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试卷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试卷分析报告
一、命题意图与试卷结构分析:
本次期末测试题目设计较为合理,主要分为我会算(20%)、我会填(31%)、我会选(10%)、我会数(8%)、我会用(31%)五种题型23个题目来考查检测。
题量较去年期末测试减少了一个题,重点在有针对性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水准;当然从学生的作答情况,我们也发现了今年的题量有所减少,但题目的难度相对去年的难度大了一些(11%左右的中等偏难题),更加注重学生对于100以内的加减法的掌握。
在不同的题型中又侧重的考查到了相关知识,其中数与计算占59%,图形几何占2%,统计占8%,综合实践占31%。
即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也适当的考察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知识结构的整理及灵活使用知识和处理信息的水平,比较全面的考察了学生对本年级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准。
数与计算统计综合实践
59%2%8%31%
二、一年级整体和班级数据分析:
总人数262人实考人数262人平均分75.33 合格率86.04% 优秀率19.43% 标准差 2.04
最高分100 最低分 4 难度系数0.75
分数段[90,100) [80,90) [70,80) [60,70) [50,60) [40,50) [0,40) 合计频数 49 74 66 35 17 11 10 262
百分比 18.70% 28.24% 25.19% 6.08% 6.49% 4.20% 3.82% 100%
表3:一年级各个班级测验成绩统计 五个班共有262名学生参加考试,整体检测情况不太理想,仍有很多地方存有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缺乏对学生综合水平的培养。
其在前面的填空题和选择题上表现的较为明显,大概题目中转了一下弯,绝大部分的学生就不会做了,特别是12小题,学生不知道这道题的突破口,以致不清楚此题的解题方法。
(2)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一些非常简单的计算,好多学生却因为看错加减号而做错了,有时往往是因为没有认真思考,粗心大意而导致错误。
从这次考试也看出来了很多的学生不愿意跟着老师来,总是觉得自己很好,都会做,以致想当然的把答案写上去了,然后就扣了分。
(3)迁移水平不够强,对于个别题型有点陌生。
尤其是前面的填空题和选择题部分,少部分学生总是想当然的就把答案填上去了,可能是因为教学过程中没有把说理落到实处,而从做题的情况上也看出了部分学生因为练习的题型较少,以至于没有很好的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增强相关知识点的练习,并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此次期末考试比去年的期末考试难度稍微要大一点,主要是有部分题目绕了一下弯以至于不会,全年级本次期末考试较期中考试在人平分、优秀率班级 期中 平均分 期末 平均分
增长量 期中 合格率 期末 合格率 增长量 期中优秀率 期末 优秀率 增长量 1 83.69 77.4 -6.29% 98.08% 92.30% -5.78% 42.31% 17.30% -25.01% 2 86.96 76.64 -10.32% 100%
84.91% -15.09% 50.94% 24.53% -26.41% 3 80.69 72.1
-8.59% 98% 81% -17% 27% 13.50% -13.5% 4 82.52 75.6 -6.92% 94% 89% -5% 39.21% 17.30%
-21.91% 5 86.3 74.9 -11.4% 96% 83% -13% 46.15% 24.50% -21.65% 年级
84.03 75.33 -8.7% 97.22% 86.04% -11.18% 41.12% 19.43% -21.69%
和及格率都有所下降,5个班的整体情况都不太理想,差别不大,基本水平保持一致,说明三位任课老师在教学方面一直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且平时能就数学教学问题实行多方面的讨论与交流,并能真正落实到集体备课当中。
三、题组检测与典型题例分析:
2、典型题例分析
第二大题的第23小题:
十位上的数是2,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多7,这个数是()。
考查要点:数的大小和数位知识的考查。
最优解答:十位上的数是2,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多7,这个数是( 29 )。
典型的错误:十位上的数是2,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多7,这个数是( 27 )。
对教学的启示:
平时接触的习题中很少接触到这种拐弯的题,部分学生总是想当然的就填了27,因为一年级的小朋友的思维还是提留在具体表象上面,没有用脑袋仔细思考,以至于填错了扣了分。
说到底就是这方面的练习比较少,学生接触的也少,以至于学生的思维转不过来。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变式练习,并且能把数学知识渗透到实际生活中是学生加深印象,并能更好的运用到生活中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第二大题的第5小题:比69多20的数是(),69比()多20。
考查要点:数与计算的内容。
最优解答:比69多20的数是( 89 ),69比( 49 )多20。
典型错误:比69多20的数是( 49 ),69比( 89 )多20。
对教学的启示:
这一题大部分学生都做错了,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这种题型接触的少、练习的也少,二是因为学生没有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三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检查的好习惯,以至于写完就直接不管了,其实检查一下就会发现自己的错误。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各方面知识的渗透,是学生不仅能很好的掌握书本的知识,而且还能很好的联系实际生活来解决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生活情景的创设,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另外还应该加强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的培养,使学生不仅成绩好,而且还能力强。
第二大题第9小题: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使下面三组算式卡片的得数相等: 17+( ) 53-30 ( )-8
考查要点:数的运算能力的考查。
最优解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使下面三组算式卡片的得数相等:
17+( 6 ) 53-30 ( 31 )-8
典型错误: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使下面三组算式卡片的得数相等:
17+( 9 ) 53-30 ( 23 )-8
对教学的启示:
大部分学生都做错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种题型接触的少,讲解的也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认真听题的习惯,总是喜欢想当然的进行答案的填写。
这道题可能中间打个等号,学生的正确率会稍微高点。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多方面的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的变型的题目,并且能更好的应对相关题型的不同的形式。
第二大题的第10小题: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10+20>( ) ( )-9<29
考查要点:比较大小和计算。
最优解答:
10+20>( 29 ) ( 37 )-9<29
典型错误:
10+20>( 20 ) ( 19 )-9<29
对教学的启示: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接触的比较多的就是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字即可,基本没有涉及到括号里最大能填几,说明老师在讲解题目的时候应该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体会到极限的这种思想,可以为以后的习题做铺垫。
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希望在练习时要尽量的给时间给学生思考,并让他们进行交流,这样会让学生更加会善于思考。
第三大题的第12小题:爸爸用两张一样的钱买了件礼物,售货员找给爸爸5元,这件礼物是()。
玩具飞机35元《数学真好玩》25元足球45元
①一架玩具飞机②《数学真好玩》③一个足球
考查要点:人民币的知识。
最优解答:①
典型错误:②
对教学的启示:
这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人民币知识的掌握,部分学生做错了,一是不理解为什么找了5元钱,是因为给了售货员整数的钱,二是不理解两张一样的钱是什么意思,两张一样的钱就是指两张面值一样的钱,不同面值的有: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所以两张10元的少了,而两张20元的正好可以买35元的还找5元。
在以后教学中应该加强人民币知识的练习和巩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的知识。
第三大题的第16小题:一年级的小朋友去绿色营地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中午就餐时9人一桌,一(1)班有47人,可以坐满()桌,还剩()人。
①4桌,9人②5桌,2人③6桌,0人
考查要点:用减去相同的数解决问题。
最优解答:47-9-9-9-9-9=2(人),选②
典型错误:选①
教学启示:
少部分学生做错了,其实他们的思路是对的,但是他们往往不能很好的进行逆向思维,也可以说有部分学生对于用减去相同的数解决问题掌握的还不够彻底,以至于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想法随便选了一个答案,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加强学生对于审题意识的培养,并且能更好的应对这样的题型。
第五大题的第20小题:学校运动会上,一年级有28人参加跳绳比赛,参加踢毽子的比参加跳绳的多8人,一年级参加踢毽子比赛的有多少人?
考查要点:解决问题
最优解答:28+8=36(人)
答:一年级参加踢毽子比赛的有( 36 )人。
典型错误:28-8=20(人)
答:一年级参加踢毽子比赛的有( 20 )人。
对教学启示:
本题的失分率也比较高,主要存在的问题部分学生还是不理解题意,题目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接触“谁比谁少或多多少”这种问题,以至于学生做的不好,还有一点就是学生在解决这种题型是很少联系实际生活,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更好的应对这样的题目。
第五大题的第22小题:图书室共有98本书,期中故事书有64本。
上周共借出30本书,图书室还剩多少本书?
考查要点:解决问题
最优解答:98-30=68(本)
答:图书室还剩68本书。
典型错误:98-64-30=4(本)或者64-30=34(本)
答:图书室还剩4本或者34本。
对教学启示:
本题的错误率很高,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因为没有认真听题或者没有认真思考导致做错了,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我们平时的练习中这种题型我们练习量较少,而学生不能很好的分辨多余信息和有用信息,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并且能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四、主要问题及归因:
(一)主要问题
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结合一年级质量分析报告,总结如下: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2、学生的认真听题和检查能力有待加强。
3、平常练习的题型难度不够,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强,以至于学生遇到绕了点弯的题就不会做了。
(二)归因分析
学生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对于所学的少部分知识掌握的不是很好,以至于许多做过
的题目都做错了;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待加强,尤其是认真听题、认真审题和检查的习惯没有养成,以至于总是粗心或者想当然的没有经过思考就把答案写上去了,导致了扣分有点严重,还有就是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原因:一方面是在复习的阶段老师们对所学的知识都进行了系统的复习,但对于一些少见的题型讲解的不够,学生接触的不多,而且在学习书本的知识时有时为了赶进度,没有很好的让学生消化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以至于做错了。
另一方面是因为对于不同题型的练习量不够,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还有就是对于个别学生的关注不够,导致班上的整体水平没有很好的提上去。
(三)应对措施与策略:
(1)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和上课,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
根据各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联系实际生活,设计生动、有趣、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积极性。
2、平时教学要坚持做到堂堂清、节节清。
堂堂清即要做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任务要保质保量地完成,特别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
要保证每一节课学生的练习时间,练习设计要精、要活、要有层次,要引导更多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教学反馈要真实、落到实处。
节节清指每小结学习之后,要加强学习过程的形成性检测,及时了解每一节、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做好查漏补缺工作,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3、有效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
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通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平,特别是概念的教学,要让学生对概念的推导过程和归纳过程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关注和教育,并且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把这些学生的成绩弄上去,使其更好的发展。
(2)学生方面:
1、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保持卷面整洁、细心审题、认真做题和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
2、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
例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等。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学生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让学生记和背,时不时可以开展小竞赛的形式检测大家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同时加深印象,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