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高城联合学校2020年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忻州市高城联合学校2020年高一化学月考试题
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实验室中进行粗盐提纯时,下列试剂添加过程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考察粗盐的提纯)
A.BaCl2→Na2CO3 B.Na2CO3→HCl C.Na2CO3→Ca(OH)2 D.水→BaCl2
参考答案:
C
略
2. 《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绘制《山水画》所用的纸和墨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机物
B. 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
C. 王安石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 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参考答案:
A
【详解】A. 纸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有机物,墨的主要成分为炭黑,属于单质,故A 错误;
B. “沙里淘金”说明了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故B正确;
C. 爆竹燃放的过程有新物质CO2、SO2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与氧气反应,同时也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 “豆箕”是大豆的秸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燃烧纤维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D
正确。
故选A。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B.油脂水解产物为纯净物
C.葡萄糖既可以与银氨溶液反应,又可以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参考答案:
B
略
4. 下列各组气体可以共存,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的
是
A.NO、O2、SO2 B.CO2、CH4、O2 C.NH3、O2、CH4 D.H2S、CO2、H2
参考答案:
B
5. 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水应保存在无色的细口试剂瓶中
B.漂白粉可露置于空气中保存
C.液溴应保存在磨口玻璃塞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
D.碘易溶于酒精,所以用酒精从碘水中萃取碘
参考答案:
C
略
6. 甲、乙两种非金属:①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②甲原子能与乙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
③甲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④与某金属反应
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
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A
【分析】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得电子能力越强,比较非金属性强弱,可从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等角度判断,注意不能根据得失电子的多少以及熔沸点的高低等角度判断。
【详解】①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可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即甲比乙得电子能力强,故①正确;
②甲原子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说明甲单质比乙单质的氧化性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即甲比乙得电子能力强,故②正确;
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可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即甲比乙得电子能力强,其它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不能作为判断依据,故③错误;
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不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即不能说明甲比乙的得电子能力强,故④错误;
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属于物理性质,与得失电子的能力无关,故⑤错误;
正确的有①②,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非金属性的比较,熟悉元素周期律及非金属性比较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学生应注意在学习中对规律性知识进行总结。
选项③和④是解答的易错点。
7. 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是有色液体
B.苯无毒
C.苯可以与任意比溶于水
D.苯的密度比水小
参考答案:
D
8. 某学生为完成2HCl+2Ag===2AgCl+H2↑反应,设计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实验是()
参考答案:
D
解析从反应方程式看,该反应为非自发反应,要想实现,应设计为电解池,且Ag为阳极材料,与电源正极相连,电解质溶液为盐酸。
9. 如图是氯气的制备以及氯、溴、碘的非金属性比较实验,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装置D的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2不能与NaCl溶液反应置换出氯气
B.装置B中可盛放水吸收氯气中的HCl气体
C.装置E下层呈现紫红色
D.装置E中有机试剂层呈现紫红色,能说明非金属性Br>I
参考答案:
解:A、氟气与水溶液反应是氟气与水的反应生成氟化氢和氧气,所以F2不能与NaCl溶液反应置换出氯气,故A正确;
B、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小,如果用水,水与氯气要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所以不能用水吸收,故B错误;
C、苯的密度比水小,应在上层,所以装置E上层呈现紫红色,故C错误;
D、,生成的溴单质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过量氯气也会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造成干扰,所以不能证明非金属性Br>I,故D错误;
故选A.
10. 把m mol C2H4和n mol氢气混合于密闭容器中,在适当的条件下生成了p mol C2H6,若将所得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需氧气()
A.3.5p mol B.(3m+n/2)mol
C.(3m+n)mol D.(3m+n/2-3 p)mo
参考答案:
B
略
11.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稀HNO3溶解FeS固体:FeS+2H+===Fe2++H2S↑
B.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
SO2+H2O+Ca2++2ClO-===CaSO3↓+2HClO
C.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2:NH3·H2O+CO2===NH+HCO
D.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
Ca2++OH-+H++SO===CaSO4↓+H2O
参考答案:
C
略
12. 某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
是:
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
A.1种 B.2种C.3种D.4种
参考答案:
C
略
13. 10g含杂质的CaCO3样品和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 0.1mol,则样品中可能含
的杂质是
A.KHCO3和MgCO3B.MgCO3和SiO2C.K2CO3和SiO2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
B
14. 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A.p(Ne)>p(H2)>p(O2) B.p(O2)>p(Ne)>p(H2)
C.p(H2)>p(O2)>p(Ne) D.p(H2)>p(Ne)>p(O2)
参考答案:
D
略
15.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正确的是
A.碳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氯化氢气体 CO32-+2H+ CO2↑+H2O
B.碳酸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 CO32-+Ba2+ BaCO3↓
C.用氨水吸收氯化氢气体 NH3·H2O+H+ NH4++ H2O
D.足量的锌跟硫酸铁反应 Zn+2Fe3+ Zn2++2Fe2+
参考答案:
C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研究非金属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I.已知硅酸(H2SiO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弱酸,呈白色.在化学反应中,一般地,强酸能制弱酸,如NaHCO3+HCl═NaCl+CO2↑+H2O,得出:HCl酸性强于H2CO3的酸性.现有硝酸溶液、碳酸钙、澄清石灰水、硅酸钠溶液,选择试剂用如图装置证明:
(1)酸性:HNO3>H2CO3>H2SiO3
A、B、C中装试剂分别为_____;C中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高锰酸钾在常温下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利用如图装置证明氯气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氧化性.则A中装浓盐酸,B中装入高锰酸钾粉末,C中装试剂_______,C中现象_______________,写出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C中装饱和氢硫酸溶液,A中装浓盐酸,B中装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开始后观察现象是C中产生淡黄色沉淀,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的非金属性______(填“强”或“弱”或“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
(1)HNO3、CaCO3、Na2SiO3有白色沉淀生成
SiO32-+CO2+H2O=H2SiO3↓+CO32-
(2)淀粉KI溶液溶液变成蓝色2MnO4-+10Cl-+16H+=2Mn2++5Cl2+8H2O
(3) Cl2+H2S=2HCl+S↓强
解析:(1)要证明酸性:HNO3>H2CO3>H2SiO3,应该先加入硝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生成硅酸白色沉淀;因此装置C中反应是:SiO32-
+CO2+H2O=H2SiO3↓+CO32-;(2)利用如图装置证明氯气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氧化性,C 中发生的是氯气和碘离子的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遇淀粉变蓝,所以C中加入淀粉碘化钾;B中产生氯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MnO4-+10Cl-+16H+=2Mn2++5Cl2+8H2O;(3)如果C中装饱和氢硫酸溶液,A中装浓盐酸,B中装高锰酸钾溶液,二者反应产生氯气,氯气氧化H2S生成单质硫,说明氯元素非金属性强于硫,因此反应开始后观察现象是C中产生淡黄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S=S↓+2HCl。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将4.34gNa、Na2O、Na2O2的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mL。
混合气体,将该混合气体通过放电恰好反应,求原混合物中Na、Na2O、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
参考答案:
4:3:2
解析:由题意,可知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生成的H2、O2总物质的量为
,且其中H20.02mol,O20.01mol。
根据2Na~H2和2Na2O2~O2可知,原混合物中含Na0.04mol,含Na2O2为0.02mol,所以Na2O的物质的量应
为:,因此原混合物中Na、Na2O、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2。
18. 将标准状况下336LHCl气体完全溶解在1L水中,得到密度为1.17g/cm3的盐酸,求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
11.36mol/L
19. 将一块部分被氧化的金属钠(假设氧化产物只有Na2O2)投入盛满水且倒置在水槽内的容器中,此时在容器中可收集到448mL气体(假定各步反应完全,并且产生的所有气体全部被收集到容器中,体积都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以电火花引燃容器里的气体,最终剩余112mL氢气。
求该钠块中未被氧化的钠及Na2O2的物质的量。
参考答案:
n(Na)==0.03mol , n(Na2O2)==0.01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