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监测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糖监测注意事项
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管理至关重要,它能帮助患者了解血糖
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但在进行血糖
监测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选择合适的血糖仪
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血糖仪,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非常重要。

首先,要考虑血糖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可以查看血糖仪的相关认证和评价,选择经过权威机构认证、口碑良好的产品。

其次,要考虑血糖仪的操
作便捷性。

对于老年人或者视力不好的患者,选择大屏幕、操作简单
的血糖仪会更加方便。

另外,血糖仪的试纸价格和购买渠道也是需要
考虑的因素,要确保能够方便、经济地购买到配套的试纸。

二、正确采集血样
1、采血部位的选择
通常选择手指末梢作为采血部位,如无名指、中指或小指。

避免选
择经常使用的手指,如大拇指和食指,以减少疼痛和感染的风险。


可以选择手掌侧面、前臂等部位,但这些部位的血糖值可能与手指末
梢有所不同,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采血前的准备
采血前要洗净双手,并用酒精消毒采血部位,待酒精挥发干后再采血。

不要用碘酒消毒,因为碘酒可能会影响血糖值的准确性。

3、采血的方法
用采血针在消毒部位轻轻刺破皮肤,深度要适中,一般为 2 3 毫米。

避免用力挤压采血部位,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液,影响血糖值的准确性。

如果出血量不足,可以从手指根部向指尖轻轻挤压,但要注意不要过
度挤压。

三、监测时间和频率
1、空腹血糖
一般指隔夜禁食 8 12 小时后,次日清晨早餐前测量的血糖值。


对于了解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情况和评估降糖药物的效果非常重要。

2、餐后血糖
餐后 2 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 小时后测量的血糖值。

它能反映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情况和饮食对血糖的影响。

3、睡前血糖
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尤其是晚餐前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睡前血糖监测有助于发现夜间低血糖的风险。

4、随机血糖
在任何时候测量的血糖值都称为随机血糖,当出现低血糖症状或怀
疑血糖异常时,可以随时测量。

监测频率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血糖控制情况来决定。


般来说,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每周监测 1 2 天,每天测量 4 7 次血糖(包括空腹、三餐前后和睡前);病情不稳定或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每天监测多次血糖。

四、记录血糖值
每次测量血糖后,要及时、准确地记录血糖值、测量时间和相关的
饮食、运动、药物等信息。

这有助于分析血糖变化的原因,为调整治
疗方案提供依据。

可以使用纸质的血糖记录册,也可以使用手机应用
程序来记录血糖数据。

五、血糖仪的校准和维护
血糖仪需要定期校准,一般每 3 6 个月校准一次。

可以到血糖仪生
产厂家指定的售后服务点或医疗机构进行校准。

同时,要注意血糖仪
的维护,保持血糖仪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摔打和碰撞。

按照说明书的
要求正确存放试纸,避免试纸受潮、过期或受到污染。

六、影响血糖监测结果的因素
1、饮食
进食高糖食物、饮酒等都会影响血糖值。

因此,在测量血糖前要保
持正常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2、运动
剧烈运动后血糖可能会降低,而运动不足则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测量血糖前要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身体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3、情绪
紧张、焦虑、愤怒等情绪波动可能会导致体内激素分泌变化,从而
影响血糖值。

4、药物
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等,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

在测量血糖时,要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

七、与医生沟通
定期将血糖监测结果拿给医生看,与医生共同分析血糖变化的趋势
和原因,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治
疗方案,以免造成血糖波动过大。

总之,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要注意选择合适
的血糖仪、正确采集血样、掌握监测时间和频率、记录血糖值、定期
校准和维护血糖仪,同时要注意影响血糖监测结果的因素,并与医生
保持良好的沟通。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重视血糖监测,让自
己的血糖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