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2 突出文体特征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个层面,可以理解为被高速度、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绑 架”的一种机械的人生,人们为了“跟上”机器的节奏、赶 上社会的步伐,而不得不“赶时间”“赶地铁”“赶考试” “赶应酬”。 材料让人们反思“在分秒必争中,莫忘岁月”,由此可以从 以下角度立意:快与慢的辩证思考;“慢”生活的价值等。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
课案4 议论文论据使用的技巧 常见的论据主要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是对客 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 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 是这个道理。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 等等。理论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 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它包括经典性的著作和权 威性的言论,以及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等。
④集中。在一篇议论文中,只能提出一个中心论点,全篇文 章始终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展开论述,把道理说深说透,从根 本上解决问题。 ⑤深刻。文中提出的论点,应该是作者深入事物本质的、揭 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的见解。 ⑥新颖。对同一事件或事物,要有自己独到的观点与看法, 要能发掘其中最新、最有特色的内涵;要能挖掘出问题中隐 含的更有现实意义的观点。
(2)社会现象入手法 从人们关心的社会现象入题可以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并 且,文章合为时而作,增强了议论文本身的社会性,给人深 刻的印象。例如: 当成王败寇的思想深入人心,当你死我活成为竞技场上的常 态,当互利思想在嘲笑和讽刺中贬值……我们的社会,这个 文明社会,弥漫着与之不相称的“血腥味”。我们的社会, 在病态的竞争中发展。
人生应当清澈明朗做你愿意做的事爱你愿意爱的这是2014年高考湖北卷满分作文做你所想爱你所爱的开头运用假设式排比句式整齐用词新颖列举了做你所想爱你所爱的三种情况富有文采入题顺畅自4引用名言诗文法引用名言诗文足以显示作者深厚的语文积累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使文章有意蕴
专题二 突出文体特征
课案3 议论中的论点与分论点 一篇文章的论点一般说来只有一个,即中心论点。当然为了 中心论点的确立,又需要有其他的分论点佐证中心论点。 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 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 高度概括和集中,是议论文的灵魂,起着统帅全文、纲举目 张的作用。确定论点以及怎样引出论点是写好议论文的前 提。
二、分论点的设置技巧 1.设置分论点的方法 (1)并列式设置 ①概念分类法——是什么 一般而言,一个论点往往有一个最核心的概念,而且这个核 心概念在不同背景下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因此,在写作过 程中如能从“是什么”的角度切入,进而对这个核心概念在 特定背景下的丰富内涵进行挖掘,并用“A是什么”或“什 么是A”的句式进行分类列举,那就可以生发出许多比较具 体和贴切的分论点来。
2.设置分论点应注意的问题 (1)扣得住(扣住中心,扣住题目)——分而不离。 (2)分得开(多角度、多方面)——分而“多彩”。 (3)排得顺(要有一定的顺序,如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等)—— 分而有序。
3.分论点在文中的安排技巧 (1)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 (2)分论点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内。 (3)分论点句子的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 比段(多指并列式分解)。 (4)分论点的表述要把中心论点或标题或材料中的关键词嵌 入其中,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当材料中的双方选手以一种双赢的方式全都顺利过桥时,我 看到了这种双赢身后所散发出的迷人的理性光芒与人文气 息。双赢,是成功的另一种方式与结果。 这是2014年高考全国卷Ⅰ的满分作文《双赢让成功更绚丽》 的开头,从我们的病态竞争现象入题,结合作文所给材料申 明论点,增强了论点自身的社会意义。
(3)巧用排比、比喻法 巧妙而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能给语言增添许多风采。作 文开头常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引出论点。例如: 若你喜欢溪流,就该登上山顶看汩汩的泉水从脚边流淌出生 命的宇宙;若你喜欢大海,就该借着浪板踏在浪尖上飞翔吟 唱;若你喜欢冰原,就该踏上棱镜样的湖面看天陆一色白雪 茫茫。人生应当清澈明朗,做你愿意做的事,爱你愿意爱的 人。
(2)递进式设置 这种方法,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 排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 么,③怎么样。是前面三种方法的复式组合。当然,也可选 择“是什么——怎么样”或“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进 行。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显得思路缜密,内容充实,但同时 也会使文章招来“面面俱到、泛泛而谈、重点不突出、分析 不透彻”的责难。因此,运用这种“复式组合法”架构文章 时,必须严格遵守“内容有主次之别,处理有详略之异”的 原则,并尽量保证在设置分论点的过程中体现这一原则。 如中心论点: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如 2014 年江西卷作文《探究,路曼曼其修远兮》的中心论点: 真正的探究性学习的推广,任重而道远。 分论点①:探究之路曼曼,是因为硬件缺乏。 分论点②:探究之路曼曼,是因为教育方式“穿新鞋走老 路”。 分论点③:探究之路曼曼,是因为唯分数至上的高考指挥棒 在作祟。
③途径分类法——怎么样,怎么办 途径分类法主要是回答方法、途径方面的问题。它以论点中 所倡导的行为结果为出发点,通过对催生该结果的条件、追 求该结果的方法、获得该结果的途径等的分析,实现对文章 内容的深化。通常情况下,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考生避开“言 必谈为什么”的俗套,从而使得所写的文章别有一番新意。
这是2014年高考湖北卷满分作文《做你所想,爱你所爱》的 开头,运用假设式排比,句式整齐,用词新颖,列举了“做 你所想,爱你所爱”的三种情况,富有文采,入题顺畅、自 然。
(4)引用名言、诗文法 引用名言、诗文足以显示作者深厚的语文积累,增加文章的 文化内涵,使文章有意蕴。达到言约意丰、权威夺人的效 果,对作文获得高分也能起到积极的影响。例如: 孙中山说:“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 日。”将心灵安放于所向之事,倾注全身力量执着向前,才 能成就一路绮丽的风景。 这是2014年高考湖南卷的满分作文《心之所安,一路风景》 的开头,引用孙中山的名言,增强了论证力度,给人强烈的 震撼。
如2014年江苏卷优秀作文《青春永不朽》的中心论点:青春 永不朽。(“青春”为核心概念) 分论点①:叛逆而求索的青春不朽。 分论点②:智慧激发智慧的青春不朽。 分论点③:审美有创新的青春不朽。
②因果分析法——为什么 因果分析法既是一种论证方法,也是一种设置分论点的具体 方法。作为设置分论点的方法,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 的问题。这里的“因”是分论点,“果”是中心论点,是在 中心论点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日常生活中,凡 条件,就必有主客观之分;凡原因,就必有内外主次之别; 凡影响,更必有大小正反之异。如果能根据这样的思路去辨 析、思考,那么,即便是再简单的“为什么”,我们也能寻 出丰富多彩的答案来。
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分)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木心的一首 《从前慢》打动了很多人的心;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 分秒必争,不肯输了人生岁月。
【立意提示】 材料将“从前慢”与眼下愈来愈快的世界、 生活相比,从前的“慢”透着人性的静美、朴素、浪漫、耐 性等。而“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分秒必争,不肯输了人生岁 月”,这句话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层面,分秒必 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非常可取的,人生苦短,为了 实现理想、人生价值,必须与时间赛跑;
(5)对比引入法 运用对比引入法,可直接帮助人们判断是非曲直。辩证说 理,对比鲜明;判断曲直,深刻有力。例如: 黑白胶片,曾经是一代人梦想与美好记忆的见证,它记录下 的是人生不同寻常的瞬间,但却在每次翻看照片时渐渐泛 黄。数码技术能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但却在快速浏览与更 新中稀释了人们的美好。所以,我们应当为传统注入时代之 美,为现代加入传统之媚。 这是2014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兼传统,容现代》的开头 段落,通过黑白胶片和现代数码技术的对比,突出各自优 劣,提出了兼容并蓄的观点,论点辩证、全面。
因为正是由于这种种麻烦逼着摄影师在按下每一次快门之 前,都能够仔细深入地观察被摄物体,用心思考,因而每一 张逐渐显影的照片背后都有一段值得慢慢回味的记忆。 这是2014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用心观察与记录》的开 头,通过当今的一种现象设问,启人深思,引出论点。
(7)卒章显志法 有的文章在对论点进行了论证之后,结尾才运用议论性的语 句点明题旨,水到渠成地归纳出中心论点,戛然而止。这种 方法在一些议论性散文中较多见,但是有一定风险,运用时 要慎重。但是运用得当,可以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会给阅 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
分论点①:生活丰富多彩是指生活不应是一种模式。(是什 么)(次) 分论点②:符合人的本性(人有多方面的精神需要),有利于 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 性。(为什么)(主) 分论点③:要会工作,也会休息;培养多方面的生活情趣; 社会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怎么样)(次)
一、中心论点的要求与设置 1.中心论点的表述 (1)中心论点的要求 ①正确。写议论文的目的是为了宣传真理、明辨是非、分清 正误、区别美丑,所以,思想观点正确是首要的。 ②鲜明。作者在文中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毫不 含糊地说出自己的见解,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准确理解。 ③严密。论点的表达必须周密严谨,无懈可击,不给持有异 议的人以可乘之机。
【立意提示】 这是一道体现社会发展状况的作文题目。材 料以大数据为背景,给出两类人对当前社会发展的认识。具 体立意时,可从以下角度进行: (1)片面,会失去真实。大数据时代,因为统计方法仍然达 不到尽善尽美,想要得到完全准确、绝对真实的信息,是很 困难的事情。
(2)拒绝盲目,呼唤理性。盲目,会让我们对生活失去准确 的判断;理性,会让我们对社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只有不 断追求理性,才能逐渐摆脱盲目。 (3)方法科学,才能使方向正确。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世 界、认识生活,就能得出正确的方向。反之,只能让我们陷 入迷茫,身处“孤岛”。
大数据时代来临,给人们带来海量信息,也让人们困于 数据迷信。
有人认为:数据背后的原因不再重要,人们只需要知道 数据之间有统计相关性就行。
也有人认为:通过统计数据来认知现实世界从来都不能 尽善尽美,现实中存在的样本误差和偏差等种种“陷阱”, 不是单单依靠更大、更新、更快的数据就可以解决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 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中心论点的形式 首选单句形式,且是判断句或肯定句,尽量不用复句,复句 容易走题。 (3)中心论点的位置 一般有四个:题目、开头、中间、结尾。对于考场作文来 说,以开头和结尾居多,即所谓的开门见山和卒章显志。
2.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 (1)开宗明义法 简洁明了,能统摄全文。例如: 古人云:“变则通,通则久。”亦云:“团结力量大。”这 里的变,指的是思维上的转变,即突破惯性模式;而团结, 亦不仅仅是指与队友合作,更要与对手合作。 这是2014年高考全国卷Ⅰ满分作文《创新+合作=成功》的 开头,引用名言解释变与通,进而引出中心论点。从古语中 汲取智慧,解释自己的观点,既能限定自己的论点,又能起 到较好的论证作用,可谓“一箭双雕”。
(6)设问作答法 这种方法是先提出一个问题,让人思索,然后给出答案,指 明论点。这样提出论点,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例如: 如今数码相机已经十分先进,人们能以极低的成本获得大量 的照片。然而,有人又重新拿起胶片相机,不顾一卷仅三十 六副胶卷的超低容量、几十元的高昂成本,甚至暗房里费心 劳神的冲洗过程。这是为什么呢?
(3)对比式设置 这种方法就是把中心论点分成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如, 中心论点:进和退之间,往往涵盖着中国人处世的尺度。 分论点①:进勇,退智。 a.进是一种势如破竹、一往无前的信念。进是大勇。 b.退是一种深沉的退让、睿智的收敛。退是大智。 分论点②:然而进和退是有度的。 c.进无度,是愚蠢。 d.退无度,是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