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绿色食品大棚蚕豆促早栽培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蚕豆促早栽培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蚕豆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建立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蚕豆的无公害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6715.3瓜类种子茄果类
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蚕豆春化苗
蚕豆经过绿体春化后具有提前开花结果能力的幼苗(幼苗由沿江农科所提供)。
4.2大棚
塑料薄膜大棚。
5.3摘心
植株主茎及分枝生长到一定高度时摘除生长点的方法。
4产地环境条件
6.1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5010的规定。
4.2土壤以保水、保肥力强,耕作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地势高燥,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为宜。
忌连作。
5生产技术
5.1选择良种
选择产量高、品质优、抗病力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通鲜2号、太仓毛板青”等蚕豆优良品种。
春化苗购进沿江农科所。
产量指标:平均亩产IoOoT50Okg
5.2整地施肥
选择土肥沃,阳光充足的地块种植。
播种前将土块耙碎,地面耙平,开深沟高畦,畦宽0.8m,高20-25cm,畦与畦间宽12m。
蚕豆忌酸性土壤,结合整地亩撒施生石灰30kg,亩施基肥腐熟牛猪粪1000kg、过磷酸钙15kg、草木灰30kg
科学布局,轮作换茬。
蚕豆
o
是豆科作物,其中根瘤菌适宜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环境中活动,如果连续在一块地上多年种植,蚕豆根分泌出的有机酸会使土壤酸性加重,影响根瘤菌和土壤微生物的繁殖活动,蚕豆生长差,植株瘦弱,结荚减少,病害加重,单产下降20-30%
因此,蚕豆生产要
o
坚持轮作换茬。
一般可采取蚕豆与小麦、油菜三年一轮的种植方法。
5.3大棚促早栽培田间管理
5.3.1定植
将春化处理后的蚕豆苗种植到大棚内,边种边浇“定根水”,确保成活;密度视季节改变而变化,8-9月移栽的为1500—1800株∕667∏Λ10-口月移栽的为3000—3500株/667k;移栽时最高气温高于25℃,大棚需要覆盖遮阳网降温。
5.3.2浇水蚕豆种植后正值秋季气候干燥时期,要及时浇水,促进植株分枝及生长,为花芽分化提供所需要的水份。
5.3.3摘心
当主茎株高7—8cm、3叶1心、移栽后一周左右打顶,以促进分枝。
7.3.4盖地膜
9月下旬移栽的蚕豆,一个月后就能开花,10月下旬气温下降到15℃时及时盖上1.2m宽黑地膜,并在行间地膜下铺上滴管,黑膜能保持土壤水分,确保土壤凉爽,防止杂草滋生、滴管水溅到花器官上。
5.3.5及时灌水
H月上旬开花时,遇到睛天要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降低地温,有利结荚,结荚后及时用滴管进行灌水,生长后期应注意防渍。
有利提高结荚率,促进豆荚膨大,苗期、花荚期分别喷施0.1%铝酸钱和硼酸钠溶液,增强根瘤菌固氮、提高结荚率。
5.3.6加盖二层棚
越冬时当有寒流经过时,气温下降至0℃以下时,需在大棚内加二层棚进行大棚防冻害保温工作。
5.3.7温度管理
开花结荚期最适温度为16~20°C
蚕豆经过春化处理后,抗低温能力减弱,开花结荚
o
期注意防冻。
H月中旬,昼夜温差大,当最低气温低于12℃时,大棚内先搭建内棚,覆
盖内棚膜,昼揭夜盖,防止夜间“暗霜”;12月上旬当最低气温降低到或0℃,及时覆盖大棚膜,围上裙膜,关棚保温,保持棚内温度15℃以上,确保蚕豆荚膨大,防止“僵荚”,降低产量;中午前后3h棚温升高时开棚通风;翌年3月最低温度超过IO0C时,逐步拆除内棚、围裙通风;当最高温度超过30℃,及时开棚通风降温,防止高温逼熟、植株早衰。
5.3.8合理施肥
施肥以农家肥、磷钾肥为主。
种子发芽出土后以腐熟有机肥兑水10倍浇施,3天1次。
当幼苗长出5〜6片真叶,高约6〜9cm时,以腐熟有机肥兑水10倍加复合肥每亩IOkg浇施,在现蕾期、结荚期再施上述肥料各一次。
花荚期前追肥应结合中耕除草培土,到了花荚期后,可以不用中耕培土。
另外,在蚕豆盛花初荚期,可以根外追施磷钾肥,保花保果,提高产量。
注重磷钾,巧施氮肥。
磷肥能促进根瘤菌的活力,形成更多的根瘤,增强固氮作用。
钾肥能使茎秆健壮,增强抗病、抗倒能力。
一般亩施钙镁磷肥20-30公斤,湿润的火土灰500公斤作盖种肥。
蚕豆幼苗期根瘤处于萌发阶段,个体小,数量少,根瘤菌活动甚微,固氮能力差,应结合中耕每亩施有机肥200-300公斤或碳钱7.5-10公斤,促使幼苗健壮生长,有利于根瘤的形成。
6病虫害防治
6.1赤斑病
叶片上先生出赤色小点,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严重时各部位均变成黑色、枯腐。
茎杆内壁有黑色菌核。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施1:2:100的波尔多液。
以后,每隔10天,喷50%多菌灵500倍液1次,连喷2-3次。
实践证明:初期喷波尔多液比喷多菌灵好。
以后喷多菌灵,防效又高于波尔多液。
6.2锈病
叶片上出现锈斑,直至叶片干枯。
严重时植株全部枯死。
药剂防治可用15%粉锈宁50克,对水50-60千克喷施。
每亩用药液40-60千克。
施药后20天左右,再喷药1次。
要注意在早期及时施药,否则,防效不佳。
6.3枯萎病
主要是根部发病变黑,主根短小,侧根少,叶色变黄,植株呈菁萎状,顶部茎叶萎垂。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浇施根部。
用药2-3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6.4根腐病
发病后,最明显的特征是植株下部叶片的叶缘变黑,严重时整叶变黑焦枯,可使蚕豆减产30%-50%
在防治上,如果病害已发生,可及时用灰粪拌磷、钾肥点穴或开沟埋
o
施,并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淋穴,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6.5虫害的防治
斑潜蝇、蚣虫、蚕豆蝶、绿盲蜻、蜗牛、灯蛾、蓟马等。
蚕豆螺:以幼虫钻进蚕豆籽实中危害。
致使籽实食味变苦,重量减轻,引起减产,质量变差。
药剂防治:在蚕豆初花期至盛花期每亩速灭杀丁20m1对水60公斤喷雾或用印楝素、藜芦碱杀成虫。
7天后再喷1次,效果良好。
蛇虫:一遍净、抗蛆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用高效氯氟菊酯兑水喷施。
7采摘
元旦后可以采摘上市,当豆粒足够大、蚕豆脐眼转黑前采摘均可作为鲜食蚕豆。
及时剪除鲜蚕豆荚采摘完的分枝,减少养料消耗,有利不断形成新的有效分枝;4月底露地蚕豆大量上市时,价格下跌,结束整个大棚蚕豆采摘与管理,尽快间套作其它高效瓜果蔬菜、鲜食玉米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