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礼仪需求及培养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校大学生礼仪需求及培养研究
作者:倪萍孙娜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5年第5期
倪萍孙娜
基金项目:2014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校大学生礼仪需求及培养研究”;(201423005003)。
作者简介:倪萍(1994-)女,民族:汉族,籍贯:黑龙江省,哈尔滨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礼仪培养方向。
礼发于人性之自然,它不仅是维系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桥梁,也是我们在生活中不可缺
少的一种能力。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五千年文化一脉相承,无数彰显高尚道德礼仪的
故事至今广为流传。
可现今社会,在代表着祖国脊梁与希望的大学生群体中,充斥着太多不文明、无道德、轻礼仪的行为与现象。
因此,调查当代在校大学生的礼仪需求、制定礼仪培养方
案势在必行,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礼仪概述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
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
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中华民族早在古代就有极为隆重的
“九宾之礼”,原始社会产生了“跪拜礼”“尊老敬贤”等多种礼仪及观念。
如今,社会经过
几千年的的发展和变迁,礼仪的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今已衍化出包括服务礼仪、商务礼仪、社交礼仪等多种形式的礼仪细节。
二、在校大学生的礼仪现状及成因
随着时间的流逝,外来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将“礼仪”二字和中华美德抛之脑后,其中不乏具有较高学历的大学生们。
我们经常会亲身经历或从媒体网络上获知大学生的不
良行为,有些甚至违背伦理道德,触犯法律的底线。
是什么让本应充满青春朝气与正能量的大
学生们走上了一条条道德礼仪的沦丧之路?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礼仪教育的缺
失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在21世纪的今天,过于稀少的礼仪教育使其不能深入人心,而我们最直接的学习源于我们的生活环境,无论在家庭、学校亦或社交中,若多数人轻视礼仪,我们便
会对此感到淡漠。
其次,外来文化的传入导致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受到冲击。
随着全球一体化
程度的加深,外来文化不可避免的从世界各地涌入,而年轻一代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很容易受到多种文化思想的冲击而不能正确的辨别其适用性。
最后,大学生对自身认知的不足
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姚礼萍在其《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的调
查分析中发现,除部分大学生接受的礼仪教育偏少外,另有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将礼仪道德摆在
正确的位置,而认为良好的礼仪修养是可有可无的,并不需要开设课程学习提高。
这种思想的
形成并非偶然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累积形成的,若不对其进行纠正改变,必将成为隐患。
三、在校大学生礼仪培养的重要性
“做人先学礼”,礼是立人之根本,只有知礼懂礼才能在这个社会站稳脚跟,拥有好的发展。
大学是我们通往社会前塑造自己的有力环境和契机,在增强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提升
相关的专业素质。
在竟争激烈的二十一世纪,我们未来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而现今社会筛
选人才的标准不再局限于知识的考核,更注重人本身的素质与内涵,而很多专业与岗位更是要
求青年人有过人的外在仪态与内在素养,这都使得大学生的礼仪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四、在校大学生礼仪培养方案研究策略
(一)实施方案
1、调查阶段
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目标人群——在校大学生进行书面调查,了解其对礼仪的认知
程度及基本需求,并利用媒体网络平台扩大调查规模,期间定期开设现场座谈会,邀请各学校、各年级学生代表及教师参与讨论,力求后期研究结果的科学准确性。
2、实践阶段
在实践中检验初步礼仪培养方案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即设立免费的大学生礼仪培养讲堂
和相关网络教学平台,通过专业人士的讲解和启发,激发大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善美,逐渐消除
其消极观念和不良行为,并通过对目标人群的后续观察检验培养效果。
3、总结及改进阶段
通过近三个月的实践课程以及对参与礼仪培训的在校大学生的后续观察,总结出此方案在
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进行更细致的研究,使该方案能够切实满足在校大学生对礼仪培
养方面的需求。
4、制定最终礼仪培养方案
根据前阶段的调查、分析、实践、总结以及后续的改进工作,最终制定出一套系统、有效
的大学生礼仪培养方案,并根据目标对象的不同加以区分,分类制定出适合不同群体的最佳方案。
五、结语
青年人是祖国的脊梁,民族的希望,其素质与能力象征了这个国家未来几十年乃至百年的
发展前景与动向。
如今我国的大中小学生数大约在2亿至3亿之间,其中包括三千多万的在校
大学生,他们便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与影响社会风气的重要因素,然而当代大学生中不
良行为的频繁出现以及逐年上升的大学生犯罪率,使这些祖国的花朵被蒙上了一层阴影甚至提
前凋谢,因此,探寻当代大学生的礼仪需求并找到行之有效的礼仪培养方案迫在眉睫,学校、
社会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建立健全的礼仪培养方案及监督制度,力求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知礼、懂礼的当代优秀大学生!
(作者单位:哈尔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