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遗传学期末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06学年第一学期考试科目:遗传学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
学号姓名年级专业
(注意事项:试题共6面。
答案请写在答卷纸上,不要写在试卷上。
答卷纸上要写上姓名和班级。
要求保持卷面整洁。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选择题(共45题,每题1分,共45分;选择答案可以多个)
1 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的科学:
A 生物遗传
B 变异
C 生殖发育
D 新陈代谢
2 Mendel 1866年首次提出:
A 分离规律
B 独立分配规律
C 连锁遗传规律
D 获得性状遗传规律
3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式是于1953年提出的:
A Watson(美国)和Crick(英国)
B Mendel
C Morgan
D Johannsen
4 植物细胞的组成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5 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含有:
A 核物质
B 核膜
C 核糖体C 诸如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6 以下哪些生物是原核生物?
A 细菌
B 蓝藻
C SAS病毒
D 禽流感病毒
7 染色质是:
A 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一种形态
B 核内由于碱性染料而染色较深的、纤细的网状物
C 细胞处于分裂时而卷缩形成具一定形态结构的物质
D 细胞内可染色的物质
8 染色体一般含有:
A 一个着丝粒
B 2个被着丝粒分开的臂
C 端粒
D 核仁
9 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是指:
A 形态和结构相似的一对染色体
B 来源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C 其中之一来自父本, 之二来自母本的一对染色体
D 形态和结构不同的一对染色体
10 染色体组型分析或称核型分析是对生物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进行描述, 这些特征包括:
A 染色体长度
B 着丝粒位置
C 臂比
D 随体有无等
11 细胞周期一般包括:
A G1期
B S期
C G2 期
D 分裂期
12 关于有丝分裂特征的正确描述有:
A DNA复制是在间期进行
B 前期(含中期)染色体是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的
C 中期着丝粒排列中央赤道板上
D 后期是染色单体分开
13 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在于:
A 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生物学意义)
B 保证了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C 保证物种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C D是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D 为生物的变异提供物质基础,为进化和人工选择提供条件
14 减数分裂前期Ⅰ可进一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A 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二线期和终变期
B 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
C 细线期、偶线期、网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
D 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突变期
15 减数分裂前期Ⅰ主要发生以下事件:
A 同源染色体识别
B 同源染色体配对
C 形成联会复合体
D 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出现相互交换
16 植物的生殖方式有:
A 有性生殖
B 无性生殖
C 无融合生殖
D 孢子生殖
17 对于二倍体植物来说,以下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A 精子和卵子的倍性都是n(单倍)
B 合子和胚胎的倍性都是2n(二倍)
C 胚乳的倍性是3n(三倍)
D 果实、果皮和种皮倍性都是2n(二倍)
18 胚乳直感(xenia)是指:
A 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某些性状的现象
B 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C胚乳可以直接感觉到味道
D 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某些性状的现象19相对性状是指:
A 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B 把植株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
C 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
D 相对应的性状
20 Mendel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所采用的豌豆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A 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
B 花大,杂交容易,
C 相对性状差异明显
D 相对性状差异不明显
21 基因(gene)是由首次提出来的。
A Johannsen(1909)
B Mendel(1866)
C Muller(1927)
D Beadle(1941)
22 分离规律的验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A 测交法
B 自交法
C F1花粉鉴定法
D 回交法
23 显性性状的表现有以下几种:
A 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
B 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
C 共显性(codominance)
D 不完全共显性((incomplete codominance)
24 以下的描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 等位基因(allele)是载荷在同源染色体对等座位上的二个基因
B 等位基因(allele)是载荷在非同源染色体对等座位上的二个基因
C 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s)是指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点上,存在3个
或3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一个正常二倍体生物中,一个基因座位上只能具有
复等位基因中的两个成员,因此,复等位基因中的各个成员则存在于群体中
不同个体之间
D在同源多倍体中,一个基因座位不能同时存在复等位基因的多个成员
25 根据分离规律,一对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产生的F1,在完全显性情况下,自交后代(F2)分离比例为3:1,测交后代分离比例为1:1。
要达到理想的分离比例,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A 亲本必需是纯合二倍体,相对性状差异明显
B 基因显性完全,且不受其他基因影响而改变作用方式
C 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机会均等,形成两类配子的数目相等, 或接近
相等。
配子能良好地发育并以均等机会相互结合
D 不同基因型合子及个体具有同等的存活率,以及生长条件一致,试验群体比较大
26 根据以下的杂交实验,请选择正确的描述。
黄色子叶、圆粒×绿色、皱粒
↓
F1 黄色、圆粒
↓.
F2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总数
实粒数315 101 108 32 556
比例9.00 : 2.89 : 3.09 : 0.91
A 决定以上2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B 决定以上2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 两对性状不是独立遗传的
D 不乎合分离规律
27 独立分配规律的本质是:
A 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布在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
B 当F1进行减数分裂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每一对等位基因发生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可以自由组合.从而产生重新组合的配子
C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布在同一条同源染色体上
D 当F1进行减数分裂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每一对等位基因发生分离不乎合
分离规律
28 重组率是指重组型的配子百分数。
当两对基因连锁遗传时,其重组率总是小于
A 50%
B 100%
C 0%
D 25%
29 Bateson等于1906在香豌豆两对性状杂交试验中发现连锁遗传现象不久,Morgan 用果蝇为材料,证明:
A 具有连锁关系的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
B具有连锁关系的基因不位于同一染色体上
C 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X染色体)上
D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不位于性染色体上
30 假定在杂种CcSHsh的100个孢母细胞内,有7个交换发生在基因之内,93个交换发生在基因之外,计算得重组率为:
A 3.5%
B 7.0%
C 1.8%
D 14.0%
31 以下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A 交换值,即重组率,是指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
B 交换值的大小因外界条件和内在条件而会发生变化。
如性别、年龄和温度等条
件都会影响。
但交换值还是相对稳定的。
C 交换值通常在0-50%之间变动. 交换值越接近0,连锁强度越大,发生交换的孢
母细胞越少
D 以交换值表示两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的相对距离,称为遗传距离。
交换值越大,
距离越远; 反之,则越小.
32 传统基因定位的方法主要有:
A 两点测验
B 三点测验
C F测验
D t测验
33 用来校正遗传距离的作图函数有:
A Haldance函数[C=1 m=-(1/2)ln(1-2r) ]
B Kosambi函数{ m=(1/4)ln[(1+2r)/(1-2r)]}
C Hardberg 函数
D Fish 函数
34 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一个连锁群(linkage group)。
把一个连锁群的
各个基因之间的距离和顺序标志出来,就能形成(绘)连锁遗传图。
以下哪些描述是不正确的:
A 一种生物连锁群的数目与染色体的对数是一致的。
即有n对染色体就有n个连锁群
B 水稻有24条染色体,所以有24个连锁群
C 连锁群的数目不会超过染色体的对数
D 连锁群的数目可能少于染色体对数
35 性别决定的类型主要有:
A 雄杂合性(XY型和XO型等)
B 雌杂合型(ZW型)
C 倍数型
D 环境型
36 以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2种类型, 哪些判断是不正确的:
A ab. cdef→ab.cdcdef 顺序重复(tandem duplication)
B abc.defg→abc.dfeg 反接重复(reverse duplication)
C ab. cdef→ab.cdeedf 臂内倒位(paracertric inversion)
D abc.defg→abed.cfg 臂间倒位(pericentric inversion)
37 易位的遗传效应主要有:
A 半不育现象(semisterility)
B 易位杂合体邻近易位接合点的一些基因之间的重组率有所下降
C 易位可使两个正常的连锁群改组为两个新的连锁群
D 易位会造成染色体“融合”(Chromosomal fusion)而导致染色体数的变异
38 一个染色体组(genome) 即基数染色体(7)的总称,用X表示。
以下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 一倍体(monoploid): 体细胞内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数目的染色体(2n=x)
B 二倍体植物的一倍体染色体数目与前者的单倍体的一致
C 二倍体(dipoloid)与二体的染色体数目一致, 都是2x
D 四倍体(tetraploid)与双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一致, 都是4x
39 1926年木原均和小野第一次提出同源多倍体(autopolypoid)和异源多倍体(allopolyplod)。
以下的定义哪些是正确的:
A 同源多倍体是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
B 异源多倍体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由种、属间杂交种加倍而成
C 同源多倍体是指染色体相同的物种
D 异源多倍体指染色体不同的物种
40 植物单倍体的主要形态特征或利用价值有:
A 高度不育,一般不能产生种子。
主要原因在减数分裂期间都是单价体,无法联会不育
B 细胞、组织、器官和植株一般都比它的原倍体、二倍体和四倍体(amphoploid)弱小
C 单倍体本身的每个染色体组是单的,全部基因也是单的,一旦人为加倍,不仅可
以由不育→可育,而且全部基因都变成纯合。
所以育种上可大大缩短年限
D 单倍体基因是单的,所以不管它是显性还是隐性均可充分表现,所以是研究基因
性质及其作用的好材料
41 人工诱导多倍体主要有以下的应用:
A 克服远缘杂交的不孕性, 即在杂交前,将某一亲本加倍成同源多倍体,再杂交
B 克服远缘杂种不实性
C 育成作物新类型
D 用于遗传和进化的研究
42 数量性状的特征有:
A 变异表现为连续的,杂交后的分离世代不能明确分组
B 一般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这种变异是不遗传
C 一般不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D 变异表现为不连续的,杂交后的分离世代能明确分组
43细菌和病毒在遗传学研究中的意义在于:
A 繁殖快, 世代短。
便于多世代观察
B 易管理和化学分析。
便于获得大量物质用于分析
C 遗传物质简单, 只含裸露DNA或RNA。
适用基因结构和功能研究,便于研究基
因突变
D 可用作研究高等生物的简单模型
44细菌可以通过以下不同的方式获得外源遗传物质:
A 转化. 即细菌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的DNA片段,并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
重组参入自己的染色体组过程
B接合. 即遗传物质从供体—“雄性”转移到受体—“雌性”的过程。
接合主要是通过F 因子起作用的。
作用的方式有三种:a. F+×F–; b. Hfr×F–; c. F’×F–
C转导. 即以噬菌体为媒体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
D 有性杂交
45 由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称为细胞质遗传,也称为非孟德尔遗传,或核外遗传. 如果精子不提供细胞质,即没有细胞质参与受精,那么细胞质就表现以下遗
传特点:
A 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
由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只能由母本传递给子代
B 通过连续的回交能把母本的核基因全部置换掉,但母本的细胞质基因及其控制的性
状仍不消失
C由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性状,其表现往往类似病毒的转导或感染。
D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一样
二、问答题(共3题,共35分)
1.请简述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12分)
2.什么叫DNA分子标记?举出2种并叙述其定义及其应用。
(12分)
3.无籽西瓜的选育是多倍体在育种上应用的成功例子,请叙述其遗传原理。
(11分)
三、综合题(20分)
结合遗传与健康专题,以及普通遗传学的内容,请谈谈你本学期学习遗传学的收获(特别是要
指出你对可遗传变异类型及其创造方法的认识)、体会和对本课程教学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