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小数的比较和近似数。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对小数的入门认识,为后续学习小数运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小数的读写和比较,以及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认识和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他们对于小数这个概念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情景和实例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小数的读写和比较有一些困惑,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反复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是由整数和分数发展而来的。
2.让学生学会小数的读写,能够正确地读写小数。
3.让学生学会小数的比较,能够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4.让学生能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2.小数的比较和近似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小数的读写和比较。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情景和实例,如商品价格、身高体重等。
2.准备小数的学习材料和小数卡片。
3.准备小数的读写和比较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情景和实例,如商品价格、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小数的概念。
提问:你们看到过小数吗?小数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小数的演示,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讲解小数的读写规则,如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演示小数的比较方法,如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此类推。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苏教版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创设情境:小明家新装修了一个书房,今天他约了好朋友想自己去新开的世纪百盛购物广场买一张合适的书桌,(出示例题图)。
他需要的书桌是怎样的?学生观察图片,说说书桌面的长和宽。
2.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为什么是105米? 4分米是几分之几米?为什么?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
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一位小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时出示1米的纸片,演示: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就是多少?也就是十分之几米?(引导学生说出1分米,师板书)所以5分米就是这样的5份,也就是105米;4分米就是这样的4份,也就是104米。
介绍:(边板书)105还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0.5 你以前见过这样的数吗?这样的数叫――(板书:小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小数,看谁先和小数交上朋友。
0.5读作:零点五,0.5米就表示105米。
0.4米呢?它表示什么?出示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填写后,出示答案,全班订正,指导做错的学生纠正错误。
2.教学例2。
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创设情境:小明和小红选完书桌后又选了三样学习用品(出示:教材第87页例2的商品图)营业员正好在为这些新上架的商品以元做单位标价。
你能和营业员一起来正确标价吗?(四人一组讨论)6角用元做单位是多少元?为什么1元2角是1.2元?你是怎么想的?3元5角呢?板书:1元2角 1.2元 1.2读作一点二3元5角 3.5元 3.5读作三点五谁来读一读这几个小数?小结:几元几角分成两部分,几元和几角,先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就是几点几元。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0.4米呢?它表示什么?
出示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做错的学生纠正错误。 2.教学例2。
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创设情境:小明和小红选完书桌后又选了三样学习用品(出示:教材第87页例2的商品图)
营业员正好在为这些新上架的商品以元作单位标价。你能和营业员一起来正确标价吗?
3.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3题。
4.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在数轴上标出数,然后按顺序把三个数填入括号内,最后集体交流,说说比较的过程。
学生看图,教师指名说说每种冷饮的名称和价钱。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交流、汇报想法。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想法。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一位小数。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时出示1米的纸片,演示: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就是多少?也就是十分之几米?所以5分米就是这样的5份,也就是 米;4分米就是这样的4份,也就是 米。
介绍:(边板书) 还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0.5
你以前见过这样的数吗?这样的数叫――(板书: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小数,看谁先和小数交上朋友。
学生尝试列竖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小组讨论。
学生列式,师板书:3.4-2.8。
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反馈。
全班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能不能不写?计算小数减法和计算整数减法有什么异同点?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再指名说一说。
请大家独立计算,在小组内开展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4题。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8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8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小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概念2. 小数的读写方法3. 小数的计算4. 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及计算。
2. 教学难点:小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2.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小数的意义。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4. 注重个别辅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为新课做好铺垫。
2. 讲授新课(1)讲解小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演示小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规则。
(3)通过实例讲解小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小数进行计算。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动手操作,感受小数的实际意义。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4. 巩固练习(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学生作业中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加深对小数的理解。
(2)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及时解答。
6. 课后作业(1)布置与小数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辅导。
2.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小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3. 组织阶段性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小数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反思1. 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课件

练习题
练习题
练习题
练习题
例:小明做一件上 衣比爸爸做一件上 衣多用多少布?
练习题
练习题
……
……
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
巩固练习
7.填空。
3 .9 + 2.8
6. 7
7.1 - 4 .7
2.4
拓展练习
8.
我的钱买这个书
包还差24.7元。
我的钱买这个书 包还差33.1元。
他们俩的钱合起来恰好能买到这个书包, 这个书包的价钱是多少?
24.7+33.1=57.8(元) 答:这个书包的价钱是9
想想做做
0.3 < 0.6
3.2 > 2.3
想想做做
0.4 < 0.6
> 0.9
想想做做
<
>
>
>
>
<
想想做做
0.9
1.3
1.8
1.8
1.3
0.9
想想做做
拓展练习 跳高中的小数问题
三位同学跳高比赛成绩如下:
姓名 张冬 李亮 王明 成绩 0.9米 0.8米 1.1米
拓展练习
5.一个一位小数的整数部分是2,小数部分
比整数部分的3倍少1,这个一位小数是多
少?
2×3-1=5
2.5
答:这个一位小数是2.5 。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1. 小数的组成: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 分组成。小数中的圆点叫作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 分是整数部分,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探究新知
涂一涂, 比一比。
雪糕 冰棍
>
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解读)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一、链接课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段目标中提出,认识自然数,经历小数和分数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进行较复杂的整数四则运算和简单的小数、分数的加减运算,理解运算律;形成数感、运算能力和初步的推理意识。
学业质量标准中提出,认识自然数,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进行整数四则运算和简单的小数、分数加减运算,形成数感、运算能力和初步的推理意识。
3.使学生在探索小数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推理能力,体会数学思考的合理性,提高解决问题的水平。
4.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和应用小数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内容分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初步理解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含义。这是因为,比较小数的大小和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都是在初步理解小数含义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初步理解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的含义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和性质的重要基础。
3.第三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二、单元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的总目标是: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初步具有整数、自然数、小数等概念,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简单的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能正确判断两个(或几个)一位小数间的大元教学的难点也是初步理解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的含义。这是因为小数的含义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的含义,不仅需要学生正确理解十分之几的含义,而且需要他们联系生活经验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逐步加以体会。
四、课时安排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小数的初步认识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小数的初步认识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数的概念,知道小数点的作用。
2. 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
3.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进行计算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概念2. 小数的读写3. 小数的意义4. 小数的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概念、读写、意义及计算。
2. 教学难点:小数的意义及计算。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数的概念、读写、意义及计算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小数的读写和计算过程。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小数的读写和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数的概念,如整数、分数等。
2. 提问:除了整数和分数,还有什么类型的数?第二步:讲解小数的概念1. 讲解小数的定义:小数是介于整数和分数之间的一种数,它可以表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2. 举例说明小数,如0.5、3.14等。
第三步:讲解小数的读写1. 讲解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2. 讲解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第四步:讲解小数的意义1. 讲解小数的意义:小数表示的是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它可以表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的大小是多少。
2. 举例说明小数的意义,如0.5表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2份,每份的大小是0.5。
第五步:讲解小数的计算1. 讲解小数加法:将小数点对齐,按位相加,满十进一。
2. 讲解小数减法:将小数点对齐,按位相减,不够借一当十。
第六步: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进行小数的读写练习。
2. 让学生进行小数的计算练习。
六、课后作业1. 完成《数学》教科书第89页的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小数的概念、读写、意义及计算,使学生初步认识了小数。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答学生的问题。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积极情感,感受爱国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
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探索,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和加、减计算的方法,并从中
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数学推理。
教学难点
1.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
教
学
目
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
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探索,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和加、减计算的方法,并从中
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数学推理。
3.在初步认识小数和应用小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通过了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加、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加、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计算。
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创新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1.复习旧知。
比较每组小数的大小。
1.7()2.1 0.6( )0.9
0.1()0.7 3.4( )4.3
2.今天我们来学习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口述目标)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第1小题可以引导学生用加法计算。第2题让学生交流后,可以让学生选择几个用加法或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来解答。
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先算一算,再组内交流。
五、全课小结,完善认知。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比较大小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小数,了解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为后续学习小数的进位、退位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整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都能够熟练掌握。
但是,小数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领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对小数有一定的了解,如价格标签上的价格、身高、体重等,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小数的实际应用出发,逐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比较大小。
2.教学难点: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比较大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直观展示小数的概念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价格标签上的小数,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小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小数的意义: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3.学习小数的比较大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讨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教案)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1)-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1)-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案:小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1)一、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表示小数的方式,了解小数的意义。
2.学生能够将改小数点左移或右移一位的方法来进行小数的加减法。
二、教学重点1.表示小数的方式。
2.小数点的作用与意义。
3.小数的加减法。
三、教学难点1.小数的表示方式与意义的理解。
2.小数的加减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黑板、彩笔。
2.教师提前准备好所需物品。
五、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识(1)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强化旧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新知识。
(2)教师介绍小数点的作用与意义,试问学生小数点左边与右边分别代表的是什么。
2.学习内容(1)教师提供如下例子:0.5、1.3、0.06等,请学生来介绍它们的特点。
(2)教师为学生进行数学计算,例如:将0.3、0.01、0.135相加或相减。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进行。
(3)引导学生思考,在加减法计算时改变小数点的位置对数值有什么影响。
3.合作探究(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组内进行实践操作,比较如下四个数值:0.01、0.1、1、10(2)让学生分别列出这四个数值的正数与负数、整数与小数的表格,使学生对这些数值有更深刻的理解。
4.作业布置(1)教师布置一些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练习。
(2)以课本为例,教师可以布置第8单元第二课的课后练习,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以实践操作为主要手段,使得学生对小数的表示方式与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继续利用教材配合实际生活,寓教于乐,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应用中逐渐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
七、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延伸教学。
1.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小学数学中,小数的加减法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
(教案)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2)-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 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2)-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将一个小数分解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2.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关系。
3.学会用小数表示长度与重量。
教学重点:1.分解小数。
2.小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1.将分解后的整数和小数部分组合成小数。
2.用小数表示长度和重量。
课前准备: 1. 教师为学生准备小数点的计数器和相应的小数计数器卡片。
2. 准备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可视化工具,如千分尺,天平。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教师拿出千分尺或者天平等常用工具,问学生们这些工具有何作用。
2.配合教师所拿工具的属性,通过提问,让学生集体回忆小数这一知识点。
二、学习(20分钟)1.教师宣读题目“1.25表示的意思是什么?”,引发学生思考。
2.教师用计数器点一个小数1.25让学生观察,并一起探讨出1.25几个部分组成,以及每个部分的意义。
3.教师拿出计数器卡片,让学生将小数分解,并将其交于教师。
4.教师用另一个小数来让学生再练习分解,并用分解后的整数和小数部分组合成一个小数。
(注:在学生分解整数和小数部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逐个监控学生分解的准确性,并给出正确的指导。
)三、运用(20分钟)1.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用小数表示长度与重量。
如:1.25米等于125厘米。
2.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再次复习小数的分解和组合方法,提高分解小数的准确性。
3.教师提供一些小数计算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完成,进一步巩固小数的使用方法,并在解题过程中,不断提醒学生关注小数的大小顺序。
四、总结(5分钟)1.教师通过询问得到学生的反馈,让学生表达在课堂上最有收获和最难的部分。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和知识要点,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作业:1.让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小数的分解与组合,并完成一些小数计算。
2.引导学生家长和孩子一起工作,让他们复习小数,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程以小数分解与组合为核心知识点,及小数大小关系为特色,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小数的概念,并运用在实际生活中,达到掌握小数知识点的目的。
【说课稿】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2-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说课稿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2)-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小数是数的一种表示方法。
2.掌握小数点和整数位、小数位的含义。
3.能够用小数表示分数,用分数表示小数。
能力目标1.通过一定的计算和分析,增进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其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其综合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1.唤起学生对小数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
2.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2. 教学重点1.小数点和整数位、小数位的概念和含义。
2.使用小数表示分数,用分数表示小数。
3. 教学难点1.通过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点和整数位、小数位的含义。
2.巩固学生对小数和分数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4. 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教师先用最简单的小数——$\\frac{1}{10}$进行介绍:“同学们,我拿着一元钱,把它均分成10份,每份多少钱?”等待学生回答,然后出示小数表示法“$\\frac{1}{10}=0.1$”,并解释小数点与整数位、小数位的概念和含义。
2.让学生继续完成练习1(P58),通过简单的小数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应用和重要性。
4.2 新课讲解1.通过例子讲解如何用小数表示分数,如:$0.5= \\frac{5}{10}$,用百分之几表示“0.01= 1%,0.5= 50%”等。
2.向学生展示如何用分数表示小数,如:$\\frac{1}{2} = 0.5$,$\\frac{4}{5} = 0.8$等。
4.3 锻炼1.让学生自己完成课本P58和P59的练习,巩固小数和分数的理解及应用。
2.学生可以自主讨论或分组完成课本P60的设计题,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4.4 总结1.温习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和记忆。
2.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通过课后辅导和提醒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案)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1)-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1)-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读写小数。
3.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2. 小数的组成和各部分名称3. 小数的简单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小数的组成和各部分名称。
2. 教学难点: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简单计算。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和组成。
2. 演示法:通过PPT或黑板演示小数的读写方法。
3. 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分数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2. 讲解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1)讲解小数的含义:小数是整数和分数的一种表示形式,用于表示整数之间的数值。
(2)讲解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读法是从左到右依次读出每个数字,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的写法是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写出来,中间用小数点隔开。
3. 讲解小数的组成和各部分名称(1)小数的组成: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2)各部分名称:整数部分称为“整数”,小数部分称为“小数”,小数点称为“小数点”。
4. 演示小数的读写方法通过PPT或黑板演示小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小数的读写规则。
5.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1)读写小数:给出一些小数,让学生进行读写练习。
(2)小数的简单计算:设计一些小数加、减、乘、除的计算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和组成。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巩固。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让学生对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和组成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小数计算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年级数学下册 8《小数的初步认识》课件2 苏教版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使同学们初步体 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 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 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开学了,妈妈给贝贝买了一些文具。
书包 45元
文具盒 18元
彩笔 3.50元
橡皮擦 0.20元
铅笔 0.15元
日记本 3元
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 中的数分成两类?怎么分?
书包 45元
做一做
1元是10角。 7角是 ( 7 元) ,
(10 ) 还可以写成( 0).7元。
1.我来填一 填。
(1)5.8读作( ) 0.3读作( )
(2)零点五写作( )பைடு நூலகம்二十六点八写作( )
(3)36.2元表示( )元( )角 0.2元表示( )角 8.6元表示( )元( )角
2.我来填一 填。
(1)5.8读作(五点八) 0.3读作(零点三)
角分
读法
5
.
9 8 五点九八
0
.
8
5 零点八五
2
.
6 0 二点六零
小数的读法
读一读下面的小数。
0.8
0.5 0.4
7.6
26.4 120.8
1米
1 分米
(1)把1米平均分成10 份,每份是( 1 ) 分米。 1
1分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 0.1 )米。 3分米是 10米3 ,还可以写成( 0.3 )米。 10
(2)零点五六写作(0.5) 二十六点八写作(26.8)
(3)36.2元表示(36 )元(2 )角 0.2元表示( 2 )角 8.6元表示(8 )元(6 )角
本课总结
能够认、读、写小数部 分是一位的小数。
彩笔 3.50元
(教学设计)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2)-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学设计: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2)-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小数的初步认识,能够用小数比较大小。
2.能够观察和解释小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并能够用数轴表示小数。
3.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数学运算方法,解决与小数有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小数的比较大小2.小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及其大小关系3.小数的四则运算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小数读法和写法。
询问同学们小数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知讲解(20分钟)(1)小数的比较大小•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比较大小,引导学生探究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方法。
•通过小数和整数的相互转化,引导学生掌握不同位数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小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及其大小关系•讲解小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并通过实例讲解小数大小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的方式,探究小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和大小关系。
(3)小数的四则运算•讲解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强调保留小数点后相应的位数。
•提供实际生活中的小数问题供学生练习。
3.巩固练习(20分钟)•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老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展示讲评(15分钟)•学生自己展示练习册中的题目并解答。
•老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强调犯错误的地方。
5.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强化学生记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小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及其大小关系。
2.教学难点•不同位数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小数加减乘除运算。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展示讲评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
六、教学手段黑板、白板、涂鸦板,教学工具箱,练习册等。
七、教学评价方式以练习册和小组展示的方式进行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小数大小比较方法和四则运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8.1.2小数的初步认识-精品教案.docx

小数的初步认识(二)教材第87~89页的练习。
1. 初步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2. 理解十分位与个位间的进率是10。
3. 理解小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1. 初步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2. 理解十分位与个位间的进率是10。
图片,彩笔。
1. 填空题。
7角=()元5分米=()米0.9分米=()厘米0.3元=()角2. 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看图说出小数。
1. 出示教材第87页的例2。
老师:试着说一说这幅图中的商品价钱用小数怎样表示。
学生甲:圆珠笔每枝1元2角,笔记本每本3元5角。
老师提问:2角是多少元?想一想1元和0.2元合起来是多少元。
老师板书:1元2角=1.2元 1.2读作一点二老师提问:再想一想3元5角可以用小数怎样表示。
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乙:5角等于0.5元,3元和0.5元合起来是3.5元。
老师板书:3元5角=3.5元 3.5读作三点五2. 出示练习。
()和()合起来是()。
()和()合起来是()。
学生:5和0.7合起来是5.7;2和0.4合起来是2.4。
老师提问:观察以上这些小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这些小数的整数部分都是比0大的数。
阅读教材第88页上面的一段话。
你从中知道了什么?1. 涂一涂。
3.5 1.44.12. 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3. 填空题。
5元4角=()元6角=()元1m 7dm=()m32mm=()cm0.8元=()角 6.1cm=()cm()mm4. 测量。
()cm()cm1. 说出下面几种商品的零售价格。
面粉 1.2元/500克黄瓜0.45元/500克每500克()元()角每500克()角()分19.90元 2.00元儿童套装每套()元()角勺子每个()元2. 把10个1角的硬币排成一行,一共是()元。
其中1角是()()元,写成小数是()元;6角是()()元,写成小数是()元;10个1元是()元,10个0.1元也是()元。
3. 90cm=()dm=()m2400克=()千克2. 6吨=()千克5分=()元4. 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
(教案)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1)-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1)-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概念,认识小数点的作用;2.掌握小数的读法及数值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小数点的作用;2.掌握小数的读法及数值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小数的概念;2.数值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黑板、白板、小数点、小数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组数列:1、1.5、2、2.5、3,请学生观察这组数列有什么相同之处以及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组数列中每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都是0.5,这是由于这组数列中夹着一个小数点,这个小数点的作用是将整数和小数部分区分开来,方便我们读写这组数列。
2. 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小数的概念、小数点的作用以及小数的读法。
教师可结合图示向学生解释:举例: 2.5小数点将整数和小数分开,2为整数,5为小数部分。
小数读法:整数部分读音+小数点+小数部分读音2.5的读法为:两点五3. 讲解理解小数点的作用。
小数点的作用:用来分隔整数和小数部分,整数在小数点的左边,小数在小数点的右边。
将数列1.5、2、2.5改写成小数的形式,分别是1.5、2.0、2.5。
比较大小方法(1)小数部分相同的,按照整数大小比较。
例:3.2<3.5,由于小数部分相同,所以比较整数部分。
(2)小数部分不同的,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大小。
例: 2.5 < 2.6 ,由于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大小,小数5小于小数6,所以2.5<2.6。
4.练习教师出示一组小数卡片,要求学生将小数卡片按大小次序排列。
3.4、2.4、4.1、3.9、2.1解题步骤:(1)先看小数点前面的整数部分,按照大小关系排列。
2.1 2.43.4 3.94.1(2)当整数部分相同的时候,再来看小数部分的大小关系,小数部分越大的数越大。
2.1<2.4<3.4<3.9<4.1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想、体会学习本课后学到的知识,强调小数点的作用,以及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小数的大小比较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从中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数学推理。
2.通过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主题图,谈话引入:今天天气真热,童童想到冷饮店买些冷饮。
请大家观察价目表,看看这里有哪些品种的冷饮,价钱分别是多少? 学生看图,教师指名说说每种冷饮的名称和价钱。
教师整理板书:雪糕0.8元,冰棍0.6元,冰砖1.5元,蛋筒2.2元。
提问:通过这些商品的价钱,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2.谈话:童童想买雪糕和冰棍,她想知道哪个贵一些,你能帮她比一比吗?
揭题: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提问:如何比较0.8和0.6的大小?
课件出示:0.8 ○ 0.6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交流、汇报想法。
想法一:0.8元是8角,0.6元是6角,8角大于6角,所以0.8>0.6。
想法二:0.8=108,0.6=106,108>10
6,所以0.8>0.6。
出示两个正方形,让学生在正方形中分别涂色表示0.8和0.6,再比一比。
(得出0.8>0.6)
小结:两个小数都是零点几的,我们可以比较它们的小数部分,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2.试一试。
提出问题:比一比雪糕和冰砖的价格,并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出示:0.8 ○ 1.5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想法。
想法一:0.8的整数部分是0,1.5的整数部分是1,那么0.8肯定小于
1.5,所以雪糕便宜。
想法二:0.8写成分数是
108,10
8<1,而1<1.5,所以0.8<1.5,雪糕便宜。
想法三:因为8比15小,所以0.8<1.5,雪糕便宜。
(2)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多,这些方法都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我们还可以用数轴来表示这两个数。
(出示数轴图)提问:你能在数轴上标出0.8和1.5的位置吗?
学生在教材中的数轴上标出两个小数的位置。
学生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不相同时,可以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3)引导:在数轴上标出0.6,比较0.6、0.8和 1.5这三个数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学生独立标出位置,并比较大小。
(4)任意选两种冷饮,比一比价格,再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主要比较以下四种情况:
0.8○2.2 0.6○2.2 1.5○2.2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交流比较的方法,师生共同讲评。
比一比:四种饮品,哪种冷饮最贵,哪种最便宜,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
3.小结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提问:我们在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师总结。
(1)采用换算单位法,把较大的单位换算成小的单位。
(2)数轴比较法,先把这些数依次在数轴上标出,然后比较其大小。
(3)整体比较法,即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谁大这个
数就大;位数不同,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整数部分相同的时候,就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两条彩带各长多少厘米吗?(6厘米和9厘米) 再问:用分米作单位,这两条彩带分别长多少?
再问:你能比较这两个小数吗?(0.6分米<0.9分米)
(2)要求:先写出小数再比较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说说想法。
2.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根据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小数,然后比较大小。
指名汇报,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
3.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回顾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再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名汇报。
4.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在数轴上标出数,然后按顺序把三个数填入括号内,最后集体交流,说说比较的过程。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小数的大小比较
0.8 ○ 0.6
0.8元是8角,0.6元是6角,8角大于6角,所以0.8>0.6。
0.8=108,0.6=106,108>10
6,所以0.8>0.6。
教学反思:教学时,注意让学生结合分数的意义,元角分去理解,从而归纳出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和整数比较的方法一样。
都是从高位比,一位一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