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态势语言(201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态势语言在口语表达中的作用
4.审美作用
态势语言不仅是演讲者思 想感情的外化,同时也是演讲 者风采风度的展示。准确、简 洁、优雅和富有个性的态势语 言, 既有助于演讲者顺畅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思 想和感情,又能给听众以美好和谐的审美 愉悦。
态势语言 面部表情 眼神 笑容 身势动作 空间距离 T(time) 服饰
目光交流的三个要求:看对方
• 1.敢看 . 我到底怕什么? • 2.要看 . 看是一种素质! • 3.会看 . 掌握必要的方法。
会看最重要
• (一)注视的部位
• 公务区:上三角 (眼睛以上的部分。也称之为公务凝视,比较 庄重、正式。一般适合公务场合和听的场景) • 亲和区:下三角 • (眼睛以下,脖子以上。也称之为社交凝视, 比较柔和、亲切。一般适合社交场合和说的场 景。) • 亲密区:大三角 (胸至脖子的部分。也称之为亲密凝视,比较 亲密、关切。一般适合亲人,爱人等亲密关系 )
手是活动最为灵活的一个部分。人的手势种类繁多、含义丰富, 可以说 在演讲过程中,灵活多变的手势是身体语言当之无愧的主角。因此,手的 动作利用的好坏,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身体语言运用得成功与否。
要点: 1、肩发力表示力量——“请大家支持我!” 肘发力表示亲切——“请您回答一下问题” 手势要停留足够长的时间——“掌声有请!” “谢谢” 2、手 (1)合手(两手在胸前由分而合,双手合一)——表示亲密、团结、联合、欢迎、好感、接洽、 积极、同意等。 合手训练:“想起那天温馨的场景,我内心就充满温甜蜜。” (2)分手(两手在胸前由合而分,双手打开,做另一手势状)——根据打开后手势的区域不同 分别表示空虚、沉思、消极(下区),赞同、乐观、积极(中区),兴奋、赞美、向上(上区) 等。 分手训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手势语
古罗马政治家曾这 样说:“一切心理活 动都伴有指手画脚等 动作,手势恰如人体 的一种语言,这种语 言甚至连最野蛮的人 都能够理解。”
二、手势语
• 手势也是人们交往时不可缺少的动作,是最有表现力的 一种“体态语言” ,俗话说:“心有所思,手有所 指” 。 • 手的魅力并不亚于眼睛,甚至可以说手就是人的第二双 眼睛。手势表现的含义非常丰富,表达的感情也非常微 妙复杂。如招手致意、挥手告别、拍手称赞、拱手致谢、 举手赞同、摆手拒绝;手抚是爱、手指是怒、手搂是亲、 手捧是敬、手遮是羞,等等。手势的含义,或是发出信 息,或是表示喜恶表达感情。能够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 达意,会为交际形象增辉。 53
第一节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最准确的、最微妙的人的“晴雨表”。人的面部 表情贵在四个字:自然,真挚。
第一节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
• • • • • • • 脸上泛红晕: 脸上发青发白: 皱眉头: 扬眉毛: 嘴唇闭拢: 嘴唇半开: 嘴唇向上:
羞涩、激动 生气、愤怒或惊吓、紧张 不同意、反感、烦恼、强忍盛怒 兴奋、喜悦、欢乐、庄重 和谐宁静、端庄自然
头部动作 站立姿势
P(place)
O(object)
面容
坐姿
手势动作
第一节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的成功的语言,是比嘴 里讲的要复杂到千万倍的语言。——罗曼· 罗兰
面部表情指眼睛、眉毛、嘴巴、面部肌肉及其 综合运动所反映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信息。语言专家 测定:在人们可接受的信息当中,只有 45% 来自有 声语言,而 55% 来自无声的态势语言;而在态势语 言中,70%来自表情。 面部表情集中在眼神、笑容、面容三方面。
态势语内涵
• 在进行口语交际的过 程中,人民不仅需要言词 声音,同时还需要辅之以 动作表情。 • 这种通过面部表情、 体态、手势进行思想感情 交流和信息传播的手段, 便称之为态势语,又称体 态语。
态势语言的作用
1.强调作用
4.审美作用
3.替代作用
2.补充作用
态势语言在口语表达中的作用
1.强调作用
二、
笑容
微笑
大笑 狂笑
二、
二、
38
微笑练习
微笑练习
克服不雅的面部表情
抠鼻、摸头、吐舌、皱眉、挤眼……
1.头部动作 2.站立动作 3.坐姿 4.手势动作

举止在心理学上称为“形体语言”,是指人的肢 体动作,是一种动态中的美,是风度的具体体现。在 某种意义上,绝不亚于口头语言所发挥的作用。 举止礼仪并不是个别人规定出来的,而是被大多 数人经过实践并被充分认可的。所以,你如果做不到, 就会被大多数人所看不惯,就会认为你对周围人以及 交往对象不尊重。 我们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视线向上表 现服从与任 人摆布。
视线水平表 现客观和理 智。
19
一旦学会了眼睛的语言,表情的变化将是无穷无 尽的。——泰戈尔
眼神,是眼睛整体活动的一种描述。 眼神的运用包括四个方面: 注视的时间、 注视的角度、 注视的部位、 注视的方式:直视、凝视、环视。
注视的时间: 长时间注视:表示友好、重视、感兴趣 短时间注视:表示不在意、漫不经心、蔑视 注视角度:PAC理论 P型:视线向下,表示长者对后辈的爱护、爱怜、宽容 A型:视线平视,表示理性与冷静的思考 C型:目光向上,表示尊敬、敬畏等
中国加油!汶川挺住!
为圣火加油!
• 1条信息的表达=文字(7%)+有声的言语 (38%)+非语音行为(55%) • 感觉印象=眼(77%)+耳(14%)+其他 感觉器官(9%)
口头 语言
形态
态势 语言
书面 语言
各种语言的载体
语言 口头语言
声音
书面语言
文字
态势语言
面部表情 空间距离 身体动作 服饰装束
口语表达中,有的意思的表 达已经很清楚很充分了,但为了 突出这层意思的重要性,常辅之 以手势或眼神等,以便加强听众 的印象。
态势语言在口语表达中的强调作用
例:毛泽东同志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报告结尾时,激情 澎湃、坚强有力的说:
毛主席讲话时,伴随一个向前推进的有力 的手势。表达了达到目的的必然性,经全党 全军和全国人民极大的鼓舞。
诚实、肯定、希望、谦虚, • 手掌向上:
没有任何强制性和威胁性
制和命令的意味
否定、批判、轻蔑,也有强 • 手掌向下:
精神紧张 • 双手紧绞:
这些动作表达这些意思:
• 摊开双手: 坦率真诚
• 用手托摸下巴: 老练、机智
• 用手指敲打桌面: 不耐烦、无兴趣
情意手势
象征手势
手势语
指示手势
象形手势
手的动作
44
1.抬头、挺胸、收腹、立 腰。 2.目光平视、面带微笑、 微收下颌。 3.双肩放松,人体有向上 的感觉。 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 侧,双腿伸直,双脚可分 开与肩同宽。
45
右手搭在左手上贴 于腹部,身体斜侧 45度丁字步站立。
46
47
48
49
50
1、演讲者站姿规范 (1)挺胸,收腹。 (2)精神饱满,气息下沉。 (3)两肩放松,重心主要支撑脚掌脚 弓上。 (4)腿应绷直,稳定重心位置。
(一)正视
要求演讲者的视线平直向前流动,统摄全场, 视线的落点应放在全场中间部位听众的脸上。 在此基础上适当变换视线,照顾到全场听众。 这样,可以使每一个听众都感到“他是在向我 演讲”,从而引起注意。同时也有利于演讲者 保持端正良好的姿态,随时注意会场的气氛和 听众的情绪。
(二)环视
要求演讲者的视线从会场的左右前后来回 扫动,不断地观察全场,与全体听众保持 眼光接触,增强双方的情感联系。 在前视法的基础上,辅之以环视法。能收 到良好的控场效果。
疑问、奇怪、惊讶
善意、礼貌、喜悦
第一节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
• 嘴唇向下:痛苦悲伤、无可奈何 • 嘴唇撅着:生气、不满意 • 嘴唇紧绷:愤怒、对抗、决心已定
第一节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整体要求:
自信、精神、 大方、得体。
表情语关键体现: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 的符号
视线向下表 现权威感和 优越感。
55
二、手势语
• 3、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用大拇指指自己的鼻尖和用手 指指点他人。谈到自己时应用手掌轻按自己的左胸,那 样会显得端庄、大方、可信。用手指指点他人的手势是 不礼貌的。 • 4、一般认为,掌心向上的手势有诚恳、尊重他人的含 义;掌心向下的手势意味着不够坦率、缺乏诚意等;攥 紧拳头暗示进攻和自卫,也表示愤怒;伸出手指来指点, 是要引起他人的注意,含有教训人的意味。因此,在介 绍某人、为某人引路指示方向、请人做某事时,应该掌 心向上,以肘关节为轴,上身稍向前倾,以示尊敬。这 种手势被认为是诚恳、恭敬、有礼貌的。
43
一、站姿
• 男子:双脚可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 女子:站立最美的姿态为身体微侧,呈自然 的45度,斜对前方,面部朝向正前方。脚呈 丁子步,这样的站姿可使女性看上去体态修 长、苗条,同时也可显示女性阴柔之美。 • 另外,无论男女,双手不可叉在腰间或怀抱 在胸前,貌似盛气凌人,让人难以接受。
(五)闭目
演讲时要求演讲者以短暂的闭目来表示某种特殊 的感情。 闭目法有它特定的意义和作用。 例如,可以用短暂的闭目,表示对为国捐躯者的 哀悼,或表示对卓有贡献者的敬佩。
目光语训练 ——打动对方的目光交流
• 向您的同学讲一段您亲身经历的故 事,要求恰当运用目光语。 • 训练时间15分钟。
注视部位:人际交往中的目光所及之处。 关注型:(双眼)表示重视对方,聚精会神,一心一意; 公务型:(额头)表示认真严肃 常规社交型(眼睛—嘴唇)最常用的方法 注视的方式:直视、凝视、环视。
眼睛会 说话
目光是交流的基础----看对方
• 看对方是一种尊重 • 看对方是一种自信 • 看对方是一种重视
手的动作
手的动作
手的动作
手的动作
手势语训练
1.单手上区: 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 2.单手中区: 我早期的生活经历像流动的小溪,我 在里面尽情玩耍。 真情、荣誉、正义,是他的动机。 3.单手下区: 伟大的人物,也是躺在他们倒下的地 方。 你这人太卑鄙,无法与你相处。 4.双手上区: 欢呼、跳跃吧!我们成功了! 5.双手中区: 我要向所有人宣布这条好消息。 攀登吧,无限风光在险峰。 6.双手下区: 高大的建筑物,突然陷入地下。 你说得很有诱惑力,不过在我这 里行不通,让它见鬼去吧!
二、手势语
•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在身体的各部分中,手 的表达能力仅次于脸,讲话中的冲动,也往往可以 从手的动作、位臵、紧张程度等方面表现出来。
二、手势语
• 掌握正确的手势礼仪,首先要求我 们在使用手势礼仪时务必注意以下 事项: • 1、手势宜少不宜多,动作不宜过大, 切忌“指手画脚”和“手舞足蹈” 。 • 2、打招呼、致意、告别、欢呼、鼓 掌属于手势范围,应该注意其力度 大小、速度的快慢、时间的长短, 不可过度。
会看最重要
(二)视线的角度 平视:平等 仰视:尊重、敬畏 俯视:羞涩、轻视、关切 正视:严肃、庄重、平和 斜视:看不起、失礼
会看最重要
• • • • • • • (三)注视的方式 正视:表示认真、尊重 凝视:表示关注、恭敬 盯视:表示出神或挑衅 虚视:不专注或不集中 扫视:表示好奇、吃惊,或照顾到全体,一视同仁 环视:表示认真,重视。适用于同时与多人打交道,表 示自己一视同仁 • 无视:即闭视,表示疲惫,反感,生气、无聊或者表示 特定的意义
56
二、手势语
57
二、手势语
手 势 区 域
上区:肩部以 上 中区:肩至腰部
下区:腰部以下
上区:一般表示理想、希望、喜悦、祝贺等,手势 向内、向上(手心也向上),一般表示积极肯定的意 思。
• 中区:多表示叙述事物和说明事理,一般不带有浓 厚的感情色彩。 • 下区:一般表示憎恶、反对、批判、失望等,手势 向外、向下(手心也向下),一般表示消极否定的意 思。
?1条信息的表达文字7有声的言语38非语音行为55?感觉印象眼77耳14其他感觉器官9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态势语言形态各种语言的载体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书面语言声音态势语言文字面部表情空间距离身体动作服饰装束态势语内涵?在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中人民不仅需要言词声音同时还需要辅之以动作表情
态势语言
一姿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掌声)
态势语言在口语表达中的作用
2.补充作用 口语表述过程中,有的意 思的虽然表达清楚了,但意犹 未尽,于是便用手势等加以补 充,完善口语表达的不足。
态势语言在口语表达中的作用
3.替代作用 在口语表达的某一阶段,有 时会暂停讲话,而以态势语言 替代后续的内容。这种替代非 但不会影响听众对内容的准确 理解,相反,还能收到“此时 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三)点视
偶尔进行,要求演讲者的视线,有重点地观察个别 听众或会场的某个角落,并与之进行目光接触。 这种方法对于专心听讲者,可以起到启发、引导的 作用。 对于未专心听讲者,可以起到批评、制止的作用。
(四)虚视
就是似视非视,演讲就需要这种虚与实的目光交 替,“实”看某一部分人,“非”看大家,演讲 要作到“目中无人,心中有人”。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克服演讲者的怯场心理,显示 出彬彬有礼、稳重大方的神态,还可以把思想集 中到演讲内容上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