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顺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6题;共12分)
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的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无锡(xī)大堤(tī)赐福(chì)
B . 涔涔(cén)遥岑(cén)妗子(jìn)
C . 伺候(cì)窥伺(cì)嗣位(shì)
D . 谛听(tì)缔结(dì)蒂固(dì)
2. (2分) (2016高一上·扬州月考) 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沉缅跫音琐碎汗流浃背
B . 部署戕害跋涉势不两立
C . 遨游寂寥麻痹出奇不意
D . 目眩耗废逻辑掎角之势
3.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______的说。
②女人的手指______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③在恋爱方面,特别是在婚姻方面,______总要起很大的作用的。
A . 简洁震动纵容
B . 简捷振动怂恿
C . 简洁振动纵容
D . 简捷震动怂恿
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 . 经过班长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
B . 当夏日来临,河水满溢时,哥哥经常瞒着我和弟弟去河里游泳,摸鱼。
C . 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D . 不少家长尽管早就意识到校车安全的隐患,但迫于无法接送等种种无奈,仍不得不把孩子送上一辆辆拥挤的校车。
5.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历史上的扬州,属于“贵人多难”一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①且每遭蹂躏之后②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
③“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④它总能顽强地恢复生气
⑤虽屡遭兵火⑥却不掩其繁华的锦绣的气象
A . ②①④⑤⑥③
B . ②⑤⑥①④③
C . ③②④①⑤⑥
D . ③⑤④②①⑥
6. (2分)(2020·顺德模拟) 填写空白部分,要求:语句通顺简洁,符合逻辑。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说:“据情报部门消息,中国窃取了美国高新技术,所以我们决定对中国发起制裁。
”美国国会的调查表明,中国并没有窃取美国的芯片。
有报纸因此批评特朗普说谎。
但特朗普辩护说:第一,________
第二,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
7. (6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所谓“人文信仰”,它的启发来自现代学者提出的“人文宗教”。
新儒家认为,儒家传统是一种不出世的却具有超越性的东方宗教,它不像其他的宗教,需要有神,有耶稣、安拉等外在权威。
它不需要外在的权威,它有一种
具有内在超越性的信仰。
内在超越性,也就是道德心,如孟子所谓“仁义礼智”。
儒家传统的这一特质,若称为中华“人文信仰”更准确。
“人文信仰”在儒释道中都有,儒家比较典型,儒家是“以出世的心态行入世的功德”,在世俗社会中要完成人之为人的使命。
一是个体生命的健全,即诚意、正心、修身;另外就是建功立业,即把“立德、立功、立言”当作人生追求。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具有经济的、政治的、道德文化的属性。
但道德文化属性应是人的最高属性,是人之为人的最高本质。
信仰体系当中,儒家肯定人首先要解决肉体的存在问题,这并非一般人理解的儒家是重义轻利的。
儒家主张在道义的引领下对物质生活的安顿,认为这也是治国理政者须关注的重中之重。
如孔子所说“富之”“足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所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荀子也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节用以礼,裕民以政”。
在这个基础上,儒家重视和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人的道德文化,这是儒家生命大智慧的主要内涵。
儒学是仁学,但一般只讲“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关于“爱他人”,孟子曾发挥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爱他”或“他爱”推展为亲亲、仁民、爱物这样三个由近及远的层次。
实际上,孔子讲“古之学者为己”,就彰明了儒学仁学的首要内涵就是“为己之学”。
“为己”并不是自私自利,他是先成就自己。
这和现代人生存理念是一致的。
一个人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开发出来,成长为一个士,再成长为君子,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然后你才能去齐家治国平天下。
荀子说过:“知者自知,仁者爱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义”在孟子这里发挥得比较到位。
义利并重,以义驭利,这是孟子对儒家核心价值的阐发。
儒学不是不讲功利,而是认为在功利之上有一个更高的价值,更高的原则,并借此来引领、驾驭功利。
这也是对道义上的担当精神的高扬。
荀子则进一步发挥了“礼法”范畴。
他把“仁”“义”这个基本的人文信仰转化成内规矩和外规矩。
内规矩即德的柔性约束,外规矩即法的刚性约束。
德与法统一起来就是礼或礼法。
德与法一起,共同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形成普遍的秩序与和谐。
因此,荀子是儒家“治统”的系统阐释者,是儒学由纯学术向汉初政治儒学转化、转型的重要中介。
(选自2017年4月1日新华网发展论坛,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新儒家认为,儒家传统是一种东方宗教,它不需要外在权威。
内在超越性,亦即道德心,是儒家传统的一个特质。
B . 儒释道中均有“人文信仰”,但儒家比较典型。
它是“以出世的心态行入世的功德”,它要完成在世俗社会中人之为人的使命。
C . 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和道德文化属性都是人类所具有的属性。
但其中道德文化属性应是人的最高属性和最高本质。
D . 一般人认为儒家重义轻利。
实际上,儒家也看重对人的物质生活的安顿,认为治政者必须关注“利民”“富民”“裕民”,这体现了儒家的生命大智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儒家不是不讲功利,而是要“义利并重,以义驭利”。
荀子则把“仁义”转化成内外规矩,此即儒家所讲的“礼”。
而“礼”是用来协调义利关系的。
B . “人文信仰”这一说法是受现代学者“人文宗教”的启发而得来的。
儒家的“人文信仰”就是要完成健全个体生命和建功立业的使命。
C . 文中引用孔子、孟子、荀子关于“利民”“富民”“裕民”的言论,是为了证明儒家主张在道义的引领下对物质生活的安顿。
D . 儒学即仁学。
仁学不仅仅讲爱他人,也讲爱自己。
不论是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还是孔子的“为己之学”,都应该是儒学仁学的重要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孔子言“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这也是孔子“仁政”思想的体现,而这对当代治政者来说,也有重要启示和现实意义。
B . 孟子的“亲亲”“仁民”“爱物”,从家庭、社会到宇宙万物,层层深入地阐发了“仁”的内涵,树立了儒家仁者形象。
C . 荀子是儒家“治统”的系统阐释者,儒学由此向政治儒学转化。
后世很多儒学家的治政思想为当时统治者所用就是明证。
D . “知者自知,仁者爱人”蕴含了欲为“大丈夫”必先为“士”的道理。
一个人首先要成就自己,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8. (13分) (2015高一上·西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
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
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
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
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
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
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为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
④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
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
“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
”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
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
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
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
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
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飞扬的灵魂。
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
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
如果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
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
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
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
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
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
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
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
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 . 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和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
C . 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
D . 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对这些称谓并不看重。
E . 张爱玲的文学才能深得人们的喜爱,但林徽因家的文学沙龙里也曾高朋满座,群星璀璨。
(2)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她的?试结合相关内容分析
(3)文中将林徽因与张爱玲对比,她们之间有哪些不同?试结合相关内容分析
三、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20分)
9. (11分) (2020高一下·太和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
永乐末进士。
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
议论持大体,有清望。
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
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
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
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
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
屡辨疑狱,无所挠屈。
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
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
九畴、渊遂劾盛等,且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①,嬉笑自如,不宜居职。
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
凤阳岁凶,盗且起,敕往巡视招抚。
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
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
景泰元年仍命兼理。
寻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
诏按治,且命诸边如得青者,具劾以闻。
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
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
不然,徒冗食耳。
”乃不增戍。
边民春夏出作田,秋冬辄徙入塞。
九畴言:“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因禁民入徙,有被寇者,治守帅罪。
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
”乃转右副都御史。
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
有旨市羊角为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②,事乃寝。
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
天顺初,议事京师。
帝顾侍臣曰:“九畴,廉正人也。
”留为右都御史。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嘉纳。
(节选自《明史•耿九畴传》
【注】①土木: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
②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宋神宗赵顼命令减价收买浙灯四千余盏,并将市场上的灯尽数拘收,苏轼上书劝谏,希望神宗务从俭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B .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C .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D .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的称呼。
B . 礼部,古代六部之一。
六部各司其职,如工部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漕运等事务。
C . 两淮,是个方位地理概念,泛指今天江苏和安徽两省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区。
D . 宪职,负责弹劾纠察的官吏,一般都相当于都御史、御史一类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耿九畴能把握全局,清廉公正。
他得到大臣们的推荐担任盐运司官员后,痛下决心改革遗留问题,所提建议被皇上定为法令。
B . 耿九畴办案能力强,能刚正执法。
他曾多次辨析办理疑难案件,还不惧怕给事中王汝霖等的诬陷,对章瑾和王汝霖加以弹劾。
C . 耿九畴善于治理地方,安抚灾民。
当风阳遭受灾荒,盜贼将要起事时,他奉命前往巡视招抚,招来七万户流民,安定了地方。
D . 耿九畴敢于直言,多次提出合理建议。
他曾建议停止购买羊角为灯,此事就搁置了,在灾异发生时所提意见也得到了皇帝肯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
②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
10. (8分)阅读《师说》选段,完成小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普通人。
B .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益:更加。
C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迷惑。
D .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复:恢复。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 今之众人
C . 句读之不知
D .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3)对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③圣人之所以为圣④师者,所以传道
受业解惑也
A .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 .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 .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D .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4)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 夫晋,何厌之有
D . 沛公今欲何至
11. (1分)廊腰缦回,________;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四、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7高二下·扶余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个偏僻的小镇里,居民们互相防范,唯恐有人对自己不利,镇子里整天死气沉沉。
后来,一个老者种了一片葡萄,葡萄成熟之际,老者发出一则广告:欲买葡萄者,自行采摘,自行称重付费。
不久,镇里的人们发现,他人并不像自己想得那样坏,而是值得信任的。
从此,那里的人们和谐相处,镇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事情传开后,很多人慕名前去访问,有的人甚至想要在那里常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6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
7-1、
7-2、
7-3、
8-1、
8-2、
8-3、
三、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20分)
9-1、
9-2、
9-3、
9-4、
10-1、
10-2、
10-3、
10-4、
11-1、
四、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