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对患者精神状况影响的调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对患者精神状况影响的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对患者精神状况的影响。
方法:以我院
20**年**月-20**年**月内收治的141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手术治疗的奇偶顺序将之
分为实验组(奇数组71人)和对照组(偶数组70人)。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室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沟通护理干预”。
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两个维度出发,比较
两种护理模式的优劣。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结
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
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术室护理中的良好的护患沟通能
够帮助患者有效的消减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而应该在手术室护理中大
力推广沟通护理干预。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护患沟通;焦虑抑郁;精神状况;影响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手术室护理是
医院护理的重要组成,与其他场所的护理相比,手术室护理的困难性、复杂性、风险性更高[1]。
为了保证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护理人员必须给予患者及时的身心护理,要照顾患者的情绪,如此才能有效的避免医患纠纷,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2]。
为探究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
通对患者精神状况的影响,本实验以我院收治的141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现将
实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年**月-20**年**月内收治的141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不存
在传染类疾病、精神类疾病或重大脏器类疾病。
基于手术治疗的奇偶顺序将之分为实验组
(奇数组71人)和对照组(偶数组70人)。
实验组内男性45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21.2-80.5岁,平均(48.4±8.6)岁;对照组内男性34例,女性36例,患者年龄20.5-79.0岁,平均(49.6±9.3)岁。
实验纳入的141例患者均自愿参与实验,且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室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沟通护理干预”,即在对照组护理
基础上强化如下三点:第一,手术前沟通。
当患者进入手术室、手术未开始之前,与患者仔
细核对相关信息,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步骤和麻醉等事项,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手术,以正确心
态对待手术;第二,手术中沟通。
在手术过程中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处理患者的
不良情绪,用语言引导患者配合手术;第三,手术后沟通。
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情况,科普康复相关的事项,帮助患者树立健康心态。
1.3 观察指标
(1)基于汉密尔顿焦虑评分表以及汉密尔顿抑郁评分表设计焦虑抑郁调查问卷,对患
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调查。
焦虑抑郁调查问卷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抑郁
问题越严重;(2)在患者出院前,利用本院自制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护
理满意度调查。
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100分,以“得分≥80分者”为“护理满意”,否则为“护理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组间同类型计量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同类型计数比较使用x2检验,以“P<0.05 ”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1)手术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2)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患者对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为护理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现阶段我国的护理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与完全满足临床患者需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3]。
对于手术治疗患者而言,手术室护理是其护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不满意,那么患者的整体护理体验将难以得到保证。
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比较注重对患者进行“身体护理”,但对“心理护理”普遍较为漠视,因而并不会在手术进行过程中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患者手术中出现的不良情绪难以被及时排解,因而极容易出现异常情绪并诱发医患纠纷,不仅影响患者治疗,还会给医院方面带来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4]。
沟通护理干预在常规手术室护理中强化了护患沟通环节,有益于拉近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帮助患者解决不良的心理问题,还能够更为准确的了解患者的个性化护理需求,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因而得以保证。
如在本实验中,接受“沟通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53.2±5.8分)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62.8±5.6分),两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0.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7.14%),两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获得的相关数据充分说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更佳,沟通护理干预优化了护理的最终结果。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中的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的消减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而应该在手术室护理中大力推广沟通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李冬梅. 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对患者精神状况影响的调查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1).
[2]黄美红. 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对患者精神状况影响的调查分析[J]. 当代医学,2017,23(12):164-165.
[3]李小平. 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对患者精神状况影响的调查研究[J]. 河北医药,2015(19):3026-3028.
[4]姬小蔓,唐乃梅,崔海丽. 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对患者精神状况影响的调查[J]. 世界中医药,2017(a01):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