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选调生言语题两绝招:“语素”和“字形”分析法
2014选调生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语素分析法与词语色彩义辨析法(一)

2014选调生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语素分析法与词语色彩义辨析法(一)选调生:词由语素构成,因此无论以何种方式构成的词,词义和语素义之间必然会有一定的联系。
专家认为从语素入手辨析近义性词语的词义,不失为辨析词义侧重点的一大法宝。
这种方法称之为语素分析法。
运用该法,我们一般通过组词来辨析词义,并遵循代入语境的原则。
词语的色彩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
从这三个“色彩”角度来解题就是“三彩”辨析法。
中公北京选调生考试网今天为大家讲解语素辨析法以及词语色彩义所包含的三方面内容,希望大家好好掌握,做好选调生备考工作,在考试中轻松答题,赢得高分。
【语素分析法】【例题】天堂鸟的美直追传说中的凤凰。
因为栖息在________的雨林之中,一般人很难有机会见到这种美丽的鸟儿,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是根据它的画像来在________它绝美的风采。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人烟稀少揣摩B.荒无人烟揣想C.渺无人迹幻想D.人迹罕至遥想这道例题中,“幻想和遥想”“揣想和揣摩”是拥有共同语素的两组同话题实词,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它们间的不同语素,进而考查词语间的区别。
幻想,它的不同语素是“幻”,“幻”意味着虚幻不实,幻想的意思是:一般指虚而不实的思想,也可以指以理想或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遥想,它的不同语素是“遥”,“遥”意味着时间久、距离远,遥想的意思是:悠远地思索或想象;回想。
它们间的区别一个在虚幻,一个在久远。
揣想,它的不同语素是“想”,揣想的意思是:猜测;设想。
揣摩,它的不同语素是“摩”,较“揣想”而言强调反复多次。
揣摩的意思是:悉心探求。
因此,通过分析这两组词语的不同语素,我们就可以看出两组词语的区别,进而确定正确选项范围。
【中公参考答案】D。
解析:首先看第二空,“幻想”的对象常常是不切实际的东西;“揣摩”指反复思考、推敲。
这两个词语均与“风采”搭配不当,故排除A、C。
2020军转干行测言语答题技巧:词语辨析之语素分析法

行测言语答题技巧:词语辨析之语素分析法领导在做行测练习的时候,遇到选词填空的题目,总会感到无能为力,想要做好但正确率总是让自己失望,其实总的来说,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题干分析不清楚,对于词语的含义不清楚,对于词语的差异分析不清晰,词语的积累不足,所以在这里中公教育给领导介绍一种辨析词语和积累词语的方法——语素分析法。
语素分析法:语素,指的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最常见的音译结合体就是一个汉字,当然一些音译词,如“橄榄”的“橄”和“榄”都没有具体含义,所以这两个字都不是语素,而“橄榄”一词才是语素,语素一般都是有具体含义的。
语素分析法就是将词语拆分成一个个单独的语素来分析词语的具体含义,帮助我们梳理近义词之间的异同点。
一般来说,语素分析法有这样一些具体的作用:一、辨析词语分析不同词语的相异语素来分析近义词之间的差异。
【遏制VS遏止】遏制:制,强调控制,压制,抑制,强调的是一个阻止的过程,采取某种措施阻碍某种行为的发生。
对象尝试自己的某种情绪(喜怒哀乐),有时是敌人或某种力量。
例如:那块被雕成英雄像的石头见人崇敬他。
当然遏制不住他的骄傲。
遏止:止,停止,强调的是不再进行,强调的是一个结果,采取某种措施强行阻断某种行为继续发生下去,使之停止下来。
对象常是来势凶猛而突然的重大失误,如战争、进攻、暴动、潮流等。
例如:文化的改革如长江大河的流行,无法遏止。
【催生VS衍生】催生:催,催促。
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促使产妇的子宫急速收缩,迫使胎儿出生;比喻催促产品或作品问世。
例如:这件产品能提早问世,完全是业务部门大力催生的结果。
衍生:衍,延长,开展。
指演变而产生,从母体物质得到的新物质(如经过取代或水解)。
例如:由这症结而衍生的问题,实在太多了!二、猜测词义和积累词语利用拆分词语的语素,来分析和猜测词语的大概含义。
【披沙拣金】披,拨开。
拨开沙子来挑选金子。
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曲高和寡】曲高,曲调高深。
和寡,能跟着唱的人就少。
行测逻辑填空成语辨别方法:语素联想法

行测逻辑填空成语辨别方法:语素联想法1500字语素联想法是一个常用的辨别成语填空题的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对语境和句子中的语素进行联想、分析和推测,来确定正确的填入词语。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下语素联想法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方法。
第一步:理解句子语境首先,我们需要仔细阅读句子的前后文,理解句子的整体意思和文章的大意。
通过理解句子的语境,我们可以对接下来填入的词语的意义和语义进行一定的推测和猜测。
第二步:分析句子结构和语法接下来,我们需要对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进行分析。
通常,句子中的成语填空是在一定的语法结构和语法规则下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句子的结构和语法来确定填入的词语的类型和特征。
比如,在填空题中出现了主谓宾结构的句子,我们可以通过主语和宾语的关系来确定填空的位置和需要填入的词语的特征。
又如,在填空题中出现了固定搭配的句子,我们可以通过固定搭配的特点来确定填入词语的类型和特征。
第三步:分析语素和词义在填空题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句子中的语素和词义来推测填空的答案。
语素是词语构成的最小单位,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词语的意义和语义。
通过对词语的语素进行分析和推测,我们可以找出与句子意思最相符的词语。
比如,在填空题中出现了表示原因的句子,我们可以寻找与原因相关的成语。
如果句子中出现了表示时间的词汇,我们可以寻找与时间相关的成语。
通过对语素和词义的分析,我们可以缩小填空词语的范围,从而更容易找到正确答案。
第四步:进行语境联想语境联想是语素联想法的关键步骤,通过对句子的语境进行联想,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填入词语的意义和语义。
联想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词义联想:根据句子中已有的关键词和语境,寻找与之相关的成语。
例如,句子中出现了表示动作的动词,我们可以联想到与该动词相关的成语。
2. 词性联想:根据句子中已有的词性,确定填入词语的词性特征。
例如,如果句子中出现了名词,我们就可以推测填入词语的词性可能为名词。
3. 固定搭配联想:根据句子中已有的固定搭配和短语,确定填入词语的搭配特征。
语素联想法巧解逻辑填空丨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语素联想法巧解逻辑填空丨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掌握必要的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对于提高公务员考试做题速度和准确率是有一定帮助的。
下面针对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逻辑填空题,提供一些技巧指导,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白发三千丈,缘由‘填词’愁”。
很多考生们之所以对逻辑填空感到很无力,就是因为不知道快速辨析词语的方法。
今天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给大家介绍一种辨析词语的方法,即“语素联想法”,就是通过分析词语间不同语素的侧重含义进而找到词语间的差异。
这样做往往可以找到词语在范围大小、含义侧重、搭配对象等方面的不同。
例题展示:例1:胡适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
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科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步骤:首先要能______,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想法;之后要能对提出的假说做严格的论证或实验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去粗取精言之成理B.不拘一格革故鼎新C.吐故纳新有的放矢D.标新立异去伪存真答案:D.解析:“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想法”已经在提示第一个空需要填一个带“新”的词语。
观察选项,A选项“去粗取精”B选项“不拘一格”显然与“新”无关。
C选项“吐故纳新”D选项“标新立异”都有“新”,故正确答案在C与D里做选择即可。
继续辨析,C选项除了“新”还有“故”,因此C选项包含的词义范围较大,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想法”并没有“故”的意思,所以正确答案为D选项。
例2:一些学者认为,在信息时代强化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实际上就是要求他们对互联网使用者发布的信息进行_____,这不利于我国宪法和法律所规定公民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实现。
毫无疑问,这是典型的_____.如果散布谣言也属于“自由”,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借助互联网散布谣言,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利益。
〖2022-国考〗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过滤偷梁换柱B.整合断章取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刻意训练--如何从新手到高手的秘密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C.评价混淆是非D.审核以偏概全答案:A解析:第二空根据前后文的解释,“散布谣言”等同于“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显然是一种偷换概念的说法,所以B选项“断章取义”说的是离开文章语境孤立地看待某一句话的意思D选项“以偏概全”说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都不符合题意。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辨析词语有法可依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辨析词语有法可依在国考中,选词填空一直是言语理解部分的必考题目,而这类题型往往让广大考生头疼,因为该题型的准确率是要以大量的实词和成语积累为基础的,而且不仅要对于题干中缺少什么意思的词语进行分析,更要对选项中给出的近义词究竟有什么细微的差别进行辨析,所以选词填空对于实词和成语的积累固然是十分重要的,而积累也并不是漫无目的的积累,在此,中公教育专家为广大考生提供积累词语的方法,以及在面临近义的实词和成语时如何能够找出它们的差异角度,快速的进行辨析。
方法一:语素联想法首先要想要想用好此方法,其定义我们必须要做到理解,对于此方法涉及到两个关键词:“语素”、“联想”,语素的意思即为:最小的音、意结合体,也就是说当一个字或短语具有独立的读音以及完整的意思,就称之为一个语素,例如:家、笔、尴尬、忐忑均属于一个语素。
理解了语素的含义之后我们一起来了解语素联想法,即通过对近义词中不同语素进行辨析,进而找到二者之间的差异并积累词语的方法。
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辨析不开的近义词,我们可以抛开两词之间相同的语素,而对于它们不同的语素进行分析,例如乱用和滥用,两词意思相近,且都有一相同的语素“用”,所以我们着重对于不同的语素“乱”和“滥”进行分析并展开联想,“乱”我们可以合理的联想成:胡乱、混乱,“滥”我们可以合理的联想成:泛滥、多的意思,所以通过对于不同的语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二者的侧重角度是不同的,“乱用”侧重于不正确使用、胡乱用方法;而“滥用”则是过多的、大量的使用,所以通过分析两词不同语素的侧重含义能够将两词的差异放大,从而选择一个最适合填入空缺处的词语。
上文我们还提到,语素联想法不仅可以辨析词语也可以积累词语,因为我们在做实词和成语的积累时,并不是去死记硬背每一个实词的含义,而更重要的是要去积累近义词间词义的差距,所以在积累词语时着重去分析不同语素的含义进行一个高效率的积累。
高考语文字音字形答题技巧和方法

⾼考语⽂字⾳字形答题技巧和⽅法 ⼩编为⼤家整理了⾼考语⽂答题技巧和⽅法,⼀起来看吧! ⾼考语⽂答题技巧和⽅法:字⾳字形的答题技巧 1.字⾳辨析题: 答题技巧:常见字注⾳正确的可能性⼩。
⽣僻字⼀般不会标错⾳。
A、对多⾳字的把握,掌握“⾳随意转”的原则。
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的⾓度⼊⼿解决问题。
常见多⾳字标“次读⾳”正确的可能性⼤,标“常读⾳”正确的可能性⼩,如“鲜”多半考的是xiǎn的⾳。
鲜多半读(xian)有以下⼏个意思 (1) 新的,不陈的,不⼲枯的:~果。
~花。
~嫩。
新~。
屡见不~。
(2) 滋味美好:~美。
~甜。
这汤真~。
(3) 有光彩的:~明。
~亮。
~艳。
(4) 味美的⾷物:尝~。
时~。
(5) 特指鱼虾等⽔产⾷物:海~。
鱼~。
(6)〔~卑〕中国古代北⽅民族。
常考的是他的另外⼀个读⾳鲜“三声” 少;~见,~有,~为⼈知 “薄荷”(⼀种植物) “单薄”(少;不充实;姓⽒)刻薄薄情寡义淡薄 “如履薄冰”(不厚)薄⽪⼤馅 形声字标“不同于声旁的读⾳”的正确可能性⼤,标“同于声旁的读⾳”的正确可能性⼩,如“⾔简意赅”的“赅”就不读形旁的“亥”的⾳。
常见字标⾳正确的可能性⼩。
⽣僻字⼀般不会标错⾳。
⼀般考辨析,不考拼写,不考查汉语拼⾳⽅案。
例如“菁菁校园” “莘莘学⼦” “谆谆教诲” B、善⽤排除法。
如果题⼲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是与所给字的读⾳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个不同的⼀项;如果题⼲是读⾳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个错误的⼀项;如果题⼲是读⾳有错误的⼀组,就排除肯定⽆误的⼀项;总之,⽤排除法是⼀种⽐较好的⽅法。
当然也需要⼀定的知识积累的。
2.字形辨析题 答题技巧:由于计算机处理的局限,⾼考只考别字的辨析。
A、⾳辨法。
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些“形近⽽⾳不同”的别字。
B、形辨法。
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个同⾳字来⽐较,可以写出⼏个形似字来⽐较。
行测言语理解技巧:语素联想法

行测言语理解技巧:语素联想法做了许多行测模拟题还是没有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分数?那是你没有掌握一些技巧和重点,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言语理解技巧:语素联想法”,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行测言语理解技巧:语素联想法成语在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重要性自不必赘述。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其实现在逻辑填空中对于上下文关系,只要同学们稍微锻炼一下阅读能力,就能很好的辨别出来,但是往往很多同学在真正做逻辑填空的时候觉得题目还是不会做,其实是因为对成语不熟悉,不认识。
这时尽管题干中的语句能够读懂,但是成语不懂就不能选出正确答案。
所以,同学们若能有比较丰富的成语积累,那么逻辑填空做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积累成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不是真的就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呢?当然不是,今天就要给同学们介绍一个能够快速辩识成语的方法——语素联想法。
说到“语素联想法”,首先得明白什么是“语素联想法”,第一步来拆解这几个字,首先“语”是指语言,“素”是指元素。
在化学里“元素是最小的单位”,在语言里也是一样,“语素”就是语言中最小的语言单位,即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所谓“音”指的是发音,所谓“义”就是指含义,意思。
例如:“人”这个字,能读出来就有发音,去查词典,可知“人”是指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
这就是一个语素。
那么是否所有的单个字都是语素呢?不一定,例如“蜻蜓”每个字拆开是没有任何意思的,只有“蜻蜓”组合在一起才有独立的意思。
在理解了语素之后,来看“联想”,所谓联想,就是因一个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
所以,在使用“语素联想法”来辨识成语的时候,同学们就要会把成语中的每个语素给拆解开来,并且能够去想到这些字与之有关的事物。
下面用两个成语来练习一下:【例1】如数家珍:数,点数;家珍,家藏的珍宝。
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通常用来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
天津选调生行测备考:逻辑填空必杀技

天津选调生行测备考:逻辑填空必杀技作为储备干部培养的公务员之选调生已经陆续出公告,各省考试时间和内容有所不同,以行测、申论、综合知识为主;中公教育选调生课程也是结合考试大纲专业专项设置的。
由于选调生考试内容比较广泛,复习方向不太好把握,所以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复习难度也越来助!更多针对性问题解决您可以>>>在线咨询。
选调生行测考试中,逻辑填空是众多考生心中永远的痛。
大家纠结的地方莫过于词语都认识,就是不知道该选哪个。
其实,对于外表长得很像的实词,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进行区分的,接下来中公选调生考试网给大家介绍语素联想法,帮助考生轻松应对选调生考试。
通过大量的真题,我们发现,考察的近义词大多都是双音节词,而且大部分都是有一个语素是相同的,有一个语素是不同的。
而这组近义词的差别就在那个不同的语素上,这时我们只要分析那个不同的语素就可以了。
对于不同语素的分析,有一种类似于“英语的记忆方法”,叫“联想法”。
即从一组近义词中,提取那个不同的语素,然后用那个不同的语素进行组词,联想到你最能联想到的一个或者几个词。
这样,这组近义词的差别自然而然就显现出来了。
【例题】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______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_______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装载徜徉B.装载徘徊C. 承载徜徉D.承载徘徊【中公解析】通过第二个空很容易排除A、C,剩下的两个选项主要取决于“装”和“承”的区别,二者的区别在于,“装”会想到“装入”,侧重于装的体积多少,而“承”首先会想到“承担”,侧重于承担的重量大小。
根据文中的呼应词语“轻驶”,“压沉”等可知应选承载,故答案选D。
【例题】装在司机座位上的这个系统可以在司机疲劳驾驶的时候,发出________或者自动刹车。
此外,这个系统不但可以提醒车辆被盗,还可以通过________到的数据识别出盗贼的身份。
行测答题技巧:言语理解答题之语素法

行测答题技巧:言语理解答题之语素法事业单位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语素不是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它的主要功能是作为构成词语的材料。
说它是语音、语义结合体,有意义的语言单位,目的是把它跟音节区分开来,有些音节光有音没有意义,不能看作语素,如“雳”、“馄”。
语素法就是根据有相同语素的近义词组中不同的那个语素进行辨析,从而理解词汇意思的不同之处。
【例题】听陕北民歌,听《二泉映月》之类的音乐,我真想找一片_____的草地,在上面打着滚哭,直哭得泪水_____了我自己。
而听抗日救亡的歌曲,我却想站在高山之巅,面对从东方旋转飞腾而起的朝阳,倾洒我胸中热血,化作满天红云!
填入文中划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A. 广阔湮没
B. 广阔淹没
C. 广袤淹没
D. 广袤湮没
【中公专家解析】用语素法解题。
第一组词中“广阔”和“广袤”都有广大无边的意思,但“广阔”重“阔,”还有开阔的意思;“广袤”重袤,土地的面积,从东到西的长度叫“广”,从南到北的长度叫“袤”,多形容大地和天空,也可形容父母之爱。
文中空格处形容的是草地,所以这里填“广袤”更为合适。
第二组词中,“湮没”侧重于“湮”,意为埋葬,“淹没”侧重于“淹”,往往跟水相关,文中谈论的是“泪水”,故此处只能用“淹没”。
所以正确答案是C。
更多详情中公教育事业单位网:/beijing/
事业单位交流群:15434997。
2014选调生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语素分析法与词语色彩义辨析法(二)

2014选调生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语素分析法与词语色彩义辨析法(二)3.扩展组词法在语言实践中,一些词和词组的搭配是约定俗成的,这也为我们辨析近义性词语提供了一个思路,就是扩展组词法。
我们可以顺着“约定俗成”这根藤,摸到答案这个“瓜”。
步骤:(1)按照习惯,组成短语;(2)代入语境。
【例题】南山佛教文化苑是一个新崛起的大型文化和生态旅游园区,依山傍海,园林设计匠心独具,秀丽,不失为一个放松身心,休闲养性的好去处。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优美B.清新C.优雅D.幽雅【中公参考答案】本题答案为D。
根据句意,可首先排除A、B。
本题难点在辨析“优雅”、“幽雅”。
(1)按照习惯,组成短语。
结合生活实际和平时积累,我们可得出以下词组:环境幽雅、动作优雅。
(2)代入语境,可发现“幽雅”更契合语境。
【词语的色彩义辨析法】词语的色彩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
从这三个“色彩”角度来解题就是“三彩”辨析法。
1.注意感情倾向根据感情色彩的不同,词语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做题时,可依据题干提供的语境,判断作者的情感倾向与褒贬意味,再从选项中选出与题干感情色彩最相符的一项。
【例题】当前被临床证明有效的减肥药物,种类并不多,且多多少少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大多数自己有良好减肥效果的保健食品,往往掺杂了一定的药物成分,其对健康的更大。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宣传作用B.说明伤害C.鼓吹危害D.表示害处【中公参考答案】本题答案为C。
从题干中的“被临床证明有效……种类并不多”、“副作用”等词汇以及第二空的四个选项可知,作者对减肥药的作用是持否定态度的。
第一空的四个选项中,“宣传”、“说明”、“表示”都为中性词,只有“鼓吹”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符合作者的感情倾向。
2.分辨语体色彩在公务员考试中,常考的语体有新闻语体和文艺语体。
(1)新闻语体准确性的特点一方面要求所报道的内容要符合事实,不能夸大或缩小,不能含糊其辞;另一方面在涉及政治、外交场合时必须准确把握被报道者的态度、立场。
行测答题技巧:语言理解与表达如何快速辨析词语

行测答题技巧:语言理解与表达如何快速辨析词语公务员行测考试主要是考量大家的数学推理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下面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答题技巧:语言理解与表达如何快速辨析词语”,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的考试资讯!行测答题技巧:语言理解与表达如何快速辨析词语行测试卷里的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逻辑填空一直都是一个难点,往往是排除了两个错误选项,然后在剩下的两个选项之间开始纠结,最后选择了一个错误的选项,归根结底还是剩下的两个选项中的词语或者成语不能很好的进行辨析而凭感觉任意选择的结果,那么究竟要如何进行词语的辨析呢?一、语素联想法所畏语素联想法就是将词语或成语中的关键字词组词造句的方法来进行辨析。
【例题】①有些职能部门________手中的权利,增加了人民群众的负担,这种情况在农村显得尤为重要。
②“神州”十号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遨游了15天,________了大量珍贵的科研资料。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滥用收集B.乱用搜集C.乱用收集D.滥用搜集【解析】第一空,与“权力”搭配,且造成了“人民群众负担增加”的后果。
“滥用”指胡乱、过度地没有限制的使用,强调“多”和“乱”,“过多地”使用权力与“增加负担”形成对应,且“滥用权力”为常见搭配,A、D项可选;“卵用”指不懂方法,随便使用,文段中“职能部门”不可能存在胡乱用的问题,排除B、C两项。
第二空,横线处所填词语的主体为“神舟十号”,A项“收集”指的是招收聚集,一般侧重一些事物本身存在,将其收纳聚集在一起;D项“搜集”指的是搜索收集,除了收集之外,还有搜索的意思。
②句中“神舟十号”在宇宙空间周遨游是早已设定好轨道的,不可能到处去搜索,A项“收集”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二、遣词造句法所畏遣词造句法是说将难以辨析的词语或成语放在熟悉的语境下进行分析的方法。
【例题】“意外惊喜”不是游客在朝鲜可以经常遇到的东西,因为导游会________地规划你的行程,通常不惜绕远路也要避免你接触普通朝鲜人民。
行测逻辑填空技巧:词语辨析之语素联想法

行测逻辑填空技巧:词语辨析之语素联想法在公务员和部分事业单位的考试中,逻辑填空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根据考试类别的不同题量基本分布在10-20道之间。
在试题中整体占比较高不说,而且往往难度还比较大,成了考生最头疼的一部分内容。
我们应对逻辑填空题目时主要会从语境分析和词语辨析两方面入手,考生们往往在分析清楚语境之后面对选项中“长得很像”的词语又慌了手脚,完全不知道他们的差别在哪儿。
这种时候“语素联想法”就成为一个帮你辨析词语的好方法。
今天就带大家来学习一下。
要学习语素联想法我们首先需要知道语素是什么。
所谓语素,就是指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用通俗的话语来说就是:词语中同时具有读音和含义的最小单位。
如“根本”,“根”“本”分别都有自己的读音和含义,就是两个语素;“蜘蛛”,虽然“蜘”“蛛”虽然都有读音,但是只有两个字结合在一起才有含义,所以就是一个语素。
所谓“语素联想法”,就是通过比较两组近义词之间不同语素的区别,来确定词语的差别,进而积累词语的方法。
例如:“不以为然”和“不以为意”两个词语很相似,我们就可以通过分析不同语素的差别进而找到两个词的差别。
两个词的不同点主要在“然”和“意”。
“然”的意思:“…的样子,这样。
”所以“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这样”强调不同意;“意”的意思:“心思,心意。
”所以“不以为意”的意思是“不在意,不放在心上。
”强调不重视。
接下来我们用一道例题来看下语素联想法在做题中得应用。
【例1】阿道司•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描绘了2532年一个依赖生殖技术的人类社会。
在那里,人文跟不上科技的发展,人类的“拜物教”越来越兴盛:认为医学可以解决一切病痛,科技可以弥补人文的鸿沟。
事实上,这无异于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饮鸩止渴B.缘木求鱼C.镜花水月D.抱薪救火【解析】答案B。
首先来分析文段上下文关系,根据“无异于”可知前文是对横线处成语的解释,前文指出“人们依赖技术”和“人类的“拜物教”:认为,科技可以弥补人文的鸿沟”也就是人们过分崇拜科技,认为科技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实际上这种崇拜是不合理的是不能达到目的的,故横线处体现方法错误无法达到目的,A项“饮鸩止渴”分析语素我们可以知道意思是“喝毒酒解渴。
言语理解解题方法技巧

言语理解解题方法技巧:一、选词之近义词辨析--语素分析法词由语素构成,因此无论以何种方式构成的词,词义和语素义之间必然会有一定的联系。
近义性词语之所以意义相近,绝大多数是因为具有相同的语素,而之所以有差异,各有侧重,则是因为除相同语素外,还有不同的语素。
因此,运用语素分析法辨析近义词的关键是“去同存异”,即舍弃掉它们相同的语素,再对它们的相异语素进行组词以辨析词义的差别,并遵循代入语境的原则。
常见步骤:1相异的语素分别组词;2新词代入语境,最适合的即为正确答案。
二、片段之主旨观点把握--四大避错方法主旨观点型题目是考试片段阅读中占比最大的题型,同时也是考生易出错的题型,主要表现对文段主旨、作者观点的把握不清。
这里具体介绍四种解题方法帮助考生避免此类错误。
1.首尾寻找中心句“总--分”或“分--总”是概括类主旨观点型题目材料的常见写作结构。
因此在解题时,首句和尾句通常都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材料中心句前常见的词语有:1表总结性的词语:“因此”、“所以”、“可见”、“其实”、“总而言之”、“照此看来”等。
2带有主观倾向性的词语:“务必”、“迫切需要”、“应该”、“意味着”等。
2.事物罗列抓共性有些题目的文段仅仅是多个事物的简单罗列,并没有提出任何观点,在解此类题时,专家建议考生重点在于找出所罗列事物的共同特点。
3.文末注意新概念概括类主旨观点型题目,当文末出现总结型句式时,该句中提到的新概念多为文段的落脚点,即关键信息,正确答案应包含这一关键信息。
此类题常见的总结型句式有:“这是……”、“这/那就是……”,“都指向了……”。
4.尾句警惕“个别”词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解读普通话考试中字音字形与词语辨析题

解读普通话考试中字音字形与词语辨析题普通话考试是用于评价人们普通话语言能力的一种考试方式。
在普通话考试中,字音字形与词语辨析题是其中一个必考题型。
在这种题型中,考生需要根据所给的字音或字形,选择正确的词语进行辨析。
本文将对普通话考试中的字音字形与词语辨析题进行解读,并提供一些应对这类题目的解决方法。
首先,字音字形题是指通过给出一个字的发音或形状,要求考生选择正确的字。
在这种题型中,考生需要准确理解所给字的发音或形状,然后结合自己的语言能力选择正确的字。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汉字基础和对普通话音韵规律的了解。
例如,对于给出“觉”字的读音为/jué/,考生需要知道这个读音对应的是“觉”,而不是其他相近的字形,比如“角”或“脚”。
在面对字音字形题时,考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提高解答能力:一是加强对汉字读音和形状的学习,可以通过学习汉字的拆字构造和音韵规律来提高字音字形的辨析能力;二是多进行练习,通过模拟考试或练习题,逐渐提高对字音字形题的应对能力;三是注意积累常见的字音字形错误,避免在考试中重复犯错。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考生可以有效提高字音字形题的解答能力。
其次,词语辨析题是指通过给出一个词的释义或出现的语境,要求考生选择正确的词语进行辨析。
在这种题型中,考生需要准确理解所给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并根据语境选出正确的词语。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对词语意义和用法的了解。
例如,对于给出“贪心”的释义为“贪婪、不知足”的题目,考生需要选择与“贪心”释义相符的词语,比如“贪婪”或“贪得无厌”。
在面对词语辨析题时,考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提高解答能力:一是扩大词汇量,通过多读书、多听讲座等方式积累更多的词语;二是加强对词语的记忆和理解,可以通过分析词义、词根、词缀等方法提高对词语的辨析能力;三是注意积累常见的词语搭配和用法错误,避免在考试中重复犯错。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考生可以有效提高词语辨析题的解答能力。
2020国考行测辨析词语意思之语素联想法

2020国考行测辨析词语意思之语素联想法齐创教研讲师廖姗大部分人平时对词语的使用并不那么“斤斤计较”,这就让我们在省考逻辑填空中所考查的一些相近的、易混淆的词语面前非常地尴尬。
其实,对于词语,平时的积累固然重要不可少,但掌握辨析词语的方法也是一种能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词义。
今天,我们主要跟大家介绍辨析词义的方法之一:语素联想法。
语素联想法是指通过分析词语中拆分出来的字和词的含义,将其的词义重新组合进行理解的方法,多适用于含相同语素的词语,通过分析相异语素进而找到词语间的区别,比如“滋润”和“滋养”;也适用于语素完全不同的词语,比如“因势利导”和“审时度势”。
当我们去分析语素时,一般采用以下两个角度:一是找到这个字的偏旁部首,来判断其侧重点;二是将其放在我们熟悉的词组中去理解。
比如“润”的偏旁就是三点水,这告诉我们这个字是与水相关的,而平常我们也会组词“湿润、润泽、润滑”,这些词组也都是指通过不同方法达到“有水分”的结果,所以“滋润”侧重的就是增加水分。
而看到“养”,我们普遍会联想到“培养、养分、营养”,这些词都是侧重通过补给养分来使某人或物成长。
拿道题目来看:“仰视碧天际,俯瞰绿水滨”“山自纵横水自流,谁家门首欲离舟”,王羲之、陆游的诗句溅湿了文人的胸襟,_______了古城的历史。
文段首先引出两句关于水的诗句,接着用两个并列的语句说明它的作用,空白处的呼应点是“溅湿”,所以这一空我们同样选择与水相关的“滋润”。
再比如“因势利导”和“审时度势”。
“因”是“顺着、遵循”的意思,“势”是“趋势”,“利”是“有利的”,“导”是“引导”,将不同语素的含义组合成,意思大概是“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
“审”是“观察分析”,“时”是“时势”,“度”是“揣度”,“势”是“趋势”,所以“审时度势”是指“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那么我们做题的时候可以分析题干来判断所缺词语的含义侧重,若侧重往好的方向引导,则选“因势利导”,若侧重揣度发展趋势,则选“审时度势”。
高考语文字音字形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字音字形答题技巧字音字形是高考语文的基础题,也有一定的答题技巧要考生掌握,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字音字形答题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字音字形答题技巧做题总原则:一分钟拿一分,150分。
选择题稍快点,提前5分钟左右。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 然后拿起笔,进入到第一卷客观题的选择阶段:1.【字音辨析题】答题技巧: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2. 【字形辨析题】答题技巧:“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
生僻字一般不会错。
平时多积累。
3.【词语运用题】凭语感去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一般有两种类型:答题技巧: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词语去排除,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4. 【熟语(含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第一,逐字解释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熟语的褒义贬义中性等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阱。
特别陌生的熟语往往是对的。
高考语文字音字形学习技巧字音题:(1) 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
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2)安徽皖北片在平翘舌,h\f 发音等上发音不准,必须矫正。
(3)善用排除法。
【答题知识】①正确把握形声字的读音,利用形声字声旁能表读音的功能识记一些难读字,如:屣 xi、狰 zhen;记住形声字的声旁字与字的读音不一致的字,如:谄 chan、陷 xian、焰 yan、旖 yi、嗔 che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解选调生言语题两绝招:“语素”和“字形”分析法
《行测》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模块主要分为“阅读理解”和“逻辑填空”两大题型,共40题,所占篇幅之大令人不敢轻视。
其中,逻辑填空每年都雷打不动的保持在20题,这类题型的重要性可谓一目了然。
逻辑填空主要分为三大类:成语、成语+实词、实词。
其中,实词部分主要是对近义词的考察。
如:
1、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1)黑心窑主们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矿工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条件下进行劳作。
(2)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X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
A.驱使赞扬
B.驱赶赞扬
C.驱使赞叹
D.驱赶赞叹
2、面对不断出现的消费和产业成长热点,企业的注意力首先放在寻求高成长产业的“先进入”上,以供不应求阶段的高额利润。
而当进入者不断增加,竞争加剧后,企业将重点放在以低成本为的价格竞争上,以保住和扩大市场份额。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机遇谋取基础
B.前景瓜分手段
C.许可获取支撑
D.缺口垄断特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XX要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难度非常大,但各有关部门仍要为之。
②要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就必须加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
的。
③形势发展非常快,使许多人出乎意料。
A. 勉力沟通以至
B. 勉励沟通以致
C. 勉力勾通以致
D. 勉励勾通以至
往常我们在讲解近义词辨析这一小类的时候,通常是教学员从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义程度、语义侧重点、语义的搭配X围以及词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等方面去辨析词语。
但是,这种方法是存在问题的。
这种辨析方法是建立在学员对考察的这组近义词有所了解甚至是非常熟悉的基础上,但问题在于大多数考生对于考察的近义词是较为陌生的,不能准确的判断出他们的语义差别。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授课时采取另外一种方法来解答这类题型,称之为“语素分析法”。
通过大量的真题,我们发现,考察的近义词大多都是双音节词,(这也与我们语言大多是双音节词有关)而且大部分都是有一个语素是相同的,有一个语素是不同的。
而这组近义词的差别就在那个不同的语素上,这时我们只要分析那个不同的语素就可以了。
对于不同语素的分析,笔者提出了一种类似于“英语的记忆方法”,叫“联想法”。
即从一组近义词中,提取那个不同的语素,然后用那个不同的语素进行组词,联想到你最能联想到的一个或者几个词。
这样,这组近义词的差别自然而然就显现出来了。
比如例1中的“驱使”和“驱赶”,“驱”是它们的相同语素,因此这组词的不同就在于“使”和“赶”。
“使”一般可以联系到“使用、使得”等,“使用”后面往往接的是物品,而“使得”表示目的。
“赶”可以联想到“赶跑、赶走”等。
这样不同就出来了。
“黑心窑主们是要使得矿工去工作还是赶跑他们”。
答案就选“驱使”。
再例如例3中的“以致”和“以至”,“至”是“到”的意思,所以“以至”有一直到的意思;“致”最能联想的词是“导致”,表示结果,因此“以致”就是前一分句导致的结果。
分析到这两个词的不同点,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这类方法在大部分情况下是适用的,但是,如果有的时候,通过这种方法分析不出答案的时候,笔者还能提供另一种思路,即“字形分析法”。
我们的汉字最初是从象形文字
衍生而来的,虽然已经经历了简化、演变等漫长的过程,但是有些字还是可以从形体上分析出差异。
比如2011年招警考试的这道题:
蓝天衬着的巨大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色面缎上的暗花。
A、耸立
B、矗立
C、挺立
D、站立
“挺”和“站”直接能联想到“挺直腰板”或“站直、罚站”等。
这些动作大多是“人”或者说是“有生命”的主体发出的,因此可以排除。
剩下“耸立”和“矗立”不同之处就是在“耸”和“矗”。
大多人都知道这两个词大概表示高大挺拔的意思,但一个是“高而大的立着”、一个是“直而大的立着”。
从字形上“耸”是由“两个人”组成;“矗”是由“三个直”组成,这样区分就很明显了。
因此对于近义词辨析,除了教给学员一些常规的方法,还可以让他们掌握一些小技巧,如“语素分析法”和“字形分析法”,帮助他们在对考察的这组词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正确的去分析,然后选出恰当的选项。
逻辑填空题是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十分重要的题型,逻辑填空题的前身是“选词填空”,其考察内容主要为实词和成语,2010年国考大纲将该题型重新定名为“逻辑填空”,名称的改变是一个创新,更重要的是考察的重点将变为:在了解词义的基础上,着重从横线前后语境的逻辑关系入手,找寻解题的突破口,这也是其命名为逻辑填空的意义所在,从本质上说,考察的是是否具有逻辑思维,这相对于考察词语的本义更能体现公务员考试能力指向,同时也符合公务员考试公平性的特征。
逻辑关系可以通过文中出现的关联词语进行把握。
关联词语最根本的功能就在于:表达前后分句之间逻辑关系,转折、递进、并列或其他。
因此,通过仔细观察横线前后出现的关联词语,有助于迅速找到突破口。
【例题1】(2009年国考第31题)如果我们继续让市场决定命运,让政府在稀缺的石油和食品上互相______,资源将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瓶颈。
但如果世界各国在研究、开发以及传播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上进行_______,快速的经济增长就有可能成为现实。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竞争合作
B.制约分工
C.争夺支持
D.抵制改革
【解析】该题有两个空格,仔细阅读发现,两者之间出现关联词语“但”,它表达语义相反的转折关系,通过这个关系,可以推知第一个空处的行为与第二个空处的行为必须构成语义相反的关系,分析四个选项,只能是A或C。
【例题2】(2011年国考第40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脑就像肌肉一样,如果___锻炼某个部分,就会使该区域增强,科学家发现小提琴演奏家的大脑中用来控制左手的区域远大于常人,因为左手按压琴弦的工作比较___,而右手拉弓弦则相对简单,同样,阅读盲文的盲人,其大脑中很大的区域__给触觉。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长期紧X 安排
B.反复繁琐分配
C.直接劳累划分
D.刻意复杂预留
【解析】这个题目有三个空,每个都可以成为突破口。
第二空后面出现了关联词语“而”,表转折的逻辑关系,意为,横线处与后面构成反义关系,“而”后是“相对简单”,因此,结合选项可推知,横线处为B项的“繁琐”或D项的“复杂”,可以排除AC,因为“紧X”与“劳累”均不能与“简单”构成语义相反的转折关系。
【例题3】(2012年国考第30题)持之以恒的精神固然可贵,但如果我们所坚持,所固守的是______甚至错误的,那坚持到底的结果只能是一错再错,人生允许______,敢于放弃不切实际的理想,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消极无功而返
B. 盲目知错就改
C. 反面偃旗息鼓
D. 偏颇改弦易辙
【解析】该题很容易选到B项。
然而,第一个空格后有词语“甚至”,它表达更进一步的递进关系,据此可知,第一个空格应与“错误”构成递进,进而可知,应选表达有点错误的选项,结合选项可以排除B项,“盲目”表达: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含义,而且盲目追求的未必是错误的东西,因此不可选。
通过典型题目的分析,可以看出关联词语的确能起到传达逻辑关系的作用,而逻辑思维恰恰是考试的重点。
但关联词语本身相较于整个题目来说不是很起眼,很容易被大家忽视,因此,我们希望大家对于题目中出现的关联词语给予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