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细胞形态检查发现淋巴瘤细胞对诊断淋巴瘤的应用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腔积液细胞形态检查发现淋巴瘤细胞
对诊断淋巴瘤的应用价值
2.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宁夏银川 750011
[关键词]淋巴瘤;胸腔积液;细胞形态学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

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

但是由于淋巴系统的分布特点,使得淋巴瘤几乎可以侵犯到全身任何组织和器官,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 )就是其中表现之一[1]。

但是因为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中恶性细胞的阳性率较低,或者由于恶性细胞可能难以与反应性淋巴细胞区分,因此准确诊断在临床上往往是一个挑战。

本病例是一例在胸水中发现淋巴瘤细胞的病例,因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有创的病理组织检查,最终从胸腔积液细胞形态检查中得以诊断。

这个病例使我们提高了对淋巴瘤的认识,同时重视胸腔积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特别是早期多次检查,对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起到非常重要的帮助,也极大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可能。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病例为宁夏中西医结合医院2023年诊断的1例新冠病毒阳性患者的病历资料。

女性,88岁,咳嗽咯痰半月,加重伴胸闷气短6天入院,患者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黄白色粘痰交替出现,夜间咳嗽剧烈,影响休息,伴畏寒,多汗,体温未监测,自服“止咳化痰”药物(具体药名不详)治疗,上述症状未见好转。

6天前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乏力及纳差,且逐渐加重,无头痛及头晕,无流涕及鼻塞。

无意识改变,无恶心、呕吐,无腹痛及腹泻。

胸部CT:肺间质性改变,双肺炎症,双侧胸腔积液,左侧显著,左肺多发亚段肺不张。

实验室检查:WBC:22.13x109/L,HGB:73g/L,PLT:42x109/L,TP:53.2g/L,ALB:27.3g/L,BUN:8.34mmol/L,UA:507.4umol/L,
CRP:64.4mg/L,SAA:41.1mg/L,PCT:1.03ng/L,IL-6:49.7pg/L。

胸水常规检查和脱落细胞学检查:
1.2 方法
1.胸水常规检查肉眼观察送检标本外观,XN-1000体液模式计数细胞数,离
心后上清液做李凡它实验。

2.细胞形态学检查取10 mL于离心管1 500 r/min离心10 min,弃上清,取沉淀物涂片2张,瑞-姬染色、镜检观察。

2.结果
2.1 常规检查结果:黄色,轻度浑浊,有凝集,李凡它实验:(阳性),有核
细胞计数:2210X106,单个核:97%,多个核3%。

2.2细胞形态学检查:有核细胞量多,异见异常淋巴细胞,此类细胞呈散在
分布,胞体明显大小不等,胞浆量丰富透亮,染淡蓝色,无颗粒,核质比明显增大,部分细胞有大小不等的空泡,细胞核偏大、不规则,有母子核、双核、多核
现象,核染色质细致疏松,核仁明显,数目2-5个,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背景可见少量红细胞、小的成熟淋巴细胞及大小不一且核型不规则的裸核细
胞和涂抹细胞。

分类:异常淋巴细胞70%,淋巴细胞20%,间皮细胞3%、巨噬细
胞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3%,。

图1(X1000)
图2(X1000)
图3(X1000)
图4(X1000)
结合其他检查
影像检查:左侧锁骨下低密度灶,右侧锁骨下区及腋窝多发淋巴结肿大。


右叶低密度灶,腹部软组织密度肿块。

细胞形态学报告: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和B超检查,并查找翻阅大量
图谱文献[3][5],最后胸水细胞形态学检查报告为:查见大量异常淋巴细胞,此类
细胞胞体明显大小不等,胞浆量丰富透亮,染淡蓝色,无颗粒,核质比明显增大,部分细胞有大小不等的空泡,细胞核偏大、不规则,有母子核、双核、多核现象,
核染色质细致疏松,核仁明显,数目2-5个,考虑为淋巴瘤细胞,请结合病理、
流式细胞技术、免疫及遗传学检查进一步定性定型[2]。

很遗憾的是,该患者年龄较大,症状较重,经对症治疗后呼吸道症状有所缓解,住院8天后转上级医院治疗,经病理检查,诊断为淋巴瘤且腹腔浸润。

患者
随后放弃治疗,出院三天后于家中离世。

1.讨论
胸腔积液找到淋巴瘤细胞能否作为淋巴瘤的诊断标准之一?
首先了解一下淋巴瘤的分类及现有的诊断标准[6]。

淋巴瘤的分类如下:第一、霍奇金淋巴瘤(HL),主要的患病人群偏年轻;第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这类各个年龄阶段都有,老年人较多,治疗上也
较简单,以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为主。

NHL发病率远高于HL,它在组织病理
学上有100多种。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根据不同的淋巴细胞起源,分类为T细
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和NK细胞淋巴瘤,,最常见的是B细胞淋巴瘤,又可分
为高度恶性、中度恶性和低度恶性淋巴瘤。

高度恶性主要是侵袭性淋巴瘤,占
比在40%左右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又分为生发中心来源
和非生发中心来源。

淋巴瘤诊断标准:病理学检查一直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

尤其是对
于初诊患者,主要是依靠对病灶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但还是要结合体格检查、影
像学和PET-CT、血液生化检查以及血液、骨髓检查结果作综合分析和判断才能最
终做出诊断。

胸水脱落细胞一旦检出大量淋巴瘤细胞,说明该淋巴瘤已经处于中
晚期,并且恶性程度比较高。

由于胸腔积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全国普及率低,发
展不均衡,缺乏相应的检验人员,且检验水平参差不齐,标本制作操作不规范,
报告格式及诊断标准不统一,所以胸腔积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没有得到全面推广,
也没有得到临床的足够重视,这也是临床诊断的一个漏洞和一大损失。

但是浆膜腔积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第一,经济实惠,检查
费用低,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受到患者亲睐。

第二,标本取材简单易行,创伤小。

第三,需要的设备简单,一台显微镜就可以开展工作,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第四,检查结果可以快速出来,一般几个小时或者24小时内检查结果就能报告给临床。

第五,快速定性,通过典型的细胞形态,提示病变是炎症性质还是肿瘤性质,很多时候可以一锤定音。

据统计,许多医院及实验室对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不重视,存在不少质量问题和报告漏洞。

腔积液细胞学诊断具有简单易行、快速实用、微创、可重复检查等优点,细胞学图文报告新模式实施了标准化操作,保证了标本质量,推片和瑞氏-吉姆萨染色后有形成分色泽鲜艳、结构清晰,使细胞学图文报告既丰富了临床基础检验内涵,又弥补了传统常规体液检验及病理液基技术的不足,为胸腔积液诊断提供了重要佐证,对有胸腔积液患者的早期诊断、预后监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4]。

虽然在胸腔积液细胞涂片中发现异常细胞对肿瘤、淋巴瘤的准确分型诊断还存在一些困难,但是却很快明确了积液性质,同时为临床明确了诊断方向,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影像学检查,最终明确诊断并不困难。

根据浆膜腔积液形态学检查的优势,相信未来浆膜腔积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必将成为和病理、影像检查同等重要的诊断检查项目,期待这一技术得到普及,惠及更多患者。

[参考文献]
1.胸腔积液诊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细胞病理学特征分析[J]中国癌症
杂志2020,30(9):712-717
2.以胸腔积液为首要表现的淋巴瘤1例[DB/OL]中国临床案例数据库,
2022(2022-07-30)
3.浆膜腔积液图谱新解及病例分析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2018年1月第
一版 177-178
4.结核性积液细胞图文报告结果评价检验医学 2020年11月弟35卷第
11期
5.体液细胞形态诊断案例精选科学出版社
6.淋巴瘤诊疗规范: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20年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