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市汇川区高坪中学高一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遵义市市汇川区高坪中学高一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 下图为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2. 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23. 图中b 处的气候特征是
A. 炎热干燥
B. 高温多雨
C. 温和干燥
D. 温和湿润
参考答案:
22. B 23. A
22. 由图中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低纬的风向左偏,可以得出此半球为南半球,a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应为南半球西风带,所以B正确。

23. b处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的大陆中部,即澳大利亚中部地区,为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2. 在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的现象,新建住房不断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

下图为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模式图,其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全村、村中心及村周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到P点时,全村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B. 到N点时,村中心和村周边住人宅基地的变化趋势相同
C. 到R点时,全村宅基地的废弃和闲置最为严重
D. 到M点时,村中心住人宅基地面积减少趋势开始逆转
8. P到T时间段内,导致全村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B.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C. 农村宅基地面积减少
D. 城市化的持续推进
参考答案:
7. A 8. D
试题分析:
8. P-T时间段内该村人口减少,是随着城市化发展人口迁移城市造成的;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会吸引外出的人口回村,而不是人口减少;农村宅基地面积并没有减少。

选D正确。

3. 在2012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

据此回答4-5题。

4.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A.太阳耀斑爆发B.太阳爆炸C.太阳辐射增强D.太阳辐射减弱
5.该“喷嚏”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可能包括
A.短波通讯中断B.信鸽丢失
C.指南针失灵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参考答案:
AD

4. 有关天体的正确叙述是
A.天体是宇宙一切生命物质的总称 B.星际物质也是天体
C.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 D.人造卫星和飞机都是人造天体
参考答案:
B
5. 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的丰欠歉程度的主要指标
A.多年平均降水量 B.多年平均蒸发量
C.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 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参考答案:
D
6. 某地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当地有太阳直射现象以北无直射现象,这点是()
A.23°26′S,160°E B.23°26′N,160°E
C.23°26′S,20°W D.23°26′N,20°W
参考答案:
D
7. 2012年6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海南省设立地级三沙市。

三沙市石油资源丰富,图12为“三沙市海上油气田地质构造及开采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28-29题。

28.图中海上油田所在的位置属下列哪种地质构造
A.背斜B.向斜 C.地垒 D.地堑
29.③②①层可能储存的物质分别是
A.天然气、水、石油 B.水、石油、天然气
C.石油、天然气、水 D.天然气、石油、水
参考答案:
28.A 29.D
8. 下图为“马太效应”示意图。

“马太效应”指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现象,占世界人口1%的富人掌握着世界上35%的财富。

下列关于“马太效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马太效应”会提高人类的平均生活水平
B.“马太效应”会降低现有资源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C.富国有义务在环境问题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D.全球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越强,贫困群体的生活越艰难
参考答案:
A
9. 下图表示“木桶效应”,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资源种类,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
“短板”是
A.土地资源 B.淡水资源
C.热量资源 D.能源资源
参考答案:
B
10. 下图是某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3~4题。

3、阶段 I 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A.初级阶段 B.加速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
4、阶段II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交通通达性差②地价昂贵③污染严重④远离商业中心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3.B
4.D
11. 下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氮
B.黑子、耀斑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C.太阳活动周期大约是17年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参考答案:
B
12. 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全年都可生长农作物,主要原因是
A.1月平均气温>0℃ B.1月平均气温≥25℃
C.湿润地区水分有余 D.植被均为常绿阔叶林
参考答案:A
13. 读理想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表示热带雨林气候,其成因是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其降水类型主要为锋面雨
B. 乙表示盛行西风带,④⑤两种气候类型在大陆东岸也有分布
C. 图中甲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由图中所处位置可判断北半球正值夏季
D. 丙处往往形成著名渔场,其成因主要是上升补偿流带来了丰富的饵料
33.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自然带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自然带为热带雨林
B. ③处自然带为亚热常绿硬叶林带
C. ⑤⑥所代表的自然带类型不相同
D. 影响图中①-②-③-④-⑤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参考答案:
32. C 33. D
33. 图中①处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A错误;③处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B错误;⑤⑥气候虽不同,但⑤⑥所代表的自然带相同,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错误;图中①-②-③-④-⑤自然带变化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主导因素是热量,D正确。

故选D。

14. 下面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
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

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

结合相关知识回
答下列各题。

21. 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2. 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①岩浆侵入②地壳运动③外力作用④火山喷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参考答案:
21. B 22. A
试题分析:
21. 依据左图中的地壳物质循环图中的箭头指向,因只有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所以乙为岩浆岩,丁为岩浆,甲和丙则为沉积岩和变质岩;而巨蟒出山是花岗岩石柱,花岗岩属于岩浆岩。

故选B。

22. 花岗岩是岩浆向上侵入的过程中冷却凝固形成的,因此形成于地表以下,然后由于地壳的上升运动,使其地势变高,后又经外力的侵蚀而出入地表,形成巨蟒出山的景观。

与④无关。

【知识拓展】岩石分类
15. 读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面小题。

17. 若图中出现锋面天气系统,则锋面出现的位置及锋面的类型是( )
A. ①—冷锋
B. ②—暖锋
C. ③—冷锋
D. ④—冷锋
18. 下列有关图中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蒙古地区一定出现沙尘暴天气
B. 天津将可能出现降温和阴雨天气
C. M点的气压值为995百帕
D. ④处风力较②处小
参考答案:
17. C 18. B
试题分析:
17. 锋面出现在低压槽内,图中四条线,只有③线位于低压槽内,又因③的两侧风向是高纬度的冷气流吹向低纬的暖气流,所以该锋面是冷锋。

故选C。

18. 低气压控制内蒙古部分地区,易出现阴雨天气,不一定出现沙尘暴天气;M处为高压,气压值应为1015 hpa;④处比②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而天津将受到冷锋的影响,将可能出现降温和阴雨天气。

故选B。

16. 读“京津冀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城市规模等级最高的一组是
A. 北京承德
B. 北京秦皇岛
C. 北京天津
D. 唐山保定
8. 下列关于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 邯郸比唐山的服务范围大
B. 北京的服务范围最大
C. 天津比秦皇岛的服务范围大
D. 张家口比石家庄的服务范围小
参考答案:
7. C 8. A
7.图中显示,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四城市人口在200
万以上,秦皇岛、张家口、保定、邯郸
四城市的人口在100万~200万之间,承德、保定等城市的人口在50~100万之间。

因此图中城市规模等级最高的一组是北京和天津,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

8.城市规模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图中显示,邯郸的人口规模在100~200万之间,而唐山的人口规模在200万以上,城市规模等级邯郸比唐山低,因此邯郸比唐山的服务范围小,A表述不正确,但符合题意。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市人口规模在本区域最大,为我国首都,因此北京的服务范围最大,B不符合题意。

图中显示,天津比秦皇岛城市规模等级高,因此天津比秦皇岛的服务范围大,C 不符合题意。

图中显示,张家口比石家庄城市规模等级低,因此张家口比石家庄的服务范围小,D不符合题意。

17. 下列人类活动中可能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大面积砍伐巴西热带雨林 B.沿海国家的填海造陆
C.东北排干湿地,开垦荒地 D.广西开辟梯田,发展茶园
参考答案:
A
18. 201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为69 079万人,乡村人口为65 656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上年末提高1.32个百分点。

下表为我国历年的城镇人口比重变化表,据此完成48~50题。

48
A.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B.人口规模的逐年扩大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D
.国家对城市建设的日益重视
49.题中材料反映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A.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升
B.我国的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
C.我国已经完全实现了城市化
D.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50.下列省区市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肯定超过51.27%的是
A.江苏省B.河南省 C.四川省D.青海省
参考答案:
C A A
19. 京津冀地区的十月份本应秋高气爽,但2016年10月该地区却出现了多次重度雾霾天气。

如图为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回答8﹣10题。

8.“秋高气爽”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大,其原因是()
A.①增强③减弱B.①增强④增强C.②减弱③增强D.④增强③减弱
9.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①B.②C.③D.④
10.发生雾霾现象时,大气能见度变差的原因与下列有关的是()
A.①减弱B.②减弱C.③减弱D.④减弱
参考答案:
8.D 9.B 10.D
8.【解答】解:昼夜温差大,说明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烈,白天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夜晚的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

故选:D。

9.【解答】解: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辐射,从图中可知为②。

故选:B。

10.【解答】解:雾霾的出现可以削弱太阳辐射,使大气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这会导致大气的能见度低。

故选:D。

20. 读“人民币版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该版面景观是
A. 青藏高原
B. 桂林山水
C. 长白山
D. 泰山
22. 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 冰蚀作用
B. 流水侵蚀作用
C. 风力侵蚀作用
D. 海浪侵蚀作用
参考答案:
21. B 22. B
21.图中一条秀丽的漓江,在柱立的奇峰中流动,为桂林山水。

B正确。

22.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桂林山水景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B正确。

21. 为探索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之谜,2018年10月20日日本和欧洲共同发射两颗水星探测器,预计将于7年后到达水星。

完成下列各题。

1. 探测器在宇宙空间飞行的过程中,可以拍摄到
A. 彗星拖着彗尾
B. 流星划过天空
C. 行星飘满四周
D. 火星掠过日面
2. 水星的质量和体积大约占地球的5%,说明水星难以存在生命是缺少
A. 充足的液态水
B. 适宜的太阳光照
C. 安全的宇宙环境
D. 恰好的大气厚度
参考答案:
1. A
2. D
1.根据材料,日本和欧洲共同发射两颗水星探测器,该过程是从地球到水星,将穿过太阳系中的水星、金星及其周边空间。

在此过程中,可以拍摄到彗星拖着彗尾。

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摄动而被地球吸引,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

材料中的发射器是远离地球,因此看不到流星划过天空;中间只有金星、水星,不可能见到行星飘满四周;按距日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现在是向水星飞行,故不可能看到火星掠过日面。

据此分析选A。

2.水星的质量和体积大约占地球的5%,说明水星引力较小,不能在其外围吸附适宜厚度的大气层,由于缺少恰好的大气厚度,故水星上难以存在生命,选D。

充足的光照及安全的宇宙环境水星具备,质量、体积等对液态水的形成没有因果关系。

22. 当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
A.我国北方城市电扇热销 B.公转速度最快
C.沈阳冰雪路面行走困难 D.大连海滨冬泳者络绎不绝
参考答案:
A
23. 关于气压、高度、气温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则气压高
C.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则气压低
D.空气总是由气压低的地方流向气压高的地方
参考答案:
C
24.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下图。

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

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

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据此完成33~35题。

33.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A.濒临五大湖 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34.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D.美国本土35.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A.良好的工业基础B.便捷的交通运输 C.充足的劳动力 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参考答案:
DAB
25.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7. 上述图中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A. a
B. b
C. c
D. d
28. 导致上题中昼夜温差最大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②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较少
③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④大气逆辐射作用强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参考答案:
27. A 28. A 27.晴天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故BD排除;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故陆地昼夜温差更大,A对,C错。

28.导致上题中昼夜温差最大的原因是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③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故A对。

其余选项可排除。

26. 人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

A.水圈内的水量总体 B.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C.陆地上的水量总体 D.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参考答案:
D
二、填空题(共10分)
27.
(1)填出序号的圈层名称
①②
③④
(2)其中②圈层是指层以上的部分组成的。

参考答案:
(1)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2)软流层
(1
)据图中箭头的特点可知,①可以提供水蒸气和水,可判断为水圈;②可以提供矿物质,可判断
为岩石圈;③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可判断为生物圈;④可以产生降水和风,可判断为大气圈。

(2)据上题分析可知,②圈层为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28. 左图是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右图是我国东部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图,读图回答下列
各题:
(1)在左图中界面A上地震波纵波的波速变化是
,物质形态是液态或熔融态的是。

(填字母)(2)要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应位于()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面
D.软流层中部
(3)右图中所示地区地壳厚度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地的地壳厚度大于38千米,该地的地形可能是__________ (填字母)
A.山地 B.盆地 C.高原 D.湖泊
参考答案:
(1)明显增加 D (2) C
(3)自西向东逐渐变薄(自东向西逐渐变厚)(4) A
解析:(1)读图时先弄清楚横坐标与纵坐标,左图横坐标表示的是地震波的速度(自左向右递增),横坐标表示的是深度的变化(自上往下加深);根据地震波的性质,纵波速度快,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横波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可判断出E波是横波,F波是纵波;由图可看出在界面A上,F波(纵波)明显弯向右侧(大值),所以在左图中界面A上地震波纵波的波速变化是明显增加;由于横波无法穿过D层,只有纵波才能穿过,所以物质形态是液态或熔融态的是D。

(2)地壳指的是地表往下到莫霍面的层次;即地壳的厚度也就是从莫霍面到地表的厚度,所以要绘制地壳剖面图,其0千米应为于莫霍面。

(3)右图是我国东部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图,等厚度线值越大即地壳越厚,等厚度线值越小即地壳越薄;看图右图西侧等厚度线值大,地壳较厚,东侧等厚度线值小,地壳较薄(一般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得出右图中所示地区地壳厚度的分布特点是自西向东逐渐变薄(自东向西逐渐变厚)。

(4)地壳厚度越大,说明海拔(地势)越高,结合题意“N地的地壳厚度大于38千米”,可知N地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可判断该地地形可能是山地。

29.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左图线段处画出地球公转方向。

(2)右图所示的节气为北半球_____日,对应左图的_____(填字母)处。

此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
是_____。

(3)右图中各处的昼夜长短状况是:a_______,c________。

(4)右图中a、b、c三地的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

(填字母)处。

(5)当地球公转至左图中B点时,全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

此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
A.北京
B.哈尔滨
C.广州
D.上海
(6)当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时,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左图中的____时段。

A.DA B.AB C.BC D.CD
参考答案:
(1)逆时针方向,画图略 (2)冬至 D 南回归线(或23.50S) (3)极夜;昼长夜短 (4)b (5)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B (6)C
试题分析:
(1)地球公球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

(2)左图中B表示北半球夏至日、C表示秋分日、D表示冬至日、A表示春分日;右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是北半球的冬至,对应左图中的D处;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线。

(3)右图中a位于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c位于南半球,昼长夜短。

(4)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图中b位于赤道上,线速度最大。

(5)当地球公转至左图B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由北回归线向南
北两侧递减。

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四地中哈尔滨纬度最高,白昼最长,B正确。

(6)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从春分到秋分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渐
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因此当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时对应的时间是从夏至到秋分,对应左图的B 到C 时段,C 正确。

30. 图22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23为非洲自然景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分)
图22
图23
(1)甲、乙、丙中,分别代表①③两地区植被景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塑造丙图中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_________。

(3分)
(2)②地区野生动物每年随雨带的移动进行周期性的南北大迁徙。

导致该地区雨带推移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7、8月份野生动物向_________(南/北)迁徙,此时该地区受_________带控制,降水较多。

(3分)
(3)全球气候变暖与①地区_________(自然要素)的破坏有较大关联性,对此可以制定的相应对策有_________,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特征。

(3分)
参考答案:
三、 综合题(共38分)
31.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分布略图(图a)和该城市产业变化图(图b),回答下列问题。

(1)图a 中A 处建设大型批发市场的主要原因是 。

(2)图a 中甲、乙、丙、丁四处适宜建造高档住宅区的是 处,理由是 。

(3)该市的空间地域形态为 ,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4)描述该市1993年至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此种变化对劳动力的需求有哪些影响?
参考答案:
(1)靠近城市二环公路,交通方便,利于顾客和大量货物集散;地租相对便宜 (2)丙 依山傍水,环境优美;靠近交通线,出行方便;距城市和工业区较远,污染少 (3)组团式 地形
(4)轻纺工业产值比重下降,其中1998年到2003年比重下降最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上升,其中2003年到2008年比重上升最快。

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小,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

解析:(1)城市建设大型批发市场必须考虑便利的交通及用地条件,以方便运输和节省成本。

(2)城市中地势较高、环境条件好、交通便利之地往往成为高档住宅区的首选地。

(3)读图可知,城市的地域形态为片状的圆形,城市片状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

(4)该市产业结构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上
升,说明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小,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班牙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橘栽培国家,柑橘产量居世界第五位。

该国柑橘生产集中,成片种植,集约化经营,形成优势产区,年出口柑橘占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品种更新速度快,全年都有鲜果供应市场。

鲜果上市前需经过采摘后的商品化处理,果农、包装厂、销售商各自独立,分工明确。

材料二西班牙柑橘种植区分布图。

(1)简析西班牙柑橘种植业产区的分布特点及其优势自然条件。

(2)西班牙与相邻的法国在欧洲水果、花卉等“时鲜业”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请分析法国发展时鲜业的比较优势。

(5分)
(3)近年来,西班牙的柑橘销售很好,果农纷纷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对此专业人士围绕“扩大还是保持种植规模”展开了讨论,请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4分)
参考答案:
(1)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中海沿岸地带。

优势自然条件: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光热充足(或炎热干燥),有利于水果糖分积累;冬季温和,有利于作物安全过冬;沿海平原土壤肥沃;靠近水源,灌溉方便等。

(2)法国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高;商品率高;重视科研,科技水平高;专业化程度高;法国距离欧洲腹地(市场)较近,货物运输更加便捷。

(3)观点一:赞成当地扩大种植规模。

理由:可以增加果农经济收入;便于开拓更大的国际市场;利于扩大就业机会等。

观点二:赞成保持原有种植规模。

理由: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利于在适度规模种植的基础上提高柑橘的质量;利于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观光旅游业。

(观点与理由匹配,观点 1 分,理由 3 分,观点与理由不匹配,不得分)33.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

(2)⑤、⑦两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__米,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________千米。

(3)如果把改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__________________。

(用数字式表示)
(4)小河流向____________方。

要把水从A水库调到C处,选择AC和BC两条路线,哪条比较合理?为什么?
(5)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先在甲处还是乙处好?__________。

为什么?
参考答案:
(1)盆地陡崖山谷山脊山峰鞍部
(2)11 4.6
(3)1:100000
(4)东 AC 因为A处比C处高,引水顺势下流,而B处比C处低,往高处引水较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