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生态自然观的人文精神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科学论
Social Science Theory 《瓦尔登湖》生态自然观的人文精神解读
田淼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瓦尔登湖》展现了梭罗眼中纯洁曲瓦尔登湖及周边美丽的自然风光,不同以往超验主义,他投身自然中,从实
践出发,思考探索人与自然新关系,他主张人以“自然的居民”的角色与自然和谐共生,他尊重并亲近自然,与自然物做朋
友,认为自然物有其自由生长的权利,这些无不体现梭罗极具人文精神的生态自然观,也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启示.
关键词梭罗人文精神生态自然观
中图分类号:1106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9.09.078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the
View of Ecology and Nature in"Walden Lake**
TIAN Miao
(College of Marxism,Zhengzhou University,Zhenzhou,Henan450001)
Abstract"Walden Lake"shows Thoreau's view of pure Walden Lake and the beautiful natural scenery around it.Unlike Transcendentalism in the past,he devotes himself to nature and explores the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e.He advocates that man should liv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in the role of"natural inhabitant".He respects and approaches nature and himself.As friends,natural objects have the right to grow freely.All of these reflect Thoreau's ecological view of nature with humanistic spirit,and also bring enlightenment to ou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Keywords Thoreau;humanistic spirit;ecological view of nature
0引言
美国学者诺曼•卡曾斯说: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
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
19世纪中期,美国的工业化、商业化,经济现代化迅速发展,这一系列变化的快速推进导致环境与资源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破坏。
刘易斯•芒福德说:“19世纪的主要创造力,产生了迄今从未有过的极端恶化的城市环境,因为即使是统治阶级的聚居区也被污染,而且也非常拥挤,的确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大都市,甚至没有足够的日照和新鲜空气这些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东西,而落后的村庄却仍有这些东西。
哄皿亨利•大卫•梭罗(Hemy DavidThoreau)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市,那里环境优美四季分明,是美国独立战争后最早设立首府城市之一。
美国先验主义思想家爱默生也诞生于此,梭罗受到爱默生极大的影响,他曾把自己与爱默生用芝诺与色诺芬自比,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一名超验主义者,他在日记中说:“人们常在我耳边叮咛,用他们美妙的理论和解决宇宙问题的各种花言巧语,可是对我并没有帮助。
我还是回到那无边无际。
亦无岛无屿的汪洋大海上去,一刻不停的探测着,寻找着可以下锚,紧紧地抓住不放的一处底层的好。
心"由此可见,梭罗是一位追求精神独立的思考者,他认为自然是保持精神独立的避风港。
1845年至1847年,他独自一人来到瓦尔登湖畔,从生活之必需出发,就地取材建造一座木房子,在此过程中用文字记录下他观察的、倾听的、感受的、思考的自然与生活的关系真谛。
梭罗看到工业化发展以及战争带来的社会问题与环境问题,反思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思想变化,追问人的价值,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梭罗极富人文精神的生态自然观。
1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不完全等同于文艺复兴中以对抗宗教“神学”为目的而诞生的个人精神独立,这里的”人”更多见个性的生命个体,但缺乏普遍性自觉的独立,所以文艺复兴时期多出现个性气质突出的科学家艺术家。
也不是哲学史中认为的,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标准的极端个人主义。
人文精神是人对自身、自我价值、终极关怀和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观点和执着探求,人不仅要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需要,还要以人为出发点实现对终极关怀的发问人文精神的内核是人,终极的体现是世界观。
在以“人为本原”基础上形成的自然观、社会观、价值观,并且以此指导自己的意识与行为开展实践活动。
1.1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的价值即尊重人的价值
自然为人类生命的延续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没有自然人类就无法生存,所以人类要遵循自然客观规律,爱护与保护生态自然。
梭罗说:“解决生命的问题,不但要在理论上,而且要在实践中”。
3"人在实践中保护自然,又在实践中为人的发展,以自然为来源创造更多的物质条件,而梭罗认为人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必定是生活之必需品,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即可,“食物、住宅、衣服和燃料”。
妙。
但过度的从自然中攫取资源,不仅会破坏自然生命的平衡之美,人也会迷失在物质的海洋中,不仅不会成为强者,也许会沦为最强的奴隶。
正如人在放牛,超出满足饱腹的耕种部分后,那就是牛在牧人,人与牛交换了劳动,人成为工具的工具。
“大部分的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
恥人不仅是实践的内在根据,也是实践的主体与目的,人尊重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也就是尊重与保护人类自己。
梭罗认为人在
2019年/第27期/9刀(T)
165
社科学论
Social Science Theory
满足了温饱后,就不会再满足于对过剩品的追求,“免于卑微工作的假期开始了,现在他要向生命迈进了”。
期'正如泥土为种子提供生命之根本,种子才能继续生长,而种子实现其最大的价值,就是在空气与阳光中结出生命的果实。
在自然界里,没有东西是无用的。
每片腐烂的叶子,树枝或须根最终都会在某个适当的其他地方做更好的用途,而且最后都会聚集在大自然的混合体中。
”咖不论人类或是自然物,生命都值得敬畏,价值都应受尊重,在这种反思生命本质中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1.2思想自主,精神独立:自然与人的灵魂共鸣
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8次用esprit表示灵魂,而在英语中esprit通常被译为精神,精神是灵魂中理性的部分,精神与灵魂都可视作思想的本原。
黑格尔认为,自己所处时代的哲学中,精神这一术语更被学界普遍接受,灵魂则像身体与精神的中项,灵魂是抽象意义上的精神,是精神的睡眠状态。
梭罗贴近自然生活的目的就是思想的锤炼和精神的提升,在这里他的灵魂更能被澄净,在大自然中找到灵魂的共鸣,由此激发梭罗独立的思考,自省式发问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在我内心发现,而且还继续发现,我有一种追求更高的生活,或者说探索精神生活的本能121192梭罗认为美国人是“死去的狮子”,是缺少”活“的精神和思想的智力矮子。
对于梭罗而言,大自然就是他涤净思想,凝练精神的“后花园”,森林、湖泊、廳鼠、狐狸、潜水鸟、猫头鹰都是引起他思想生发结构的灵感意象。
与自然的亲近使身体有真实的官能感受,自然环境中可触知性的感官刺激,使他灵魂震颤,也是梭罗独立精神的培养和自主思想的养成的源泉。
"我到林中去,因为我希望谨慎地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是我是否学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东西……我要生活得深深地,把生命的精髓都吸到……",:|83
他并不赞赏商业发展下的物质追求,他认为生活本该是刻苦和简朴的,“生活在事物更高的秩序中,只有生活越简单,宇宙的规律就显得越简单,寂寞将不成其为寂寞,贫困将不成其为贫困”。
m”,只要有思想,世界对于人而言是一样大的,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买的。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对于梭罗而言,这个"大任”则是追求一种向上的、独立的精神,对保证生存以外的物质追求于他是种负担,甚至是他思考人生过程中的拖累,“我看见青年人,我的市民同胞,他们的不幸是,生下地来就继承了田地、庐舍、谷仓、牛羊和农具,得到它们倒是容易,舍弃它们可困难了”,咖即使在美国这个自由的国度,人们忙碌于庸常是一种无知和错误,人的生命是有超凡的精神性的,对生活人为的忧虑,会使人们错过釆摘“生命的美果”。
不断地自主思考与独立反思,总会使人骤然于内心看到新的,更广的,更自由的规律,即使庞大的“公共思想”如海洋一般,也不应为了适应世俗而轻易流入或倒灌。
1.3自由发展的权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类中心主义自古希腊时期就有迹可循,智者派哲人普罗泰戈拉在《论真理》中说:“人是万物的尺度”。
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的存在就是为了动物的降生,其他一些动物也是为了人类而生存。
”期‘笛卡尔认为主体的人是理性的,有权利统治客体自然。
康德认为人以先验认识把握自然,自然是依附于人的理性的。
爱默生虽承认自然具有一种精神,但仍要接受人的统治并且服务于人。
皿60直到在梭罗生活19世纪时代,自然隶属于人的思想己经根植与西方文化中。
人文精神认为人有权利自由的发展,这是出于对人的选择的尊重,人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
“我愿意每一个人都能谨慎的找出并坚持他自己的合适的方式,而不要釆取他父亲或母亲或邻居的方式”。
I21M梭罗不仅尊重人,对自然界也满怀人文精神的共生思想。
“还没有一个人在无思无虑地过完了他的童年之后,还会随便杀死任何生物,因为生物跟他一样有生存的权利。
”3曲即使他耕种的土地被破坏,他也不认为自己有权力清理狗尾草而毁掉“自古以来的百草园”。
梭罗热爱自然,自然是他可以恣肆徜徉其中的广茂花园,温柔的氛围为他带来高尚的精神启示。
自然物在梭罗眼中是有独立性格的,不论是生物”隐士一般水獭,智慧灵动的潜水鸟,”或是非生物的“湖水借由拍打湖岸保持自己的界限”,它们有自由生长的权利。
大自然的美是纯洁的、高尚的,不容被玷污的.17,15W灵特湖的名字就使他愤懑,人的自以为是打破了这种纯粹的美,“他对湖没有什么所有权,他只想到金钱的价值……连野鸭飞来,他也认为它们是擅入者,他习惯于残忍贪婪地攫取东西“。
12,18农业的开垦,工业的原料开釆,商业的利益需要,铁路线的铺设等破坏了瓦尔登湖周边环境,这是他极其厌恶的。
“这是和恒河之水一样圣洁的水,而他们却想转动一个开关,拔起一个塞子,就利用瓦尔登的湖水了!”⑼"在梭罗看来,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所有一切动植物的生命都是寄生在这个伟大的生命体上。
自然万物在其中相互相联,互相依赖,人类也是联结中的一环,他说“世上没有一物是无机的”,不论是动物、植物、岩石、河流,都有自由生存发展的权利,这是梭罗和谐共生的人文精神体现。
2梭罗人文精神生态自然观的启示
在梭罗看来人应该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做“自然的居民”。
人类有自由从自然中获取人类需要的能量,资源,食物,甚至洗涤精神,这是人类生存的必然之道,但这种”自由“必须是有意识的,是自觉的,有所节制的。
自然中的万物是可爱的,被他称为缪斯女神,如果自然被破坏了,那不仅是人类将失去特有的活性,万物都将沉默直至消亡。
人与自然组成有机整体,人类是有机整体中的一员,保护自然生态,与自然和谐共处,梭罗对于自然尊重、赋予自然权利独立、给予自然博爱的态度恰恰是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享的人文精神体现。
我们应受启发,对自然生态的保护的思考从人文精神角度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有责任感,对生态自然物有同情感,培养绿色环保的生态消费意识,尊重自然生态的生长发展规律,积极建立多维度的、立体的生态自然观,立足人文精神关怀树立生态文明观。
参考文献
[1]刘易斯•芒福德/美.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亨利•戴维•梭罗/美.瓦尔登湖[M].徐迟,译.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7.7.[3]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M].长江文艺出版tt,2014.6.
[4]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5]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侯文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苏贤贵.梭罗的自然思想及其生态伦理意蕴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7]包庆徳、宋凌晨.梭罗及其《瓦尔登湖》生态主义思想评析一——纪念亨利•®维•梭罗200周年诞辰[JL鄱阳湖学刊,20176
1662019年/第27期/9力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