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的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能型的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中职学校肩负起了教育的重任。
在餐饮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下,促使了中职烹饪专业的快速发展,在机遇和挑战面前,育人模式成为了一个迫切思考的问题。
为了能够找到更好的育人模式,培养出更多适合餐饮企业需求的烹饪人才,本文主要针对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些思考及探讨。
关键词: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在展开专业教学工作时,采用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在2014年提出的一项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为目的的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烹饪专业肩负着为餐饮行业培养人才的重任,应当严格要求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操作水平,并创新育人模式及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校期间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使其在毕业以后能够具备良好职业能力,为餐饮行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一、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优势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可以弥补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机会欠缺的问题。
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到餐饮企业岗位上进行实习锻炼,亲身体会到独特的企业文化,开阔了眼界。
在企业师傅的引领下,学生的技术技能方面也能得到更多的训练,有助于他们找到职业归属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操守,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二)有利于学生和员工身份的转型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让餐饮企业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教学工
作中来,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
生产过程对接。
学校和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后,学生通过在教室和厨房之间转换学习,提前接触到烹饪领域的职业环境,熟悉酒店厨房工作的开展流程和规章制度,掌握各式菜品的制作标准及出品要求,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迅速进入员工角色,有
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声誉
学校的育人模式对毕业生的优劣程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毕业生的成绩
水平反过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声誉,两者相互作用。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
开展,在学校和餐饮企业的深度合作下,学生能够得到更多企业实习的机会,经
过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操作技能得到有效提升,毕业后的就
业率和就业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在学生和家长的口口相传下,学校的办学声誉
得以提高。
(四)有利于企业解决用工困境
由于餐饮公司有比较大的员工流动性,导致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增加。
通过现
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学校可以给餐饮企业长期稳定地提供学生进行
顶岗实习,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用工短缺的问题。
另外,在校生没有工作经历,
餐饮企业对实习生的培养教育就好比在白纸上作画,学生在经过企业培训后在实
习岗位上能更服从各项标准规定,使企业进一步解决用工困境的问题。
二、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运用
(一)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依据。
中职烹饪专业在构建现代学
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前,教师应当深入调查餐饮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
通过与企
业相关人员的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各个岗位的工作要求,明确企业对烹饪人才的
考核标准,然后根据调查到的数据资料,结合本专业的具体情况对现存的人才培
养目标进行调整完善,确定更加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使教学工作有所依据,方
向明确,更好地培养学生。
(二)制定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方式
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让烹饪专业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就业中得到更
多企业的青睐。
现代学徒制与“订单班”、“冠名班”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在于,它是以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作为前提,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联合传授下,
学生以技能学习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生对师傅的技能传承。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培养更加注重职业性和开放性,学生具有“学生”和“企业员工”的
双重身份,主要采用“教、学、做合一”,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实现学做合一。
(三)认真核定培养内容
在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学生在学校和企业具体要学习什
么内容,包括学习什么科目,每个科目学什么,哪个阶段学习什么内容等等,教
师应当在企业师傅的帮助下核定培养内容。
只有科学地定好培养内容,才能让学
生接受完整有效的培养。
首先,教师必须要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有清晰的思路,并
且能够准确认知培养方向。
其次,教师还需要基于烹饪技能的角度,重点培养学
生的职业技能,科学合理地的设计教学环节。
再次,教师在确认培养内容时,应
当基于校内教学和企业实践两个角度进行,发动其他教师来进行参谋,互相提出
具体的指导意见,最终确定一个最佳方案。
(四)优化教学过程与质量管理
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是现代学徒制育人工作的重要保障。
学生在餐饮企业以
学徒身份开展轮岗学习期间,教师除了要全面监管学生的日常表现,了解学生的
学习情况,还要充当学生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根据培养目标和内容及时调整
工作安排,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有效地完成实践学习。
学生在餐饮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日常评价,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教
师评价和企业师傅评价。
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学生的职业素养、操作技能水平及作
品标准等,通过细化指标的评价促进学生快速成长,全面提高职业能力。
(五)制定科学的考核方式
为了能够进一步优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烹饪专业教师还需要探索多
元化的考核方式。
现阶段,大多数中职学校都会应用普通的笔试形式进行考核,
这无法满足现代学徒制以技能培养为主人才培养需求。
一方面,校内教学阶段的
考核可以从实训技能和理论基础两个角度来展开;另一方面,学生在餐饮企业顶
岗实习阶段的考核,可以从实践应用这一角度来展开。
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考核方
式对学生展开具体的考核,构建一个更加全面、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
(六)形成全面的评价体系
在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反思自我,更有效地促进自我发展和进步,教师应当构建起全面、多元的评价体系。
例如,在项目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除此之外,还必须要有教师评价,
企业技师也可以亲临现场或者进行远程视频评价。
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让学生
正确认识自己的欠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让学生能够更加稳步的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通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和企
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可以让教师进一步明确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
烹饪教学过程,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共同引领下学
到更符合企业需求的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声誉,也为社会餐饮行业的稳步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明聪梅.浅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某中职学校在“公交驾驶”专业的具体实践[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440(12):266267.
[2]褚喜娟.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中职学校的实践探索——以焦作市职
业技术学校为例[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8,150(06):5456.
[3]蔡建华.中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试点为例[J].考试周刊,2017,(41).
[4]许长兵,张宝珍,徐海涛,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以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8):2627.
[5]沈卫青.中职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0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