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中考化学复习:计算题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中考化学复习:计算题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2)
一、选择题
1.生铁是铁的合金之一,小华为了测定某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通过实验得到如下数据(假设生铁中的其他成分都不与稀硫酸反应):
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________。
(2)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答案:6 g 96%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17.5g+150g)﹣1 66.9g=0.6g;
(2)设生铁中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
解析:6 g 96%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17.5g+150g)﹣
166.9g=0.6g;
(2)设生铁中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56 2
x 0.6g
解得:x=16.8g,
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100%=96%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2.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解,也不参加反应),此时,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4.4g,
(1)则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克?
(2)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10g 14﹒6%
【解析】
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为y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100 73
解析:10g 14﹒6%
【解析】
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为y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100 73 44
x y 4.4g
100/x=44/4.4g x=10g
73/y=44/4.4g y=7.3g
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g÷50g×100%=14.6%
答:略
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设、写、找、列、解、答。
带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数据必须是参加反应的纯净物的质量。
3.煅烧250吨含杂质的石灰石(杂质不分解),完全分解后质量变为151吨,求反应后固态物质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0t-151t=99t。
设生成99t二氧化碳时生成的氧化钙质量为x。
解得
解析:4%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0t-151t=99t。
设生成99t二氧化碳时生成的氧化钙质量为x。
32 CaCO CaO+CO
5644
x99t
高温
5644
=
x99t
解得 x=126t
反应后固态物质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126t
100%83.4% 151t
⨯=。
答:反应后固态物质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83.4%。
4.请你参与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并进行有关计算。
(1)要将100g 4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稀溶液,需加水_____________g。
(2)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会使得到的稀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填“偏
大”“偏小”或“不变”)
(3)将一定质量的CO2通入2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最多能生成的碳酸钠的质量是
____g。
答案:偏小 26.5
【解析】(1)根据溶液配制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解答;(2)根据用量筒读数时,要使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或俯视都会造成读数不准确解答;(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偏小 26.5
【解析】(1)根据溶液配制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解答;(2)根据用量筒读数时,要使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或俯视都会造成读数不准确解答;(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
(1)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
则
100g×40%=(100g+x)×10%,x=300g;(2)使用量筒读数时,要使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读数小,所取水的体积偏大,则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会偏小;
(3)设200g10%的氢氧化钠完全转化为碳酸钠时,生成的碳酸钠的质量为y。
2NaOH+CO2=Na2CO3+H2O
80 106
200g×10% y
80
0 200100
g⨯=106
y
y=26.5g
5.“黄铜”是铜锌合金,比纯铜耐腐蚀,街头许多“金色”饰品就是用它来制作的。
现取20.0 g某种黄铜投入100 g的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溶液和残余固体总质量为119.8 g。
请计算:
(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这种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答案:2 g 67.5%
【解析】(1)铜锌合金中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锌的活动性比氢强,故将该黄铜投入稀硫酸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前的药品总质量为120g,反应后的总质量变为
解析:2 g 67.5%
【解析】(1)铜锌合金中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锌的活动性比氢强,故将该黄铜投入稀
硫酸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前的药品总质量为120g,反应后的总质量变为119.8g,故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20g-119.8g=0.2g;
(2)设该黄铜中锌的质量为x
Zn+ H2SO4 == ZnSO4 + H2↑
65 2
x 0.2g
=,解得x=6.5g,故20g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20g-6.5gt=13.5g,
这种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67.5%。
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这种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6.生铁是铁的合金,生铁中碳的含量在2.0%~4.3%之间。
现欲测定某生铁样品中铁的含量,实验操作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g。
(2)计算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答案:3 98.8%
【解析】(1)生铁中的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逸散到空气中去了,所以反应后烧杯中减少的质量是生成氢气的质量:8.5g+100g-
108.2g=0.3g。
(2)设样品中铁的质量是
解析:398.8%
【解析】(1)生铁中的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逸散到空气中去了,所以反应后烧杯中减少的质量是生成氢气的质量:8.5g+100g-108.2g=0.3g。
(2)设样品中铁的质量是x。
Fe +2HCl== FeCl2 + H2↑
56 2
x 0.3g
=,解得x=8.4g
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100%=98.8%
点睛: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氢气的质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的计算,此类计算,关键是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一定要仔细检查。
7.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并对反应后的固体物质进行回收利用,实验数据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前实验后
试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试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
18.0g 13.2g
(1)得到氧气多少克________?
(2)最多能回收二氧化锰多少克________?
(3)回收后的一种物质可以作肥料,它属于______肥,要回收反应后的物质需要用到操作有哪些?
答案:8克;5.75克。
钾肥
【解析】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气的质量=18.0g﹣13.2g=4.8g
(2)设氯酸钾的质量为x
x=12.25g
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8.0g﹣12
解析:8克;5.75克。
钾肥
【解析】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气的质量=18.0g﹣13.2g=4.8g
(2)设氯酸钾的质量为x
x=12.25g
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8.0g﹣12.25g=5.75g
(3)氯化钾是含有钾元素的化合物,可以作为钾肥使用。
氯化钾易溶于水,而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获得氯化钾。
8.某学习小组为了分离NaCl和C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20克.设计方案如下:
(1)有同学提出,因滤液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钠,应加入______至过量,再蒸发结晶才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2)如果实验过程中得到白色沉淀10克,试计算原混合物中有多少克CaCl 2固体______?(假设实验过程中无损耗)
答案:稀盐酸; 11.1g .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流程图分析可知:分离NaCl 和C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可采取溶解后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然后通过过滤将碳酸钙 解析:稀盐酸; 11.1g .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流程图分析可知:分离NaCl 和CaCl 2两种固体混合物,可采取溶解后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然后通过过滤将碳酸钙和氯化钠溶液分离;碳酸钙和盐酸发生反应得到氯化钙溶液,经蒸发可得到氯化钙固体;由于碳酸钠过量,所以滤液中的物质有氯化钠和碳酸钠,因此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就需要除去碳酸钠,加入稀盐酸最合适,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盐酸中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蒸发时氯化氢挥发出去,蒸发后最后的固体物质是氯化钠。
【详解】
(1)通过A 过滤后的滤液中含有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要得到氯化钠,应该加入的试剂是稀盐酸,作用是除去过量的碳酸钠;
(2)设原混合物中有氯化钙固体的质量为x ,则:
2233CaCl +Na CO C =111100
x
10aCO +g
2NaCl
x 111=10g 100
x=11.1g 。
【点睛】
认真分析题意,找出各物质间的关系,正确写出方程式,并能根据质量分数公式计算。
9.环保问题越来越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工厂排放的废水要先净化后排放。
某工厂排放
的废水中含有亚硫酸钠(Na2SO3),未经处理排放到河里会造成污染。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废水处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已知氯化钙不与废水中的其它杂质反应)
(1)反应生成的亚硫酸钙(CaSO3)沉淀的质量为_____g
(2)计算除去实验方案中的亚硫酸钠,需要质量分数为多少的氯化钙溶液_____?
答案:11.1%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亚硫酸钙的质量为200g+100g﹣288g=12g,
设需要的氯化钙溶液质量分数为x
x=11.1%
答:(1)反应生成的
解析:11.1%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亚硫酸钙的质量为200g+100g﹣288g=12g,
设需要的氯化钙溶液质量分数为x
111100gx
=
12012g
x=11.1%
答:(1)反应生成的亚硫酸钙(CaSO3)沉淀的质量为 12g。
(2)除去实验方案中的亚硫酸钠,需要质量分数为11.1%的氯化钙溶液。
10.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取氧气,以供潜水员正常呼吸。
(查阅资料)2Na2O2+2CO2=2Na2CO3+O2
现有过氧化钠10千克,与足量二氧化碳反应最多能制取氧气____千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
【解析】
【详解】
设生成氧气质量为x,
,
x≈2.1kg,
答:与足量二氧化碳反应最多能制取2.1kg氧气。
解析:1
【解析】
【详解】
设生成氧气质量为x,
2Na O2CO2Na CO O
+=+
222232
15632
10kg x
15632
=
,
10kg x
x≈2.1kg,
答:与足量二氧化碳反应最多能制取2.1kg氧气。
11.不法分子通常将外观似黄金的Cu﹣Zn合金冒充真黄金欺骗消费者,可以将其放入稀硫酸中就可辩真伪。
取上述合金10g放入烧杯中,放入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59.9g,计算: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
答案:5%
【解析】
【详解】
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0g+50g﹣59.9g=0.1g。
设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为x,
x=3.25g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67.5%。
答:合金中铜
解析:5%
【解析】
【详解】
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0g+50g﹣59.9g=0.1g。
设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为x,
x =3.25g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67.5%。
答: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12.某腐蚀印刷电路板的废液经处理后只含有CuCl 2和FeCl 2两种溶质,为了分析处理后废液的组成,取200g 该废液加入40g 废铁屑(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恰好完全反应,过滤经处理得到16g 铜,往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经过滤、干燥、称量,最终得到114.8gAgCl 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往废液中加入废铁屑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往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求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精确到1%)。
答案:26%
【解析】
【分析】
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氯化亚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亚铁,铁能把铜从氯化铜中置换出来,故溶质是氯化亚铁。
【详解】
(1)铁和
解析:22=Fe+CuCl FeCl +Cu 2332FeCl +2AgNO =2AgCl+Fe(NO ) 26%
【解析】
【分析】
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氯化亚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亚铁,铁能把铜从氯化铜中置换出来,故溶质是氯化亚铁。
【详解】
(1)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往废液中加入废铁屑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Fe+CuCl FeCl +Cu 。
(2)滤液的主要成分是氯化亚铁,氯化亚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亚铁,往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32FeCl +2AgNO =2AgCl +Fe(NO )↓。
(3)设滤液中氯化亚铁质量为x
2332
FeCl +2AgNO =2AgCl +Fe(NO )127287
x
114.8g
↓ 127287=x 114.8g x=50.8g
设铁屑中铁的质量为y ,反应生成的氯化亚铁质量为z
22CuCl C Fe +=Fe +5612l Cu
764y z 16g 5612764=y z 16g
= y=14g z=31.75g
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0.8g 100%=26%200g+14g-16g
⨯ 答: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
【点睛】
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氯化亚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亚铁。
13.将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加入盛有石灰石样品的烧杯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答案:5g
【解析】
【分析】
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
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7.5g 。
解析:5g
【解析】
【分析】
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
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3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10073x
75g =7.3%
+⨯↑
10073
=x 75g 7.3%
⨯ x 7.5g =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7.5g 。
14.实验室用50g 含碳酸钙80%的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最多可制得二氧化碳多少g?
答案:6g 【解析】
设最多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50g×
解析:6g 【解析】
设最多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100 44 50g×80% X
10044
5080%g X
=⨯
解得X=17.6g
答:设最多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6g 。
15.将某赤铁矿石样品10g 放入盛有适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4.5g ,过滤后将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2g 。
(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反应)求:
⑴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⑵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80%(2)10.5% 【解析】 【分析】 【详解】
(1)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10g−2g=8g 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
解析:(1)80%(2)10.5% 【解析】 【分析】 【详解】
(1)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10g−2g=8g 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8g
10g
×100%=80% 答: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2)解:设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为y
233
2Fe O 6HCl 2FeCl +=+160216H O
98g y
160:219=8g :y y =10.95g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95g
114.5g-10g
×100%≈10.5%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5%。
16.将质量为44.4克含有少量NaCl 的纯碱晶体(Na 2CO 3•nH 2O )样品,平均分成A 、B 、C 三份,进行如图实验(Na 2CO 3受热不分解)。
(1)将A 样品与BaCl 2溶液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分离出来的方法是_____。
(2)A 样品中与BaCl 2溶液反应的Na 2CO 3的质量是_____克。
(3)B 样品中含有结晶水的质量是_____克。
(4)化学式Na 2CO 3•nH 2O 中n 是_____
(5)对C 样品的操作结束后,所得NaCl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精确到0.01%)
答案:过滤 5.3 9 10 4.26% 【解析】 【分析】 【详解】
(1)难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为过滤,故填过滤。
(2)解:设碳酸钠质量为x ,反应生成氯化钠质量为
解析:过滤 5.3 9 10 4.26% 【解析】 【分析】 【详解】
(1)难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为过滤,故填过滤。
(2)解:设碳酸钠质量为x ,反应生成氯化钠质量为y
2
23
3BaCl Na CO BaCO 2+=+106
1971179N 5Cl
8a .x
g
y
↓
106:197=x :9.85g x =5.3g 197:117=9.85g :y y =5.85g 故填5.3。
(3)B 样品中含有结晶水的质量为:(44.4g÷3)﹣5.8g =9g ,故填9。
(4)由(2)可知每份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5.3g ,根据题意有:106:18n =5.3g :9g ,则n =10,故填10。
(5)解:对C 样品的操作结束后,所得NaCl 溶液中的氯化钠质量为:5.8g ﹣5.3g+5.85g =6.35g
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z
23
22Na CO 2HCl 2NaCl H +=++106445C 3O O .g
x
↑
106:44=5.3g :x z =2.2g ,
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44.4g÷3)+100g+36.5g ﹣2.2g =149.1g , 所得NaCl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6.35149.1g
g
×100%≈4.26%,
答:所得NaCl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26%。
【点睛】
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种类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反应物的过量情况。
17.小明同学在学校实验室找到一瓶没有标注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盐酸,为确定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现取10.0g 碳酸钙于烧杯中,滴入50.0g 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得到55.6g 溶液(注:忽略CO 2的溶解性)。
(1)产生CO 2的质量是______;
(2)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
答案:4g 14.6%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1)产生的CO2的质量是:10.0g+50.0g-55.6g=4.4g。
(2)设盐酸中氯化氢质量为x,
解得x=7.3g,
解析:4g 14.6%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1)产生的CO2的质量是:10.0g+50.0g-55.6g=4.4g。
(2)设盐酸中氯化氢质量为x,
7344
=
x 4.4g
解得x=7.3g,
则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7.3g
50.0g
×100%=14.6%,
答: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4.6%。
18.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____。
(结果保留到小数后1位)
答案:6g 3.5g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28.0g﹣18.4g=9.6g
设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x=24.5g
所以二氧化锰的质量
解析:6g 3.5g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28.0g﹣18.4g=9.6g
设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45x
=969.6g
x =24.5g
所以二氧化锰的质量为28.0g ﹣24.5g =3.5g 答:(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6g 。
(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3.5g 。
19.工业炼铁是把铁矿石和焦炭等原料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下通入空气进行一系列反应把铁还原出来.计算:
(1)Fe 2O 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1000t 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中,其氧化铁的质量是_____t ; (3)上述赤铁矿理论上可炼得含铁96%的生铁_____t 。
答案:800 583.3 【解析】 【详解】
解:(1)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6×2+16×3=160。
(2)1000t 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中,其氧化铁的质量是1000t×80%=
解析:800 583.3 【解析】 【详解】
解:(1)Fe 2O 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6×2+16×3=160。
(2)1000t 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中,其氧化铁的质量是1000t×80%=800t 。
(3)设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8%的生铁质量为x .
232e O 323O 160112800t
96%x
F CO Fe C ++↑高温 160112=800t 96%x
解得: x≈583.3t
答:(1)Fe 2O 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0;
(2)1000t 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中,其氧化铁的质量是800t ; (3)上述赤铁矿理论上可炼得含铁96%的生铁583.3。
20.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称取石灰石样品12g ,将100g 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试求:
(1)X的值为_____g。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要求有计算过程,精确到0.1%)。
答案:3 83.3%
【解析】
【详解】
(1)分五次加入盐酸后,前两次,每次都增加1.1g二氧化碳,第四、五都生成4.4g二氧化碳,说明第三次没有完全反应,也增加1.1g,所以X值是3.3 解析:3 83.3%
【解析】
【详解】
(1)分五次加入盐酸后,前两次,每次都增加1.1g二氧化碳,第四、五都生成4.4g二氧化碳,说明第三次没有完全反应,也增加1.1g,所以X值是3.3g;
(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y
3222
CaCO+2HCl=CaCl+H O+CO
10044
y 4.4g
10044
=
y 4.4g
↑
y=10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g
12g
×100%≈83.3%
故答案为:(1)3.3;
(2)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83.3%。
21.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克,放入一大试管中加热,反应完全后冷却到反应前温度,称残余固体质量为10.7克.求生成氧气多少克?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答案:8g;7.45g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放出氧气的质量=15.5g﹣10.7g=4.8g
设反应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x
答:该反应共生成氧气的质量为4.8g ;
解析:8g ;7.45g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放出氧气的质量=15.5g ﹣10.7g =4.8g 设反应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x
23
2MnO 2KClO 2KCl +3O 14996x
4.8g
14996
=x 4.8g
↑△
x =7.45g
答:该反应共生成氧气的质量为4.8g ;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7.45g .
22.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某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25.0g 珍珠粉样品,进行四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重复操作(杂质不参加反应),记录数据如下:
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g 。
(2)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8g 80% 【解析】 【分析】 【详解】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5.0g ﹣16.2g =8.8g (2)设碳酸钙质量为x x =20g
珍珠粉中碳酸钙的
解析:8g 80% 【解析】
【详解】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5.0g ﹣16.2g =8.8g (2)设碳酸钙质量为x
32CaCO CaO+CO 10044x
8.8g
↑
高温
100x
=448.8g
x =20g
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0g
100%80%25g
⨯= 答: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23.过氧化氢不稳定会自然分解,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
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
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8g 5%(详见解析) 【解析】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34g+0.5g-33.7g=0.8g ; (2)设34.0 g 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解析:8g 5%(详见解析) 【解析】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34g+0.5g-33.7g=0.8g ; (2)设34.0 g 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
222222H O 2H MnO 6832O+x
g
O 0.8↑ 68x =320.8g
解得:x=1.7g ,
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1.7
34
g
×100%=5%,
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24.2018年5月18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试海成功,航母的许多电子元件使用了黄铜。
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黄铜粉末于烧杯中,将80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2*******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39.9259.8479.8099.80
(1)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第三次实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__________。
答案:2 67.5% 硫酸锌、硫酸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第一次加入20g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20g+20g-39.92g=0.08g,第二次加入
解析:2 67.5%硫酸锌、硫酸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第一次加入20g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0g+20g-
39.92g=0.08g,第二次加入20g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0g+40g-59.84g=0.16g,第三次加入20g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0g+60g-79.80g=0.2g,第四次加入20g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0g+80g-99.80g=0.2g,所以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0.2g。
(2)设该黄铜中铜的质量为x。
,解得x=13.5g
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67.5%
(3)根据分析可知,第三次实验时稀硫酸有剩余,所得溶液的溶质有生成的硫酸锌、剩余的硫酸。
【点睛】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25.我县盛产石灰石,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石灰石资源的品质,采用两种方案对当地石材进行化学分析:
方案一:取20g石灰石粉末样品置于如图所示装置,充分加热至质量恒定(杂质加热不分解),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6.48g。
方案二:另取20g同质地石灰石颗粒样品,置于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8.36g。
计算出两种方案测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2)方案二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比较两方案测量的结果,分析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
答案:(1)40%;(2)95%;(3)可能是酒精灯火焰温度偏低,石灰石粉末未能完全分解,导致误差较大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方案一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
16.48g=3.52g
解析:(1)40%;(2)95%;(3)可能是酒精灯火焰温度偏低,石灰石粉末未能完全分解,导致误差较大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方案一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16.48g=3.52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CaO+CO2↑
100 44
x 3.52g
10044
3.52
x g
x=8g
则样品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g
20g
×100%=40%
由于石灰石的煅烧是需要高温,而方案一是酒精灯加热,温度偏低,可能会导致碳酸钙不能完全分解.
(2)根据只有碳酸钙和盐酸反应,所以减少的就是碳酸钙,所以碳酸钙的质量为
8.36g;则样品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6
20
g
g
×100%=41.8%
(3)由于石灰石的煅烧是需要高温,而方案一是酒精灯加热,温度偏低,会导致碳酸钙不能完全分解,误差较大。
26.在一个烧杯中盛有42.2gCaCO3和CaCl2的粉末状混合物,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使混合物中的可溶物完全溶解。
然后再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烧杯中难溶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当滴入稀盐酸质量为146g时(即B点),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不饱和溶液444g。
(1)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求原混合物中CaCO3的质量______。
答案:固体溶解,有气泡生成 20g
【解析】
【详解】
解:(1)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钙,加入盐酸,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导致固体溶解,同时生成气体,所以对应的现象为:固体溶解,有气泡生成。
(2)
解析:固体溶解,有气泡生成 20g
【解析】
【详解】
解:(1)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钙,加入盐酸,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导致固体溶解,同时生成气体,所以对应的现象为:固体溶解,有气泡生成。
(2)设原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444g=44.4g
10011
x 2.2g
解得x=20g
答:(1)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溶解,有气泡生成。
(2)原混合物中CaCO3的质量为20g。
27.某地一辆满载浓硫酸的罐车翻倒,导致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20t泄漏,并向路基两边蔓延。
接到报警后消防官兵立即赶来并用石灰浆(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中和硫酸解除了险情。
请回答:
(1)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20t中含H2SO4的质量是________。
(2)计算要完全中和泄漏的98%的浓硫酸20t,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为_________。
答案:6t 14.8t
【解析】
试题分析:(1)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20t中含H2SO4的质量是20t×98%= 19.6t
(2)解:设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
H2SO4+
解析:6t 14.8t
【解析】
试题分析:(1)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20t中含H2SO4的质量是20t×98%=19.6t (2)解:设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
H2SO4+ Ca(OH)2 ="==" CaSO4+ 2H2O
98 74
19.6t x
x=14.8t
答:(1)98%的浓硫酸20t中含H2SO4的质量为19.6t;
(2)中和泄漏的硫酸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为14.8t。
考点:溶液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8.某兴趣小组对石灰石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分析: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分4次加入到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
请计算:
1234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
剩余固体的质量/g8422
(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g: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1.68%
【解析】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