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三单元 阶段贯通3 魏晋至隋唐时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本课结束
针对训练
1.下表是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其中的变化对社会政治
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扩大了统治基础
B.加强了中央集权
朝代 东晋 隋朝 唐朝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C.提高了官员素养
D.放宽了录取标准
朝代 比例
东晋 4%
隋朝 17.2%
唐朝 24.5%
北宋 46.1%
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
民族大迁徙
原因
与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
魏晋以来,北方几次统一,各族人民频繁交往;战 社会环境
乱期间,交往也始终存在
少数民族统治者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学习汉族 政治
的典章制度 内迁各族人民向汉族学习农业生产技术,汉族向北方各族 表现 经济 学习畜牧业经验 汉语逐渐成为北方的通用语言,西北少数民族的乐器、歌 文化 舞等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丰富了中华文明,为隋 影响 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基
2025年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 三
魏晋至隋唐: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
单 元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阶段贯通3
魏晋至隋唐时期

一 构建知识网络


二 线索纵跨横联
航 三 解题规范指导
构建知识网络
返回
线索纵跨横联
微专题1 历史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民族政策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封建化政策
从表格中的数据看,东晋时期寒门子弟入仕的比例较低,而隋、唐、北 宋时期,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渐上升,这是实施科举制的结果,扩大了 封建统治基础,故A项正确; B、C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录取标准发生了变化,而不是“放宽”,故D 项排除。
2.下表是关于五代时期各王朝政权状况的部分信息,表中信息反映出五
微专题2 唯物史观——隋唐时期制度创新的影响和认识
政治 制度
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完善了封建官僚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 有利于抑制门阀势力,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素质, 加强中央集权,稳定政局
影 经济
响 制度
租庸调制 两税法
保证了农时,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垦 荒,保障了政府的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 使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 收入;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是我国赋税制
典例分析
(2023·广东卷,3) 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
朝代 西晋 东晋
高门士族占比 48% 78.4%
宗室、外戚占比 19.1% 7.4%
寒人占比 32.9% 14.2%
上表的变化反映了 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 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B.豪强势力的膨胀
√D.专制皇权的弱化
解题过程 (1) 看图表头及出处: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 ——表 格主题是魏晋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情况。 (2)看图表中的项目:纵向看是从西晋至东晋;横向看有三个栏目:高 门士族占比;宗室、外戚占比;寒人占比。 (3)看图表中的数据:士族占比增加,比重相当大;宗室、外戚、寒人 参与中央决策的比例大为减少;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东晋门阀士族 掌握政权,门阀政治盛行的结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皇权。
√D.西域少数民族受到中原文化影响
西域的高昌“文字亦同华夏”“有《毛诗》《论语》《孝经》,置学官 弟子”,吐鲁番地区出土唐写本《论语郑氏注》残片,包括《雍也》至 《乡党》五篇,说明魏晋南北朝至唐朝时期,西域少数民族受到了中原 文化的影响,故选D项; 题干所提到的西域与汉族地区的文化交流不属于南北交流,是东西方的 交流,排除A项; 题干并未提到汉族地区受到西域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影响,所以不能得 出“民族交融”的结论,排除B项; 题干能够体现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族际交流,但并不能体现出文化整 合,排除C项。
对点训练 1.(2024·河南九师联盟联考)《北史·西域传》载:“(高昌)文字亦同华夏, 兼用胡书。有《毛诗》《论语》《孝经》,置学官弟子,以相教 授。”1972年,吐鲁番出土开元四年(716)唐写本《论语郑氏注》残片, 包括《雍也》至《乡党》五篇。据此可知,魏晋以来 A.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密切 B.民族交融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C.族际流动与文化整合加强
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军事 制度
募兵制
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建立一支强有力 的军队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 认识 沉的民族禀赋;制度创新要适应本国国情,顺应生产力的发展,
符合历史潮流
对点训练 2.(2023·湖北名校联盟联测)税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各朝统治 者都十分重视国家税收,下图为唐朝部分年份的税收变化。据此可知 A.土地兼并问题得到解决 B.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加强
√C.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加
D.工商业税收的比例大幅提升
两税法实施后,货物、谷物形式的 税收大幅提高,增加了政府财政收 入,故选C项; “得到解决”不合史实,两税法后 土地兼并问题越来越严重,排除A项, 两税法后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减弱,排除B项; “工商业税收的比例大幅提升”不合题意,821-824年相比于780年略 有下降,排除D项。
代时期
朝代
建立者
王位继承情况
存在时间
后梁
朱温
次子杀父继承
17年
后唐
李存勖
养子杀父继承
14年
后晋
石敬瑭
死后传位侄子
14年
后汉
刘知远
病逝传位幼子
4年
后周
郭威
病逝传位养子
10年
A.王位大都是非法继承 C.儒家伦理道德已尽失
B.开国君主皆死于非命
√D.战争多发且政治混乱
根据图表中的“王位继承情况”可知,在子杀父以及继承者年龄、血 统等问题,根据图表中的“存在时间”可知,政权存在时间普遍较短, 这表明政局动荡,政权更迭频繁,故选D项。
返回


规 范
“数据表格”类选择题


规律总结
历史表格用准确的数据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某一领域的变化。由于表格 清楚、简洁并容纳了大量的历史信息,颇受命题者青睐。
解题技巧:(1)“三看”:①看图表头及出处:确定历史事件、现象所处 历史时期;②看图表中的项目: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 ③看图表中的数据:观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 (2)“四注意”:①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的语言;②注意时间变化与 数据变化的关系;③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④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 (3)具体操作: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 势”;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