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尿激酶对血液透析深静脉导管溶栓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两组不同浓度尿激酶导管溶栓效果比较
3.讨论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也是逐年增多的突发毒物药物中毒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要完成血液透析治疗必须先建立一条有效的血管通路,血管通路是患者的生命线。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作为临时性血管通路的深静脉导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由于导管留置时间长、患者高凝状态、肝素用量不足、管路扭曲等原因常常导致导管腔内血栓形成[2]。深静脉导管内血栓的形成,导致患者不能顺利完成透析治疗或单位时间内清除率不同程度降低,影响透析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也给临床护理治疗工作带来困扰。
1.2溶栓治疗方法
所有被选患者均在溶栓治疗前用5ml注射器抽出深静脉导管动、静脉两端肝素封管液,患者均取平卧位。观察组以5ml注射器根据患者导管所标示的精准容量缓慢注入5万U/ml尿激酶于导管两端;对照组以5ml注射器根据导管所标示的容量缓慢注入2.5万U/ml尿激酶于导管两端;均加盖肝素帽,再用无菌治疗巾包裹固定,溶栓治疗30分钟。并在溶栓治疗前和溶栓治疗后,使用抗凝剂行血液透析前,抽取患者血标本各2ml送检,观察溶栓效果及溶栓前后患者出凝血情况。
1.3观察指标
A:溶栓成功:注射器回抽血液时,动、静脉端均无阻力,透析血流量>250ml/min,透析机在设定参数不报警(静脉压不升高),能顺利完成4h透析治疗。B:溶栓失败:变换体位或调整导管后,注射器回抽动、静脉端血液时有阻力,或者一端或两端抽不出血液;透析血流量<250ml/min,透析中机器报警,跨膜压、静脉超出正常范围,循环管路抽动明显,不能顺利完成4h透析治疗。
【关键词】尿激酶;血液透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5-0023-01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urokinase in the thrombolytic thrombolysis of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former was treated with 50,000 U/ml urokinase and 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30min, which was treated with 25000 U/ml urokinase sealing 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30min; The effects of catheter thrombolysis and the effect of coagulation on the patient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successful thrombolysis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 and the successful thrombolysis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2.5%,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50,000 U/ml urokinase treated thrombolytic rate and no effect on the coagulation mechanism of patients.
【Key words】Urokinase;Hemodialysis; Conduit;thrombolysis;Effect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病例:(1)患者深静脉导管均有不同程度堵塞,不能顺利完成透析。(2)患者溶栓前无凝血功能异常。(3)因血栓以外的因素如导管位置不佳导致血流量不足者或尿激酶预防性溶栓的患者不参与本次研究观察。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中心行血液透析的患者80人,男44人,女36人;其中,颈内静脉,58例,股静脉22例;随机将其分为以5万U/ml的尿激酶溶栓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以2.5万U/ml尿激酶溶栓作为研究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程度、导管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目前,临床上解决导管血栓问题的方法主要靠尿激酶溶栓治疗[3,4]。但对于使用多少浓度的尿激酶溶栓没有很好的统一标准,各中心采用的浓度也不一。溶栓效果不佳,势必给病人带来拔管、重新置管的痛苦、感染风险和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加大医务人员工作量。因此,探讨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溶栓治疗方法势在必行。
尿激酶是从健康人尿中或肾组织中培养获得的一种酶蛋白。可直接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凝块和血液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和凝血因子Ⅷ,从而发挥溶栓作用。本中心采用5万U/ml浓度尿激酶作导管溶栓处理,一次性溶栓成功率97.5%,较对照组82.5%明显提高,且溶栓前后对患者出、凝血情况无改变无影响。因此,此次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不同浓度尿激酶对血液透析深静脉导管溶栓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尿激酶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栓塞溶栓效果。方法:将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前者用5万U/ml尿激酶封管溶栓治疗30min,后者以2.5万U/ml尿激酶封管溶栓治疗30min;观察两组导管溶栓效果及对患者出凝血影响。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成功溶栓率为97.5%,对照组一次性成功溶栓率为82.5%,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5万U/ml尿激酶治疗溶栓率高,且对患者出凝血机制无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