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年级:
时间:
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19—2010学年度10月份考试高一学年物理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8分;1-8小题为单选题,每题3分;9—14为多选题,每小题4分,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2。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物体加速度越来越大,则其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B.若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则此刻它的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C.加速度总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D。
作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加速度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则物体速度一定在变小
3.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以速度v1=6m/s与墙碰撞,反弹的速度v2=4m/s,碰撞的时间为0。
2s.则小球与墙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大小为10m/s2,方向与v 1相同;
B .加速度大小为10m/s 2
,方向与v 1相反; C .加速度大小为50m/s 2
,方向与v 1相同; D .加速度大小为50m/s 2,方向与v 1相反。
4.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 =5+2t 3
(m),它的速度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v =6t 2
(m/s),该质点在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和t =2 s 到t =3 s 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
A.12 m/s,39 m/s B 。
8 m/s, 38 m/s C 。
12 m/s ,19。
5 m/s D 。
8 m/s ,13 m/s
5、如图所示,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 、B 、C 三个位置,B 为AC 中点,物体在AB 段的加速度为a 1,在BC 段加速度为a 2.现测得2
c
A B v v v +=,则a 1和a 2的大小的关系为 ( ) A .a 1> a 2
B .a 1= a 2
C .a 1< a 2
D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6.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初速度为v 0,末速度
为vt ,则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为 ( )
A.2
0t
v v v +=
B 。
2
0t
v v v +〈
c 。
2
0t
v v v +〉
D.无法比较
7.下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根据图象有如下分析,(分别用v1、a1表示物体在0~t1时间内的速度和加速度;v2、a2表示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正确
的
是 ( )
1
2
t/s v(m/s)
A、v1与v2方向相反,a1与a2方向相反
B、v1与v2方向相反,a1与a2方向相同
C、v1与v2方向相同,a1与a2方向相反
D、v1与v2方向相同,a1与a2方向相同
8、如图4所示,一小滑块沿足够长的斜面以初速度v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
已知x AB=x BD=6 m,x BC=1 m,滑块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 s。
设滑块经过B、C时的速度分别为v B、v C,则( )
A.v C=6 m/s
B.v B=2 2 m/s
C.x DE= 3 m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 s
9。
汽车以10m/s的速度开始刹车,刹车中加速度大小为2 m/s2。
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刹车后6s末的速度为2 m/s
B.刹车后6s内的位移为25 m
C。
刹车中整个位移中点的速度为7。
1 m/s D.停止前第3s、第2s、最后1s的位移之比为1:3:5
10.甲、乙、丙三个物体运动的 x—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丙物体作加速直线运动
x B.甲物体作曲线运动
C.三个物体在t0时间内平均速度相等
D .三个物体中甲物体的平均速度最大
11.若一质点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v -t 图象如图6所示,则该质点
( )
A .在前8 s 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在2~6 s 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 .6 s 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2 m/s ,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D .4~6 s 内与6~8 s 内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
12.如图所示,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
的汽车a 和b 的位移一时间(x -t )图象.由图可知 ( )
A.在时刻t 1 ,b 车追上a 车
B.在时刻t 2 ,a 车的加速度小于b 车的加速度 C 。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a 和b 两车的路程相等 D.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13.如图为一个运动物体的v —t 图象,已知两段图线和t 轴所围的面积分别为21s s 、,则对于匀加速和匀减速阶段描述正确的是 (
)
A.两段加速度的比
12
21
a S a S =
B 。
两段平均速度的比
2
1
21s s v v = C 。
两段平均速度的比
1
121=v v D.两段时间的比
21
21s s t t =
14.如图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 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B 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 接收,从B 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 0再次发射
v /m ·s -1
t /s
O 图4
2 4
2
6 8
-2
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A .超声波的速度为1
1
2=
X V t 声 B .超声波的速度为2
2
2=
X V t 声 甲
乙
C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D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二、实验题:(共计15分,前3问每空2分,第4问7分)
15. 在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某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
带,图中A 、B 、C 、D 、E 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1)打点时小车与纸带________(填左或右)端连接。
(2)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s.
(3)实验时,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________再________.(填“接通电源”或“放开小车”)
(4)根据纸带上所给出的数据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得V B =______m/s, a=_____m/s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8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10分)一辆汽车以10m/s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求:
(1)汽车在6秒内的位移.
(2)汽车在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
17。
(12分)一物体沿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且同时开始计时,其加速度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关系图线(a-t图)如图所示,求:
(1)物体在第4s末的速度;
(2)物体在前3s内的位移;
18、(15分)如图,一物体以6m/s的速度从光滑的斜面底端A沿斜面
向上运动。
到达B点时速度为v B,到达C点时速度是B点速度的一半,再经过0.5s到达斜面顶D时速度恰好为0,B到C的长度为
0.75m。
求斜面长.
高一物理月考试题答案
1.C
2.C3。
D4。
B5。
C6。
C7。
C8.D9.BC10。
AC11.BC12.ABD13。
ACD14.AD
15.(1)左(2) 0.1 (3) 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4) 0。
80 2.0
16。
(1)由得2S末
设汽车经过t0停止,则
而,此时汽车已停止
∴6s内的位移
(2)前4s内汽车的位移
∴最后1s内的位移△x=x总-x1=25m-24m=1m
17.
解析:(1)根据加速度图象的物理意义,0~1s内物体加速度a1=8m/s2,1s末物体速度为v1=a1t1=8m/s, 1~3s内物体加速度a2= —4m/s2,3s末物体速度为v2= v1+a2t2=8m/s-4×2m/s=0,3~4s内物体加速度a3=-8m/s2。
4s末物体速度为v3= v2+a3t3=0+8×1m/s=8m/s。
或根据加速度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变化可知3s末物体速
度为零,
4s末物体速度为v= a3t3=8m/s 。
(2) 0~ 1s内物体位移x1=1
2 a1t12=1
2
×8×12m=4m ,
1~3s内物体位移x2= v1 t2+1
2 a2t22=8×2m-1
2
×4×22m=8m ,
物体在前3s内的位移x= x1+x2=4m+8m=12m。
18.解析:
设B点速度为Vb,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路程AB为L1,BC为L2=0。
75m,CD为L3,所运动时间为t3=0.5s。
则CD段运动:
Vb/2=at3——-—--——---①
AB段运动:
V02-Vb2=2aL1—---————-—②
BC段运动:
Vb2—(1/2Vb)2=2aL2-———--———③
AD段运动:
总长L= L1+L2+L3=V02/2a—-—-—-—--—--- ④
由公式①得含a的Vb,将Vb=a代入公式③得a=2m/S2-——--⑤
将a代入④得L=9m 注:其它公式可求
Vb=2m,L1=8m, L3=0.25m 如需要请带入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