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天下第一楼》人物关系构建的特点及其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
252
摘 要:话剧《天下第一楼》作为北京人民影剧院的四大“看家大戏”之一,广为赞誉,深受观众的喜爱之情。

而人物角色作为一部话剧的灵魂,人物形象丰富灵动是一个话剧成功与否的必要条件。

除了人物的台词语言,行为动作等丰富人物形象之外,人物之间相互的关系在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上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聚焦于话剧的人物关系构建,分析特点及其作用。

关键词:天下第一楼;人物关系;人物塑造
《天下第一楼》由著名剧作家何冀平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创作完成,是他的处女作,亦是代表作。

而其话剧自开演以来便深受大众的喜爱,是北京人民影剧院的四大“看家大戏”之一。

话剧主要描绘了京城烤鸭名店“福聚德”几十年来的兴衰发展史:在二掌柜卢孟实的经营下,“福聚德”从原本岌岌可危,日薄西山的境地跳脱出来,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但好景不长,“福聚德”的两位“正统”继承人唐茂盛和唐茂昌,在他人流言蜚语的怂恿下,与卢孟实争起了东主财权,无奈之下,卢孟实只能离开自己苦心经营大半辈子的“福聚德”,回到了山东老家。

在“福聚德”的风雨历程里,我们可以窥见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福聚德”各个代表人物的生存状态。

但如果将《天下第一楼》里出现的人物镜像般放大对比于整个社会,各个代表人物无疑是那个时代各个阶级生活状态的一个集成式缩影。

我们知道,人物角色是一个话剧的灵魂,而《天下第一楼》将各个不同阶级的人物都塑造得非常丰富灵动[1]。

除了人物的台词语言,行为动作等丰富人物形象之外,人物之间相互的关系在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上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从话剧的人物关系构建的角度出发,分析它的三个特点以及作用。

一、网状结构的人物关系
话剧《天下第一楼》的人物关系的构建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

但是在有些书影作品中,很多人物关系都是单向的,简单来说,就是剧中所有的人物都只和主要人物产生联系,表现出一种点对面的结构。

我们只有从小人物与主角的互动中,才能管中窥豹,从他的语言习惯,行为等来一探小人物的性格。

而这样做,小人物和小人物互相之间没有发展出人物关系,显然只会让角色的形象变得单一化,脸谱化。

因此,剧作家应该尽可能地把剧本中的人物放进一个复杂的、人与人相互缠绕的关系网中,这样才能使人物变得立体、饱满。

而话剧《天下第一楼》很好地运用了这一方法[2]。

在话剧中,所有角色都不是仅存在于“福聚德”的单一形象,而是拥有着多重的身份。

比如,常贵,在职业身份上,他是“福聚德”里的“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的堂子。

堂子是“五子行”之一,而“五子行”则被认为是社会地位低下之人从事的职业,这一职业身份也为常贵后续的命运悲剧埋下了祸根。

而在家庭角色里,他则是一个慈祥的为孩子“小五”着想的父亲。

常贵作为一个堂子,有着极为出色的人情智慧,而他在“福聚德”所有的低声下气,兢兢业业都是为了孩子“小五”的前途发展,而“小五”这个人物虽然一直到话剧的结尾都没有出现,但是他的存在却给常贵的命运增添了许多戏剧性。

我们知道,在话剧的尾声,儿子“小五”的未来前途
竟最终毁在常贵“不光彩”的“堂子”的身份上,这两重身份的相互矛盾使得勤劳肯干,无私奉献的常贵形象更具悲剧色彩,也更加立体。

二、矛盾对立的人物关系
《电影剧作的人物关系》一书曾这样写道:“在编织人物关系的时候,一般不要把人物关系编织得单一,人物关系可以是多重的,甚至可以是对立的。

”多重人物关系的搭建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而在人物关系中,个体和个体之间的矛盾对立,则会使得情节产生戏剧性。

比如在话剧《天下第一楼》中,厨子罗大头和掌柜卢孟实之间就存在着多重的关系。

一方面,表面上,罗大头是“福聚德”的厨子,而卢孟实是二掌柜。

按照常理来说,在地位上,厨子不如掌柜,本应该是受掌柜“使唤”的人。

但另一方面,他们相互之间又存在着微妙的对立关系,在一些事情上是不相容的。

比如,罗大头自知自己的烤鸭技术是天底下独一份儿的优秀,因此,他就有资本在卢孟实面前摆架子,丝毫不忌惮卢孟实的掌柜身份,甚至敢当着卢孟实的面儿谈论他爸爸因“五子行”身份屈辱而死的话题。

这样的对立关系使得罗大头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厨子形象的思维定势,一个桀骜不驯,任性妄为的“非常规”的厨子跃然而生。

三、动态变化着的人物关系
话剧《天下第一楼》的人物关系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着的,随着剧情的推动和人物行动的发展,人物关系也随之不断变化。

而这样人物关系的变化更加丰富地展示出人物性格方面的多重性,揭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世界和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传递出人物强烈的情感。

在话剧的第三幕,侦缉队在克五的举报下,在店中查出厨子罗大头私藏香烟,在这个情况下,卢孟实挺身而出,表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而原本一向和卢孟实不对盘的罗大头在话剧的末尾终于第一次叫了卢孟实一声“掌柜的”,这一声“掌柜的”不仅暗示了卢罗两人关系的变化——从原本的矛盾对立变为此时的握手言和,而且使得罗大头的人物性格更加丰满,即他虽然居功自傲,横行霸道,但内心深处仍有一丝良知,还不算坏的彻底[3]。

参考文献:
[1]苏婳.剧本《囚》中人物关系对人物塑造的作用[D].云南艺术学院,2020.
[2]邬可欣.《天下第一楼》:酸甜苦辣的众生相——从卢孟实、常贵、玉雏儿分析角色形象及剧作内涵[J].戏剧之家,2020(30):45-46.
[3]张飞飞.《天下第一楼》中福聚德的衰败原因一解[J].戏剧之家,2016(24):27-28.
浅析《天下第一楼》人物关系构建的特点及其作用
顾咏仪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江苏,苏州 215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