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厂车间烧焊安全技术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车间焊接安全技术措施
我们的机修车间和维修回收车间是地面维护和加工车间,负责全
矿各种结构件制造、安装中的气焊、气割工作及设备维修、废料分割
和各种机械零件、构件的焊补及拆卸工作。
由于在工作中经常涉及切
割及焊接作业,为确保烧焊作业期间安全,特编制本措施。
一、施工现场
机修车间及院内、维修和回收车间和医院。
二、施工前准备
(一)、提前将施工设备和材料运至施工现场;
(二)、根据施工作业场所现场工作条件,准备好充足的消防沙(或沙袋)、水、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并放置在施工现场5米范围内。
(三)、施工人员应提前准备好劳动防护用品、检查所使用的焊具,包括护品、护具是否合格,准备好使用的工具、材料。
(四)、检查氧气瓶阀、乙炔(液化石油气)瓶阀门、乙炔(液
化石油气)回火防止器、压力表、减压阀、氧气、乙炔(液化石油气)带、割炬等,保证完好等。
(五)、焊接和切割的钢材必须稳定地放置在支架上或用型钢填充,下面留有间隙。
切割钢材表面应清除油、锈及氧化皮。
(六)、压力容器、密封容器和各种油桶管道,粘有可燃液体的
焊割件,必须先除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解除容器的管道压力,消除密闭状态。
(七)、根据工件的技术要求,正确选择焊丝材质,清理工作油、锈。
三、施工顺序
开启氧气阀门→开启氧气减压器,调至所需压力→开启乙炔(液
化石油气)阀门→开启乙炔(液化石油气)减压器,调至所需压力→
打开焊割枪氧气阀→打开焊割炬乙炔(液化石油气)阀门→点火→焊
割→关闭焊割炬氧气(乙炔、液化石油气)阀门→关闭氧气(乙炔、
液化石油气)阀门→整理现场
四、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前,必须指定一名施工负责人和一名安全负责人值班。
(二)、气焊、气割现场10m以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通风
必须良好,严禁用氧气通风。
根据现场环境需要,施工区域的煤尘应
清洗或湿润施工周围区域。
(三)、烧焊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戴护目镜,手套。
使用电焊
机时,必须使用电焊面罩、电焊手套;若施工地区潮湿,施工人员必
须佩带绝缘靴、绝缘手套;
(四)、电焊机电缆不得相互缠绕,电源线及地线无老化破损,
电焊工应拧紧电缆接头,防止漏电,电焊机上不得堆放杂物;
(五)、氧气、乙炔瓶要分开运输,不得混装,必须人力推运到
施工现场,同时要轻装轻放;
(六)、氧气瓶瓶阀不得粘有油脂,且不得漏气,乙炔阀不得漏气。
使用时氧气瓶与乙炔瓶间隔5m以上,且乙炔瓶必须在施工现场的
风流下方。
氧气瓶不得平放,乙炔瓶必须直立放置且需有防倒措施。
气瓶不得暴晒,必须遮阳存放。
乙炔瓶表面温度不得超过40℃。
(七)、乙炔瓶必须远离切割现场和其他火源lO米以外的地方,离开暖气、散热片和其他采暖设备1米以上,氧气瓶必须离开切割场
地及火源5m以上。
(八)、氧气瓶、乙炔瓶、运输液化石油气钢瓶时必须佩戴安全帽、防震圈,移动时用专用小车载运,严禁吊运、拋掷,避免撞击,
以免发生爆炸。
搬运时不得戴粘有油污的手套。
(九)、减压器不得有直流电,且不得粘有油污,高低压表完好
无损。
(十)、氧气带、乙炔带不得互换、破损,如果漏气,可以将其
切断并用专用接头牢固连接。
(十一)、焊、割炬不得粘有油污,各阀门灵活可靠、没有漏气
现象,喷射吸力割炬具有良好的喷射吸力。
(十二)、氧气表、乙炔表(液化石油气表)安装牢固,乙炔表(液化石油气表)必须安装回火防止器。
氧气带、乙炔带安装可靠。
(十三)、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点火及操作时不得回火。
发生回火时,立即关闭切割氧阀门,再关闭乙炔阀门。
(十四)、烧焊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焊接
的周围条件,确保烧焊作业安全,发现问题立即停止烧焊。
(十五)、施工结束后先将电焊机停电、氧气乙炔阀门关闭,方
可清理工器具,检查并确保施工周围没有安全隐患。
(十六)、施工结束后再次洒水,不得遗留灼热物品在现场,防
止他人误受伤,在确认无危险后,方可离开;
(十七)、施工安全负责人必须监督工作场所的工作条件、环境、操作程序和措施落实情况。
(十八)、所有建筑工人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本安全技术措施,
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