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2019-2020学年中考地理二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荆门市2019-2020学年中考地理二月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年11月19日冷空气南下形成寒潮,西安最低气温为-20℃,安康最低气温为6℃。

读陕西省南部地形概况示意图。

完成下列小题。

1.寒潮发生时,安康最低气温远高于西安的主要原因是
A.秦岭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
B.安康纬度略高于西安
C.大巴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
D.安康海拔略高于西安
2.月均温低于0℃时,河流会结冰,结冰持续时间称为结冰期。

据此判断
A.渭河、汉江均无结冰期B.渭河无结冰期,汉江有结冰期
C.渭河、汉江均有结冰期D.渭河有结冰期,汉江无结冰期
3.下列气候直方图与安康的气候类型一致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1.A
2.D
3.D
【解析】
【分析】
根据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进行分析解答。

1.图示西安位于山脉北侧,受冬季风影响强,气温低,而安康市位于山脉南侧,秦岭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受冬季风影响弱,故气温较高。

故选:A。

2.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东部地区南方、北方的分界线,由于高大秦岭的影响,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气候有明显的差别,以北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普遍结冰,以南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上,河流不结冰,所以秦岭、淮河成为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

故渭河有结冰期,汉江无结冰期。

故选:D。

3.安康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与图中的D 图比较符合。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秦岭两侧的地理差异。

2.科技是国之重器,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如航天技术跟跑、并跑到领跑世界.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行业的是()
A.航天技术B.纳米技术C.生物基因工程D.玩具制造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产品更新换代快.中国现已成为计算机、手机、软件制造大国,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海洋技术、纳米技术等得到长足发展.而玩具制造属于传统工业.故选D.
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长江三角洲”的描述,错误的是()
A.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B.南京与杭州分别是南翼和北翼的中心城市。

C.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D.有举世闻名的“丝绸之乡”
2.这种同城效应主要依靠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京杭运河的水运B.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
【答案】1.B
2.B
【解析】
【分析】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位于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

1.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该地区气候湿润,土地肥沃这里,农业生产水平高,有“丝绸之乡”和“鱼米之乡”的美誉,所以B描述错误。

故选B。

2.“同城效应”是指人们居住在一座城市,工作在另一座城市,每天往返于两座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

长江三角洲“同城效应”的形成主要依靠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理解解答即可。

4.节约资源、保护资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是小明的做法,错误的是()
A.丢垃圾时,把垃圾分类回收B.过节日时,给朋友们写了好多张贺卡
C.不购买使用一次性消费品,如一次性筷子等D.洗碗时尽量不使用洗涤剂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措施。

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故A正确;好多张贺卡需要使用很多木材,不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故B错误;不购买使用一次性消费品,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故C正确;洗碗尽量不使用洗涤剂,会让水资源得到保护,是正确的做法,故D正确。

故本题选择B。

5.享受“青稞美酒飘哈达”的美好生活,要选择到()
A.江南水乡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D.青藏地区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享受“青稞美酒飘哈达”的美好生活,要选择到青藏地区,该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青稞。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青藏地区的农作物。

6.下列关于俄罗斯地理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国土辽阔,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B.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C.西伯利亚地区的河流航运价值高D.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关于俄罗斯地理环境的说法,俄罗斯国土辽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约1700万平方千米,故A正确。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短促,故B正确。

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寒冷,河流结冰时间长,航运价值低,故C错误。

俄罗斯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种类齐全,故D正确。

根据题意可知,故选C。

7.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国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不包括()
A.都是发展中国家B.都是人口大国
C.都是临海国D.都以热带气候为主
【答案】D
【解析】
【详解】
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国家,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个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两个国家是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两个国家都是临海国,中国以温带气候为主,印度是以热带气候为主,故选D。

8.东北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
A.保护湿地
B.保持水土
C.建成我国重工业基地
D.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东北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因为这里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土壤肥沃,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周围有许多山地,故选D。

9.有关大洲和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洲
B.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C.北冰洋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这里终年冰封
D.大西洋是世界第一大洋,几乎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一半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陆地穿插于海洋中,把全球分为四大洋,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其次为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小,深度最浅的海洋;北冰洋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故本题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

10.区域位置对自然环境影响深远,进而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对该区域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深居内陆B.位于北温带中部
C.海陆兼备D.位于中纬度地区
2.根据地理位置,我们可以推测该区域( )
A.气候比较干旱B.地势四周高中部低
C.河流均为外流河D.植被四季茂密常青
【答案】1.C
2.A
【解析】
【分析】
1.读图可知,该地区位于亚洲中部,位于北温带中部中纬度地区。

深居内陆,距海远,故海陆兼备是错误的。

所以不正确的是C。

2.根据深居内陆,距海远,位于中纬度的位置可以推断出,该地区受海洋的影响小,降水稀少,气候比较干旱。

所以选A。

11.读“汉江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中有秦岭山脉的一段,这段山脉主要位于
A.甘肃省B.江苏省C.陕西省D.安徽省
2.位于秦岭北侧的地形区是
A.内蒙古高原B.塔里本盆地
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
【答案】1.C
2.C
【解析】
【分析】
根据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山脉构成了大地的骨架,平原、高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进行分析解答。

1.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西起甘肃南部,经陕西南部到河南西部,呈东西走向,读图分析可知,图示中秦岭山脉的一段主要位于陕西省。

故选:C。

2.高大的秦岭横亘与我国的中部,秦岭南侧的地形区是四川盆地;北侧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呈现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

12.亚洲有多样的地域文化,下列地理景观图片,位于恒河三角洲的是
A.B.
C.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恒河三角洲汇集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梅格纳河三大水系.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人口密集,为南亚重要经济中心之一.在三角洲内,河流多支叉、平均海拔不足10米,土层深厚肥沃,水网密布,是盂加拉国与印度重要的农业区,也是世界黄麻的最大产区.故选:B.
13.本初子午线是指:
A.0°经线B.180°经线C.20°W经线D.160°E经线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初子午线是指地球仪上的0°经线,180°经线是和本初子午线相对的经线,20°W经线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所以根据题意选A。

【点睛】
该题考查经线和经度。

分析解答即可。

14.海峡两岸交流的基础是
①文化同脉②民族同根③语言相通④陆地相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可以采取排除法,图中可知,海峡两岸隔着台湾海峡,陆地不相连,故④错误,海峡两岸交流的基础是①文化同脉②民族同根③语言相通;A. ①②③符合题意,选A。

15.“美丽中国梦”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

下列措施对建设美丽中国不利的是
A.洞庭湖区退田还湖B.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C.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D.首都北京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洞庭湖区退田还湖有利于增加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有利于防治土地荒漠化;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维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首都北京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容易导致地下水位降低,引起地面下沉。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6.巴西人种构成复杂,人数最多的人种是
A.混血种人B.印第安人C.白种人D.黑种人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巴西是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一个年轻的国家,这里曾经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人种比较复杂,白色人种居多,其次是混血人种占比重很大,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巴西人种的构成,许多学生容易认为混血人种占的比重最大。

17.如图是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轮廓图,属于亚洲和南美洲的分别是()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③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国家轮廓图中可以看出:①是俄罗斯,②是加拿大,③是中国,④是美国,⑤是巴西,⑥是澳大利亚.其中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南美洲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18.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

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

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

故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青藏地区。

故选:D。

【点睛】
考查青藏地区的地势特点,要识图解答。

19.以下东南亚国家与中国陆上接壤的有
①越南②老挝③缅甸④柬埔寨
⑤泰国⑥新加坡⑦马来西亚⑧菲律宾
A.①②③B.③④⑥C.⑥⑦⑧D.①③⑦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接壤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主要国家有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文莱。

因此东南亚各国中与我国陆上接壤的有缅甸、老挝和越南。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东南亚的国家,要求学生识记掌握。

20.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属于下图中乙图例所示的是
A.铜矿、汽油B.雷电、沙漠
C.化肥、大米D.森林、石油
2.海洋可以为人类提供
①鱼类资源②油气资源③盐类资源④糖类资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1.D
2.A
【解析】
【分析】
根据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海洋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了使海洋能够千秋万代造福于人类,我们应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海洋污染,并对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进行分析解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图例所示的含义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即自然资源。

选项中只有D项才符合上述条件。

故选:D。

2.海洋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海底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还可以从海水中提取丰富的盐类资源;糖类资源主要利用甜菜和甘蔗作为原材料。

结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资源的分类及海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21.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分布的主要人种是()
A.白色人种B.黄色人种C.黑色人种D.全不是
【答案】A
【解析】
【详解】
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主要是阿拉伯人,分布的主要人种是白色人种;A符合题意。

【点睛】
了解世界人种的分布。

22.读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部分地区位于低纬度
B.位于亚欧大陆东部,西临太平洋
C.北极圈穿过我国南部
D.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2.北回归线从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云南、广西、海南、广东B.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C.台湾、福建、广东、海南D.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3.图中②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14个,其中图中⑥是()
A.藏,哈萨克斯坦B.新,哈萨克斯坦C.新,印度D.藏,印度
4.“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56个民族组成了和睦统一的大家庭。

图中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A.山西B.西藏C.云南D.内蒙古
【答案】1.D
2.D
3.D
4.C
【解析】
【分析】
1.我国纬度位置处在53°N-4°N之间,南北纬度跨度大,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所以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中国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就南北半球而言,中国位于北半球,中国的经度位置是73°E-135°E,东西经度跨度大,就东西半球而言,中国位于东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
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故答案选D。

2.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北回归线自东西向东穿过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有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简称依次是云或滇、桂、粤、台,故答案选D。

3.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读图可知,②省级行政区是西藏自治区,简称藏;我国的陆上邻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其中⑥是印度;故答案选D。

4.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民族统称少数民族,有55个,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省,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故答案选C。

【点睛】
该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各省级行政单位名称、简称和分布、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23.下图所示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是()
A.傣族的泼水节B.彝族的火把节
C.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D.壮族的歌圩节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泼水节是云南傣族人民每年都举行的重大节日,泼水节大约在清明节后的4月13日至15日举行,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图中所示为傣族的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牢记即可。

24.读图“内蒙古自治区植被景观分布图”,完成以下小题
1.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往西,植被变化的规律大致是
A.森林→草原→荒漠
B.荒漠→森林→草原
C.森林→荒漠→草原
D.草原→森林→荒漠
2.植物生长与水分关系密切,据图推断内蒙古自治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大致是
A.南多北少B.北多南少
C.东多西少D.西多东少
3.内蒙古自治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A.林业B.牧业C.种植业D.渔业
【答案】1.A
2.C
3.B
【解析】
【分析】
1.根据图示:内蒙古东部边缘的大兴安岭山地,降水较多,森林茂盛,中部是广阔的草原牧场,西部气候干旱,沙漠面积较大。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内蒙古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直接决定了植被的分布情况,内蒙古降水量分布的大致规律是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内蒙古东部边缘的大兴安岭山地,降水较多,森林茂盛,中部是广阔的草原牧场,西部气候干旱,沙漠面积较大。

从农业生产活动看,山脉以西以畜牧业为主,山脉以东以种植业为主。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点睛】
本题考查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及其原因。

25.材料一:这里有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胆怯的羚羊,湛蓝的天空,虔诚的喇嘛,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材料二:三江源地图。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一是什么地区的写照()
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
2.有“日光城”美誉的城市是()
A.昆明B.拉萨
C.格尔木D.乌鲁木齐
3.材料二中“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是指
A.长江、黄河、珠江B.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C.长江、珠江、澜沧江D.长江、黄河、澜沧江
4.青藏高原上的主要农作物有()
A.青稞、小麦B.小麦、玉米C.青稞、玉米D.青稞、水稻
【答案】1.A
2.B
3.D
4.A
【解析】
【分析】
1.材料中“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胆怯的羚羊,湛蓝的天空,虔诚的喇嘛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很脆弱的地区”,描写的是我国的青藏地区。

故选A。

2.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气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太阳能丰富,因此有“日光城”之称。

故选B。

3.读图可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故选D。

4.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由于太阳光照强,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

本区又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农业,要求学生识记掌握。

二、非选择题(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26.读世界区域图,回答问题。

填写地理事物:A ______国,B________洋,E________洋,
F________河。

一艘货轮6月初从上海港出发,船员发现沿途经常下雨,中旬到达C海,却发现连日晴空万里,请分析原因。

D所在区域自古以来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请分析原因。

分析H运河所在国家长绒棉享誉世界的原因。

【答案】(1)英,大西,印度,多瑙;
(2)沿途经过的东南亚、南亚地区气候湿热,降水丰富;到达地中海时,正值6月中旬,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干旱,晴空万里。

(3)地处“三洲五海”之地,是亚、非、欧三大洲的交汇处和交通要道,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4)因为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且为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长绒棉生长。

【解析】
【分析】
根据欧洲西部与中东地区的区域概况,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1)据图分析可知,该地为中东及欧洲西部地区,A为英国,B为大西洋,E为印度洋,F为多瑙河,是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自西向东注入黑海。

(2)一艘货轮6月初从上海港出发,中旬到达C地中海,沿途经过的东南亚、南亚地区气候湿热,降水丰富;到达地中海时,正值6月中旬,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干旱,晴空万里。

(3)D所在中东地区地处“三洲五海”之地,是亚、非、欧三大洲的交汇处和交通要道,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4)H为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埃及的长绒棉集中分布在尼罗河河谷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因为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且为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长绒棉生长。

【点睛】
考查欧洲西部与中东地区的区域概况。

27.读东南亚地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东南亚包括A________半岛和B_______群岛两部分。

图示区域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即可)重要海上通道甲_______________沟通南海和C___________洋。

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_________,其首都是_________。

邻国D是_________,其首都是_________。

【答案】(1)中南马来
(2)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任写一个即可)马六甲海峡印度
(3)老挝万象
(4)越南河内
【解析】
(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2)从图中看出,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甲是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该海峡是沟通C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3)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其首都是万象。

(4)邻国D是越南,其首都是河内。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

28.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