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术后同期实施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术的价值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外伤术后同期实施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术的价值探讨李光远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脑外伤手术后实施同期脑室-腹腔分流与颅骨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4月~2017年8月本院接受的行脑外伤手术后发生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62例,均分两组予以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择期实施颅骨修补术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将脑室-腹腔分流术于颅骨修补术同期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加以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GOS、KPS 与G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同期方式对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治疗,其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予以使用.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
【年(卷),期】2018(024)021
【总页数】3页(P29-31)
【关键词】脑外伤;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同期;应用效果
【作者】李光远
【作者单位】盘锦市中心医院,辽宁盘锦 124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临床上在对脑外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患者有可能出现颅骨缺损并合并脑积水的
并发症,从而提升脑外伤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且近些年来路脑外伤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临床上必须对该种疾病及并发症的治疗予以重视,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1]。
对脑外伤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临床上
多使用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进行治疗,但对于何时实施的治疗效果更好
的问题,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本文选取本院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对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同期治疗的效果加以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在本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2例脑外伤
术后发生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将所有患者均为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每组31例。
研究组患者男18例、女13例,年龄22~64岁,平均(43.04±7.05)岁,脑外伤原因:高处坠落9例、交通事故14例、重物砸伤6例、其他原因2例;对照组患者男17例、女14例,年龄23~66岁,平均(44.52±7.22)岁,脑外伤
原因:高处坠落8例、交通事故15例、重物砸伤7例、其他原因1例。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以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同意,并且,得到了患者、女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对临床手术治疗具有禁忌证的患者。
1.2 方法研究组:对患者进行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治疗。
取仰卧位,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先对患者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进行患者硬脑膜电灼
操作,使用导丝予以侧脑室枕角穿刺,完成后让导丝退出,并将患者的脑脊液进行引出,应用管芯导管进行胸锁,完成剥离后将管芯导管退出,使用分流管实施引出操作,完成后应用长血管钳进行头皮顶部腱膜-枕骨的隧道建立。
将泵室流入端同
脑室端小口相连接,丝线扎紧,分流向下拉,但需注意力度,动作要轻,并予以挤压泵室;而颅骨修补术则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进行,观察患者的颅内压水平,待
降低后再实施颅骨修补术。
对照组:手术方法同研究组相同,但在时间上通常为脑室-腹腔分流术实施完成后3~6个月后,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观察,再选择最为合适的时机实施颅骨修补术
治疗。
1.3 观察指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GCS、GOS以及KPS评分情况,以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并做好详细的观察记录。
GCS评分判定标准[2]:使用GCS评分对患者的昏迷情况进行观察,主要从患者的睁眼活动、语言功能以及运动功能三方面予以评价。
GOS评分判定标准[3]:即评价患者的治疗预后情况,1~5分不等,1分为死亡、2分表示植物生存、3分重度残疾、4分轻度残疾、5分为恢复情况良好。
KPS评分判定标准[4]:评价患者的功能状态情况,分数范围在0~100分之间,
分数越高患者的治疗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
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治疗效果比较经临床治疗,研究组患者在GCS、GOS以及KPS评分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治疗效果比较(x±s)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x±s)KPS 87.87±4.12 82.76±4.02 4.943 0.001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31 31 GOS 4.96±0.45 2.98±0.29 20.592 0.001 GCS 12.72±2.96 9.87±3.01 3.759 0.001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在研究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硬膜下积液
情况、1例分流管堵塞,共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并发症发生率为6.45%;
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硬膜下积液、2例分流管堵塞、2例感染以及4例分流过渡的症状,共有1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5.48%。
研究组患者的并
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4,P<0.05)。
3 讨论
脑外伤多由受到外界突然打击而形成,具有病情发展迅速、变化快等的特点,即使给予临床手术治疗,也很容易发生脑膨出、颅骨缺损以及脑积水等的并发症[5],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所以临床上必须对脑外伤患者的治疗加以重视。
传统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并发症的治疗方法为,实施早期的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完成后等到患者的颅内压降低,且脑积水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后,在对患者进行颅骨修补术治疗。
这种择期治疗方法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也存在则者较大的弊端,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对脑外伤患者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后,若没有同时予以颅骨修补术治疗,则会提高患者脑组织塌陷的可能性,若患者的脑组织塌陷时实施颅骨修补术,会对患者的脑组织造成再次损伤,而且会提高患者的术后感染率,在总体上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6]。
同择期手术治疗相比,对脑外伤
患者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同期治疗的方法,其临床效果更加明显,
同期治疗会使手术治疗的协同效应得以增加,手术中的穿刺引流操作可使患者膨出的脑组织进行回落,让颅腔解剖形态得意更好的恢复,并在短时间内,让患者的脑生理功能、颅内压得以恢复[7]。
同时,同期手术可减少对患者的麻醉使用次数、
手术次数,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脑组织再次发生损伤的概率,并且能够将大气压影响患者脑脊液流体动力学的情况予以解除,从而减少术后血肿、硬膜下积液等并发症的发生[8]。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同期手术治疗后,脑外伤患者的GCS、GOS与KPS评分均得到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同择期手术治疗相比,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与
颅骨修补术同期治的效果更加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脑外伤患者实施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及治疗预后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予以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王家悦,王革生.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伴脑积水疗效观察[J].现代
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3):314-316.
[2] 黄程.分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J].实
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3):94-95.
[3] 刘卓,王晓明,车海江,等.早期颅骨修补与脑室腹腔分流联合治疗脑外伤的有效性观察[J].中国临床
医生杂志,2016,44(9):69-71.
[4] 宋俊杰,钟三宝,李远志,等.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作用效果体会[J].当代
医学,2017,23(12):8-11.
[5] 芮奕峰,郁慧杰.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9):1371-1373.
[6] 陈浪,严正村,佘磊,等.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成形术治疗颅脑损伤去骨板减压术后脑积水[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7,22(8):593-594.
[7] 吴信光,张国志.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术后交通性脑积水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科大
学学报,2016,33(4):694-696.
[8] 杨利民.常规脑室腹腔分流术与脑室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对比分析[J].当代医
学,2016,22(1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