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劳动定额制定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劳动定额制定方法
一、什么是劳动定额
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为劳动者生产一定量的合格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预先规定的劳动消耗量的标准。

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

时间定额就是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一项工作所必须消耗的工时;产量定额就是单位时间内必须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工作量。

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互为倒数,成反比例。

除以上两种形式外,劳动定额还可以采用看管定额和服务定额的形式。

看管定额就是一个或一个组织同时应看管的机器设备的数量。

服务定额是按一定质量要求,对服务人员在制度时间内提供某种服务所规定的限额。

依据劳动定额来配备人员数量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一顶重要的工作。

二、劳动定额的制定
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对某种产品的生产整个过程、工艺、工序等进行确定。

在确定整个生产流程的基础上,采取工时测定法对整个生产流程中的每道工序运用观察、记录、测时等方法进行详细的工作记录。

记录的项目是全面的。

举例如下:某公司生产某种产品。

1、某一产品,从开始到成品完成需要多个工序,可假设有六个
工序:工序一、工序二、工序三--------工序六。

2、每个相同工序,可安排一人对其进行在规定工作时间内(8时-17时)进行全天候的跟踪观察。

通过该岗位操作人员的在规定工作时间的全面记录,其中包括: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喝水时间、上卫生间时间、与其它人员进行的工作沟通等。

记录要详细、准确、不能缺时。

3、然后对每个工序的全部记录时间进行整理、分类、归类、统计,确定基本的有效的工作时间,再除以当天工作任务的完成数量,得出当天每小时完成的工作数量。

计算公式:
每个工序小时工作完成量=当天实际完成工作量/有效工作小时
4、以此类推,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工序都照此进行,近而计算出整个过程的每道工序的小时工作量。

计算公式:
5、计算平均数:将每个工序的小时工作量加起来,除以工序数,得出整个工序的小时工作量即平均小时工作标准。

(工序1+工序2+工序3+工序4+工序5+工序6)小时完成工作
量和/6=平均小时工作量(平均数)
6、计算平均先进数:以平均数为标准,去除将平均数以下的数据,将平均数以上的数据再进行平均计算,计算出先进小时工作量。

再用先进小时工作量与平均小时工作量再计算平均,计算出平均先进小时工作量。

经过如此计算后,到岗位再进行试行,经过与实际操实践,绝大多数员工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即可实行。

最后确定小时劳动定额即标准
劳动定额,推广应用。

三、劳动定额与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有以下几种标准:
1、直接能用工作量进行衡量的岗位。

无论是生产线型的,还是岗位能独立完成整个过程的工作都可以依据劳动定额标准来核算配备人员。

月实际完成的工作量,除以个人月应该完成的工作量(小时劳动定额X月工作标准时间),就可以计算出某种产品人员配备数量。

2、非直接用工作量完成的工作岗位,例:软件开发、工程设计等工作,是根据内容来确定时间定额的一个岗位。

公司可以成立一个专业评定委员会,由一些老资格的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根据工作经验、难易程度、客户需求等专业因素,对工作周期进行评估,从而确定一个相对比较标准的工作时间定额。

人力资源部门再下达工作定额。

具体定额确定方法:
A、由相应的部门提出各项专业要求,特别是委托部门的一些专业要求和时间要求,上报给专业委员会进行评估,然后下达给专业技术部门进行工作。

B、人力资源部门要对专业技术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跟进、跟踪,时时了解工作进度,征询专业委员会专家的意见,从中了解、掌握工作量情况,并通过工作进度对比情况,学习一些工作方法。

3、需要按工作区域划分来确定人员配备数量的方法
对于后勤部门的某些岗位,可根据工作职责和区域来确定人员。

例:院区卫生清洁岗位。

这个岗位需要确定这样一些因素:多大面积、每天清扫频次、每次清扫需要多长时间、区域内树木多少(涉及到落叶等)、车辆通行多少、人员通行多少、货物及其它通行多少、等等。

通过确定相关的条件和因素,能基本确定人员数量。

4、按比例来核定各种管理岗位和各种非生产性、经营性人员等人员。

基本比例确定:
公司全部的非生产性人员比例不超过公司人员总数的15%。

各种管理人员总数的比例不超过公司人员总数的8%。

上述核定比例是一个基础方,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人员合理兼职作业、忙闲规律等,更加合理的使用人员。

根据上述计算方法(上述是根据整个工序计算出和劳动定额,此定额包括了整个工序所有的环节和岗位计算出来的),确定的定额标准。

小时标准定额乘以规定的月工作时间,得出该岗位月标准工作量即定额工作量。

再根据月总的工作量和月标准工作定额,计算出应配备的人员,再考虑其它因素,计算出所需的人员数量。

根据这样的工作方法,对可以用量进行计算的岗位或工种等都可以初步计算出人员所需数量,为人员招聘提供依据。

三、管理岗位如何确定人员配备数量
管理岗位尤其是纯职能部门人员配备,一直都是争论比较大的问题,例:按比例配备,全部管理岗位不超过员工总数的15%;中层
以上管理人员比例不超过员工总数的8%。

等等。

根据多年人事人力资源工作的经验,对于管理岗位人员配备要从几个方面着手:
1、管理岗位的工作职责要非常清晰、明确。

2、涉及到部门间交叉的工作,在岗位职责中要充分体现且明确。

3、能够明确工作日期的要明确,例:会计报表时间、员工考勤时间等,方便确定工作量。

4、负责人力资源各部门人员编制的员工,一定要熟悉各部门的工作,至少对各部门的职责及人员了如指掌,这对工作是非常有作用的。

上述的工作方法是最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企业核算人员编制、节约人力成本、合理使用人员的有力依据。

上述方法对于能确定工作量的工种是可以一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