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剑术和日本剑术的区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剑术和日本剑术的区别
1、剑道强调的是意念,也就是精神修养,剑术强调的是技术,也就是招式变化。

2、冷兵器时代,剑术是很实用的。

古人常佩剑,一是彰显身份,一是防身。

现在就
不实用了,多为表演或健身用。

3、最明显的区别是中国剑术单手握剑,日本剑术双手握剑。

其他还有就是各种流派
的区别了。

另,中国剑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而日本是承袭了中国大部分文化,所以,从
这个角度讲,日本剑术源于中国剑术。

4、中国剑术讲究的轻盈、灵活,所以才有“剑走轻灵,刀走厚重”之说,所以中国
剑法看上去花哨很多。

至于破绽,任何招式都会有破绽,只在于自身修为,如何弥补这些
破绽。

真正像独孤九剑那样的剑法,恐怕也只有在小说中才会出现吧。

1.历史文化背景不同
中国剑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至前221年已经从两军交战的车、步战中得到发挥。

当时的阵战以兵法胜,也就是战略上胜人,重斗智而轻斗勇。

这种战略恩想渗透到单
兵的剑法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分不开的。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不崇拜强者,道德观念是
扶持弱者。

这都反映在当时的剑法中.恃巧不恃力、斗智不斗勇,以弱胜强。

当时出现了
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典范。

单兵训练注重机动灵活,所以兵器甲胄装备都相对
较轻。

用兵多诈;剑术多变。

日本文化发展较晚,在日本中古时期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出现了武士文化和
禅宗思想。

《日本文化史》日本外务省编印,1987年版记述禅宗和武士文化,写道:“在南北朝内战之后,武士阶级的权力大力加强,对主要是贵族的文化开始有革新,作出自己
的贡献。

武士文化在室町时代1333-1573达到了顶点。

”又写道:“禅宗与佛教其他宗派
不同之处在它强调个人的修炼和守律。

禅宗僧人和禅宗教义一起从中国带回日本的宋代和
元代的艺术,与崇拜比,更注重悟。

禅宗这样的新特性很容易为武士文化所采纳。


日本的武士文化在中国是不曾有过的。

中国的宗教从来没有形成过坚定的信仰或信念,例如,信佛而不懂佛,言道而不明道;神佛被视为保佑发家致富、功名成就、平安无事,
甚至求得贵子的工具。

保佑一方,就修庙塑像;不保佑扰拆庙毁像。

所以禅宗在中国也没
有多大社会政治文化影响。

武土文化和禅宗都强烈地表现在剑道上,所以剑道的技术风格
是拚命式的,凶狠残暴。

不但在日本中古时期的内战中如此,在近代日本对外的侵略战争中,最典型的是侵略中国的战争中表现得尤其充分。

2.技术风格不同
中国剑术的巨大变革是从唐代开始的,剑作为作战武器被刀代替,然而剑并末因之销
声匿迹。

剑从战场上退出来,转入更广阔的大舞台--民间,所谓“江湖”。

剑术的发展,
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更具人民性,许多民间剑客把剑术钻研习练得“炉火纯青”,“出微
入化”。

中国剑术走了一条与日本剑道完全不同的道路。

中国剑术的发展与道教思想和道
士的实践密个可分。

道士云游天下,是最不受约束的人,以“闲云野鹤”称之。

古代道士几乎都善剑,所
以中国剑术的风格是“闲云野鹤”式的,潇洒飘逸,变化多端,随意性极大。

而日本剑道
则技术单调,古板,严格遵守若干固定程式,例如,每击必双手握剑刀高举过顶头顶。


是一个非常不利的程式。

故,日本剑道表现得凶狠有余而变化不足。

抗日战争史上中国军
队的大刀队正是利用这点,在白刃战中制胜的。

中国士兵常利用日本士兵举刀过顶的-瞬
间击杀之。

3.技术含量的差别
中国剑术有“十年磨一剑”的说法。

这与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立于不败之地”有关、与对手对敌要求有“十分取胜”的把握。

这就要求剑术有极大的技术含量,不能练习二三
年就深入不下去,没什么可练习的了。

提倡练功,练功不练力,力也功中。

这就是“内家
剑法”。

日本剑道是实用型技术,招法简单无华,学习几天就可以应用。

提高靠实际格斗经验
训练是重复少数的规范功作;取胜靠必胜、必死的心理素质、凶狠的招法、强大的力量和
迅猛的速度。

4.意志修养不同
中国剑术的主导思想是以弱胜强,所以提倡“以柔克刚”,“无过不及”,“立于不
败之地而后求胜”,不硬拚。

所以它的取胜在于顶住对方开始时的一系列强攻,不被打垮,从而胜券在握,即所渭“后发制人”。

这都表现了中国剑术的民间特点。

应该承认,这种
剑法不适于打大仗、对大阵的冲锋战场。

日本剑道,志在必胜、必死,全力决斗,有我无敌,甚至拚个两败俱伤,一旦强攻无效就-筹莫展,然而日本武士精神决决不坐以待毙,
而是“困兽犹斗”。

这是要认真对付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