有2种不同的抽取情况,所有等可能出现的结果有6种,找出两次都是白球的的抽取结果,即可算出概率. 【详解】
解:(1)∵袋中一共有3个球,有3种等可能的抽取情况,抽取红球的情况只有1种,
∴1
P =3
(摸到红球)
; (2)画树状图,根据题意,画树状图结果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