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篇•经验交流
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杜雪梅杜雪莲
(吉林省榆树市大岭镇怀家中心小学,吉林榆树)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它是探索知识的必要因素,又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条件。

然而创造性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其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启迪和发展学生的思维,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促使学生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巧设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问题是数学科目的心脏,能够给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送去源源不断的能量。

数学问题的提出并不难,但是要提出具有一定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却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备课环节,加强对数学问题的设计,从而通过一个个有效的数学问题,将知识点有效串联起来,进而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要在学生认识的“瓶颈”处提问。

学生认识的“瓶颈”处,就是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模棱两可处,就是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不是很透彻,所以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如《位置与顺序》,这一单元中会有关于前后左右位置判断的数学题目,学生在做这类题目时,容易受到自身位置前后左右方位的影响,所以,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何判断题目中某一物体的前后左右位置,从而初步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其次,教师要在学生表现的差异处提问。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既不能一直提问难度较大的问题,又不能一直提问简单的问题。

教师要尽量设计开放性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技能展开多样化的作答。

如《分类》,当学生初步形成分类的概念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本班级的所有师生分成两组?有的学生会提出按照性格来划分;有的学生会提出按照身高来划分,身高1米2以上的是一组,1米2以下的是一组;有的学生会提出按照老师一组、学生一组的形式划分;有的学生会提出按照体重划分,等等。

二、注重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有效的练习。

有效的题目练习并不在于量,而在于质量以及效率。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练习活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一题多解。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非常感兴趣,一题多解的思维模式能够促使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乐趣以及成就感。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策略来解决同一道数学问题,从
而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

如减法练习,学生可以运用凑十法、加补法等。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题目变形式的练习。

数学练习题目的种类非常多,同一个知识点,经过不同的加工,就可以变化出很多种类型的题目。

如果小学生能够见识到多样化的题目,那么他们的思维也将更为灵活。

如《分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练习“把同类圈起来”的题目,也可以引导学生练习“把每行中不同类型的圈出来”的题目,还可以引导学生练习“找朋友”的题目等。

三、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动手意愿非常强烈,他们会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展开积极的思考与探索,他们会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并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是新知探究方面的实践活动。

如小学低年级学生会尝试着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虽然比较简单,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所以教师不妨通过直观具体的演示活动来促使学生理解清楚题目的具体含义,进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推理、分析能力。

其次是知识巩固方面的实践探究活动。

如学生学习过分类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书包进行分类整理,学生会将铅笔、橡皮等小的文具放进铅笔盒,将书放在一起,将练习本放在一起,学生会在实践操作中感知分类的意义。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卧室内的东西进行分类整理。

学生的卧室内有可能会有书籍、玩具、衣服、零食等物品,学生要如何摆放以上物品呢?学生会在实践活动中展开分类知识的运用。

总而言之,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尽力开发智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运用巧设问题,注重练习以及实践探究等教学策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徐蔚.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
[2]刘海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29).
•编辑温雪莲
摘要:数学思维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可以说,没有数学思维,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

而且数学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知识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启迪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策略是将数学知识、教师和学生有效连接在一起的纽带,高效的教学策略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较强的思维能力。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运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策略,激活小学生的思维,并促使学生展开独立且深入的思考,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生;数学思维
176--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