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歌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地之歌名词解释
《大地之歌》(德语:Das Lied von der Erde)是一部由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创作的大型声乐交响套曲,作品完成于1908年。

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结合了西方交响乐与东方诗词的意境,歌词选自汉斯·贝特格(Hans Bethge)根据中国唐诗翻译和改编的诗集《中国之笛》(Die chinesische Flöte)。

马勒从其中挑选了七首诗词并为之谱曲,分别表现了对生活的沉思、饮酒咏怀、秋日哀歌以及对生命轮回的哲思。

尽管《大地之歌》在音乐结构上具有交响曲的特征,但马勒并未将其编入自己的正式交响曲编号系列中。

按照其创作顺序,这部作品本应是他的第九交响曲,然而由于“九”这一数字在当时被许多著名作曲家如贝多芬、舒伯特和德沃夏克等去世前的最后一部交响曲所对应,马勒出于某种心理忌讳而未将《大地之歌》称为“第九交响曲”。

整部作品分为六个乐章,为两个独唱者(男高音和女低音或男中音)与管弦乐队而作,每个乐章都是一首独立的艺术歌曲,却又共同构成了一部庞大的交响性声乐作品。

《大地之歌》展现了马勒晚期作品中深邃的情感表达和哲学内涵,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探索与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