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艇操控与维护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人艇操控与维护》培训课程标准
目录
1培训课程介绍 (1)
2.培训对象 (1)
3培训目标 (1)
4 .培训内容及学时分配建议 (1)
5 .培训师资参考要求 (3)
6 .场地设备配置建议 (3)
7 .教材参考 (3)
8 .其他说明 (4)
1培训课程介绍
海洋装备产业体系是建设海洋强国必不可少的支撑。

无人艇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城市水域应用(如水质检测、水下测绘、水域清洁、水上运输、智慧牧场、文旅演出)、海洋工程(如海洋调查、海洋测绘)、公共安全(如安防巡逻、应急救援)、国防工业(如情报侦察)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我国无人艇研发与行业应用也迈入了新的阶段,无人艇操控与维护的高技能人才缺口也日渐凸显。

《无人艇操控与维护》主要采用理论+实操的授课方式,通过理论学习,掌握无人艇的构成、航行原理、性能及应用领域等基础知识,实操训练使学员熟练掌握无人艇的装配、硬件连接、软件操控、航行测试、常见故障处理、日常维护保养、数据处理及导出。

促使学员熟练掌握无人艇航行操控能力和安全航行意识,使学员能够从事无人艇行业的装配调试、航行操控、售前售后技术服务、行业应用、检测维护等工作能力。

2 .培训对象
从事(或意向从事)无人艇行业应用工作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无人艇制造从业人员、无人艇售前售后技术服务相关人员、中专以上学历层次的学生(含在校生)及无人艇爱好者等。

3 .培训目标
《无人艇操控与维护》课程培训旨在帮助学员掌握无人艇的航行原理、系统结构、航行控制技术、检测维护以及航行安全规范等知识。

通过课程学习,学员将具备无人艇组装、调试、任务作业和故障检测与维护等能力,成为无人艇生产、研发、售前售后技术服务和行业应用等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同时能为企业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技术服务。

4 .培训内容及学时分配建议
《无人艇操控与维护》培训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培训课程和实操培训课程两个部分,每部分课程可结合实际培训情况自行分配实践课时。

无人艇操控与维护技术培训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一)无人艇理论培训内容
(二)无人艇操控维护技能培训内容
5 .培训师资参考要求
(一)培训教师任职基本条件:
授课老师应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技术相关本科(含)以上学历或相当文化程度,拥有3年(含)以上从事机器人及自动化行业工作或教学的从业经验,对教育教学或培训有2年或以上相关实践经验。

(二)培训教师数量要求(以30人培训班为基准):
(1)理论课教师:1人以上;培训规模超过30人的,按教师与学员之比不低于1:30配备教师。

(2)实习指导教师:2人以上;培训规模超过30人的,按教师与学员之比不低于1:15配备教师。

6 .场地设备配置建议
对于培训场所设备配置要求(以30人培训为基准):
(1)理论知识培训场所设备配置要求:50〜80平方米标准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如计算机、投影仪、幕布或显示屏、网络接入设备、音响设备)、黑板、30套以上桌椅,符合照明、通风、安全等相关规定。

(2)操作技能培训场所设备、设施配置要求:实操训练场地280平方米,水电齐全(电压220V),装配工作台5张(6人一组),装配工具15套(3人一套),3m*5m 实验水池1个,户外水域实训场地1个(水域面积需2000一2800平方米),救生衣32套,相关设备设施符合环保、劳保、安全、卫生、消防、通风和照明等相关规定及安全规程。

7 .教材参考
(1)《无人艇理论与实践》,刘彬著,未出版。

(2)《水面无人艇技术》,张磊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3)《水面无人艇的体系结构与运动控制》,文元桥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4)《无人艇状态估计和路径跟踪控制》,林孝工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8 .其他说明
本培训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使用单位、机构等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培训内容等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