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上化学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二氧化碳的用途
1.做保护气
2.做灭火剂
3.做气体肥料
4.做工业原料
教 学 过 程
知 识 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二氧化碳的用途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二课时)
复习:
1.二化碳的循环(来源和吸收)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记住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
3.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能独立完成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实验,熟悉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2.培养分析、加工处理图片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其含量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认识保护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重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
难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技巧
与规律小结
探究物质的一般方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法和应用。
进入深洞,要先进行灯火实验。
思维误区
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是可能导致全球变暖,目前还没有科学依据。但是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是不争的事实。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二课时)
一、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⑶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这一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进行光合作用;固态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舞台云雾等。
小结:
1.二氧化碳的循环和对环境的影响;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结合P109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药品、仪器、原理、收集方法等)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水溶性等)。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
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⑵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碳酸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记录。可自行设计并探究碳酸受热分解等实验。
交流共享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谈谈二氧化碳的用途。
小知识:固体二氧化碳——干冰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温度为-78.5℃。是常用的致冷剂,当它遇热而变为气体时,就把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为无数的小水点,这就是白雾。如果把热水淋在干冰上,这些白雾就十分浓厚,仿佛仙境一般。在舞台上常用这方法制造仙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