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教案做人好还是做动物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主题教案做人好还是做动物好
在“动物王国”的主题活动中,幼儿认识了许多可爱的动物,对动物的特点、习性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
参观动物园活动将这一主题活动推向了高潮,动物园里的每一种动物、动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种姿势都让幼儿感到兴奋、亲切、欢欣。
在回幼儿园的车内,一个幼儿不经意地说:“唉!做动物多好!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睡就睡,也不用天天练琴、上课,我要是动物就好啊!”另一个幼儿听见后大声驳斥道:“那才不行呢!动物园的动物是人养的,森林里的动物要被猎人捕杀,我才不想当动物呢!你想做动物?哈哈哈!”“老师,他想做动物!”教师觉得那个话题专门有味,就问全体幼儿:“你们认为是做动物快乐依旧做人快乐?”幼儿一下子活跃起来,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教师赶忙抓住这一话题作为探讨的内容,因此,幼儿带着问题回家了。
一、从问题动身的探究
翌日,幼儿津津有味地来到幼儿园。
活动开始了,教师让在车内争辩的两个幼儿作为代表,将不同观点的幼儿分成两组,一次派出一个幼儿来表述“做人好依旧做动物好”的理由。
幼儿争得脸红耳赤,不分上下,有个幼儿提议:大伙儿用笔把自己的理由画下来贴到墙上比一比。
大伙儿一致赞成这一提议,纷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他们边画边讲,情绪高涨。
幼儿的方法专门多,他们把自己的画贴在活动室的墙上。
做动物快乐的理由:
●动物不要穿衣服。
●动物吃东西不花钱,爱吃什么就吃什么。
●动物住在森林里,空气专门好。
●动物能够爬树,人不能。
●动物想睡就睡,想玩就玩。
●动物不要在家里做作业。
●动物能够随便跑来跑去,没人管。
做人快乐的理由:
●人能够学到专门多知识,能够画画、看书。
●人能够躺着看电视,能够坐着看书。
●人能够住在房子里。
●人能够吃到专门多美味。
●人能够把衣服洗得漂漂亮亮,穿着专门漂亮。
●人能够化妆,装扮自己。
●人能够画画、跳舞、讲话。
●人会说话、唱歌,动物只会乱叫。
●人能够骑马,马却不能骑人。
●人能够坐公共汽车。
●人能够放鞭炮、烟花,自由悠闲地玩。
●人是所有动物中最厉害、最聪慧、最伟大的。
●人会自己盖漂亮的新房,不用担忧日晒雨淋。
●人能够做游戏,能够看风景,还能够在草坪上玩。
●人能够看书写字,动物可不能看书。
●人能够弹钢琴,踢足球,到海边游泳,玩赛车。
●人能够造火箭,还能够乘宇宙飞船到月球去玩。
●人能够学专门多知识,使自己变得更聪慧。
幼儿对着墙上的绘画作品认真地看,认真地问,耐心地听,讨论得专门烈火。
二、在家里连续探究讨论
从幼儿的表述中,教师看到了幼儿的真实感受和方法,感到他们也有压力和不满,而他们的父母也许并不了解这些,因此专门有必要邀请小孩的父母参与讨沦。
有个小孩问妈妈:“做人快乐依旧做动物快乐?”妈妈告诉小孩:“做人快乐,做人有许多好处,能够说话、看电视、坐飞机、在公园玩、穿好看的衣服、学习专门多知识。
”小孩又问:“那动物呢?”妈妈说:“做动物也快乐,因为动物会受到大伙儿的爱护,不愁吃,每天有人喂。
做人和做动物都专门快乐,但我依旧认为做人比做动物更快乐。
”
有一个女孩跟爸爸讨论这一问题,爸爸说了自己的方法:“因此是做人好。
”女孩问什么缘故。
爸爸说:“人能够摸索,能够玩专门多好玩的东两,能够吃专门多美味的东西,能够和小朋友做游戏,能够去旅行,最好的是能体验和自己家人、亲戚、朋友之间的爱,做人的好处太多了。
”女孩听后,也觉得做人好。
三、在全园进行探究讨论
在本班家长和幼儿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决定在全园进一步探讨那个问题。
因此教师和幼儿做了展现板,说明讨论的问题和不同意见,邀请全园教师和幼儿发表意见。
翌日,展现板上贴出了专门多幼儿的画和各自的意见,有的说做人好,有的说做动物好。
有一张画画的是一个人驾着飞机,画的下面是幼儿专门鲜亮的意见:“我觉得做人好,做人能够坐飞机。
”大班幼儿围绕“做人好依旧做动物好”这一主题发起了大讨论活动,教师和家长也纷纷发表意见。
有位家长在回帖中说:“大三班的小朋友们,你们的讨论专门有意思,我也想参加你们的讨论。
‘开快乐心’做人是件专门好的事,但‘开快乐心’并不是只有好吃、好玩才让人快乐,让人快乐的事还专门多。
如你的某一个理想或愿望实现了,你在学习上取得了好成绩,生活上更能干了,这些事都会让你专门快乐。
这种快乐才是最有意义的。
尽管动物不做事,不动脑筋,看起来看起来专门快乐,事实上它们没有自由,回到大自然还会遇到许多危险,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快乐。
我觉得依旧做人快乐的,做人能自由地制造许多自己想去制造的情况。
”
通过如此的讨论,幼儿对“做人好依旧做动物好”有了初步的认识。
尽管没有硬性灌输结论,然而我们相信幼儿会在人一辈子的旅途上更深刻地认识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