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 (1444).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50°
B.30°
C.20°
D.15°
2.(2 分)某学习小组 7 个男同学的身高(单位:米)为:l.66,1.65,
1.72.1.58.1.64,1.66.1.70.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1.65 米
B.1.66 米
C. 1.67 米
D.1.70 米
3.(2 分)下图中不可能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是( )
23.(3 分)一个印有“嫦娥一号卫星”字样的立方体纸盒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与印有“娥” 字面
相对的表面上印有 字.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
24.(6 分)在△ABC 中,AB=AC,点 D,E 分别在边 BC,AC 上. 实验与探究 (1)如图①,若∠BAD=30°,AD 是 BC 上的高,AD=AE,则∠EDC= ; (2)如图②,若∠BAD=40°,AD 是 BC 上的高,AD=AE,则∠EDC= .
②如图 2,如果∠BAD=40°,AD 是 BC 上的高,AD=AE,则∠EDC=__________; ③思考:通过以上两题,你发现∠BAD 与∠EDC 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用式子表
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图 3,如果 AD 不是 BC 上的高,AD=AE,是否仍有上述关系?如有,请你
2019-2020 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三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2 分)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 的
度数是 ( )
29.∵DE⊥AE,∠DAE=45°,∴△A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E=DE= 18 .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AD = AE2 + DE2 = 18 +18 = 6 ,∴AB=AD=6. 在 Rt△ABC 中, ∵∠BAC=60°,∠C=90°, ∴∠B=30°,∴AC= 1 AB=3.
2 由勾股定理,得 BC = AB2 − AC2 = 62 − 32 = 27 (m), 即点 B 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BC 为 27 m. 30.不等式组的解为 −2 x 1 ,图略
A.
B.
C.
D.
4.(2 分)已知∠AOB=30°,点 P 在∠AOB 内部,P1 与 P 关于 OB 对称,P2 与 P 关于 0A 对
称,则 P1,0,P2 三点所构成的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5.(2 分)等腰三角形周长是 29,其中一边是 7,则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 )
18.(3 分)如图(1),在长方形 MNPQ 即中.动点 R 从点 N 出发,沿 N → P → Q → M 方向运 动至点 M 处停止.设点 R 运动的路程为 x ,△MNR 的面积为 y .如果 y 关于 x 的函数图象 如图(2)所示,那么当 x = 9 时,点 R 应运动到点 处(从 N、P、Q、M 四点中选择).
(1)分别按上述 4 个方案计算这个同学演讲的最后得分; (2)根据(1)中的结果,请用统计的知识说明哪些方案不适合作为这个同学演讲的最后 得分.
29.(6 分)如图,在两面墙之间有一个底端在点 A 的梯子,当它靠在一侧墙上时,梯子的顶 端在点 B 处;当它靠在另一侧墙上时,梯子的顶端在点 D 处.已知∠BAC=60°,∠ DAE=45°,点 D 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DE= 18 m,求点 B 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BC.
写出来,并说明理由.
A
A A
E
B
D
C
B
D
E C
B
D
E C
(1)
(2)
(3)
28.(6 分)某学校举行演讲比赛,选出了 10 名同学担任评委,并事先拟定从如下 4 个方案 中选择合理的方案来确定每个演讲者的最后得分(满分为 10 分): 方案 1 所有评委所给分的平均数. 方案 2 在所有评委所给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其余给分的平均 数. 方案 3 所有评委所给分的中位数. 方案 4 所有评委所给分的众数. 为了探究上述方案的合理性,先对某个同学的演讲成绩进行了统计实验.下面是这个同学 的得分统计图:
28.解:(1)方案 1 最后得分: 1 (3.2 + 7.0 + 7.8 + 38 + 38.4 + 9.8) = 7.7 ; 10
方案 2 最后得分: 1 (7.0 + 7.8 + 38 + 38.4) = 8 ; 8
方案 3 最后得分: 8 ; 方案 4 最后得分: 8 或 8.4 .
(2)因为方案 1 中的平均数受极端数值的影响,不能反映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所以方案 1 不适合作为最后得分的方案. 因为方案 4 中的众数有两个,众数失去了实际意义,所以方案 4 不适合作为最后得分的方 案.
(4)仍成立,理由如下:∵AB=AC,∴∠B=∠C.∵AD=AE,∴∠ADE=∠AED. 在△EDC
中,∠AED= ∠C+∠EDC. 在△ADB 中,∠ADE+∠EDC =∠BAD+∠ B,∴∠EDC= 1 ∠ 2
BA 25.略 26.略 27.(1)①15°;②20°;③∠BAD=2∠EDC;(2)上述结论仍成立,略
22.(3 分)正方形 A1B1C1O 、正方形 A2 B2C2O1 、正方形 A3B3C3O2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 置,点 A1 、 A2 、 A3 、…和点 C1 、 C2 、 C3 、…分别在直线 y = kx + b (k 为常数,且 k>0)和 x 轴上.已知点 B1(1,1),B2(3,2),则点 Bn 的坐标是 .
归纳与发现 (3)通过对图①,②的观察和对∠EDC 的探究,当 AD 是 BC 上的高,AD=AE 时,你会发 现∠BAD 与∠EDC 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用式子表示; 运用与推广 (4)如图③,如果 AD 不是 BC 上的高,AD=AE,上述关系是否成立?若成立,请你写出 来,并说明理由;若不成立,请举出反例.
CAE= .
16.(3 分)如图,用锤子以相同的力将铁钉垂直钉入木块,随着铁钉的深入,铁钉所受的阻 力也越来越大.当铁钉未进入木块部分长度足够时,每次钉入木块的铁钉长度是前一次的
1 .。已知这个铁钉被敲击 3 次后全部进入木块(木块足够厚),且第一次敲击后,铁钉 2
进入木块的长度是 2cm,若铁钉总长度为 acm,则 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17.(3 分)如图,已知函数 y=3x+b 和 y=ax-3 的图象交于点 P(-2,-5),则根据图象可得不等 式 3x+b>ax-3 的解集是 .
A.15
B.15 或 7
C.7
D.11
6.(2 分)若等腰三角形底角为 72°,则顶角为( )
A.108°
B.72°
C.54°
7.(2 分)下列图形中,不是正方形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
A.
B.
C.
D.36° D.
8.(2 分)如图,点 A 是 5×5 网格图形中的一个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图中每个小正方
25.(6 分)△ABC 在平面△ABC关于y轴对称的 A1B1C1 ; (2)将△ABC 向下平移 3 个单位长度,画出平移后的 A2B2C2 .
26.(6 分)推理填空,如图.
∵∠B= ,
∴AB∥CD(
).
∵∠DGF= ,
∴CD∥EF(
).
27.(6 分)在 ΔABC 中,AB=AC. (1)①如图 1,如果∠BAD=30°,AD 是 BC 上的高,AD=AE,则∠EDC=__________;
形的边长为 1,以 A 为直角顶点,面积等于导的格点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都是格点)的个数是( )
A.7 个
B.8 个
C.9 个
D.10 个
9.(2 分)下列不等式组的解,在数轴上表示为如图所示的是( )
A.
x x
−1 +2
0 0
B.
x x
−1 +2
0 0
C.
x x
+1 −2
12.-l6 13.10.4 14.(-4,3) 15.50° 16.3<a≤3.5 17.x>-2 18.Q 19.着
20. x + 3 −11
21.抽样,l00 22.( 2n −1, 2n−1 ) 23.卫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
24.(1)15°(2)20°(3)∠EDC= 1 ∠BAD 2
30.(6
分)解不等式组
x −3 +3 x+1 2

并在数轴上把解表示出来.
1− 3(x −1) 8 − x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C 2.B 3.C 4.D 5.C 6.D 7.D 8.B 解析:B .
9.D 10.C 11.D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 4)2
+ (x2
− 4)2
+ (x3
− 4)2
+
据共有
+ (x10 − 4)2 ] ,则这组数
个,平均数是 .
14.(3 分)在第二点 P 到 x 轴的距离是 3,到 y 轴的距离是 4,则点 P 的坐标是 .
15.(3 分)如图,CD 平分∠ACB,AE∥DC 交 BC 的延长线于点 E,若∠ACE=80°,则∠
19.(3 分)如图,该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立方体,折好以后,与“静”字相对的字 是.
20.(3 分)用不等式表示“ x 与 3 的和不大于-ll”,则这个不等式是:

21.(3 分)为了预防“禽流感”的传播,检疫人员对某养殖场的家禽进行检验,任意抽取了
其中的 100 只,此种方式属 调查,样本容量是 .
0 0
D.
x x
+ −
1 2
0 0
10.(2 分)如图,Rt△ABC 中,∠B=90°,AB=3cm,AC=5cm,将△ABC 折叠,使点
C 与 A 重合,得折痕 DE,则△ABE 的周长等于( )
A.5cm 个 B.6cm 个 C.7cm 个 D.8cm
11.(2 分)小明向大家介绍自己家的位置,其表述正确的是( )
A.在学校的正南方向
B.在正南方向 300 米处
C.距学校 300 米处
D.在学校正南方向 300 米处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2.(3 分)将点 A(1,-3)向右平移 3 个单位,再向下平移 1 个 单位后,得到点 B(a,b),则
ab = .
13.(3
分)一组数据的方差是
S2
=
1 10 [(x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