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文化软实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文化软实力
20世纪90年代初“软实力”的概念被提出,在西方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资源、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直接影响或构成民族凝聚力、精神面貌、思维能力、认识水平、国际影响力等的文化因素。
深入分析探讨文化软实力的特点与提升路径,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在世界各领域的多边合作
和磋商中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
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中,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新亮点”,国际上我国的文化价值观逐步得到认同且“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深得人心。
然而,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文化逆差现象严重、文化人才缺失,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使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对于我国文化“软实力”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并及时改进,势必会影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整体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综合国力的提升。
因此,采取必要措施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的水平势在必行。
第一,弘扬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动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兄弟姐妹在这个大家庭中团结互助、融洽相处,共同孕育了我国独特的民族精神。
党的十七大会议上,把中华民族精神阐释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
正是依靠这种民族精神,我国今天的文化事业才会取得好的发展前景,它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精
神动力。
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民族精神中不仅包含着进步的、积极的、向上的,又包括有落后的、消极的、退步的。
在发展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倡导民族精神中优秀的、积极向上的优良传统,摒弃那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趣味低级、违反社会发展和科学规律的不良成分,这样,民族精神才能真正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打造民族品牌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武器。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广大博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然而,随着各国思想和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流和竞争,好莱坞电影、韩剧充斥着我们的眼球,肯德基、NIKE、“日韩流”成为年轻一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面对国外文化的强大攻势,打造属于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品牌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大力发掘我国文化当中的优秀因子,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结合自身日益成熟的产业发展
模式,强势推出民族品牌,努力减小文化逆差现象,真正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第三,发展人才教育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人们开始更多地寻求艺术上的、更深层次的交流,文化艺术教育逐步走进千家万户,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目前,我国从初级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开设了文化艺术领域的相关课程,并且还成立了专门的艺术院校培养专业文艺人才。
在民间,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喜爱更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
这些都是我国文化的吸引力所在,也是繁荣我国文化事业的夯实基础。
可见,文化人才的培养为我国文化的长期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水平提供了后备军。
第四,开展文化外交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
从古至今,中国在文化外交方面的经验十分丰富。
古有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鉴真东渡日本,今有“乒乓外交”、中外文化交流年,这些都为传播我国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扩大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
此外,文化外交也为我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进行交流构建了平台。
近年来,我国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保持着不同形式的文化交往,与数千个国外和国际的文化组织有着各种形式的联系;中国戏剧、民乐在世界各地成功演出,受到热烈追捧;中国的学生到世界各处或者与来自五湖四海的留学生们进行思想文化的交流等,这些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优秀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对于吸收和借鉴世界的优秀文化,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产生了深远的作用,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增进和巩固友谊的重要手段。
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起步到逐步发展的过程,其国际地位及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升。
但总体来说,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处于初始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在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牢牢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制订适合我们国情的发展计划,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实现又快又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