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摘要:素质教育的实施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还能够促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形
成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意义;方法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重大,主要体现为以下两方面:第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由于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因此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能
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还能够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深刻的
理解,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

第二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
培养和提高。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在情感、个性、理想等各方面更具个性化
的特点。

在小学数学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观察、
思考和实践,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进行新知
识的探索。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2.1 教师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教育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更新旧的教育观念是实施素
质教育的关键,教育的思想认识问题不解决,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空话。

学生
是一个充满情感、有理想、有个性的完整生命体,教师的任务也不再是单纯的知
识传授者,而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一定要通过学习讨论,从思想
上充分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危害性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树立全面发展、全面提高、适应现代化需要的教育思想。

要自觉克服应试教育给数学教学造成的不良影响,
走出它的误区,为在日后的教育教学中坚持素质教育打下思想基础。

而且,教师
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其自身的基础素质水平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想
培养学生学有所长、全面发展,教师必须术有专攻又博学多才。

数学教师一定要
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努力钻研业务,不但对数学这门学科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了解相关学科的文化知识,向一专多能发展。

另外,数学教学是一门
艺术,数学教师应当练好基本功,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和数学教育新理论,增强数
学教学的实效。

2.2 提高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是学生的内部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充
分发挥引导、组织的作用。

人们总说“学生学习不好,是因为教师教得不好”这就
是典型的教师中心论思想,如果学生不想学、不愿意学,教师教得再好,也无法
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师生互动,以此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进而实现良好的教学
效果。

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与学生主体地位并不矛盾,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越
充分,学生主动性越强;反之,学生主体地位越高,教师主导作用发挥越大。


过二者的密切结合,可以有效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对全面增强学
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例如:在讲授“多边形的面积”相关知识时,
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
感受到乐趣,同时完成思维训练。

在合作进行“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切拼成一个
长方形”的任务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进行思考,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思考的习惯,为数学知识的全面学习打下
坚实的基础。

2.3 认真钻研教材,因材施教
?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是精选出来供学习的材料。

教师是否善于运
用教材是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诸多因素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受着传统教学观
念的影响,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着照本宣科的“教书匠”,教师关注的只是
知识点的教学,而忽视了关注人的全面的发展。

这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
的需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所使用的数学教材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为每―个孩子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在新课程体系下,
数学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

例如:在讲解“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在钟面上找到走得最陕的指针―秒针。

然后,
通过看秒钟走动,听秒钟走动的声音,随秒钟走动的频率数数、拍手等方式体验“十秒”的实际意义。

再然后,观察分针和秒针,体验“分”与“秒”的关系,最后,
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进而形成初步的
时间观念,并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2.4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素质教育要求注意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而思维是智
力的核心,能力的培养又依赖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式,因此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
的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深入教学的重要体现。

首先,可以进行新课引入的优化。

在引入新课时,精心设疑,创设悬念,形成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而渐入佳境。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定理”时,可以让学生准备三根任意长的木棍,上课前让学生将三根木棍首尾顺次连接成一个三角形。

结果出现两种情况,大多数学生能构成,少数学生不能构成
一个三角形,这就形成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研新知识的欲望。

然后,可以进行知
识教学的优化。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

现代
教学论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即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而兴趣又是学生主动学习最重要最直接的内部动力,是发展智力最活跃的因素。

学生有了这种内在的兴趣动机,可以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2.5 改革作业结构,减轻学生负担
就目前而言,依然有一部分教师通过大量的课堂和家庭作业以及各种各样的
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是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即全班学生布置相同
的作业。

大量课堂练习和课下作业把学生累得喘不过来气,产生逆反心理的同时,教师也累得腰酸背痛,而且教学效果还大大折扣。

这样“一刀切”,导致优生做完
作业没事干,成绩提高不快,后进生咬着笔杆不会做,成绩也得不到提高。

所以,教师应该分层教学,可以按学习能力把学生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分别布置难、中、易三类课堂作业。

这样,每类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提高。

而且
还可以采取激励制度,作业达标的学生可以奖励愉快的星期天,不留任何作业。

作业不达标的学生须将做错的作业改正。

小学生单纯的好胜,谁也不愿落后。

所以,多数学生都能够做到一丝不苟。

参考文献:
[1]范旭.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学周刊.2019
[2]王丽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科教新报.2017
[3]王玉兰.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
[4]汪丽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2019
[5]佚名.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2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