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程课程学分 4.5学分课程学时70学时
修读学期第2/2/2/3学期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应用电子技术(嵌入式产品开发与应用方向)
合作开发企业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执笔人裴蓓、李铁维审核人孙延娟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最重要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强的技术基础课。
根据该三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本课程将通过理论学习、小组活动、课内实践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完成简单电子元器件的测试,电子线路板焊接,电子产品参数检测,电路板及整机产品维修,简单电子产品开发等工作任务。
该课程分成若干个项目,将职业行为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
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完成项目的设计,制作,调试,培养学生从事专业工作岗位所必须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电子产品生产、检测、维修和简单设计能力。
前修课程为:高等数学、电工基础。
通过前修课程高等数学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学习
本课程所需的数学知识,通过电工基础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学习本课程所需的电路分析、电路运算能力。
后续课程为:数字电子技术。
1.2设计思路
通过对该三个专业工作岗位的分析,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为:围绕工作岗位所需职业技能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选取典型的学习项目,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1)掌握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在整流电路中的应用。
(2)掌握半导体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分析方法。
(3)掌握多级放大电路及集成运算放大器分析方法。
(4)掌握功率放大电路及集成功率放大器分析方法。
(5)掌握正弦波振荡电路分析方法。
2.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常用仪表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选择、检测元器件的能力。
(3)培养学生检索与阅读各种电子手册及资料的能力,并把英语作为检索与阅读的辅助工具。
(4)培养学生识读与分析模拟电子电路的能力。
(5)培养学生安装与焊接电路的能力。
(6)培养学生电路测试方案的设计能力和对测试数据的分析能力。
(7)培养学生排除电路故障的能力。
(8)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电路设计的能力。
2.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5)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
(6)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
(7)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8)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3.教学内容
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对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和电子电路分析能力的要求,本门课程按照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设计理念,选取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与调试,单管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集成放大电路的制作与调试功率放大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低频信号源的制作与调试等五个项目,具体内容如下。
表1 项目描述
-3-
-5-
4.实施建议
4.1师资队伍
(1)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为本科以上,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具有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能力,具有系统的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具备电子产品装配能力,具有比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2)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的学历层次为本科以上,具有两年以上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或电子产品研发企业工作经历,能够将理论知识联系到实践中,并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
4.2教材及相关资源
本课程推荐选用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华永平主编的《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付植桐主编的《电子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王守华主编的《模拟电子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朱贤忠主编的《模
-7-
拟电子技术技能训练》,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高吉祥主编的《模拟电子技术》。
参考教学资料:教学课件、企业生产视频、实验指导书。
学习网站:电子技术网、电子技术精品网。
4.3教学组织模式
教学内容从简单电路到复杂电路递进,从理论分析到实际应用,重点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侧重培养电路分析方法,元器件和材料的选择、常用仪表使用等能力。
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将抽象难于理解的电子电路结构、原理变为直观的、实际的电子产品,从而将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电子技术的基本技能。
实验课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中,以完成实验项目为主线,围绕项目的完成,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完美统一,从而做到打好基础、突出应用、综合设计,使学生从教师指导到自主学习到创新设计逐步提高实践能力。
表2 教学组织模式描述
4.4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法、讲练结合法、演示法、实物展示法、多媒体演示法、实验法,辅助采用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以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为第一课堂,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使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生动的展示给学生,将传统方法和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深刻理解电路构成并掌握电路分析方法,从
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5教学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考核的重点在于测评学生是否具备了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是否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相关电路制作与调试。
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态度、操作规范、相关理论测试、工作质量的内容综合评定,采取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评价、理论测试、模块考核等形式进行评定。
(1)过程考核:
说明:本门课程共实际完成三个电路的制作,其中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占总成绩的20%,单管放大电路的制作占总成绩的30%,集成放大电路的制作占总成绩的30%,出勤和学习态度各10%。
总计100分。
(2)终结性考核:
课程考核成绩=过程考核×40%+终结性考核×60%。
主要考察学生理论学习、实验操作、项目完成情况。
4.6其他
由于本课程学时有限,很多实际项目在课堂内难以完成,建议学生在课堂内提交设计书、调试产品、教师检查提问;具体制作由课外完成。
-9-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组
201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