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411 世界地理总论课件 新人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该岛甲、乙两地( ) A.1月降水最大 B.2月~6月的降水逐月增加 C.7月气温最低 D.8月~12月气温逐月递减
(2)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背风地带
B.海拔较高
C.受沿岸寒流影响
D.距海较远
解析:从该岛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中可以看出,该地7月气
温较低,而1月气温较高,说明该岛位于南半球,则题中所指的20°
2.气压带和风带
○34
○35 气压带○36
○37
:气温高,气流上升 :气流下沉 :气流上升 :气温低,气流下沉
自我校对
○34 赤道低气压带
○35 副热带高气压带 ○36 副极地低气压带 ○37 极地高气压带
信风带:从○38
风带西风带:从○39
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东风带:从极地高气压带吹向○40
A.①白令海峡 ③多佛尔海峡
B.①霍尔木兹海峡 ③白令海峡
②霍尔木兹海峡 ④马六甲海峡 ②马六甲海峡 ④多佛尔海峡
C.①多佛尔海峡 ③霍尔木兹海峡
②马六甲海峡 ④白令海峡
D.①多佛尔海峡 ③白令海峡
②霍尔木兹海峡 ④马六甲海峡
解析:从选项中的四个海峡来看,多佛尔海峡和白令海峡均处
在连接南北水域的位置上,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均处在沟通
考纲要求
考纲解读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 地地形。
1.识记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2.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以
各大洲的界线、海底地形、 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
陆地地形及其分布。 征。一个大洲(如亚洲);五大地
2.准确识记世界重要地区 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
的海陆轮廓、经纬度位置、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
自然、人文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学会分析总结区域自
然和人文特征。
第一节 世界地理总论
一、世界陆地和海洋 1.陆地
概念:面积广大的陆地
北全美部大在陆北半球的:亚欧大陆、
大陆六块大陆② ④跨 全南 部北 在半 南球 半的 球: 的: ①③
、 、
自我校对
①南美大陆 ②非洲大陆 ③南极大陆 ④澳大利亚大陆
东西海上交通的位置,而马六甲海峡的水域由西北斜向东南,特点
明显。综合以上特征可以判断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二、世界气候 1.气温
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23
最低气温出现在○24
变化年变化最月最热,冷月海月:洋:北为北半○半26球球陆陆地地月为为○○2257
月,海洋为○28 月
,
南半 球正 好相 反
并且无论南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世界的陆地
①几个重要的概念
概念
说明
陆 地球表面未被水淹 由大陆、岛屿组成
地 没的部分
大 面积广大的陆地
陆
全球共分六块大陆,亚欧大陆 面积最大,澳大利亚大陆面积 最小
大洲 大陆及其附近岛屿的总称 全球分七大洲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格陵兰岛(217万平方千米) 面积最大
知 识 梳 理
核 心 突 破
图 解 考 点
巩 固 落 实
主要类型:⑩
、⑪
、
陆地地形⑫
、⑬
、⑭
七大洲地形各具特色
自我校对 ⑩高原 ⑪平原 ⑫山地 ⑬丘陵 ⑭盆地
2.海洋 洋与海、边缘海、内海、海湾、海峡
全全部部在在东北半半球球的的::⑯⑮
跨南北半球的:大西洋、 四大洋太平洋、印度洋
跨东西半球的:⑰
概念:大陆和其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全部在北半球的:欧洲、北美洲
七大洲 分布跨⑦南北半球的、:⑧⑤
、⑥
、
全部在南半球的:⑨
洲际分界线及跨两大洲的国家
自我校对 ⑤亚洲 ⑥非洲 ⑦大洋洲 ⑧南美洲 ⑨南极洲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1年12月 2021/12/162021/12/162021/12/1612/16/2021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1/12/162021/12/16December 16, 2021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1/12/162021/12/162021/12/162021/12/16
答案:(1)B (2)D (3)C
核心二 世界气候
气候基础知识 (1)气候和天气 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是 时刻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2)世界的气温 ①世界气温的空间变化
②垂直分布规律:对流层中,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大约每升高 100 米,气温降低 0.6℃。
解析:(1)甲港为我国北方的秦皇岛港,山西煤炭通过大秦线从 秦皇岛基础港输出。
(2)丙港和丁港分别为美国的西部和澳大利亚东部港口,丙沿海 是寒流,为地中海气候,丁沿海是暖流,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当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时,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高 温多雨;因此选择 D 项。
(3)乙所在国为日本,铁矿资源缺乏;丁所在国东南部有丰富的 煤炭资源;乙所在国汽车工业高度发达,出口到甲所在国;丙所在 国石油生产量大,但消费更大,还需要大量进口;因此 C 项正确。
海陆分布:海陆热容量的差异使接受相同太阳辐射量的陆地与 海洋在升温幅度方面产生差异;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因此夏季同 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低于海洋。
地形因素: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 1 000 米,气温降 低 6℃。
洋流因素:在沿海地区,暖流经过时,会使附近气温比同纬度 其他地区高;寒流经过时,会使附近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
纬度是20°S;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岛的经度位置为40°E~50°E,则可
判断该岛为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乙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故
降水多,甲地位于背风坡,故降水少。
答案:(1)C (2)A
核心一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 (1)海陆分布 总体特征:陆地占29%,海洋占71%。 半球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东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湿润 气流深入内陆,内陆东侧 降水较多,气候呈狭长分 布;西侧背风坡,降水少
(3)海底地形
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 一般不超过 200 m。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 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海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
1.下列四国局部图中的甲、乙丙、丁为各国重要海港,读图, 回答(1)~(3)题。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
里海、黑海、土耳其海峡 大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洲 非洲与亚洲: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
分 界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非洲与欧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欧洲与北美洲:丹麦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3)世界的海洋 四大洋面积大小:太大印北(由大到小)。 深度:太大印北(由深到浅)。
平均海拔高,冰雪反射阳光 强烈是酷寒原因之一
中部平原贯通南北,大陆性 气候显著;西部山地阻挡太 平洋气流深入,使西岸气候 呈狭长分布,降水自东南向 西北逐渐减少
三大地形区:西 部山地,东部平 南美洲 原、高原相间分 布
大洋洲
三大地形区:西 部高原,中部平 原,东部山地
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 深入,使西岸气候呈狭长 分布;东部高原地势较低, 平原向东开口,利于大西 洋水汽深入
交通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 六个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 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3.掌握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原因。4.掌握世界
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成因及对应的主要自然带。
3.学习区 域地理 的一般 方法。
5.掌握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6.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和分布地区。 7.正确理解世界各主要地区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人 文地理特征及其政治、经济地理位置和区际联系。 8.掌握区域自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的分析方法和区域
(3)世界的降水 ①降水的形成过程:空气可容纳水汽的量因气温不同而不同。 气温越高,所容纳的水汽就越多;气温越低,所容纳的水汽就越少, 即空气对水汽的容纳,在一定温度下,有一定容量,达到这个容量, 空气中水汽就达到饱和。饱和状态下空气的气温下降,容纳不下的 水汽就会溢出,附着在空气中的尘埃上,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不 断碰撞并增大,成为雨、雪、雹等降落到地面,即为降水。
陆地伸进海洋或湖泊的部 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
半岛
分
的半岛
地峡
两端连接大块陆地,两侧 濒临海洋的狭窄陆地
如被称为“美洲大陆的桥 梁”的中美地峡,马来半 岛上的克拉地峡
②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海拔高低(从高到低):南极亚非洲,北南美大洋欧。
东半球:无 西半球:南美洲 地跨东、西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半球位置北美洲、南极洲 南半球:南极洲 北半球:欧洲、北美洲 地跨南、北半球: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
带
自我校对
○38 副热带高气压 ○39 副热带高气压 ○40 副极地低气压
3.降水
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41
;
降水条件有○42
;
水滴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
自我校对
○41 降低 ○42 凝结核
赤道地区降水○43
,两极地区降水○44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45 ,
地区分布
大陆西岸降水○46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47 ,内陆降水○48
、
⑱
、⑲
自我校对
⑮北冰洋 ⑯印度洋 ⑰太平洋 ⑱大西洋 ⑲北冰洋
大 深陆 度架 一: 般大 不陆 超向 过海洋的延伸部分,
⑳
米
海底地形大陆坡:大陆架外缘的巨大
○21
大洋底部:由○22
、海沟及
海岭组成
自我校对
⑳200 ○21 陡坡 ○22 洋盆
1.读世界著名海峡图,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2)七大洲的地形特征及对气候的影响
大 地形特征
洲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面 地形复杂,起伏很
积广大,海陆热力性质差 亚 大;中间高四周低;
异显著,季风环流典型; 洲 高原、山地面积广
青藏高原隆起使大陆性 大
气候增强
“高原大陆”, 非 以高原、盆地为 洲 主,地势起伏较
小
海拔最低,以平 欧
季节分配:○49 ________________、全年少雨区、○50
________________、冬季多雨区、常年湿润区 自我校对
○43 多 ○44 少 ○45 多 ○46 少 ○47 多
○48 少 ○49 全年多雨区 ○50 夏季多雨区
2.下图为沿某岛屿20°纬度的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 图完成(1)~(2)题。
水平分布规律: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对于同纬度地区来说, 夏季陆地温度高于海洋温度,冬季陆地温度低于海洋温度。
③影响气温的因素 纬度因素: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低纬地区,获得 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高;高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 低。故在南北半球,无论是 1 月份还是 7 月份气温,都是从低纬向 高纬递减,这点可根据气温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确定其所属半球。
太平洋与大西洋:经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67°W
经线 大 印度洋与大西洋:经过非洲南端的厄加勒斯角的
洋 20°E经线
分 界
印度洋与太平洋:马六甲海峡,通过塔斯马尼亚岛 的147°E经线
大西洋与北冰洋:丹麦海峡、冰岛、法罗群岛、设得 兰群岛一线
2.陆地地形与海底地形 (1)五种基本的陆地地形
(1)甲港口主要输出的物资是( ) A.粮食 B.煤炭 C.木材 D.铁矿石
(2)丙港与丁港相比( ) A.沿岸都为暖流流经 B.高温期一致 C.沿岸都为寒流流经 D.多雨期一致 (3)有关四国间贸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所在国从乙所在国进口铁矿石 B.丁所在国从甲所在国进口煤炭 C.乙所在国出口小汽车到甲所在国 D.丙所在国出口石油到乙所在国
自我校对
○23 午后2时 ○24 日出前后 ○25 7 ○26 8 ○27 1 ○28 2
影响因素:○29 ________、海陆、地势、○30 ________等
从○31
向两极递减
分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
布同纬度高原、高山气温较○32
,
平原、盆地气温较○33
自我校对
○29 纬度 ○30 洋流 ○31 低纬 ○32 低 ○33 高
原、山地为主, 洲
冰川地形广布
纬度的对称分布与起伏和缓的地 形,使非洲气候南北对称分布; 东非高原地势较高,虽在赤道附 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高中间低、平原东西贯通和 曲折的海岸线等,使欧洲气候海 洋性显著,并由西向东大陆性不 断增强
冰雪大陆,海 南极洲
拔最高
西部山地,中 北美洲 部平原,东部
高原和山地
(2)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背风地带
B.海拔较高
C.受沿岸寒流影响
D.距海较远
解析:从该岛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中可以看出,该地7月气
温较低,而1月气温较高,说明该岛位于南半球,则题中所指的20°
2.气压带和风带
○34
○35 气压带○36
○37
:气温高,气流上升 :气流下沉 :气流上升 :气温低,气流下沉
自我校对
○34 赤道低气压带
○35 副热带高气压带 ○36 副极地低气压带 ○37 极地高气压带
信风带:从○38
风带西风带:从○39
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东风带:从极地高气压带吹向○40
A.①白令海峡 ③多佛尔海峡
B.①霍尔木兹海峡 ③白令海峡
②霍尔木兹海峡 ④马六甲海峡 ②马六甲海峡 ④多佛尔海峡
C.①多佛尔海峡 ③霍尔木兹海峡
②马六甲海峡 ④白令海峡
D.①多佛尔海峡 ③白令海峡
②霍尔木兹海峡 ④马六甲海峡
解析:从选项中的四个海峡来看,多佛尔海峡和白令海峡均处
在连接南北水域的位置上,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均处在沟通
考纲要求
考纲解读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 地地形。
1.识记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2.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以
各大洲的界线、海底地形、 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
陆地地形及其分布。 征。一个大洲(如亚洲);五大地
2.准确识记世界重要地区 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
的海陆轮廓、经纬度位置、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
自然、人文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学会分析总结区域自
然和人文特征。
第一节 世界地理总论
一、世界陆地和海洋 1.陆地
概念:面积广大的陆地
北全美部大在陆北半球的:亚欧大陆、
大陆六块大陆② ④跨 全南 部北 在半 南球 半的 球: 的: ①③
、 、
自我校对
①南美大陆 ②非洲大陆 ③南极大陆 ④澳大利亚大陆
东西海上交通的位置,而马六甲海峡的水域由西北斜向东南,特点
明显。综合以上特征可以判断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二、世界气候 1.气温
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23
最低气温出现在○24
变化年变化最月最热,冷月海月:洋:北为北半○半26球球陆陆地地月为为○○2257
月,海洋为○28 月
,
南半 球正 好相 反
并且无论南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世界的陆地
①几个重要的概念
概念
说明
陆 地球表面未被水淹 由大陆、岛屿组成
地 没的部分
大 面积广大的陆地
陆
全球共分六块大陆,亚欧大陆 面积最大,澳大利亚大陆面积 最小
大洲 大陆及其附近岛屿的总称 全球分七大洲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格陵兰岛(217万平方千米) 面积最大
知 识 梳 理
核 心 突 破
图 解 考 点
巩 固 落 实
主要类型:⑩
、⑪
、
陆地地形⑫
、⑬
、⑭
七大洲地形各具特色
自我校对 ⑩高原 ⑪平原 ⑫山地 ⑬丘陵 ⑭盆地
2.海洋 洋与海、边缘海、内海、海湾、海峡
全全部部在在东北半半球球的的::⑯⑮
跨南北半球的:大西洋、 四大洋太平洋、印度洋
跨东西半球的:⑰
概念:大陆和其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全部在北半球的:欧洲、北美洲
七大洲 分布跨⑦南北半球的、:⑧⑤
、⑥
、
全部在南半球的:⑨
洲际分界线及跨两大洲的国家
自我校对 ⑤亚洲 ⑥非洲 ⑦大洋洲 ⑧南美洲 ⑨南极洲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1年12月 2021/12/162021/12/162021/12/1612/16/2021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1/12/162021/12/16December 16, 2021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1/12/162021/12/162021/12/162021/12/16
答案:(1)B (2)D (3)C
核心二 世界气候
气候基础知识 (1)气候和天气 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是 时刻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2)世界的气温 ①世界气温的空间变化
②垂直分布规律:对流层中,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大约每升高 100 米,气温降低 0.6℃。
解析:(1)甲港为我国北方的秦皇岛港,山西煤炭通过大秦线从 秦皇岛基础港输出。
(2)丙港和丁港分别为美国的西部和澳大利亚东部港口,丙沿海 是寒流,为地中海气候,丁沿海是暖流,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当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时,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高 温多雨;因此选择 D 项。
(3)乙所在国为日本,铁矿资源缺乏;丁所在国东南部有丰富的 煤炭资源;乙所在国汽车工业高度发达,出口到甲所在国;丙所在 国石油生产量大,但消费更大,还需要大量进口;因此 C 项正确。
海陆分布:海陆热容量的差异使接受相同太阳辐射量的陆地与 海洋在升温幅度方面产生差异;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因此夏季同 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低于海洋。
地形因素: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 1 000 米,气温降 低 6℃。
洋流因素:在沿海地区,暖流经过时,会使附近气温比同纬度 其他地区高;寒流经过时,会使附近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
纬度是20°S;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岛的经度位置为40°E~50°E,则可
判断该岛为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乙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故
降水多,甲地位于背风坡,故降水少。
答案:(1)C (2)A
核心一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 (1)海陆分布 总体特征:陆地占29%,海洋占71%。 半球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东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湿润 气流深入内陆,内陆东侧 降水较多,气候呈狭长分 布;西侧背风坡,降水少
(3)海底地形
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 一般不超过 200 m。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 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海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
1.下列四国局部图中的甲、乙丙、丁为各国重要海港,读图, 回答(1)~(3)题。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
里海、黑海、土耳其海峡 大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洲 非洲与亚洲: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
分 界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非洲与欧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欧洲与北美洲:丹麦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3)世界的海洋 四大洋面积大小:太大印北(由大到小)。 深度:太大印北(由深到浅)。
平均海拔高,冰雪反射阳光 强烈是酷寒原因之一
中部平原贯通南北,大陆性 气候显著;西部山地阻挡太 平洋气流深入,使西岸气候 呈狭长分布,降水自东南向 西北逐渐减少
三大地形区:西 部山地,东部平 南美洲 原、高原相间分 布
大洋洲
三大地形区:西 部高原,中部平 原,东部山地
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 深入,使西岸气候呈狭长 分布;东部高原地势较低, 平原向东开口,利于大西 洋水汽深入
交通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 六个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 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3.掌握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原因。4.掌握世界
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成因及对应的主要自然带。
3.学习区 域地理 的一般 方法。
5.掌握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6.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和分布地区。 7.正确理解世界各主要地区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人 文地理特征及其政治、经济地理位置和区际联系。 8.掌握区域自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的分析方法和区域
(3)世界的降水 ①降水的形成过程:空气可容纳水汽的量因气温不同而不同。 气温越高,所容纳的水汽就越多;气温越低,所容纳的水汽就越少, 即空气对水汽的容纳,在一定温度下,有一定容量,达到这个容量, 空气中水汽就达到饱和。饱和状态下空气的气温下降,容纳不下的 水汽就会溢出,附着在空气中的尘埃上,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不 断碰撞并增大,成为雨、雪、雹等降落到地面,即为降水。
陆地伸进海洋或湖泊的部 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
半岛
分
的半岛
地峡
两端连接大块陆地,两侧 濒临海洋的狭窄陆地
如被称为“美洲大陆的桥 梁”的中美地峡,马来半 岛上的克拉地峡
②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海拔高低(从高到低):南极亚非洲,北南美大洋欧。
东半球:无 西半球:南美洲 地跨东、西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半球位置北美洲、南极洲 南半球:南极洲 北半球:欧洲、北美洲 地跨南、北半球: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
带
自我校对
○38 副热带高气压 ○39 副热带高气压 ○40 副极地低气压
3.降水
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41
;
降水条件有○42
;
水滴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
自我校对
○41 降低 ○42 凝结核
赤道地区降水○43
,两极地区降水○44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45 ,
地区分布
大陆西岸降水○46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47 ,内陆降水○48
、
⑱
、⑲
自我校对
⑮北冰洋 ⑯印度洋 ⑰太平洋 ⑱大西洋 ⑲北冰洋
大 深陆 度架 一: 般大 不陆 超向 过海洋的延伸部分,
⑳
米
海底地形大陆坡:大陆架外缘的巨大
○21
大洋底部:由○22
、海沟及
海岭组成
自我校对
⑳200 ○21 陡坡 ○22 洋盆
1.读世界著名海峡图,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2)七大洲的地形特征及对气候的影响
大 地形特征
洲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面 地形复杂,起伏很
积广大,海陆热力性质差 亚 大;中间高四周低;
异显著,季风环流典型; 洲 高原、山地面积广
青藏高原隆起使大陆性 大
气候增强
“高原大陆”, 非 以高原、盆地为 洲 主,地势起伏较
小
海拔最低,以平 欧
季节分配:○49 ________________、全年少雨区、○50
________________、冬季多雨区、常年湿润区 自我校对
○43 多 ○44 少 ○45 多 ○46 少 ○47 多
○48 少 ○49 全年多雨区 ○50 夏季多雨区
2.下图为沿某岛屿20°纬度的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 图完成(1)~(2)题。
水平分布规律: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对于同纬度地区来说, 夏季陆地温度高于海洋温度,冬季陆地温度低于海洋温度。
③影响气温的因素 纬度因素: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低纬地区,获得 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高;高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 低。故在南北半球,无论是 1 月份还是 7 月份气温,都是从低纬向 高纬递减,这点可根据气温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确定其所属半球。
太平洋与大西洋:经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67°W
经线 大 印度洋与大西洋:经过非洲南端的厄加勒斯角的
洋 20°E经线
分 界
印度洋与太平洋:马六甲海峡,通过塔斯马尼亚岛 的147°E经线
大西洋与北冰洋:丹麦海峡、冰岛、法罗群岛、设得 兰群岛一线
2.陆地地形与海底地形 (1)五种基本的陆地地形
(1)甲港口主要输出的物资是( ) A.粮食 B.煤炭 C.木材 D.铁矿石
(2)丙港与丁港相比( ) A.沿岸都为暖流流经 B.高温期一致 C.沿岸都为寒流流经 D.多雨期一致 (3)有关四国间贸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所在国从乙所在国进口铁矿石 B.丁所在国从甲所在国进口煤炭 C.乙所在国出口小汽车到甲所在国 D.丙所在国出口石油到乙所在国
自我校对
○23 午后2时 ○24 日出前后 ○25 7 ○26 8 ○27 1 ○28 2
影响因素:○29 ________、海陆、地势、○30 ________等
从○31
向两极递减
分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
布同纬度高原、高山气温较○32
,
平原、盆地气温较○33
自我校对
○29 纬度 ○30 洋流 ○31 低纬 ○32 低 ○33 高
原、山地为主, 洲
冰川地形广布
纬度的对称分布与起伏和缓的地 形,使非洲气候南北对称分布; 东非高原地势较高,虽在赤道附 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高中间低、平原东西贯通和 曲折的海岸线等,使欧洲气候海 洋性显著,并由西向东大陆性不 断增强
冰雪大陆,海 南极洲
拔最高
西部山地,中 北美洲 部平原,东部
高原和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