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西部优势劣势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部优势与劣势分析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
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
同时,西部地区与蒙古、
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
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
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
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左右。
该地区虽然地
域相当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稀疏。
除汉族以外,西部地区有44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优势
1矿产资源
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矿产、土地、水、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而且
开发潜力很大,这是西部形成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
首先西部具有显著的矿产资源优势,虽然部分矿产资源的开发成本较高,但是
矿业开发已经成为西部重要支柱产业。
西部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天然
气和煤炭储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高达87.6%和39.4%。
四川和新疆都可以
算我国的天然气之都,,其中贵州的煤炭全国储量排在第4吧,全省的煤矿比整个江南地区还多被称为西南煤海,
2土地资源
同时,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丰富。
西部不仅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而且拥有较高
的人均耕地面积和绝大部分草原面积。
西部土地面积占全国的71.4%,人均占
有耕地2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倍。
总体上看西部地区山地面积比例高,
没有大规模种植粮食的优势。
西南和西北在自然条件上也存在差异,西南地区
有充足的雨水、多气候带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光照充足;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高原自然气候条件。
因此,西部地区适合发展适应本地土
地资源和自然条件的特色农业。
西部的部分地区也有生产粮食的优势,如四川
和陕西汉中地区等。
3水能资源
由于我国地貌类型由西向东呈三级阶梯状,而且西部地下水天然可采资源丰富,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其中西南地区占全国的70%。
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而西北地区缺水。
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西南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是西南地区
的宝贵财富,为工农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
4旅游资源
西部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具有资源类型全面、特色与垄断性强、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特点。
世界闻名的景观包括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高原圣湖、羌塘野生动物园、浩如烟海的大漠戈壁、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此起彼伏的广阔牧场、雄伟壮阔的祁连冰川、波涛汹涌的九曲黄河、山水洞林
石一体的喀斯特地貌、秀丽壮观的长江三峡等等. 从人文资源看,西部是多民族居住区,也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
举世闻名的人文景观包括世界奇迹秦始
皇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石窟文化艺术宝藏、万里长城遗址、华夏远古文明轩辕
黄帝陵、古丝绸之路、古文明城市遗迹、元谋人遗址、藏文化代表布达拉宫和
大昭寺,以及数不胜数的宗教文化场所等等。
总之,西部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多样,气候差别明显,动植物种类千变万化,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绚丽多姿、富有魅力,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通商交融
的历史悠久璀璨,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形成了极具开发价值的自然、人文旅游
资源。
目前既存在着旅游业落后、旅游资源大量闲置的问题,也面临着经营粗放、保护不力甚至人为破坏的威胁。
虽然他有这些优势但是我们不能就断定他是一个很值得投资的地方因为影响投
资环境的主要因素他有几个方面,一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总量水平其中突出因
素为人力资源、经济总量、金融和交通运输等;二是人均社会经济水平,对投资环境的影响在,其中以经济结构、城市化、信息化、卫生医疗条件尤为突出;三是人居环境,对投资环境的影响,其中影响较为突出的是城市公共设施、居住条件和收入水平。
劣势
1人力资本
西部地区总体上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的人力资本差距、知识和技术差距。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不足,突出表现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西部地区也有少数
城市的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如西安、重庆、成都等。
与人力资本不足密切相关,西部的知识和技术能力普遍薄弱,而且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少数大中型城市。
除吸收知识能力与东部差距不大外,西部综合知识发展程度、人均专利授权数
和获取知识能力分别仅相当于东部的35%、30%和14%。
但是从局部看,西部
部分城市和地区存在一定的优势,如西安、重庆、成都等等。
2基础设施
西部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一是通信设施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
中部地区存在明显差距。
由于通信设施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对于交通和地理处于劣势的西部地区来说,通信设施落后成为西部
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二是交通设施的密度稀,通达深度差,公路网等级低。
总体上,西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硬环境尚不完善。
3生态环境
西部生态环境不仅对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整个中国的
社会经济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西部是中国主要河流的发源地,是国土的腹地
和屏障。
但是西部的生态状况令人堪忧:生态普遍脆弱,总体生态状况在恶化;城市环境污染严重,污染治理水。
平低;西部生态和环境问题严重,对中国整
体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研究表明,生态环境处于强度脆弱和极强脆弱状态的15
个省份中,有5个属于中部,其余10个全属于西部。
西部生态环境的严峻状况,必然对西部以资源采掘和加工为优势产业的产业结构提出严重挑战,迫切要求
西部地区按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正在并将继续向西部投
入巨资进行生态建设,这对改善西部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促进西部的经济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分类
一类城市投资环境区
包括成都、重庆、西安三个超大城市,是全国性综合城市,经济综合实力强,
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发展水平等分居西部城市前三位;高校云集,科研
实力、科技创新能力强;基础设施、政策法规完善,市场容量大,市场机会和
就业机会多,城市辐射范围广,区位条件优越区际联系紧密;劳动力素质较西
部其它城市高,对外资的吸引能力大,是西部投资环境最好的地区,也是各城
市中投资的最优区位,属西部城市投资的一级区。
但随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
人口规模过大,经济集聚效应强化,造成城市拥挤和土地利用紧张,城市环境、居住和生活条件普遍不高。
今后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的思路:在现有的基础上,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政策法规制度,提高市民素质,利用科研优势,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
二类城市投资环境区
包括昆明、乌鲁木齐、兰州、贵阳四个省会城市。
大区性中心城市,区位条件
比较优越,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较高的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发展水平;
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仅次于一类区,有较大的市场容量和较高就业机会,经济
辐射范围较广,各类指标在西部城市中居前列城市综合得分大于0,但综合因子得分普遍不高,仅在居住及居民生活质量等指标具有一定优势。
该类城市投资
环境次于重庆、成都、西安,属西部城市投资的二级区。
今后发展的思路:加
大对交通运输、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区际联系;加强环境的综合
治理,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把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
三类城市投资环境区
包括西宁、绵阳、克拉玛依、咸阳、银川I、攀枝花、内江、宝鸡、自贡、宜宾、南充、泸州、德阳、曲靖、石嘴山、乐山、六盘水、白银、遵义、天水、汉中、渭南广元、铜川、遂宁。
除西宁和银川属省会城市外,其余均
为地方性中心城市,且多为专业性城市,发展方向单一,自我服务倾向比较严重,不能与周边地区保持紧密联系加剧西部城市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该类城
市在经济实力、经济规模、经济效益,及科研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市场容量、就业机会、区位条件等均较大城市弱,城市综合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较低(均小于0),且低于西部大中城市平均水平。
投资环境在西部评价城市中居后列,属
西部城市投资的三级区。
由于各城市的区位差别,城市赖以发展的资源组合及
要素配置有异,造成投资环境的内部差异新兴的工业城市和交通旅游城市较之
一般工矿城市和非工业城得分高,投资环境较为优越;西南地区城市普遍较西
北地区城市投资环境好。
今后发展的思路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完
善和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利用自身优势,重点培育地方某一种或几种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从而使产业结构高级化;完善地方法规政策,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市民素质和地方政府的管理水平。
而川陕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关键是人力资源丰富,尤其是高校在成都和西安的集中度较高,显示出强劲的科技实力,劳动生产率高,工业化速度快。
从上面可以看出, 1997~2003年期间,西部的川渝与陕西的经济增长水平和工业发展速
度都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西部地区内部来看,川渝的工业增长速度不及陕西,
但从工业潜力来看,重庆新产品总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9%,远远高于陕西8·2%的水平。
四川新产品总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达14·7%,也高于陕西省的水平,说明川渝经济创新能力在西部首屈一指。
投资环境决定经济效率,因此,西部深度开发,需要培育以川渝和陕西为中心的西南、西北经济增长极,走工业快速发展之路。
四川资源丰富、工业体系较为完整、科技实力雄厚,因此,可以通过传统产业、资源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共
同发展,促进工业化进程;陕西历史文化悠久,科研实力雄厚,因此,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等促进其工业化进程。
而一个区域产业能否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资本能否有金融资本的强力支持。
研究表明,资本、技术与劳动力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但资本是技术与劳动力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金融是区域开发与经
济增长的“助推器”。
因此,西部投资环境改善的最关键环节之一,是建立西部
金融中心。
迄今为止,西部区域开发取得了相当成绩,但投资环境的改善不尽如
人意,尤其是融资环境的改善与经济发展节奏不相吻合。
因此,西部开发离不开
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而西安与成都,尤其是成都是西部金融环境最好的城市。
二三类区域投资环境改善的关键在于采用差异性策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加快改善西部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改善投资硬环境
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铁路、天然气管道干线建设;加强电网、通信和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放在突出位
置。
4.2 充分重视改善西部投资软环境
硬环境的改善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较长的时间才能奏效,并且硬环境效能的发挥常常取决于软环境的质量与完备程度。
因此,对于西部来说,能够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尽快做到的就是创造一个有竞争力的投资软环境。
第一,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培养高素质人才。
第二,加大国家优惠政策力度,实
施“投资补贴”政策。
第三,深化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好国
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
第四,西部各省及各地市可按年度制定投资环境改善进度计划,明确目标责任制,落实措施,考核监督到位,建立西部投资环境监测评估指标体系,保证本地区的投资环境得到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