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7)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教师
公爵王侯 谎言家
改革家 “毒品”贩子
康熙:万世师表武则天封之为隆道公,唐玄宗晋升吴之虞为:文打宣倒王孔家店 北大教于授丹::考论证语出中孔其丘实先教生给身我高们22很1.多76处厘世米的,办与法球星姚明身高相似
人际关系大师 招商财神爷 网络名人 国际孔子文化节:孔子搭台,经济唱戏
感谢下 载
四、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奠定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对 中 成为传统文化核心内容,渗透到社会秩序 国 和个人行为规范中;
奠定中国古代教育传统。
对 传入韩国、日本成为传统文化组成部分; 世 界 传入西方被欧洲启蒙思想家借鉴启发;
问题探究四: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
提倡它吗?为什么?
探讨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子曰: 仁者爱人。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曰:恭、宽、信、敏、惠
思考:仁的含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 灵公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论语·为政》
孔子思想主张
(二)“仁”--仁者爱人(核心)
1、仁的含义:爱人(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仁√ 礼X
模糊上下尊卑
仁X 礼√
矛盾激化
怎样协调礼与仁的关系呢?
孔子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成为最 负盛名的伟大教育家。
三、古代大教育家
1、孔子在办学形式、教育目标、 教学方式有哪些成就? 2、孔子在整理和保存我国古代文 化典籍方面有哪些重大成就?
(一)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
贵 族 垄
学 在
有 教
——《论语·为政》
二、创立儒家思想,开创儒家学派(大思想家)
•仁者爱人
• 克己复礼 •中庸之道
1.儒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 景 春秋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 期,“礼崩乐坏”,新旧势力矛盾激 化经济上:生产力提高,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
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 走向崩溃
文化上:“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 起,学术下移 社会关系上:礼崩乐坏,社会关系遭到破坏; “士”阶层活跃并受重用
1 、 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 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 作用。2 、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 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已安人“、加强道德修养,
有助于
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
2、目的: 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 关系的社会道:
——孔子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思考:礼的含义
孔子思想主张
克己复礼
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
君臣有别,长幼有序
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思想主张
孔子的家庭
孔子19岁,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20岁时,生了儿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 来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 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一、孔子生平
自学礼乐 从政失败 周游列国 献身文教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 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
出生: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 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史记》
父:孔纥 母:颜氏
生日: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名:丘
字:仲尼
籍贯:鲁国
3岁丧父 家境贫寒
委吏 仓库保管员
基
层 工
乘田 畜牧场场长
作
17岁丧母
吹鼓手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三层内 容 2、实现方式:
爱自己的亲人;爱他人;统治者 实行仁政
要遵守“忠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评价: 积极意义: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消极意义:带有很大的阶级性,为统治阶级安定社会服务
③中庸之道 ——协调仁、礼的方法
1.中庸的含义: 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过犹不及” “恰如其分” “和而不同”)
(一)“礼” --克己复礼
即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立国立身 的基础
1、礼的含义: “周礼”
西周时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2、如何维护礼:
① “礼”于社会: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 ② “礼”于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评价: 带有很大的局限性,维护西周的奴隶制统 治秩序,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全景
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 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称:“如果人 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 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孔子:名丘,字仲尼, 鲁国人。是春秋时期的 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他的言行记录在 《论语》一书中。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4 、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 定,促进经济的发展。
5 、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 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每个时代,每个人的“孔子”是不同 的千变李万贽化:的咸孔以孔子子形之象是康非有为为是:非孔,子故是未托尝古有改是制非的耳祖师爷
创 办
断 教
官
无
私
育 )
府
类
学
(二)教育目的: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 “忠”“信”,终成君子
(三)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言传身教
(四)教育内容:“六经”
(五)学习方法: 复习:“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 学之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
启发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