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55个冬小麦品种叶锈病抗性鉴定及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海龙,陈
莉,曹永周,等.河南省55个冬小麦品种叶锈病抗性鉴定及评价[J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10):18-20.
收稿日期:2020-08-11
基金项目: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Z2010-01-06)
作者简介:沈海龙(1968-),男,河南漯河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保护研究,(电话)135****2726(电子信箱)********************;通信
作者,李世民(1966-),男,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保护研究,(电子信箱)*******************。
小麦叶锈病(Puccinia triticina )是禾谷类锈病中发生较为普遍的病害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因素的影响,叶锈病发生加重[1]。
小麦叶锈病作为小麦生长中后期主要的病害,具有危害时间长、产量损失重的特点,能使小麦减产10%~30%,甚
至达到40%以上[1,2]
,个别年份小麦叶锈病的危害程
度大于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3]。
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和栽培模式的调整,小麦叶锈病连续多年在河南省严重发生,给小麦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仅2015年因小麦叶锈病引起的产量损失达19.1万t [4-6]。
防治技术手段以及品种
抗性的问题是造成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7]。
目前,河南省推广的小麦品种中,对小麦叶锈病抗性较好的品种较少[5]。
同时,由于小麦叶锈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化使小麦品种对叶锈病的抗性丧失,缩短了抗性品种的使用年限,也是造成小麦叶锈病流行的重
要原因之一[7,8]。
因此,掌握主要推广品种对小麦叶锈病的抗性情况,对小麦安全生产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采用自然病圃法针对近年来河南省推广的主要小麦品种连续2年进行成株期抗叶锈病鉴定,为品种选择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河南省55个冬小麦品种叶锈病抗性鉴定及评价
沈海龙1,陈
莉1,曹永周2,赵永涛1,袁
谦1,范志业1,侯艳红1,陈
琦1,刘
迪1,李世民1
(1.漯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漯河
462000;2.河南省许昌市植保植检站,河南许昌
461000)
摘要:2017、2018年连续2年采取病圃法对河南省主要推广的55个小麦品种进行小麦叶锈病(Puccinia triticina )抗性鉴定。
结果表明,2年均对小麦叶锈病表现出高抗(HR )的小麦品种只有淮核12013;表现出抗(R 或HR )的品种有泛麦8号、洛麦33、许科316、新麦0208、郑麦103、漯麦26和周麦22,占所鉴定品种的12.73%。
2年均鉴定为高感的品种有40个,占所鉴定品种的72.73%。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Puccinia triticina );冬小麦品种;抗病性;评价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1)10-0018-03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21.10.00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
Evaluation of wheat leaf rust resistance of 55winter wheat varities in Henan province
SHEN Hai-long 1,CHEN Li 1,CAO Yong-zhou 2,ZHAO Yong-tao 1,YUAN Qian 1,
FAN Zhi-ye 1,HOU Yan-hong 1,CHEN Qi 1,LIU Di 1,LI Shi-min 1
(1.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cademy of Luohe ,Luohe 462000,Henan ,China ;2.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Station of Xuchang ,Xuchang 461000,Henan ,China )
Abstract :The resistance to leaf rust (Puccinia triticina )of 55winter wheat varities (lines )popularized in Henan province was indenti⁃fied in 2017and 2018,under natural condition.Th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only Huaihe 12013showed high resistance (HR )both in the 2years ;there were 7varieties (lines ),Fanmai No.8,Luomai 33,Xuke 316,Xinmai 0208,Zhengmai 103,Luomai 26and Zhou⁃mai 22showed resistance (HR or R )in the 2years ,accounting for 12.73%of the total number of identified varieties.The 40varieties were identified as high susceptibility for 2consecutive years ,accounting for 72.73%of the total number of identified varieties.Key words :wheat leaf rust (Puccinia triticina );winter wheat varities ;disease resistance ;evaluation
第10期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小麦品种
从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收集到的近些
年来河南省主要推广品种,包括周麦22、周麦32、新
麦26、周麦36、郑麦366、郑麦103、新麦0208、矮抗58、百农4199、西农979、百农207、周麦18、周麦16、泛麦8号、存麦5号、偃展4110、漯麦163、漯麦158、
洛麦33等共55个品种。
1.2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
1.2.1试验地条件试验设在漯河市农业科学院五里岗试验基地,试验地地势平坦,土壤肥力均匀一致。
播种前施用底肥750kg/hm2,N∶P∶K=15∶15∶15,返青拔节期追施相同化肥150kg/hm2。
2016年试验播期为10月15日,2017年试验播期为11月8日。
1.2.2试验方法试验采用自然病圃法[9]对不同小麦品种进行抗叶锈病鉴定。
试验分别于2016—2017年和2017—2018年重复进行,每品种种植2行,行长2.00m,行距0.25m。
小区间诱发行种植感病品种铭贤169,各品种田间随机排布,设漯麦9908为感病对照品种。
田间管理方式和当地大田相同。
1.2.3调查方法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小麦叶锈病盛发期调查各品种叶锈病发病情况。
每品种随机调查20株,每株调查顶部2片叶。
记录各品种所调查叶片发病级别,计算病情指数[10]。
病情指数=∑()
各级病叶数×相对级别
调查总叶数×最高病级数
×100%
(1)
小麦叶锈病分级标准:0级,叶片无病斑;1级,病斑占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占叶面积的6%~ 10%;5级,病斑占叶面积的11%~25%;7级,病斑占叶面积的26%~50%;9级,病斑占叶面积的50%以上。
1.2.4抗性评价方法参照曾士迈等[11]、李洪连等[12]的相对抗病指数(I)评价抗病性的方法,对不同冬小麦品种对叶锈病的抗性进行评价。
相对抗病指数(I)的计算如下:
I=1-
所测品种病情指数
感病对照品种病情指数
(2)
抗性评价标准如下:I=1.00时为免疫(I);0.80≤I <1.00时为高抗(HR);0.60≤I<0.80时为中抗(R);
0.40≤I<0.60时为中感(S);I<0.40时为高感(HS)。
2结果与分析
2.12017年不同品种对小麦叶锈病的抗性评价2017年结果表明(表1),在调查的55个品种中,没有品种对小麦叶锈病表现为免疫(I);对小麦叶锈
病高抗(HR)的品种有淮核12013、泛麦8号和洛麦33,占所鉴定品种的5.45%;对小麦叶锈病中抗(R)的品种有许科316、新麦0208、郑麦103、漯麦26和周麦22,占所鉴定品种的9.09%;对小麦叶锈病中感(S)的品种有新麦26、涡麦505、西农979、淮麦302、天麦162和安科1405,占所鉴定品种的10.91%;对小麦叶锈病高感(HS)的品种有存麦5号、百农207、周麦32、洛麦23、周麦36、郑麦369、豫麦158、新麦29和偃展4110等41个,占所鉴定品种的74.55%。
2018年结果表明(表1),在鉴定的55个品种中,没有品种对小麦叶锈病抗性表现为免疫(I);对小麦叶锈病高抗(HR)的品种只有淮核12013,占所鉴定品种的1.82%;对小麦叶锈病中抗(R)的品种有泛麦8号、洛麦33、许科316、新麦0208、郑麦103、漯麦26、周麦22,占所鉴定品种的12.73%;对小麦叶锈病中感(S)的品种有新麦26、涡麦505、淮麦302和郑麦366,占所鉴定品种的7.27%;对小麦叶锈病高感(HS)的品种有百农64、存麦5号、周麦32、新麦29、周麦16、郑麦119、洛麦29、新麦11、许科160、漯麦163、矮抗58和郑麦583等43个品种,占所鉴定品种的78.18%。
2年的鉴定结果中均对叶锈病抗性表现为中抗(R)以上的品种有淮核12013、泛麦8号、洛麦33、许科316、周麦22、新麦0208、郑麦103和漯麦26,共计8个品种,其中仅有1个品种淮核12013对小麦叶锈病2年的抗性表现均为高抗(HR)。
3小结与讨论
2017年鉴定为抗病(HR或R)的小麦品种有8个,感病(S和HS)的小麦品种有47个;2018年鉴定为抗病的小麦品种有8个,感病(S和HS)的小麦品种有47个;2年鉴定结果中仅有淮核12013均表现为高抗(HR)。
在2017年和2018年连续2年鉴定的河南省推广的55个小麦品种,鉴定结果均为抗小麦叶锈病的品种有淮核12013、泛麦8号、洛麦33、许科316、新麦0208、郑麦103、漯麦26和周麦22,共8个品种,占所鉴定品种的14.55%。
2年均鉴定为高感的品种有40个,占所鉴定品种的72.73%。
河南省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有矮抗58、百农207、周麦18、西农979、郑麦366、郑麦7698、泛麦8号、洛麦33、周麦22、周麦27和周麦36等[12-15],其中周麦16、矮抗58、百农207、存麦8号、周麦27和百农4199等品种均对叶锈病表现为高感。
因此,小麦生产中后期如何有效控制叶锈病显得十分重要。
在农业部门预测小麦叶锈病发病较重的年份,生产中尽量选择对小麦叶锈病抗性较好的品种,如
沈海龙等:河南省55个冬小麦品种叶锈病抗性鉴定及评价19
湖北农业科学2021年
中抗品种泛麦8号、洛麦33、漯麦26和周麦22等,并在小麦生产中后期结合化学防治措施将小麦叶锈病带来的产量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HUERTA-ESPINO J,SINGH R P,GERMAN S,et al.Globul sta⁃tus of wheat leaf rust caused by Puccinia triticina[J].Euphytica,2011,179:143-160.
[2]KHAN M H,BUKHARI A,DAR Z A,et al.Status and strategies in breeding for rust resistance in wheat[J].Agricultural sciences,2013,4(6):292-301.
[3]杜咨毅.两个小麦品种抗叶锈病和白粉病QTL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5.
[4]范志业,陈琦,沈海龙,等.6种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的田间防治效果[J].农药,2015,54(10):761-763.
[5]彭红,吕国强,王江蓉.河南省2015年小麦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16,36(4):29-33.
[6]黄思良,张胜利,王新波,等.河南省南阳市2009~2010年小麦叶锈病发生的系统调查[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1(6):
34-36,102.
[7]金夏红,冯国华,刘东涛,等.小麦抗叶锈病遗传研究进展[J].
麦类作物学报,2017,37(4):504-512.
[8]于亮,陆莉.我国小麦抗叶锈病育种研究进展[J].天津农业科学,2007(2):46-50.
[9]何文兰,宋玉立,张忠山.应用统一病圃综合评价小麦品种(系)抗病性[J].河南农业科学,1994(8):21-23.
[10]GB/T17980.20—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S].
[11]曾士迈,王沛有,张万义.相对抗病性指数——小麦抗锈性定量鉴定方法改进之一[J].植物病理学报,1981(3):9-14.
[12]李洪连,袁红霞,刁晓葛,等.河南小麦主要品种纹枯病抗性评价[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32(2):107-111.
[13]周继泽,欧行奇,王永霞,等.河南省五大主导小麦品种适宜播量研究[J].农学学报,2019,9(2):1-6.
[14]孙蒙蒙.河南省小麦主导品种适宜密度及播期的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8.
[15]朱红彩,黄金华,范永胜,等.河南省主推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9,60(4):541-543.
表12017年和2018年不同小麦品种对叶锈病的抗性评价结果
品种(系)
淮核12013泛麦8号洛麦33许科316新麦0208郑麦103漯麦26周麦22新麦26涡麦505安科1405天麦162西农979淮麦302济麦19百农64存麦5号郑麦101郑麦366郑麦7698百农4199百农207周麦32开麦18宝丰7228洛麦23周麦36华麦226
2017年
病情指数
11.88
14.28
9.48
24.60
23.88
28.08
15.48
26.28
32.52
36.36
37.32
39.96
42.12
43.08
45.48
46.20
57.72
64.20
58.44
55.32
60.12
59.88
59.64
62.04
61.80
63.24
59.16
61.32
I
0.84
0.81
0.87
0.67
0.68
0.62
0.79
0.65
0.57
0.51
0.50
0.47
0.44
0.42
0.39
0.38
0.23
0.14
0.22
0.26
0.20
0.20
0.20
0.17
0.17
0.15
0.21
0.18
抗性评价
HR
HR
HR
R
R
R
R
R
S
S
S
S
S
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2018年
病情指数
15.48
33.33
34.44
26.67
34.44
22.22
34.44
34.44
40.00
44.44
64.44
55.56
51.11
46.67
53.33
55.56
60.00
55.56
40.00
48.89
64.44
60.00
64.44
51.11
53.33
48.89
86.67
57.78
I
0.80
0.57
0.56
0.66
0.56
0.71
0.56
0.56
0.49
0.43
0.17
0.29
0.34
0.40
0.31
0.29
0.23
0.29
0.49
0.37
0.17
0.23
0.17
0.34
0.31
0.37
—
0.26
抗性评价
HR
R
R
R
R
R
R
R
S
S
HS
HS
HS
S
HS
HS
HS
HS
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品种(系)
新麦11
郑麦379
郑麦119
郑麦583
周麦18
周麦26
许科160
新麦29
濮麦168
华成863
豫麦158
存麦8号
偃丰21
兰天0422
洛麦29
徐麦33
中原6号
偃展4110
郑麦369
周麦16
漯麦163
周麦27
矮抗58
徐麦2178
焦麦266
郑麦119
漯麦9908
2017年
病情指数
61.80
64.20
66.60
64.68
63.48
63.48
63.24
64.92
63.48
63.24
64.20
64.92
65.40
65.64
66.12
67.32
67.32
68.04
68.76
68.63
69.00
69.24
70.44
71.16
72.36
73.08
74.52
I
0.17
0.14
0.11
0.13
0.15
0.15
0.15
0.13
0.15
0.15
0.14
0.13
0.13
0.12
0.12
0.10
0.10
0.09
0.08
0.08
0.08
0.07
0.06
0.05
0.03
0.02
—
抗性评价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2018年
病情指数
68.89
71.11
77.78
77.78
73.33
73.33
71.11
55.56
64.44
60.00
60.00
71.11
73.33
55.56
64.44
55.56
77.78
82.22
73.33
55.56
73.33
60.00
77.78
60.00
73.33
62.22
77.78
I
0.11
0.09
0.00
0.00
0.06
0.06
0.09
0.29
0.17
0.23
0.23
0.09
0.06
0.29
0.17
0.29
0.00
—
0.06
0.29
0.06
0.23
0.00
0.23
0.06
0.20
0.00
抗性评价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H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