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4推断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4
推断题
一、推断题(共0分)
1.(2018·河南·中考真题)A~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

已知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属于碱;E属于盐。

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2018·河南·中考真题)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

(1)写出会导致溶液质量变小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若所得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请分析所得固体的成分_____________。

3.(2019·河南·中考真题)A、B、C、D、E、F均含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已略去)。

A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属于氧化物,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B的化学式为_____,D→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C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2020·河南·统考中考真题)X、Y、Z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三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X、Y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Z为气体单质,能供给呼吸,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X转化为Y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X、Y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

(2)若X为固体单质;Y可以用于灭火;Z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若三种物质均含有钙元素;X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Z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Y的化学式为______。

5.(2021·河南·统考中考真题)A、B、C、D、E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A 为氧化物,其中金属元素显+3价,且其质量分数为70%;B为单质,E为难溶性碱;A→B 是工业制取B的主要原理,A的化学式为______;D→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C与B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2021·河南·统考中考真题)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

(1)若反应均为化合反应,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

则乙为_____。

(2)若反应均为分解反应,甲、乙组成元素相同。

则乙→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若反应均为置换反应,甲、乙、丙为金属。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_____。

(4)若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甲、乙、丙含相同酸根离子,甲是胃酸的主要成分,丙是一种白色沉淀。

则乙→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7.(2022·河南·统考中考真题)甲、乙、丙是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已知甲为单质,乙、丙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它们都含有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乙可以用于灭火。

则甲为_______;乙和丙的性质有很大不同,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

(2)若它们都含有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金属元素,甲与氯气化合生成乙,且乙中金属元素显+3价。

则乙的化学式为_______;甲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8.(2022·河南·统考中考真题)酸、碱、盐是几类重要化合物,它们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在实验室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______(填字母)。

a.酸性b.吸水性c.氧化性d.脱水性
(2)请简述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3)中和反应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①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示意图,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该反应的式子可写为______。

①若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再向其中滴入稀盐酸至过量,则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

(4)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除可用作调味品外,还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晾晒海水所得到的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和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Na2SO4),下图是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对粗盐样品进行除杂提纯的过程。

①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______(填“烧杯”“漏斗”或“玻璃棒”)。

①固体甲中所含有的难溶性物质为BaSO4、______、CaCO3和BaCO3。

①请设计实验验证溶液乙中所含有的杂质。

______(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及现象)
(5)工业废水需处理达到标准后再排放,以免造成水体污染。

某造纸厂欲排放200t含NaOH的废水,其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6%,用废硫酸(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来处理该废水至中性,需要这种废硫酸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 CuSO4 Fe+2HCl=FeCl2+H2↑ Na2CO3+Ca(OH)2=2NaOH+CaCO3↓
【详解】A 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A 是铁;B 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则B 是盐酸;C 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其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则C 是硫酸铜;D 属于碱,E 属于盐,且E 、D 能与HCl 反应,D 能与CuSO 4反应,并且常见,则D 可能是NaOH ,E 可能是Na 2CO 3。

C 的化学式为CuSO 4;A 与B 的反应是铁与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 2+H 2↑;E 转化为D 是碳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Ca(OH)2=2NaOH+CaCO 3↓。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 Zn+2AgNO3=Zn(NO3)2+2Ag 一定有Ag 和Cu, 可能含有Zn
【详解】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铜>银。

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 3)2和AgNO 3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AgNO 3溶液反应,若锌有剩余,再与Cu(NO 3)2溶液反应。

(1)因为相对原子质量,Ar (Ag )>Ar (Zn )>Ar (Cu ),且Ag 与Cu 位于溶液中,所以会导致溶液质量变小的方程式为Zn+2AgNO 3=Zn(NO 3)2+2Ag ;(2)若所得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说明锌与AgNO 3溶液和Cu(NO 3)2溶液都反应完,锌是否有剩余不能确定。

故所得固体中一定有Ag 和Cu ,可能含有Zn 。

3. FeCl 2 2332Fe O +6HCl=2FeCl +3H O 22234Fe OH O 2H O=4F ()++(OH)e
【分析】根据A 、B 、C 、D 、E 、F 均含同一种元素,A 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A 是铁,D 属于氧化物,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D 会转化成铁,所以D 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B 是氯化亚铁,E 是氯化铁,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氯化亚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所以C 是氢氧化亚铁。

【详解】A 、B 、C 、D 、E 、F 均含同一种元素,A 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A 是铁,D 属于氧化物,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D 会转化成铁,所以D 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B 是氯化亚铁,故B 的化学式为FeCl 2,D→E 的反应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332Fe O +6HCl=2FeCl +3H O ,C 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2234Fe OH O 2H O=4F ()++(OH)e 。

【点睛】A 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 是铁,D 属于氧化物,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D 会转化成铁,所以D 是氧化铁,C 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 ,C 是氢氧化亚铁。

4. 222222H O 2O H n O+O M ↑ 分子的构成不同 22CO C CO +高温 CaCl 2
【分析】(1)Z 为气体单质,能供给呼吸,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X 能生成Z 和Y ,Y 和Z 之间能相互转化,因此X 是过氧化氢,Y 是水。

(2)Y 可以用于灭火是二氧化碳;Z 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根据三者的转化关系同时X 为固体单质是碳单质。

(3)若三种物质均含有钙元素; X 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是氢氧化钙; Z 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碳酸钙,X 能生成Z 和Y ,Y 和Z 之间能相互转化,因此Y 是可溶性的钙盐,可以是氯化钙。

【详解】(1) Z 是氧气,X 是过氧化氢,Y 是水,则X 转化为Y 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22H O 2O H n O+O M ↑;过氧化氢的是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水是水分子构成的,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X 、Y 性质有差异。

(2)Y 是二氧化碳,Z 是一氧化碳,X 是碳单质,则Y 转化为Z 的化学方程式为22CO C CO +高温。

(3)根据分析可知,X 是Ca(OH)2,Z 是CaCO 3, 则Y 是CaCl 2。

5. Fe 2O 3 22FeCl +2NaOH=Fe(OH)+2NaCl ↓ 322FeCl +Fe=3FeCl
【分析】A 为氧化物,其中金属元素显+3价,且其质量分数为70%,故A 为氧化铁,氧化铁和一氧化碳生成铁和二氧化碳,B 为铁,铁和稀盐酸少从氯化亚铁和氢气,D 为氯化亚铁,D 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氯化钠,E 为氢氧化亚铁,氧化铁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C 为氯化铁,带入转化关系,符合题意。

【详解】由分析可知,A 为氧化铁,D 为氯化亚铁,D 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氯
化钠化学方程式,C 与B 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 ,即氯化铁和铁生成氯化亚铁,化学方程式,
故填:Fe 2O 3;22FeCl +2NaOH=Fe(OH)+2NaCl ↓;322FeCl +Fe=3FeCl 。

6.(1)一氧化碳##CO
(2)2222H O
2H +O ↑↑通电
(3)甲>乙>丙
(4)33AgNO +NaCl=AgCl +NaNO ↓
【解析】(1)
若反应均为化合反应,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甲能转化为乙、丙,乙能转化为丙,可推出甲为碳或氧气,乙为一氧化碳,丙为二氧化碳,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乙为一氧化碳;
(2)
若反应均为分解反应,甲、乙组成元素相同,甲能转化为乙、丙,乙能转化为丙,可推出甲为过氧化氢,乙为水,丙为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故乙→丙的反应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H O
2H +O ↑↑通电;
(3)
若反应均为置换反应,甲、乙、丙为金属,甲能转化为乙、丙,说明甲比乙、丙活泼,乙能转化为丙,说明乙比丙活泼,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甲>乙>丙;
(4)
若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甲、乙、丙含相同酸根离子,甲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可推出甲为盐酸,则甲、乙、丙均含氯离子,丙是一种白色沉淀,可推出丙为氯化银,甲能转化为乙,乙能转化为丙,乙可能为氯化钠,故乙→丙的反应为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3AgNO +NaCl=AgCl +NaNO ↓。

7.(1) 碳##C 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2) FeCl 3 Fe+2HC1=FeCl 2+H 2↑(合理即可)
【详解】(1)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为碳元素,甲为单质,乙、丙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
且乙可以灭火,则说明甲为碳单质,乙为二氧化碳,丙为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虽然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则它们的性质不同。

(2)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金属元素为铁元素,甲为单质,则甲为铁单质,甲能与氯气化合生成乙,且乙中铁元素显+3价,则乙为FeCl 3,又由于乙、丙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则丙为FeCl 2,则甲转化为丙的反应为铁转化为FeCl 2,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或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Fe+2HC1=FeCl +H ↑或22Fe+CuCl =FeCl +Cu 。

8.(1)b
(2)改良酸性土壤
(3) 2H H O OH +-+=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4) 玻璃棒 氢氧化镁##Mg(OH)2 取适量溶液乙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碳酸钠,充分反应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含氢氧化钠
(5)19.6t
【详解】(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浓硫酸可作干燥剂。

故选b ;
(2)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3)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故填:2H H O OH +-+=;
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至稀盐酸过量,稀盐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4)①溶解所需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蒸发所需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故都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玻璃棒;
①粗盐中含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
和氯化钠,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钡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过量的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故固体甲中含BaSO 4、Mg(OH)2、CaCO 3和BaCO 3;
①溶液乙中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可用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检验碳酸钠,且将碳酸钠除尽,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可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故:取适量溶液乙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碳酸钠,充分反应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含氢氧化钠;
(5)解:设需要这种废硫酸的质量是x ,
24242H SO +2NaOH =Na SO +2H O
988020%200t 1.6%
x ⨯
9820%80200t 1.6%
x =⨯ x =19.6t 答:需要这种废硫酸的质量是19.6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