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二) 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二)
一、积累与运用(19分)
1.下列加点字书写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惊诧.(chà)盘据.(jù)
一绺.(liǔ)倏.忽(shū)
B.尘滓.(zǐ)瞥.见(piē)
涸.辙(gù)移徙.(xǐ)
C.纤.细(qiān)婆娑.(suō)
蕈.菌(xùn)繁衍.(yǎn)
D.取缔.(dì)镐.头(gǎo)
得逞.(chěng)纹络.(luò)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春天的大兴安岭万物复苏,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
....的景象。

B.面对微博“大V”“作业本”亵渎烈士的丑陋行径,社会各界纷纷指责,莫衷一是
....。

C.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我们要能够客观看待成长规律,切不可揠苗助长
....。

D.京剧小生的眼睛十分灵活,可谓明眸善睐
....,惹人喜爱。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一带一路”战略是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支点。

B.《我是演说家》这个栏目对我很喜欢。

C.为避免游客不再盲目出行,上海迪士尼加大旅游警示力度,以帮助更多人顺利买到门票。

D.美国主动挑起了南海军事化危机,中国政府冷静有力应对这一新的复杂局面。

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绿》一文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朱自清。

B.《囚绿记》是现代作家陆蠡发表于1940年的一篇散文,展示了人心灵中最真实最永恒的一面,那就是:和平安宁,优美诗意的生活才是人真正的需要。

C.艾青,原名蒋海澄,笔名克阿、林壁等,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

D.《龟虽寿》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二章,作者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5.下列语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所以当我们说阅读的时候,心境是平静的、严肃的,也是美好的、向往的。

②是有目的的、带着问题观看,是一个思维过程,边看边想。

③而对不须太动脑子的,浅一点的东西,消遣、娱乐的,则常说看,不说阅。

④阅者,看也。

但是比看要深一些,它不是随意地、可有可无地观看。

⑤什么是阅读?阅读就是思考。

A.⑤①③②④
B.⑤①②④③
C.⑤④②①③
D.⑤④②③①
6.阅读名著选段,完成(1)~(2)题。

(4分)
他说:“在外国人看来可能我们的国势显得很昌隆,实际上却被两大危机所苦:一是______________,一是国外强敌入侵的危险。

至于第一个,你要知道,七十多个月以来,帝国内有两个党派一直在钩心斗角。

一个党叫作特莱姆克三,一个党叫作斯莱姆克三,区别就在于一个党的鞋跟高些,另一个党的鞋跟低些。

……我们担心的是,太子殿下有几分倾向于高跟党,至少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他的一只鞋跟比另一只要高些,所以走起路来一拐一拐。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个危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15个字)(2分)
(2)作者描述第一个危机的真正用意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8分)
7.我校准备举办一场以“礼让,马路更宽广”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请你参与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宣传标语。

抢道、占道一直是马路拥堵,甚至是交通事故最大的根源,请以“礼让”为中心词,补全下面的宣传标语,引导机动车、行人等文明出行。

(2分)
我的拟写:马路小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

(2)热烈讨论。

针对如何做马路文明参与人这个热点话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请把你的意见写在下面。

(2分)
行人:过斑马线时,我总是十分小心,那些不减速的汽车给了我很大的心理压力。

期待司机朋友真正做到礼让行人,宁停三分,不争一秒。

司机:十字路口,行人和非机动车能不能看看红绿灯,有时红灯亮着,就有人抢行,因为转变,视线不佳,往往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交通警察:马路就是一个小社会,我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要学会懂规矩,守规矩,这样马路才会畅通,社会才会和谐。

我的跟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真诚邀请。

本周三下午活动现场,学校准备邀请驻校交警王叔叔,来给同学们做一次安全文明出行讲座,如果请你代表团委去警队联系,你会如何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动建议。

上下学时间,学校门口永远是最繁忙的。

本来就不宽阔的道路,这时候小商小贩来了,三轮车夫来了,接送的家长也来了……许多学生在这其中穿行,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甚至是危险的事。

为此,你要向当地社区城管中队反映这种情况,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你会如何说?(2分)
我来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与理解(43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8~9题。

(4分)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诗中揭示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2分)
9.下列对诗歌内容和主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

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B.前四句托物起兴,兴中有理,以神龟和腾蛇为喻,说明世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的客观规律。

C.五至八句是全诗的意旨所在,也是一直为人称道的地方。

如果说前四句颇有暗淡伤感之意,而这四句一出,顿改前调,鸣奏出昂扬之音,突发出慷慨之声。

D.九至十二句诗人在此讲养生之道,表达了一种不服老的人生态度。

(二)阅读下面两篇古文,完成10~13题。

(11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___________
(2)然则
..何时而乐耶然则:___________
(3)微.斯人微:___________
(4)既.仕既: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乙】文中画线句可以看出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你从两篇文章中学到了范仲淹怎样的情怀?(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6题。

(8分)
一双手(节选)
①“你一天能栽多少棵树?”
②“1000多棵。


③一天能栽1000多棵树!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十天、二十天呢?……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④“你等等。

”我边说边去里屋取来一卷米尺。

我像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这真是我今生今世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⑤量完,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哗哗”地搓了几个来回。

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着,看看,红了。

他的手仍呈木色。

⑥林业局工会一位负责同志向我介绍说:“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

仅198I年至1985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

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

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成为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仿佛第一次变清了。

这是一双创造绿色宝库的手。


⑦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
14.前五段对人物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生动刻画了一位怎样的工人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仿佛第一次变清了。

”请品析句中的“仿佛”一词。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

(10分)
墙缝芦苇
白来勤
不知从哪一天起,我家土院的墙缝里冷不丁蹦出一枝苇子来,歪歪扭扭、可怜兮兮的,叶儿有点卷,叶尖有点黄,叶背面还有一层白白的汗渍似的东西呢。

那根,还扎在墙底下的水道眼儿里。

苇子,河滩里多的是,谁稀罕呢?何况是墙底下歪不拉叽的苇子,大人们自然不予理睬。

不理也罢,人家是大人嘛。

我却觉得它怪好玩,常常给它浇点水,企盼它快点长大,以便揪下它的叶儿卷哨儿吹。

一天,当我连蹦带跳地跑到它面前,高高兴兴地一拽叶子,不想竟被划破手指,血流滴滴。

哇呀呀,真不识好歹,我一气之下,摸把镰刀,将那苇子拉出墙缝,一刀两断。

这还不算,我还砍下一截苇秆,削去外皮,露出内膜当笛吹,咿咿呀呀的,嘿,小伙伴们着实眼馋啊!
不几天,那苇子就变蔫、发黄了,其实,我盼不得它早死呢。

谁让它划破我的手指?
谁料第二年春,那苇子又绿嫩嫩地挤出墙缝,冒了出来,探头探脑,且比上年更水色,更惹人注目了。

嘿,还不是我的刀下鬼?但我一看到那结结实实的墙壁,唉,算了,它迟早会被夹死的。

鸡们倒好,这下可以毫无忌惮地啄食它的叶子,特别是那只大花公鸡,好像专门做样子给我看似的,只见它叼一片断叶走到我面前,得意地将叶儿又摔又打,还“咯咯咯”地叫着,那些姗姗来迟的母鸡们便飞也似的跑过来,一起对那苇子连撕带扯,好一场“弱肉强食”啊!不一会儿,那苇子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

最让我不能容忍的是一只可恶的老鼠,不知因何事光临了墙下的水道眼儿,或许为了显示自己非凡的咀嚼本领,或许为品尝苇秆的味道以解决日后的给养,磨牙的工夫就让苇子“首身异处”。

当我发觉时那鼠辈已逃之夭夭了。

十几年一晃过去了。

此间,由于学业的原因,苇子的事在我脑中愈来愈淡,直至消失。

那天,三次高考落榜的我,心情格外沉重,独自在老家的土院里徘徊。

忽然,阳光下,土墙旁,一架绿的屏风,一汪绿的喷泉映入眼帘——苇子!
那苇子竟安然无恙?
岂止安然无恙,简直传宗接代了呢!一丛丛的,墙里墙外,高高秀出。

墙头,被它们刷出一处豁口,光秃秃的;墙下,水道眼儿里的砖早已被苇子挤得翘了起来,仿佛那墙,也有些摇摇欲坠了。

我简直不敢相信,我震惊、我战栗……噢,芦苇,墙缝里长出的芦苇,你是怎样啜饮生活的苦汁
汗泪,一寸一寸悲苦地生长——上寻阳光、下汲甘泉?
微风吹过,苇叶哗哗响动,像唱着一曲欢快的歌,生命的旺盛与顽强,便全在这翠翠的绿色中了。

望着这翠翠的绿色,一股神奇的力量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有删节)
17.阅读全文,说说墙缝里的芦苇曾遭受过怎样的不幸与打击。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对文中画线句作简要赏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成功源自于奋斗,这个道理可以从文章中的哪个句子读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结尾加点的“一股神奇的力量”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

(10分)
佩恩的森林
龚细鹰
①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席卷了印度东北部的马久利岛。

第二天早晨,佩恩朝沙洲跑去,然而寂静的沙洲上却惨不忍睹,因岛上缺乏树木保护,所有的蛇都因炎热而死去。

抚摩着那些蛇僵硬的尸体,佩恩的泪水滚落下来。

“植树,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再次重演!”一个想法在佩恩心中油然而生。

②16岁的佩恩开始构筑自己的梦想。

他把竹子种在沙洲上,每天,他一趟一趟从布拉马普特拉河边运水灌溉竹子,盼望着它们能像春笋那样迅速拔节、生长。

沙洲却如一个永远也喝不饱的恶魔,一桶水浇下去,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竹叶很快就打起了卷,并一天天变黄,几天后,竹子彻底枯萎了。

他与父母探讨种树的技巧,几天后,佩恩再次种下小竹苗,同时在每株竹苗旁埋进一截竹筒,竹筒上放一个泥制的陶碗,陶碗及竹筒底部都有一个小洞,他将清水倒进陶碗,水顺着碗底的小洞渗进竹筒内,又通过竹筒底的小洞渗透进竹苗的根系。

日出、日落,课余、饭后,佩恩一个人在沙洲上忙碌着,少年单薄的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很长,更显孤单、薄凉。

他还利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从别处捉来蚂蚁、蚯蚓,利用它们疏松土壤、制造肥料。

那是段非常艰难的日子,但竹苗终于成活了,一排排颀长的翠竹如一个个清逸俊秀的少年,每天迎着清风阳光欢歌不已。

佩恩在竹林里奔跑跳跃,享受着胜利的喜悦。

③佩恩开始种植其他种类的树苗,日复一日,成活的树苗越来越多,树林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大,这片曾经寸草不生的土地,逐渐形成了一片茂盛的森林,并引来了各种动物,鸟、鹿、野牛、大象,甚至一些珍稀动物如独角犀牛、孟加拉虎,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栖息地。

几年后,森林里的生态环境终于达到了自给自足的平衡状态,这座丰腴的森林成了动物们的天堂。

④36年的光阴缓缓流逝,昔日那个16岁的少年已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老人,可森林面积有1360亩,林中有上千种树木、上百种动物。

当佩恩的故事为世人所知后,所有人都对他不屈不挠的毅力钦佩不已。

2012年,印度新德里的尼赫鲁大学为佩恩颁发奖项,授予他“印度森林之子”称号。

2013年,佩恩受到印度森林管理研究所颁奖认可。

2015年,佩恩被授予印度最高平民奖,被称为“莲花先生”。

⑤有人问佩恩:“这36年生活得这么苦,你觉得自己值得吗?”佩恩望着远方,眼里一片宁静:“每个人的理想都不同,我用一生造就了这座森林,还有什么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更幸福的呢?我会继续在马久利岛种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⑥永远不要轻视一个人的力量,佩恩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删节)
2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佩恩用36年的努力终于种下了一片森林,而他也获得“莲花先生”的称号。

B.佩恩种树是因为他面临生存危机,不得不这样做。

C.佩恩最先种下的植物是竹子,然后试种了其他植物,最后达到了自然状态下的生态平衡。

D.在佩恩的森林里目前有许多珍稀动物,如独角犀牛、孟加拉虎等。

22.请说说文章标题具有怎样的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结合文章内容,为结尾画线处补写一个揭示中心的句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你从文中学到了佩恩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或精神?(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50分)
25.请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根据要求作文。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请以“我们去远航”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明确,中心突出,情感真挚;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性,不少于600字。

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综合素质检测
1.D(A.据—踞;B.涸—hé;C.纤—xiān)
2.B(莫衷一是:不知哪个是正确。

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用在句中不合语境)
3.D(A.“支点”改为“举措”;B.应该是“我对《我是演说家》这个栏目很喜欢”;C.去掉“不再”)
4.D(第四章)
5.D
6.(1)利立浦特国的两个党派竞争激烈(2)讽刺英国国内两大政党之间的互相斗争。

7.(1)示例:礼让大境界(礼让大智慧)(2)示例:希望公交车、的士等不要在马路上横行,更希望电动车、三轮车能够有序行走,给我们上下学创造一个平安的交通环境。

(3)示例:王叔叔,本周三下午我们学校准备给同学们做一次安全文明出行方面的专题教育,请您来做一次讲座,您看方便不?(4)城管中队的叔叔阿姨,请加强上下学期间校园周边的交通管理,禁止私家车、三轮车、小贩等占道,出台具体的管理和处罚措施,给我们的出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达观、积极
9.D(并不是讲养生之道)
10.(1)探求(2)既然这样,那么(3)没有(4)已经
11.(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12.他是一个刻苦勤奋,生活节俭的人。

13.学到了他对国家的责任感,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他那种忧乐天下的高尚情怀。

【参考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

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发愤苦读,有时晚上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

做官以后,常常情绪激昂地谈论天下大事,丝毫不顾及自身。

以至于有人说他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

范仲淹刻苦读书、勉励自己,每餐不吃两种以上的荤菜,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刚够罢了。

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14.语言、外貌、动作描写。

(2分)他是一个勤劳、负责、不畏艰辛、乐于奉献的工人形象。

(2分)
15.“仿佛”是好像、不确定的意思;这是林业局工会同志的一种猜测,体现了用语的准确性,也符合客观事实。

16.虚写。

强化中心,突出赞美了这双手的功绩——绿化出一片青山来。

17.被“我”用镰刀一刀两断,被“我”砍下一截苇秆;被鸡们吃掉叶子;被老鼠咬断过。

18.示例:这个句子采用拟人修辞,写出了苇子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对苇子的赞美之情。

19.噢,芦苇,墙缝里长出的芦苇,你是怎样啜饮生活的苦汁汗泪,一寸一寸悲苦地生长——上寻阳光、下汲甘泉?
20.示例:不因失败、挫折而悲观丧气,要像墙缝中的苇子那样坚强、乐观,努力活出生命的精彩。

21.B(蛇因炎热而死去,促使他下定决心种树)
22.标题交代了主要人物与事件,赞美了佩恩的勤劳、毅力与决心,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3.示例:一个人也可以改变一部分世界。

24.示例:学会改变自己身边的环境,从我做起,而且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好这件事,一定可以做出惊人的成绩。

25.参照2016年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佳作示范】
我们去远航
张丽媛
迷茫,迷茫。

我坐在教室里,手中的笔在纸上涂鸦,那一条条固执、虚浮的线条,像极了空中断线的风筝,没有了目标。

“啪——”又一支笔在我的手中“壮烈牺牲”,我甩了甩手,想消除那酸累。

“嘿!干什么呢?”小K用手推了推我,“一节课45分钟,您老人家已经弄坏了三支笔,敢情您破坏力非同凡响啊?”我撇了撇嘴,不作声。

天空中的大雁飞散又聚拢起来,如同那些瞬息万变的浮云。

“我们坐在这里是为了什么?”我的食指轻轻地摇动,笔又在指间转动起来。

“呵——”小K轻笑,“丫头,你也想当抒情诗人啊,忧郁吗?不适合你。

”“啪……”我将笔拍在了桌子上,震得我手发麻。

小K抬头,扶了扶眼镜,合上了厚厚的教辅书。

“丫头,别多想了。

学吧,前方总会有路走的。

”我看着她,那清澈的眸子充满了坚定。

“我?我还行吗?数理化加起来还不够人家一科的分数多呢!拼,拼什么?”我低着头,心里一阵苦涩。

散落一地的演算纸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一中”,那些字仿佛都在无情地嘲笑我。

“总会好的。

”小K拉起我的手,安慰我,“你总喜欢看高飞的雁,你了解它们吗?”我看着阴灰的天空,大雁结群了,要南飞了。

小K继续说:“你算过从北方到南方有多远吗?最近也要1000公里。

”我看着小K:“1000公里,你跑过吗?那么长的距离,凭的是什么?”“坚持和信念。

”小K
紧握住我的手,目光坚毅。

“坚持和信念?”我喃喃地重复着。

天空中,大雁一声声地叫,“去南方,去南方……”叶子又黄了一地,1000公里的遥远,那不懈的坚持,我闭上眼,细细回味“坚持和信念”。

成长路上,不必迷茫。

下一站,明确目标,收拾好行囊,记得带上“坚持和信念”,我们一起去远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