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 章单元测试卷
(2分)2011年 11月 20日晨,某高速公路因大雾关闭路口,造成若干车辆不能上 路,此事说明( )
A .天气影响生产
B .天气影响交通
C .天气影响学习
D .天气影响战争
2 分)在卫星云图上, 葫芦岛所在地区是一片绿色, 那么葫芦岛的天气应为
( )
A .晴朗天气
B .阴雨天气
C .多云
D .晴转阴天气
(2分)2011年5月 12日,哈尔滨市遭受了沙尘暴天气,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 的是( )
2 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但注意天气的变化,而且越来越关注空气质量的高低。

天气预报说:今天的空气质量为 “一级 ”,也就是指今天的空气质量为(
2 分)在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 .一月的陆地
B .七月的陆地
C .一月的海洋
D .七月的
海洋
.(2 分)葫芦岛市某天最高气温为 28.4℃,这个气温值可能出现在( )
A .日出前
B .午后 2 点
C .午后 1 点
D .中午 12 点
.(2 分)有关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分)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
) A .冬冷夏热 B .晴转多云 C .风和日丽 D .狂风暴雨
(2 分)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 )
A .稳定
B .多变
C .气温恒定
D .多年一致
、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D .
2 分)东北风 8 级用下列哪个符号表示( )
C .
A .
B .
D .
2 分)下列的天气符号,表示阴转晴的天气是( C .
号,
A .
B . D .
A .优
B .良
C .中度污染
D .重度污染
A .
B

C

A.统一等温线上的点,可能气温不相等B.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别大
C .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中心一定是高温中心
D .同一等温线上的点,气温肯定相等 12.(2 分)某座山的山脚下气温是 30℃,山顶气温是 12℃,由此可知从山脚到山顶的
高度是( )
A .2000 米
B .3000 米
C .3200 米
D .3600 米
13(.2 分)我国西部地区有句民谚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这说明该地


B .月温差大 D .气温的年变化大
14.读“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回答 14﹣16 题
该气候类型为( )
A .日温差大 C .年温差大
该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
A .1 月
B .5月
C .8 月 15.读“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回答 14﹣16

D .10 月
该地气温年较差约为( )
A .5℃
B .10℃
C .20℃ 16.读“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回答 14﹣16 题
D .30℃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A .出门乘坐公交车
B .冬季用煤做燃料
17.(2 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首诗句所描述的自然现象的主要

因是( )
18.( 2 分)冬季,我国北方的哈尔滨白雪皑皑,而南方的海南岛则花果飘香,气候

人.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19.(2 分)读图,此图反映的是(
20.(2 分)世界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 .大陆内部降水多 B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多
C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
D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1.(2 分)描述某地区的气候,必须包括的要素是(
22.(2 分)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23.(2 分)下列气候类型中,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的是(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24.(2 分)“全年高温多雨 ”的气候类型是(
25.(2 分)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 .地形因素
B .海陆因素
C .洋流因素
D .纬度因素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 地形的影响
D .河流的影响
A .距海越近,降水就越多
B . 山地迎风坡降水就多
C .山越高,降水越多
D . 大陆西岸降水多
A .气温和降水
B .湿度和风力
C .气压和风力
D .风力和降水 A .降雨
B .降雪
C .降冰雹
D .雾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A .热带沙漠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C .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二、非选择
题( 50 分) 26.(10 分)读“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回答问题:
( 1)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约为 ℃,出现在 月;最低月平均气温约为 出现在 月。

( 2)此地位于 (填“南”或“北”)半球,说明此时陆地气温比同纬度 有可能是
(填 “陆地”或“海洋”),原因是 。

( 3)该地这一年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

( 4)该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是 。

27.(10 分)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年平均气温在 20℃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 带的范围大体一致。

( 2)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
洲,最冷的地方位于 洲。

( 3)亚洲中部的 地区,年平均气温在 0℃以下,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偏 因为 。

(4)图中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
A .地势低平
B .平原面积广阔
C .海洋广阔
D .受太阳光热均匀
(5)由以上分析,你认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① 。

② 。

③ 。

D .使用洁净能源
℃,
;此地最
,这是
1)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在(纬线)附近地区。

年降水量最少的大洲是洲。

2)A地与B地都在(纬线)附近,A地年平均降水量是,B地年平均降水量是。

3)C、D、E 三地中降水较少的是地。

主要原因是。

29.(15 分)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A 地的气候是,分布面积最大的在洲。

该种气候分布规律是。

2)B 地的气候是,其气候特征与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相吻合的图是(填
序号),从图可知该地气候的特征是,该种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洲是。

(3) C 地气候是,该种气候均分布在洲的东部,其中面积最大的在(国家)的东部。

该种气候的降水集中在(季节)。

(4)③图代表的气候类型是,该种气候的特征是,此种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大陆是,即字母所示的大陆。

30.(7 分)读地理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出汗了”是指现象,又称效应。

(2)这种现象主要是由大气中的含量增加而产生的。

(3)以下哪种不是导致地球“出汗”的原因?A.工业生产中,大量利用煤作为燃料
B.人类大量砍伐森林C.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等需要大量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D.过分抽取地下水(4)如果这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将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A.陆地蒸发加剧,干旱地区面积必然扩大B.海水蒸发量加大,使全球海平面下降
C.极地地区的冰雪大量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D.臭氧层被破坏
(5)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第 3 章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每小题 2 分,共50分)1.(2 分)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
A.冬冷夏热B.晴转多云C.风和日丽D.狂风暴雨
【解答】解:B、C、D 描述的是某个地方在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现象,属于天气; A 描述的是某地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

故选:A。

2.(2 分)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
A.稳定B.多变C.气温恒定D.多年一致
【解答】解: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故选:B。

3.(2分)2011年11月20日晨,某高速公路因大雾关闭路口,造成若干车辆不能上路,此事说明()
A.天气影响生产B.天气影响交通
C.天气影响学习D.天气影响战争
【解答】解:因大雾关闭路口,造成若干车辆不能上路,此事说明天气可以影响交通。

故选:B。

4.(2分)在卫星云图上,葫芦岛所在地区是一片绿色,那么葫芦岛的天气应为()A.晴朗天气B.阴雨天气C.多云D.晴转阴天气
【解答】解:在卫星云图上,通常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在卫星云图上只有白色表示云雨区,覆盖区域可能有降水,其他颜色表示晴天。

城市是一片绿色,天气应为晴朗。

故选:A。

5.(2分)2011年5月12日,哈尔滨市遭受了沙尘暴天气,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
【解答】解:A、是中雨符号,故错误;
B、是晴天符号,故错误;
C、是雷阵雨符号,故错误;
D、是沙尘暴天气,故正确;
故选:D。

6.(2分)东北风8 级用下列哪个符号表示()
A.B.C.D.
【解答】解:有风的表示方法可推断A、C、D 选项中符号分别表示北风 6 级、北风8 级、东风 6 级,B选项中的符号表示东北风8 级。

故选:B。

7.(2 分)下列的天气符号,表示阴转晴的天气是()
A.B.C.D.
【解答】解:A 表示的是雷雨转晴,选项错误。

B 表示的阴转晴,选项正确。

C 表示的是中雨转晴,选项错误。

D 表示的是雾转晴,选项错误。

故选:B。

8.(2 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但注意天气的变化,而且越来越关注空气质量的高低。

天气预报说:今天的空气质量为“一级”,也就是指今天的空气质量为()
A.优B.良C.中度污染D.重度污染
【解答】解:天气预报说:今天的空气质量为“一级”,也就是指今天的空气质量为优。

故选:A。

9.(2 分)在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一月的陆地B.七月的陆地C.一月的海洋D.七月的海洋
【解答】解:由于海洋与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陆地吸热快,散热快;海洋吸热慢,散热慢,故一年中最高气温应出现在陆地。

北半球6、7、8 月为夏季,12、1、2 月为冬季,北半球陆地最热月出现在7 月,最冷月出现在 1 月;
故选:B。

10.(2 分)葫芦岛市某天最高气温为28.4℃,这个气温值可能出现在()A.日出前B.午后 2 点C.午后 1 点D.中午12 点
【解答】解: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 时即午后 2 点左右,
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 B 正确
故选:B。

11.(2 分)有关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统一等温线上的点,可能气温不相等
B.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别大
C.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中心一定是高温中心D.同一等温线上的点,气温肯定相等【解答】解: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有高温中心和低温中心;同一等温线上的点,气温肯定相等。

根据题意。

故选:D。

12.(2 分)某座山的山脚下气温是30℃,山顶气温是12℃,由此可知从山脚到山顶的高度是()
A.2000 米B.3000 米C.3200 米D.3600 米
【解答】解:依据同一地形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一百米,气温下降
0.6℃ 的规律,我们先计算出两地的气温差30℃﹣12℃=18℃,用气温差除以0.6℃
再乘以100m 就可以计算出两地的海拔高度差,18℃÷ 0.6℃× 100m=3000 米,由此得出山脚和山顶的相对高度是3000 米。

故选:B。

13(.2 分)我国西部地区有句民谚“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说明该地()
A.日温差大B.月温差大
C.年温差大D.气温的年变化大
【解答】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的生活现象是昼夜温差大,新疆深居亚欧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变化很大。

故选项 A 符合题意。

故选:A。

14.读“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4﹣16 题
该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A.1月B.5月C.8月D.10 月
【解答】解:读图可得,该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8 月,大约是220 毫米故选:C。

15.读“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4﹣16 题
该地气温年较差约为()
A.5℃B.10℃C.20℃D.30℃
【解答】解:读图可知,该地最高气温在7 月份,约为25°C,最低气温在 1 月份,约为﹣5°C,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25°C﹣(﹣5°C)=30°C.故选项 D 符合题意。

故选:D。

16.读“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4﹣16 题
该气候类型为()
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解答】解:读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

故选项 D 符合题意。

故选:D。

17.(2 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句所描述的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洋流因素D.纬度因素
【解答】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是平原地区由于温度较高,花开较早,而山上由于温度较低造成了花开较晚,这是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故选:A
18.( 2 分)冬季,我国北方的哈尔滨白雪皑皑,而南方的海南岛则花果飘香,气候宜
人.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的影响
D .河流的影响
【解答】 解: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 50 个纬度。

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

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 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气温低。

所以,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冬季低温 可达﹣ 30~﹣ 40℃,滴水成冰,大地白雪皑皑;而海南省冬季平均气温在 20℃左右,
气候暖热,到处绿树成阴。

故选: A 。

19.(2 分)读图,此图反映的是(
解答】 解: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暖湿气流被迫沿山坡爬升,随着海拔升
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降水,我们叫地形雨。

根据题意 故选: B 。

20.(2 分)世界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 .大陆内部降水多
B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多
C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
D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解答】 解: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回 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 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故选: D 。

21.(2 分)描述某地区的气候,必须包括的要素是(
) A .气温和降水 B .湿度和风力
C .气压和风力
D .风力和降水
A .距海越近,降水就越多
C .山越高,降水越多 B .山地迎风坡降水就
多 D .大陆西岸降水多
解答】解: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气温的单位是℃,降水的单位是毫米
故选:A。

22.(2 分)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A.降雨B.降雪C.降冰雹D.雾
【解答】解:降水的主要形式,包括雨、雪、冰雹等,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降雨,能占到降水的80%以上。

故选项 A 符合题意。

故选:A。

23.(2 分)下列气候类型中,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的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解答】解:世界上有众多的气候类型,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不同,其中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一年内降水较少。

故选:B。

24.(2 分)“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解答】解:世界上有众多的气候类型,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不同,其中终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该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故选:B。

25.(2 分)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出门乘坐公交车B.冬季用煤做燃料
C.植树造林,绿化环境D.使用洁净能源
【解答】解: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

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

生活中注意节能减排,使用洁净能源,倡导低碳经济,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高环境质量。

而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冬季用煤做燃料,增加了碳排放量,会加剧大气污染。

故选:B。

二、非选择题(50 分)
26.(10 分)读“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约为28 ℃,出现在7 月;最低月平均气温约为﹣
5 ℃,出现在 1 月。

2)此地位于北(填“南”或“北”)半球,说明此时陆地气温比同纬度海洋气温低;此地最有可能是陆地填“陆地”或“海洋”),原因是北半球陆地7月气温高,1月气温低
3)该地这一年的气温年较差约为33 ℃。

4)该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是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解答】解:读图可知,(1)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7 月份,月平均气温约为28℃;最低气温出现在1 月份,月平均气温约为﹣5℃。

(2)此地7 月气温高, 1 月气温低,该地位于北半球;此时 1 月份气温在0°C以下,为北半球的冬季,说明北半球冬季陆地气温比同纬度海洋气温低;由于北半球海洋 2 月份气温最低,8 月份气温最高,此地最有可能是陆地。

(3)该地这一年的气温年较差约为28°C﹣(﹣5℃)℃ =33°C。

(4)该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是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故答案为:
(1)28;7;﹣5;1;
(2)北;海洋气温低;陆地;北半球陆地7月气温高,1月气温低;
(3)33;
(4)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27.(10 分)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热带的范围大体一致。

(2)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非洲,最冷的地方位于南极洲。

(3)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偏
低,这是因为海拔高。

(4)图中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C
A.地势低平B.平原面积广阔C.海洋广阔D.受太阳光热均匀
(5)由以上分析,你认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①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②同纬度陆地和海洋气温不一样。

③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和海拔低处气温不同
【解答】解:(1)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热带的范围大体一致。

(2)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非洲,最冷的地方位于南极洲。

(3)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偏低,这是因为海拔高。

(4)图中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海洋广阔;
(5)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的规律是:①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②同纬度陆地和海洋气温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于高于,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③ 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和海拔低处气温不同,海拔高处气温低,海拔低处气温高。

故答案为:(1)热;(2)非;南极;(3)青藏高原;低;海拔高;(4)C;(5)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同纬度陆地和海洋气温不一样;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和海拔低处气温不同。

28.(8 分)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在赤道(纬线)附近地区。

年降水量最少的大洲是南极洲。

(2)A地与B地都在北回归线(纬线)附近,A地年平均降水量是多,B地年平均降水量是少。

(3)C、D、E 三地中降水较少的是 D 地。

主要原因是CE 。

【解答】解:(1)受纬度因素影响,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mm 以上,是
降水最丰富的地区;两极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不足200mm,南极洲成为降水最少的大洲。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A 地与 B 地都在北回归线附近,东岸 A 地年平均降水量多,西岸B地年平均降水量少。

(3)中纬度地区,受海陆因素影响, D 大陆内部降水少,CE沿海地区降水多。

故答案为:(1)赤道;南极;(2)北回归线;多;少;(3)D;CE。

29.(15 分)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A 地的气候是热带雨林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在南美洲。

该种气候分布规律是赤道附近。

2)B 地的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其气候特征与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相吻合的图是② (填序号),从图可知该地气候的特征是终年高温少雨,该种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洲是非洲。

3)C 地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该种气候均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其中面积最大的在中国(国家)的东部。

该种气候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季节)。

4)③图代表的气候类型是冰原气候,该种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酷寒,各月气温都在0℃以下,降水稀少,此种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大陆是南极大陆,即字母③ 所示的大陆。

解答】解:(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
群岛等地。

图中 A 亚马孙平原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2)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 B 撒哈拉沙漠地区最为广大。

由于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控制下,气候特点如图②,终年高温少雨,年降水量不足125 毫米。

(3)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的巨大海陆差异,使亚洲温带地区的东部形成显著的温带季风气候。

其中面积最大的在中国的东部。

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特征,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

但是,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降水季节变化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4)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 D 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陆地区。

如图③全年酷寒,各月气温都在0℃以下,是全球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降水稀少。

故答案为:(1)热带雨林气候;南美;赤道附近;(2)热带沙漠气候;②;终年高温少雨;非洲;(3)温带季风气候;亚;中国;夏季;(4)冰原气候;全年酷寒,各月气温都在0℃以下,降水稀少;南极大陆;③。

30.(7 分)读地理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出汗了”是指气候变暖现象,又称温室效应。

(2)这种现象主要是由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而产生的。

(3)以下哪种不是导致地球“出汗”的原因? D A.工业生产中,大量利用煤作为燃料B.人类大量砍伐森林
C.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等需要大量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D.过分抽取地下水
(4)如果这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将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C
A.陆地蒸发加剧,干旱地区面积必然扩大B.海水蒸发量加大,使全球海平面下降
C.极地地区的冰雪大量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D.臭氧层被破坏
(5)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应该采取的对策是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
【解答】解:漫画反映的现象﹣﹣气侯变暖。

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

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

近50 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

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

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水平面上升。

跟踪考察表明,在1978﹣1996 年间,北极地区的冰盖面积缩小了约6%,北极熊等极地动物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

故答案为:(1)气候变暖;温室;
(2)二氧化碳;
(3)D;
(4)C;
(5)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