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第八单元单元备课-主题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第八单元单元备课-主题学习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献出我们的爱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主备人:苏庆扬、张笑云
参与备课人员:吕德慧、田洪香、张平平、苏荣、张桂英、陈桂霞等砖埠小学语文教师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献出我们的爱”这一主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
其中《掌声》一文中同学们友爱的掌声改变了一个自卑的残疾女孩的命运;《一次成功的实验》教育家的“逃生”实验,在同学们的合作下获得了成功;《给予树》一文圣诞节前夕,金吉娅给予了一个陌生女孩期盼已久的洋娃娃,也给予了她同情与爱;《好汉查理》中自称“好汉”的小男孩查理,在帮助一个残疾小女孩的同时,也改正了自己的缺点。
这四篇课文告诉我们怎样去爱人,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学校、班级、家庭中,已初步懂得爱同学、爱朋友、爱家人,但对广义的爱,以及爱也许能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巨大影响力,认识不够。
通过学习本组课文,来加深对“爱”的认识,通过赞扬身边的同学来表达爱,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主动奉献爱心,也珍惜他人的关爱。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会写38个生字、会认23个生字、正确读写4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每篇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口语交际”要求夸夸自己的同学,让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真心实意地去赞扬别人。
4 、“习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自由的表达机会。
5、“趣味语文”要求通过训练思维,来体会语言的妙处。
6、“我们的发现”和“日积月累”要求学生积累知识,更好地运用他们,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2、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4、理解查理发生变化的原因。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儿童的世界出发,通过读、议、交流来学习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会在生活中主动奉献爱心,也珍惜他人的关爱。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建议可用13课时。
其中单元预习1课时;归类识字2课时;以文带文4课时;主题阅读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基础训练1课时。
六、教学用具
教师与学生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课件等。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单元预习课)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本单元主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朗读并体会课文中的重要句段。
3.初步指导本单元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读课文,感知单元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齐读单元导语
1.齐读单元导读语,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汇报,引导明确:
(1)单元主题:献出我们的爱
(2)单元学习要求:抓住课文要点,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紧扣文眼,归纳中心
1.指名说说每篇课文都分别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概括归纳文章重点:《掌声》——残疾女孩英子得到掌声后,由一
个自卑的人变成了一个乐观自信的人。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育家的“逃生”实验,在同学们的合作下获得了成功。
《给予树》——圣诞节前夕,金吉娅给予了一个陌生女孩期盼已久的洋娃娃,也给予了她同情与爱。
《好汉查理》——自称“好汉”的小男孩查理,在帮助一个残疾小女孩的同时,也改正了自己的缺点。
(三)单元首映赏精彩
1.学生自由读自己认为精彩的文章片段。
2.你喜欢哪篇文章,为什么喜欢?
第二课时(整体识字课)
一、教学目标:
1.归类认识23个生字,正确书写38个生字,并能给生字注音、组词。
2.培养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识记生字和文中词语。
3.能借助工具书理解难懂的词语的意思,并能口头造句。
二、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单元生字的特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归类识字。
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语。
三、教学流程:
(一)归类认读生字
1.课件出示本单元23个二类和38个一类生字,先自己读一读,将不认识的生字,在生字表(一)里圈出来。
2.和同桌交流,一起借助拼音认读圈出来的生字,并口头组词。
(二)交流识字方法
1.能组成词语的生字:姿势圣诞
2.形近字、音近字比较
予——矛享——亨症——疾援——暖
3.形声字:镇述锤糖仁偿
4.熟字加偏旁:林+广=麻土+者=堵
5.区分前后鼻音。
后鼻音:症圣前鼻音:镇
6.换偏旁如:况—党
(三)巩固识字
1.给课后生字注音、组词,并用红色彩笔描出每个生字的部首(可边读边写)
2.同桌交换互查,认读二类生字,检查二类字的识记情况(开火车读、个别字领读、齐读)
(四)学习一类字
1.出示一类字,同桌齐读,相互正音。
2.教师指导个别易读错的字。
3.难写难记字的指导
(1)分拆识记法,把字分拆成学生容易记忆的几部分。
(2)字谜激趣法,用学生喜欢的字谜形式启发学生识记。
(3)展开联想法,根据汉字的造字法,让学生不拘一格各出奇招,进行识记。
4.浏览一类生字,找出难写易错的,教师重点指导
“予”:“予”是独体字,最后没有一撇,不要写成“矛”。
“裕”:“裕”字是布衣旁,不要写成示字旁。
“危”:“危”字应注意下半部分的写法。
5.老师拼读生字,学生书空。
(五)理解词语,连词成句
1.速读课文,遇到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圈出来
2.小组交流,解决难题
3.班内交流,重点指导
4.出示部分词语,学生拍手齐读
5.选择二个以上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六、作业布置:
1.听写一类生字、词语,写错的练写两遍
2.熟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句。
第三课时归类识字课(语文园地)
一、教学目标:
1、能发现ABB式词语的组成形式,感受重叠的表达效果。
积累ABB式词语和成语。
2、读背《三字经》节选,大致了解意思。
3、猜字谜,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重叠的表达效果;大致了解《三字经》节选意思;猜字谜,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通过本组四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只要乐于献出自己的爱,做爱心小天使,那我们的生活就一定会更美好。
今天,爱心天使来到我们的课堂,她想找爱学习、守纪律的同学做朋友。
谁是爱心天使的朋友呢?那就看你们这节课的表演了。
(二)我有一双慧眼(我的发现)
1、出示:“我的发现”中的列出的词语。
2、同学们,这些词语藏着一些秘密,看谁有一双慧眼,能发现其中的奥秘(都是ABB式,表示程度加深或带有某种感情色彩。
)
3、谁来读读这些词语?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读正确没有。
4、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边读边体会这样重叠的表达效果吧。
5、你还知道哪些ABB式的词语?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出示课件:黑黝黝、兴冲冲、白茫茫、黑沉沉、黄澄澄、金灿灿等。
)
(三)我是背书能手(读读背背)
1、出示:书上节选的《三字经》)请学生借助拼音,反复朗读,把韵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试读。
3、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指导。
4、怎样理解这几个句子的意思?
5、自由朗读,熟读成诵。
同座互相检查背诵。
6、你还会背《三字经》中其他内容吗?
(四)我爱积累我快乐(读读记记)
1、自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读准带拼音的字音。
2、同座互相检查是否能读正确。
大致说说词语的意思。
3、分类记忆这些词语。
(五)我善思考我会猜(猜字谜)
1、仔细看看谜面,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字吗(是“口”字)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3、你还能模仿谜面的句式,再编谜底是“口”的谜语吗?
4、猜字谜比赛。
每组轮流出字谜让大家猜,猜对就赢得“爱心”。
(六)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的表演很精彩,感动了爱心小天使,她愿意同你们交朋友啦。
你们开心吗?
第四课时(以文带文)《掌声》《一个美丽的故事》《苏珊的帽子》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3、抄写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响起的前后内心的变化。
2、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三、教具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小朋友们,有人给你鼓过掌吗因为什么给你鼓掌得到别人掌声你心情怎样你为别人鼓过掌吗为什么为别人鼓掌呢
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掌声》
⒊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英子给我们留下了怎样不同的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呢?(三)研读课文,感悟爱
1、精读第1自然段,感知英子的“胆小、自卑”。
1)质疑:原来的英子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2)品读感悟,指导朗读:
2、赏读第4自然段,体验英子的“活泼、开朗”。
3、现在的英子和原来判若两人,此时她最想说的是(指向大屏幕上的来信)大家再一起读。
过渡:掌声拥有这么神奇的力量!让我们和英子一起走进那次难忘的故事会中。
(大屏幕出示课文插图)
(三)品句析段,体验爱
1、认真默读课文
2、3自然段,边读边用笔画出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句子,细细品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也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2、交流。
3、同学们给了英子几次掌声,每次掌声是在什么情况下给的,对英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汇报交流:
(四)拓展延伸,升华爱
1、大屏幕出示: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
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2、说说爱是什么?
3、阅读主题丛书课文《一个美丽的故事》《苏珊的帽子》说说从一些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中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例:《一个美丽的故事》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
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等待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
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那小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
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
妈妈刚刚睁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
然后笑眯眯地走到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您件礼物。
」
从红色的字你能读出什么
4、小结:你真会读书,能够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来,这是读书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板书设计:
21掌声
忧郁活泼
自卑自信
第五课时(以文带文)《一次成功的实验》、《一条小面包》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谦让,要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动作描写体会做人要谦让,要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学生分组做游戏,教师记时,看哪一组用最短的时间将玻璃球从瓶中拉出来。
2.请参加游戏的学生说说自已在做游戏时的感受和体验。
3、引入课题:《一次成功的实验》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采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要求:
⑴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
⑵难以理解的字、词、句等,用笔做上记号。
2、检查自读情况。
⑴指名读课文。
⑵学生评议,指出读得好的地方与不足之处。
3、思考:哪些段落是描写实验经过的,哪些段落是描写实验成功原因的。
(三)交流自读收获。
⒈小组交流。
在组内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将不明白的地方在组内讨论、交流。
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收集起来。
⒉全班交流。
小组汇报,共同解决小组内遗留的疑难问题。
(四)再读课文,深入体会重点句。
⒈多媒体显示重点句一:一个小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
(引导体会小女孩的聪明、急中生智、心中有他人、不怕牺牲、有集体荣誉感、有团结合作精神等。
)
⒉多媒体显示重点句二: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
(引导学生从“不假思索”一词及小女孩的话来领悟人物精神。
)
⒊多媒体显示重点句三: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
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
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引导学生理解教育家的话一方面说明了以前的多次实验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
另一方面,这次实验的成功让教育家十分激动,也是对女孩无私精神的赞扬。
)
(五)再次交流收获。
⒈分角色朗读课文。
⒉重演课文中的游戏,进一步体会小女孩先人后己的精神。
⒊说一说从这个实验中,你想到了什么?
(六)拓展阅读
1、用学习课文的方法自读主题丛书中《一条小面包》,思考为什么面包师给格琳琴几枚崭新发亮硬币。
读了文章你有什么体会?
【板书设计】
一次成功的实验
游戏的经过成功的原因
顺利出“井”让别人先出去
第六课时(以文带文)《给予树》、《一罐果酱》《真正的慷慨》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是通过妈妈心情变化这一线索来组织课文的写作特点。
感受金吉娅的善良、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文中主人公善良、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给予”正音给予(jǐyǔ),辨析“予”的字形。
简单说说对“给予”一词的理解。
2、补全板书:给予树,了解其含义。
(二)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词语。
2、再读课文,说说本文写了一个怎样感人的故事?
(三)品读课文,体会妈妈心情变化的原因。
1、学习课文第1节,体会妈妈担心什么。
交流出示:“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2、学习课文第3节,体会妈妈为什么生气。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抓住“兴高采烈”一词,体会手足之情。
(2)引读: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看到金吉娅沉默不语,这引起了妈妈的怀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
(3)联系上下文想象妈妈的心理活动,理解妈妈生气的原因。
(4)体会这时候的金吉娅为何沉默不语?
(金吉娅担心母亲责怪。
)
3、领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体会妈妈为何激动。
(1)指名读最后一段话。
(2)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妈妈激动的理由。
(四)感受金吉娅这个人物,点击“给予”,感受“爱”。
1、从语言感受人物。
2、让我们回到书中,再读金吉娅的话,你对金吉娅有哪些新的认识?
3、整篇课文中,无不透出爱的情意,再找找文中还写了谁给予谁什么?(五)拓展阅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主题阅读课本《一罐果酱》《真正的慷慨》两篇文章。
2、说说从两篇文章中你分别体会到什么?
板书设计
31 给予树
金吉娅沉默不语、难过
妈妈担心、生气、被感动
金吉娅真是一个————————的好女孩
第七课时(以文带文)《好汉查理》、《被人相信的幸福》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查理发生的变化,感受理解、信任、充满爱心给人带来的快乐。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感受理解、信任、充满爱心给人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读题生疑
1、同学们,在你心目中,你认为怎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好汉呢?
2、读题:“好汉查理”,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听课文录音,激发朗读的兴趣。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要
求读正确、读流利。
3、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⑴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学生评议。
⑵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同伴互读,互相纠错。
4、讨论交流: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感人的故事?
5、勾画自己感动的语句,并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
(三)再读质疑,读中感悟
1、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内容或感兴趣的地方。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点拨。
3、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⑴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查理是个好汉?
⑵查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4、读悟交流: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查理是个好汉?
⑴根据学生找到的句子让学生谈感受:
⑵指导朗读:
5、文章开头说查理是个调皮的孩子,爱搞恶作剧,你能联系你所知道的来谈一谈,他会做什么吗?
6、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查理有了如此大的变化呢你觉得查理的变化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7、学到这儿,请同学们再来谈谈你对“好汉”的理解,你认为查理是一个真正的好汉吗假如现在你是这个镇上的人,你会怎么评价查理呢
8、练习有感情地读,读中悟情。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2、自读主题阅读课本《被人相信的幸福》一文,进一步体会信任的力量板书设计
好汉查理
有礼貌守信用
第八、九课时(主题阅读、汇报课)
一、教学目标:
1、阅读主题阅读第八单元剩下的课文。
2、体会单元主题:献出你的爱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不同形式爱的力量,体会单元主题:献出你的爱
三、教学过程
(一)自由阅读
自由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画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并试着作简单的注释
(二)谈感受,升华感情
学生小组内交流,然后找学生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
第十课时(口语交际课)
一、教学目标:
1、细心观察生活,发现同学的优点,真心实意地赞赏同学,多从别人的身上汲取长处。
2、在有层次的训练中,让口语交际的内容、自身的语言和思维都有所提升。
初步建立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意识到夸奖同学的重要性,懂得如何真诚地夸奖同学,并体验到夸奖他人也是一种愉快的享受。
教学难点:观察、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有条理地说出来,拓展到与周围的人的交流。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现在老师由衷地说说我们班上两名同学的优点,大家猜猜看,他(她)是谁?你能谈谈被老师夸奖后的感受吗?
是啊,“良语一言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只要我们善于用心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都有值得夸奖的地方:有的同学学习刻苦;有的同学乐于助人;有的同学不怕困难,勇于拼搏;有的同学能歌善舞、多才多艺;还有的同学热爱劳动,尊敬长辈、体贴父母……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夸夸他们吧!(出示课件:课题)。
(二)探究夸法
1、同学们,有一位哲人说得好:“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请你们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吧!想想你准备夸谁从哪几个方面来夸
2、小组讨论:你发现了谁的什么优点准备采用什么方式来夸
3、汇报畅谈。
4、师生共同归纳出夸奖别人的基本方法:
(1)要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
(2)夸奖的方式可以丰富多样,不拘一格。
(三)师生互动交际
1、出示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罗丹
2、指名一个学生上台,谁来说说他有哪些优点?
3、自由发言,找出这个同学的多个优点。
4、师生小结。
(四)互动互夸
小组合作,夸同学。
要求:⑴请用具体的事情来夸同学的优点。
⑵可仿照这样的顺序来说:我想夸的人是____。
他(她)的身上有很多优点___。
比如____,具体的事例有_____。
)
(五)课堂小结
第十一、二课时(习作课)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去写。
2、把自己最想表达的意思写清楚,并能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以及写作手法。
3、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习惯。
2、运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明确习作主题
1、小朋友们,你们好!不知不觉中,我们一起走到了学期的结束。
在这一个学期的习作学习中,老师与小朋友们一起探讨、研究、学习、掌握、运用了许多的写作方法,我也一直坚信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还记得开始写作文的时候,我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写作文就是将小朋友们自己平时看到的、
听到的、想到的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来的文字。
”回顾自己一个学期的习作历程,自己收获了哪些进步了哪些呢为了考察大家的写作水平,今天我们再次步入“作文列车”,检验一下自己这个学期的所得,让我们一同去感受写作的乐趣吧!
2、这次习作要求写什么呢?这个在我们的课本里写得十分清楚,翻开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看课本130页,读习作要求。
这次习作不规定内容、范围,请你自由写。
可以写各种各样的人或事,可以写自己喜欢的景或物,可以写自己的快乐或烦恼……动笔前,先想一想自己最想告诉别人什么。
写的时候,要把想表达的意思写清楚。
写完后,把不满意的地方改一改。
另外,建议你把这个学期的习作整理一下,保存好
(二)合作交流,拓展思路
1、亲爱的小朋友们,本次习作是一次自由作文,目的是在学期末给小朋友们提供一个更为自由的表达机会。
首先,我们在写之前可以先让想一想这学期都写过哪些作文?同桌互相仔细回顾一下,这个学期所写过的作文: 1课余生活;2)熟悉的人的一件事;3.)看图作文——秋;4.)观察日记;5.)生活中的传统文化;6.)写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7.)编写动物童话故事。
从作文的内容上来看,人、事、景、物、想象类的我们都写了;从作文的体裁上来看,散文、诗歌、童话我们都也接触了一些。
所以,这次作文主要是将自己以前所掌握的习作能力综合地展示出来的一次机会。
2.有没有你想写的而又没有写到的?
3.你准备选择哪种体裁来写呢你有哪些话很想和别人说说你最想告诉别人什么人、事、景或物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与四人小组里的伙伴们交流交流吧!(要求:把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的内容具体说一说,要把内容说清楚。
)
4.小组交流想法。
(老师到每个小组里去听听同学们的想法,了解同学们的写作内容,以便“范文欣赏”时,能挑选两篇符合大部分同学写作指引的“导文”。
)
5.全班交流。
(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例子,引导学生掌握一般方法。
比如:学生写一件快乐(伤心)的事,要指导学生写清楚事情的过程,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
又如:学生是写想象作文的,就鼓励学生要大胆想象,语言可以灵活多变,富有童趣。
另外,组织其本文章由其他同学进行讨论:这个同学讲的内容哪些地方说清楚了,是怎么说清楚的哪些地方还没说清楚,应该怎样说清楚)
(三)自主写作
1.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写作,并进行自主修改。
2.选取部分习作朗读交流,互相评议优点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
3.修改并誊抄自己的习作。
(四)回扣要求,交流习作。
1.教师总评本次习作情况,给予肯定性评价,点明本节课将交流习作,评选优秀习作。
2.小组内交流、阅读小伙伴的习作,推选出好的习作。
3.在全班展示优秀习作,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相机点拨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作文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