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药物的规范化使用---龙恩武
2024年新型糖尿病药物使用手册

2024年新型糖尿病药物使用手册1. 糖尿病概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糖尿病分为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通常发生在年轻人身上;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身体对胰岛素的抵抗性增加导致的,通常发生在成年人身上。
2. 新型糖尿病药物概述新型糖尿病药物是指最近几年开发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这些药物具有更佳的疗效、更少的副作用以及更方便的给药方式。
新型糖尿病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胰岛素分泌促进剂:包括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药物,能够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2. 胰岛素增敏剂:包括双胍类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能够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3. 胰岛素类似物:与人体内源性胰岛素具有相似的结构和作用,具有更快的起效时间和更短的半衰期。
4.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能够模拟GLP-1的作用,增加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胃肠道激素分泌。
5.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能够抑制DPP-4的活性,增加内源性GLP-1的水平。
3. 新型糖尿病药物使用指南在使用新型糖尿病药物之前,请务必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并按照其建议使用。
以下为新型糖尿病药物使用的一般指南:1. 胰岛素分泌促进剂:通常在餐前半小时服用,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
2. 胰岛素增敏剂:通常在餐后服用,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
3. 胰岛素类似物: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皮下注射,通常在餐前注射。
4. GLP-1受体激动剂:通常在餐前注射,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
5. DPP-4抑制剂:通常在餐前服用,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
4. 注意事项在使用新型糖尿病药物期间,请注意以下事项:1.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2. 定期进行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药物剂量。
3. 注意饮食和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4. 警惕低血糖的发生,特别是在调整药物剂量时。
5. 及时向医生报告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机器学习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54· E-mail:zgqkyx@·前沿进展·机器学习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吴行伟1,2,刘馨宇1,龙恩武1,2,童荣生1,2*【摘要】 随着真实世界研究、精准治疗等概念的提出和发展,科研工作者对医疗大数据处理的需求不断增大。
机器学习技术因在处理海量、高维数据及开展预测研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故而近些年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
除应用于疾病诊断、影像识别和风险预测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机器学习可被应用于临床药物治疗的决策支持相关研究中。
本文就机器学习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 机器学习;临床药物治疗;真实世界研究;精准治疗;综述【中图分类号】 R 319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309吴行伟,刘馨宇,龙恩武,等. 机器学习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254-258. [ ]WU X W ,LIU X Y ,LONG E W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f machine learning in clinical drug therapy [J ]. ChineseGeneral Practice ,2022,25(2):254-258.Research Progress of Machine Learning in Clinical Drug Therapy WU Xingwei 1,2,LIU Xinyu 1,LONG Enwu 1,2,TONG Rongsheng 1,2*1.Department of Pharmacy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 's Hospital ,Chengdu 610072,China2.Personalized Drug Therapy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 ,School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0072,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TONG Rongsheng ,Professor ,Chief pharmacist ;E-mail :2207132448@【Abstract 】 With the advanc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concepts such as real-world research and precision treatment ,the demand of researchers for medical big data processing keeps increasing. Because machine learning technology has unique advantages in processing massive ,high-dimensional data and conducting predictive research ,it has been deeply applied in the medical field in recent years. In addition to the application in disease diagnosis ,image recognition and risk prediction ,more and more studies have proved that machine learning can be applied to the decision support related research of clinical drug treatmen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achine learning in clinical drug therapy.【Key words 】 Machine learning ;Clinical drug therapy ;Real world research ;Accurate treatment ;Review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住院时间延长[1-4]等问题出现。
4 基础胰岛素的合理使用

7.73 5.27
2.74
NS
2.02
全部低血糖
夜间低血糖
Blonde L et al. Diab Obes Metab 2009;11:623
地特胰岛素的临床安全性优势
• 低血糖风险小 • 减少体重增加 • 剂量调整方案简单易行 • 适用人群广泛
地特胰岛素是唯一具有体重优势的基础胰岛素*
对体重的影响
血糖值(mmol/L)
9.0
早餐
中餐
晚餐
三餐
7.0
生理状态下胰岛素总量
5.0 0
空腹血糖
基础胰岛素:控制空腹及两餐间的血 糖,其分泌量占每天胰岛素分泌总量 的~50%(18~32 U)
胰岛素(pmol/L)
480
320
餐时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
160
0
餐时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每餐 的分泌量占每天的胰岛素分泌总量 的10%~20%
• 随着空腹血糖的升高, 细胞功能进行性代偿失 调,主要表现为早相胰 岛素分泌的迅速下降
14 12 △I30/△G30 10 8 6 4 2
空腹血糖 (mg/dl) 亚组患者 50%最大值 25%最大值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AUC-I (μU/ml)
20
<70 70121 155 80253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177 136 93 83 53 30 26 17 9 39
•
FPG控制目标(血糖控制目标应个体化):
<60岁患者:4.4~6.0 mmol/L
>60岁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7.0 mmol/L
糖尿病降糖药的规范使用(二)

卒中等应激状态
肝、肾功能不全
某些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
46
胰岛素治疗方案
胰岛素治疗方案
补充(联合)治疗
胰岛素 + 口服药
替
代
治
疗
胰岛素:一天1次、一天2次、一天3次、一天4次、一天5次 胰岛素泵
54
胰岛素不良反应
全身反应:
局部反应:
低血糖反应 过敏反应 胰岛素性水肿
包括吡格列酮、罗格列酮。 作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蛋白激活性受体γ(PPARγ)的 高度选择性及强力的激动剂,PPARγ被激活后调控与胰
岛素效应有关的多种基因的转录,这些基因的功能涉及
葡萄糖的产生、转运、利用及脂肪代谢的调节。
改善β细胞功能,调节胰岛素分泌。 增强骨骼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提高它 们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锻炼
150分钟/周
61
Type 2 diabetes: Practical Targets and Treatments, 4th Edition 2005
小
结
糖尿病是21世纪的流行病 高血糖直接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 规范降糖、全面达标,是预防糖尿病血管并 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
胰岛B细胞尚有一定分泌胰岛素功能,却又不足以抑制
餐后血糖升高者
单一用药效果欠佳时,与二甲双胍或格列酮类合用, 可加强效果
25
格列奈类不良反应
低血糖
一般较轻微 罕见,通常较轻微,偶发腹痛、腹泻、
消化道反应
恶心、呕吐、和便秘
过敏反应
肝脏酶升高
偶见皮肤瘙痒、发红、荨麻疹
药学服务提升糖尿病治疗效果_龙恩武

中国医药报/2013年/2月/27日/第007版临床药师药学服务提升糖尿病治疗效果龙恩武胡明童荣生随着临床药学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成本投入及临床效果和经济收益情况成为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决策者关注的热点。
药物经济学是一门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和技术,是从成本和产出的角度综合评价一个项目或治疗方案的合理性与效果的学科。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药学兴起和发展历程中,美国医药学领域的学者就运用了药物经济学分析技术对临床药学服务的成本和效益进行了系统的定量评价,为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笔者近期参与了一项研究,通过对临床药师提供具体临床药学服务项目的成本和效果测算,评价临床药学服务的成本-效果比,为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和发展提供一些循证支持。
以临床药学服务干预糖尿病治疗除药物治疗外,通过健康教育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保健意识,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手段。
2型糖尿病患者的就诊率高且每月就诊人数相对稳定,因此我们确定2型糖尿病为临床药师开展患者用药教育这一临床药学服务研究项目的病种,研究随机选择了2011年5月~6月间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20例。
对纳入研究的患者,先由临床药师进行用药依从性的干预前调查,后再给予健康教育。
临床药师的教育内容包括2型糖尿病基本知识、饮食方法、运动方法、自我检测及用药方法指导等五个方面。
临床药师详细且通俗地讲解糖尿病有关基本知识,饮食控制注意事项,运动时间与运动量的安排,持之以恒用药的必要性,口服降糖药或使用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正确方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置方法,及定期自我检测项目等,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针对患者仍存在的依从性薄弱环节加以指导,并嘱其按时来医院复诊;对于某些对糖尿病过于焦虑或不在意的患者,特别予以疏导、劝解。
最后填写患者个人信息,患者或患者家属签字,并留下联系方式以便15日后电话回访。
在这一过程中,记录下临床药师为每位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所花费的时间。
血糖药物使用制度

血糖药物使用制度1. 背景血糖药物是指用于管理和控制血糖水平的药物,包括口服药和注射药。
在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机构中,为了确保患者正确、安全地使用血糖药物,制定血糖药物使用制度是必要的。
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血糖药物的使用,确保患者在正确的时间、剂量和途径下使用药物,减少药物误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机构中的所有医务人员和涉及到使用血糖药物的患者。
4. 负责人本制度的执行由医务人员统一负责,其中包括医生、护士、药师和其他相关人员。
负责人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并接受规范培训。
5. 使用要求-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病史和其他相关因素来确定合适的血糖药物和剂量。
在选择药物时,应考虑患者的用药耐受性、潜在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
- 护士和药师应根据医生的医嘱准确、安全地提供血糖药物给患者。
在给予药物之前,应核实患者的身份信息,确认患者对药物的了解和接受程度,并告知患者有关药物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 患者应按医生的嘱托正确使用血糖药物。
患者应准确记住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诊疗计划,确保按时服药。
- 医务人员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
6. 药物保管和处置- 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药品保管室,并制定相应的药品保管制度。
药品保管室应具备防潮、防晒、通风等基本条件,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 医疗机构应定期清点药品库存,并进行记录和核对。
药品库存不足或过期的药品应及时报告上级药剂部门,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 有过期或损坏的血糖药物应及时进行处置。
处置应按照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7. 不良反应和事件报告- 医务人员在使用血糖药物过程中,如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事件,应及时记录,并报告上级医务人员和药剂部门。
不良反应和事件还应及时上报相关卫生监管部门。
- 医疗机构应建立和完善药物不良反应和事件报告制度,鼓励医务人员勇于报告和交流,提高血糖药物的使用安全性和质量。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解读2024版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解读2024版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是针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一项指导性文件,旨在提供科学、规范和安全的注射技术,以确保糖尿病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2024版的指南是基于最新的糖尿病治疗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更新的指南。
指南首先介绍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分类,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糖尿病的特点和治疗需求。
随后,指南对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注射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解读。
指南强调了正确使用注射设备的重要性。
包括选择合适的注射器、针头规格和注射剂量,并且指南提供了如何正确操作和保养注射设备的详细步骤。
对于注射部位的选择,指南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和建议。
例如,指南推荐在腹部或大腿的皮下脂肪组织注射胰岛素,因为这些部位在吸收胰岛素时的效果更好。
指南还提到了一些不适合注射的部位,如靠近关节、淤血的区域等。
指南还详细介绍了注射技术的操作要点。
首先,患者需要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和无菌,并且在每次注射前要更换注射针头。
其次,注射时需要保持固定和稳定的姿势,避免突然移动或用力注射,以免影响胰岛素的吸收。
此外,指南还提示患者轮换注射部位,以避免一个部位反复注射导致的皮下脂肪组织变薄。
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胰岛素注射剂量的计算和调整。
指南提供了详细的计算方法,以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
同时,指南还给出了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建议,以适应血糖水平的变化。
指南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胰岛素剂量的调整。
在指南的最后,还强调了患者教育的重要性。
医务人员需要向患者提供相关的胰岛素注射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以确保患者能够正确和安全地进行自己的胰岛素注射。
总而言之,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24版的更新主要是基于最新的糖尿病治疗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旨在提供更为科学、规范和安全的注射技术指导。
通过正确地使用注射设备、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掌握正确的注射技术以及进行合理的剂量计算和调整等,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用药指南2024

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正在迅速增加。
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严格的药物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
本文将提供一份糖尿病用药指南,以帮助医生和糖尿病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概述:正文内容:1.口服降糖药物1.1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1.2口服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1.3口服降糖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4口服降糖药物的常见副作用1.5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时注意事项2.胰岛素治疗2.1胰岛素种类及作用机制2.2胰岛素的适应症和禁忌症2.3胰岛素注射器的使用方法2.4胰岛素治疗时的用量和时机控制2.5胰岛素治疗的常见副作用及注意事项3.胰岛素增敏剂3.1胰岛素增敏剂的分类及作用机制3.2胰岛素增敏剂的适应症和禁忌症3.3胰岛素增敏剂的常见副作用3.4胰岛素增敏剂与其他药物的联合治疗3.5胰岛素增敏剂的用药时注意事项4.肠促胰岛素释放药4.1肠促胰岛素释放药的分类及作用机制4.2肠促胰岛素释放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4.3肠促胰岛素释放药的常见副作用4.4肠促胰岛素释放药与其他药物的联合治疗4.5肠促胰岛素释放药的用药时注意事项5.耐药糖尿病处理策略5.1耐药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5.2耐药糖尿病的治疗方法5.3耐药糖尿病治疗中的药物选择5.4耐药糖尿病治疗中的药物联合应用5.5耐药糖尿病治疗的预防及注意事项总结:糖尿病用药指南为医生和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药物治疗建议,以控制血糖水平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疾病特点综合考虑。
在用药过程中,医生和患者应严格遵守医嘱,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同时,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健康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也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需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共同管理糖尿病。
恩格列净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老年2_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胰岛素用量的影响研究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05.097恩格列净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胰岛素用量的影响研究林文武,傅芳浩,张永秀浦城县中医医院内科,福建南平353400[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用恩格列净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血糖控制、胰岛素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浦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恩格列净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50例)和对照组(常规胰岛素治疗,50例),对比分析两组分别治疗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胰岛素用量与血糖达标时间。
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患者胰岛素用量更少,血糖水平明显更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血糖达标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恩格列净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能稳定血糖状态,同时还能改善高血糖状态引起的多种临床症状,对缩短治疗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恩格列净;胰岛素;老年;2型糖尿病[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3(a)-0097-04Study on the Effect of Empagliflozin Combined with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on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Insulin Dosag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LIN Wenwu, FU Fanghao, ZHANG Yongxiu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Puche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ping, Fujian Prov⁃ince, 3534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engegliptin combined with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on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insulin dosag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Methods 100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ho were admitted to Puche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with intensive insulin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50 cases with conventional insulin treatment).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blood glucose levels (fasting blood glucose, 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glycated hemoglobin) time for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including excessive drinking, overeating, polyuria, emaciation, and fatigue), insulin dosage, and time for reaching blood glucose standards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glucos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less insulin,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had shorter time to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 and meet blood glucose standard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Engliptin combined with intensive insulin treatment can stabilize the blood sugar state and improve various clinical symptoms caused by hyperglycemia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hortening the treatment time and reducing the amount of insulin.[Key words] Empagliflozin; Insulin; Old age; Type 2 diabetes[作者简介]林文武(1981-),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内科学。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龙恩武修改版

短效糖皮质激素( t1/2 < 12h )
可的松 氢化可的松
中效糖皮质激素( t1/2=18-36h )
泼尼松
泼尼松龙
4
4
0.6
0.6
5
5
甲泼尼龙 地塞米松
倍他米松
5 20-30
25-30
0.5 0
0
4 0.75
0.6
17
长效糖皮质激素( t1/2 > 36h )
糖皮质激素半衰期(血浆和生物)
激素名称 可的松 血浆半衰期(h) 0.5 生物半衰期(h) 8 -1 2
束状带:糖皮质激素
(Glucocorticoids, GC)
网状带:性激素 (sex hormones)
7
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正常人皮质激素的分
泌有昼夜节律性
午夜12时 血浓度最 低,凌晨渐升高
上午8-10时最高,此
节律性变化受ACTH影响
8
代谢过程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消除主要在肝脏。首先进行 经基化,其次是结合反应,最后代谢产物自尿中
弱。
12
内源性糖皮质激素
可的松C11位羟化
可的松 可的松
CH2OH O= CH3 CH3 C O OH
氢化可的松 氢化可的松
CH2OH OH CH3 CH3 C O OH
O
O
13
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特点
正常成人每日分泌量20mg,应激状态下≥100mg 与血浆蛋白结合较多达90%,其中80%与皮质醇 结合球蛋白(CBG)结合、10%与血浆白蛋白结合,
化学结构及构效关系 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5
龙恩武-糖尿病药物治疗管理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糖 高血压
视网膜病 肾脏病变 神经病变
失明 肾衰
CHD 截肢
75
诊断时50% b-细胞仍有功能
50
25 IGT
餐后高血糖 2型糖尿病 I期
2型糖尿病 II期
2型糖尿病 III期
0
-12 -10
-6Leabharlann -2 0 2610
14
诊断后的年数
虚线表示根据UKPDS的HOMA资料0-6年向前和向后的外推趋势
<25 <24 <4.5
>1.1 <1.5 <2.6
尚可 ≤7.0 ≤10.0 6.5~7.5 >130/80~ <140/90 <27 <26
≥4.5
1.1~0.9 <2.2 2.6~4.0
差 >7.0 >10.0 >7.5 ≥140 /90
≥27 ≥26
≥6.0
<0.9 ≥2.2 >4.0
危害-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提供MTM服务者
• 为了规范药师提供的服务,减少MTM 的异质性,在服务 进行前需选取有资质的药师或专业医疗人员,并对有 MTM 服务资质的药师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内容除了针对 患者病情的专业指导和规范化用语之外,还包括研究的背 景和方法、良好的临床实践研究、识别和纠正MRPs、 MTM 随访工具以及紧急事件的处理协议等。
糖尿病药物治疗管理
• 糖尿病的病理机制 • 糖尿病发病特点及危害 • 糖尿病药物综合治疗
病理机制
胰岛素分泌受损 胰岛β细胞
肠促胰素反应减低
胰岛α细胞 胰高血糖素分泌 增多
肝糖生成增多
阿司匹林联合呋塞米引起糖尿病肾病患者痛风急性发作1例的药物治疗评价

阿司匹林联合呋塞米引起糖尿病肾病患者痛风急性发作1例的药物治疗评价程希;蒋学华;龙恩武;柯洪【摘要】长期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多种疾病,在治疗药物的选择上需全面考量.临床药师参与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诊疗全过程,结合肾功能情况,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对阿司匹林联合呋塞米引起痛风急性发作的不良反应,及时干预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对患者进行正确用药和生活方式指导,使其血糖水平和痛风症状得到良好控制,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临床药师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协助医生优化治疗方案,在合理用药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Long term diabetes patients are often associated with a variety of diseases,the choice of therapeutic drugs need to be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ed.Clinical pharmacists participat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ne patient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in combination with renal function,pay close attention to drug interactions.To the acute attack of gout caused by Aspirin combined with Furosemide,clinical pharmacists timely intervene and adjust the drug treatment program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medication.The patient was given correct medication and lifestyle guidance,so that the blood sugar levels and gout symptoms were well controlled,and the compliance of the patient was improved.Clinical pharmacists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professional advantages,optimize treatment plan to assist the doctors,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ational drug use.【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8(015)002【总页数】5页(P164-167,171)【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痛风;药物治疗;药学监护【作者】程希;蒋学华;龙恩武;柯洪【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四川成都610072;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学部,四川成都61007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四川成都6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病变,也是1型和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为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李建华;龙恩武
【期刊名称】《中国药业》
【年(卷),期】2010(19)12
【摘要】目的对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案.方法采用统计研究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2型糖尿病使用成本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评价.结果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针对空腹血糖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22%和79.55%,针对餐后血糖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和88.64%,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成本分别为670.40元和293.16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比罗格列酮更经济,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总页数】2页(P61-62)
【作者】李建华;龙恩武
【作者单位】四川省青神县人民医院,四川,乐山,620460;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07.7;R977.1+5
【相关文献】
1.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J], 付廷雄
2.二甲双胍分别配伍4种降糖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J], 沈丹;吕娟丽;刘洋;李彦
3.二甲双胍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J], 田少雄;陈均忠
4.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J], 金宏
5.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分析 [J], 俞国和; 曹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发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药学监护

1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发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药学监护高羽;梁华;龙恩武;李根【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7(026)001【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发生肝功能异常的处理措施与保肝药物选择。
方法从疾病因素与药物因素方面分析患者发生肝功能异常的可能原因,从肝功能指标及药理作用方面分析保肝药物选择。
结果该患者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可能原因为患者在基础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血糖长期控制不佳的情况下,长期使用泼尼松片,短期联合使用药物依帕司他片、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注射用头孢西丁,造成患者肝功能受损。
该患者选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抗炎、多烯磷脂酰胆碱修复细胞膜、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利胆进行保肝治疗。
结论联用对肝脏功能有影响的药物依帕司他片、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注射用头孢西丁可能会引起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肝功能异常,在控制基础疾病、停用可能影响肝功能药物的基础上,适当使用保肝药物可有效恢复患者的肝功能。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method and drug selection for liver-function abnormalities with hypothyroidism and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To analyze the possible causes of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disease factors and drug fac-tors. To analyze the drug selection of liver protection from the aspect of Hepatic function date and effects of pharmacologic ac-tions. Results The possible reasons that caused liver function abnormality of this patient who had hypothyroidismand diabetes mellitus was the chronically use of Prednisone Acetate Tablets and shortly united usage of Epalrestat Tablets, Mosapride Citrate Dispersible Tablets, Cefoxitin Injections, which resulted in impaired liver function.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Injection was selected to reach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Polyene Phosphatidylcholine to repair the cell membrane, and Ademetionine 1, 4-Butanedisulfonate Enteric Coated Tablets to be cholagogue.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Epalrestat Tablets, Mosapride Citrate Dispersible Tablets, Cefoxitin Injections will influence on liver function, which may cause liver-function abnormalities in patients who have basic disease of hypothyroidism and diabetes mellitus. At the base of controlling the basic disease and stopping using drugs that may have negative influence on diver func-tion, and using proper drugs to protect liver function can restore the liver function effectively.【总页数】4页(P82-85)【作者】高羽;梁华;龙恩武;李根【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四川省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四川省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3;R952【相关文献】1.临床药师参与宫颈癌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化疗后肝功能异常治疗的药学监护[J], 王涵;程凯;李根2.临床药师对晚期结肠癌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药学监护 [J], 吴薇;戚慧洁;吕迁洲3.临床药师为老年糖尿病合并多种并发症患者合理安排用药时间的药学监护 [J], 王丽;卜一珊;张丹4.2型糖尿病患者在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后对其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r生率的影响 [J], 何德全;冉卡娜;方永碧5.1例糖尿病足合并多种并发症患者的中西药学监护 [J], 庄红艳;刘珊珊;果伟;薛春苗;何悦;赵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DF-EU? IDF-WPR?
≤6.5 <5.6 <7.5 ≤6.5 ≤6.1 ≤8.0
中国?
≤6.5 4.4-6.1
<7.0 <7.2 <10.0
≤8.0
省医院
AACE2011年临床实践指南
• 增加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6.5%)。
• 取消了“糖尿病前期”的名称,代之于 “糖尿病危险增高类型”,包括IFG,IGT, 相应增加了HbA1c 5.7—6.4%的人群。
糖尿病标 化患病率 0.67%
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糖尿 病防治中心,协和,北大 阜外医院,美国Tulane医 院 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 调查技术执行组 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
全国
全国 全国 全国 全国
19省市≥25岁随机抽样
11省市20-74岁人口分层 整群随机抽样 10省市35-74岁人口分 层整群随机抽样 31省多阶段分层整群随 机抽样 12省市20-70岁随机抽样
-使用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满意者
省医院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主要作用位 口服降糖药物的主要作用位点 点
胃
碳水化合物
-糖苷酶抑制剂
肠
磺脲类 氯茴苯酸 胰岛素增敏剂
肝脏
葡萄糖
I
I 脂肪组织
胰岛素
胰腺 I
肌肉
胰岛素增敏剂
双胍类
Adapted from Kobayashi M. Diabetes Obes Metab 1999; 1 (Suppl 1):S32–S40.
省医院
糖尿病药物的规范化使用
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学室 龙恩武
糖尿病:
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 疾病相当于爱滋病“死亡 杀手”
省医院
一种21世纪的 流行病
“本世纪头20年糖尿病将重蹈 爱滋病上世纪后20年之复辙 ”
“11-14联合国糖尿病日”
Medical and Health Annual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999
21万
4.3万 15.5万 27.2万 4.8万
2.28%
3.21% 6.4% 2.69% 9.7%
1 全国糖尿病防治协作组.全国l4省市30万人口中糖尿病调查报告.中华内科杂志,1981,20(11):678-683. 2 全国糖尿病防治协作 组.1994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中华内科杂志,l997,36(6):384-389. 3 王克安, 李天麟, 向红丁,等.中国糖尿病流行特 点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l998,l9(5):282-285. 4 Gu D, Reynolds K, Duan X, et .Diabetologia,2003,46(9):1 190-1 198. 5 李赢 明, 饶克勤, 孔灵芝, 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凋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6 Data on file
肾病 心血管病 脑血管病 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 自身免疫因素 35%~40%,主要死因 较少 较少 低下或缺乏 ICA80%阳性IAA40~50 %阳性GADA60~96%阳性 依赖外源性胰岛素生存,对胰 岛素敏感 5%~10% >70%,主要死因 较多 峰值延迟或不足 阴性
胰岛素治疗及反应
生存可不依赖外源性胰岛素, 应用时对胰岛素抵抗
+
抵抗? TNF
胰岛-细胞去颗粒化 减少胰岛素含量 血浆胰岛素低
TG
增加葡萄糖生成
提高 脂肪组织
高血糖
减少葡萄糖转运, 降低GLUT4活性
省医院
b-细胞功能随糖尿病进展而减退: UKPDS
胰岛素抵抗 高胰岛素血症 HDL-C TG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糖 高血压 视网膜病 肾脏病变 神经病变 失明 肾衰 CHD 截肢
省医院
2型糖尿病控制目标
理想 血糖(mmol/L) HbA1c(%) 空腹 非空腹 4.4~6.1 4.4~8.0 <6.5 尚可 ≤7.0 ≤10.0 6.5~7.5 差 >7.0 >10.0 >7.5
血压(mmHg)
BMI(kg/m2) TC(mmol/L) HDL-C(mmol/L) TG(mmol/L) LDL-C(mmol/L) 男性 女性
成人首要的 致盲原因 提高2-4倍 的心血管死 亡和卒中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每 10人有8人死 于心血管事件
糖尿病 肾病
导致终末 期肾病的 首要原因
糖尿病 神经病变
非外伤性下 肢截肢术的 首要原因
1 Fong 3
DS,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99–S102. 2Molitch ME,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94–S98. Kannel WB, et al. Am Heart J 1990; 120:672–676. 4Gray RP & Yudkin JS. In Textbook of Diabetes 1997. 5Mayfield JA,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78–S79.
省医院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在现代社会已成为致残、致死的重 要原因,国外研究结果显示
– – – – 40-50%失明 40%的慢性肾功能衰竭 50%的心脑血管病 60%的截肢是由糖尿病引起
省医院
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
胰岛素和药物治疗
运动治疗
驾 辕 之 马
血糖监测
营养治疗
糖尿病教育
Ⅰ型和Ⅱ型糖尿病的鉴别
3
省医院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快速增加
调查年份
1980年1 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 1994年2 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 1996年3 王克安 2000年4 Gu D 2002年5 李立明 2007-2008年6 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
研究单位
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
地区 样本概况
全国 14省市随机抽样
样本量 30万
1型糖尿
起病年龄及其峰值 起病方式 多<25岁,12~14岁 多急剧,少数缓起
省医院
2型糖尿病
多>体重
“三多一少”症状 急性并发症
多正常或消瘦
常典型 酮症趋向大,易发生酮症酸中 毒
多超重或肥胖
不典型,或无症状 酮症趋向小,50岁以上易发生 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慢性并发症
性失效,每年约10%患者失效,5年后约 半数病人还能保持满意血糖控制
省医院
不同磺脲类药物药效及剂量
药效时间 半衰期 剂型 每日剂量 分次/日 (h) (h)(mg/片) (mg) 甲磺丁脲 6~12 格列苯脲 16~24 格列齐特 12~24 格列吡嗪 8~24 格列喹酮 6~8 格列美脲 24 4~8 10~16 12 2~4 2~4 5~8 500 2.5 80 5 30 1 500~1500 2.5~15 80~320 2.5~30 180 2~8 2~3 1~2 1~3 2~3 2~3 1
100
β-细胞功能 (%)
75
诊断时50% -细胞仍有功能
50 25
IGT 餐后高血糖 2型糖尿病 I期 2型糖尿病 III期
2型糖尿病 II期
0 -12 -10
-6
-2
0
2
6
10
14
诊断后的年数
虚线表示根据UKPDS的HOMA资料0-6年向前和向后的外推趋势
Adapted from Lebovitz H. Diabetes Rev. 1999;7(3):139-153. UKPDS 16. Diabetes. 1995;44:1249-1258.
省医院
“We have to treat early and carefully” ---W Duckworth
1型、2型糖尿病临床分期 1型糖尿病 第1期 第2期 遗传易感性 2型糖尿病
省医院
遗传易感性及环境因素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启动自身免疫反 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 应。 胰岛素抵抗 免疫学异常 糖耐量减低(IGT) 进行性胰岛β细 胞功能丧失 临床糖尿病 β细胞完全破坏 临床糖尿病
省医院
禁忌症
◆ DM2伴酮症酸中毒,或有酮症和倾向 ◆严重感染,手术及应激时 ◆严重甲状腺疾病严重慢性并发症,严重肝肾功不
全,白细胞减少者 ◆妊娠时,或对本药过敏者
省医院
磺脲类降糖治疗效果
◆多数2型糖尿病(DM2)开始治疗时有效 ◆空腹及餐后血糖可降低 ◆ HbAlc可下降1-2% ◆随着病程延长,效果渐差;磺脲类继发
逆
转—新的糖尿病预防概念
? 糖尿病前期 IGT
有,但效率低 ,仍有42 -72%的糖尿病前期患 者发生糖尿病*
省医院
干预措施
正常人 IFG 无
干预时间(年) 3 6 2.5 3 3 4
糖尿病
*
项目 DPP Finnish
干预人数 3,234 522 235 3,234 1,368 9,297
干预方法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 胰岛素增敏剂 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 雷米普利
二甲双胍
α-糖苷酶抑 制剂 阿卡波唐 米格列醇
噻唑烷二酮类 罗格列酮 匹格列酮 巴格列酮
DPP-4 胰高血糖素 样肽1( GLP1)
省医院
口服降糖药适应症
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后,血糖控制不满意者 2型糖尿病出现以下情况,则应采用胰岛素治疗 -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非酮症性酸中毒 -合并感染、创伤或大手术 -妊娠
省医院
磺脲类(Sulfonylureas,Su)降血糖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